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贵州省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伤寒流行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及内在联系。方法:利用southern杂交技术,对贵州省9个地区26个县、市1959-1999年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基因限制性酶切16s rDNA探针杂交图谱分析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发现选择的209株分属26个RT型,以RT1和RT2为优势型;在局部发生伤寒流行时,均由独特的RT型引起。耐药菌株以RT7和RT1型为主。结论:贵州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分离菌株在核糖体杂交图谱上有明显的多态性,分析认为具有多重耐药性以及存在众多克隆群菌株是引起贵州伤寒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广西306株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研究是及时调整伤寒、副伤寒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来源。全球每年伤寒发病约为1600~3300万例,死亡50~70万人。广西每年发病约在5000例,局部地区发病率可高达400/10万,严重地影响着流行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据报道,多重耐药伤寒菌株已分布于全球许多地区,耐氯霉素的M1型伤寒菌在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市传播。广西曾报道1991年前分离到的伤寒沙门菌对氯霉素普遍敏感,而今情况如何,有待研究。为了摸清广西地区伤寒菌的耐药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地控制伤寒的流行和蔓延,我们对广西1994~2002年所分离到的306株伤寒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890株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本省伤寒、甲型剐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对各市(地)疾控中心提供的890株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药敏实验方法参照K-B琼脂扩散法。结果 我省近几年来流行优势菌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伤寒沙门菌,不同地区及不同年份其耐药性均有一定差异,爆发型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爆发型菌株。结论 应根据不同菌型、地区及不同流行强度的伤寒、副伤寒做出相府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区伤寒沙门菌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辽宁省不同城市和大连地区2000~2004年伤寒沙门菌的同源性以及在遗传学上的关系。方法:实验采用EcoRI/MseⅠ型限制性内切酶、选择7种引物组合对25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伤寒沙门菌菌株进行AFLP分型。结果:25株伤寒沙门菌分为16个基因类型,不同来源的菌株呈现多态性分布;大连地区不同年份的15株菌存在多达14个多态型性;而其他3个城市共10株菌仅存在2个多态性,且遗传距离非常相近。结论:AFLP可以通过对内切酶组合的选择和特异性引物上选择性碱基组合的设计优化实验条件;AFLP是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鼠伤寒沙门菌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上海市2006—2007年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追溯2002—2007年食品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来源,比较鼠伤寒沙门菌食源株与腹泻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沙门菌监测(GSS)病例和食品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耐药表型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经培养确认的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数,在2006—2007年本市非伤寒沙门菌型病例构成中仅次于肠炎沙门菌,食品菌株多源于禽(64.4%)和畜肉制品(17.8%),其多重耐药菌株显著高于腹泻株(P0.05)。PFGE将7株食品株和44株腹泻株分为23种带型,优势型为1型(8株)、2型(6株)、29型(4株)、49型(8株)和6型(4株),与食源菌株完全匹配的仅有49型、6型共7个病例(15.9%,7/44)。PFGE-1型腹泻株在2006和2007年分别为2例和6例,2型分别为4例和2例。[结论]上海市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存在高度散发和分散爆发的流行特征,没有与本地食品菌株相匹配的优势克隆型分别是PFGE 2型和1型,与市售生鲜类肉食品污染株之间的遗传同源性低。推测传染源可能由输入性传染源对食品等媒介形成二次污染所致。建议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以揭示潜在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主要流行菌型.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型,NTSYSpc 2.1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来自河南省两个监测点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6株分离菌,根据XbaI酶切PFGE基因指纹图谱分析,6株菌出现5个PFGE基因型别:甲、乙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3个PFGE型别.结论明确了2...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辽宁省大连市2000~2006年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态性及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PstⅠ/MseⅠ型内切酶,选择9种引物组合对30株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AFLP分子分型.结果 30株不同来源的伤寒沙门菌分为29个AFLP基因型,呈现丰富的多态性.结论 AFLP技术是一种兼具有效性和效率性,适用于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江苏省2009年分离出的伤寒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对江苏省2009年从肠道传染病患者中分离到的伤寒沙门菌进行鉴定.伤寒沙门菌基因组经限制性内切酶XbaI酶切后,采用脉冲场电泳获得电泳图谱,再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从江苏省9个地区分离得到39株伤寒沙门菌,BioNumerics分析结果显示,共有31个不同的PFGE带型出现,除5株以外,其余34株分布于8个相似性在85%以上的簇内.结论:江苏省2009年可能存在8个主要的伤寒沙门菌克隆,这些克隆传播可能是同期伤寒流行的主要病原.PFGE指纹图谱为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网络监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疾病主动监测和传染来源追踪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及耐药谱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自1988年以来从不同地区、不同来源标本中分离到151株鼠伤寒 沙门氏菌,可分为14个菌体型,分型率为97.35%,其中4774为我省优势噬菌体型,占暴发株的57.80%。151株鼠伤寒沙门菌耐药谱复杂,所有菌株匀呈三耐以上。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的质粒谱分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各省市间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之间的关系。方法1980~1995年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在我国北方和南方流行期间,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收集鼠伤寒沙门菌2655株做质粒谱分析。将质粒图谱编码,小质粒带组成的图形分别用大写字母编码为A~J,没有小质粒的编码为O;并按大质粒分子量140~20Md依次从9编码到0;两个及两个以上大质粒用两位或两位以上数字表示。结果2655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1个类群,168个质粒谱型,常见的质粒谱型有52个。O4质粒谱型在16个省市区和香港广泛分布;O5质粒谱型在5个省和香港分离到,以江西和湖北最多;J4质粒谱型在7个省市区分离到,以江西最多;A类群的5个质粒谱型在河南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大流行;A6质粒谱型还在新疆和安徽分离到;E类群6个质粒谱型主要在新疆流行;3个质粒谱型在上海引起医院内感染;E82质粒谱型在辽宁引起医院内感染和食物中毒;F4质粒谱型在4个省分离到,以江西和福建多。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流行的质粒谱型。结论同一起爆发中菌株质粒谱型相同;两地流行时质粒谱型和噬菌体型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