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鹤庆县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地区的疫情状况。方法 用常规的监测方法对12个达传播阻断标准村(镇)进行了螺情病情监测。结果 检查4597人,119头牛,查螺4304 500m^2,未发现病人、病牛及感染螺。残存螺面占历史螺面的1.64%。结论 采用以环境改造为主的灭螺方法以达到彻底消灭钉螺和防止外来传染源的输入是今后该类地区主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德兴市地处赣东北地区 ,属山丘流行区。历史上有 3个乡 (镇 )、 12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累计有螺面积612 .95 hm2 ,累计血吸虫病人 45 0 5人 ,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 2 2 1人 ,病牛 147头。经 3 0多年的综合防治 ,1984年考核达阻断传播血吸虫病标准 ,进入监测巩固阶段 ,现将 1985 -2 0 0 2年的监测巩固情况报告如下。1 内容和方法1.1 螺情监测 按照卫生部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巩固方案 ,重新确定查螺范围及重点地段。特别是适宜钉螺孳生环境未改造地段、与历史螺区水系相通的周边乡 (镇 )适宜钉螺孳生的地段、以及非疫区重点地段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网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查螺的组织形式、方法。方法收集1999-2007年海安县12个行政村的自查、互查和考核查螺资料,分析不同回合的假螺点回收率、不同回合和环境的螺点查获率及其费用-效果。结果考核查螺假螺点回收率为84.0%,螺点查获率为94.7%,查螺1hm2的直接费用为248.6元,查获1个螺点的直接费用为3611.1元,均优于自查和互查两个回合,残存钉螺均见于开放河沟。结论水网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宜由县级统一组织查螺专业队,采用单纯环境抽查法,重点对开放河沟开展监测查螺。  相似文献   

4.
嘉兴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螺情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掌握水网地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螺情动态变化规律,为控制钉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村为单位轮流普查、重点环境抽查、联防互查、设监测点打捞漂浮物、监测点诱螺和对来自流行省(市)的船只自制细网兜捞刮等方法查螺。结果在5个县(市、区)8个乡(镇)38个村查到292个有螺条块、6701框钉螺,面积53.5hm^2。钉螺最高密度104只/0.1m^2,捕捉并解剖钉螺66073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602个监测点打涝漂浮物431t,设诱螺草垫37384块,调查外来船只17998只,均未查到钉螺。结论嘉兴市存在残存钉螺,但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今后螺情监测的重点是20年内曾有钉螺的周围环境及灌溉水系的下游环境。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及时掌握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筛查方法进行居民血吸虫病监测;每年用粪孵法进行耕牛等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同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钉螺监测。结果 1999~2002年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钉螺面积平均每年递增33.82%和54.57%.新的钉螺孳生地不断出现;传播控制地区居民血清阳性率(0.46%)显著高于传播阻断地区(0.06%),存在当地感染的病人(包括急性病例)、病牛;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呈上升趋势,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再流行。现行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控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被动监测系统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变化,为巩固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并分析1994-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及螺情监测资料。 结果 1994-2015年全区查螺975村次,累计查螺面积4 385.31 hm2,发现复现螺点20个,有螺面积为32.61 hm2,灭螺面积57.71 hm2,解剖钉螺11 941只,无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检查221 794人次,粪检3 731人次,未发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但查出输入性病人4例。 结论 秀洲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疫情稳定,但有外来患者输入,防控外来传染源是监测巩固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地区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地区的疫区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0年来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和近4年来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的疫情指标,包括钉螺面积、血吸虫病人、晚期血吸虫病人、急性血吸虫病人、血吸虫病牛等,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结果 23个县(市、区)中,有6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疫情回升,4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县(市、区)部分疫情指标出现反复。结论 由于受洪涝灾害、人口流动频繁、有螺船闸扩散钉螺等自然和社会因素,使达标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因此应加强对传染源和钉螺扩散源头的管理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金湖县在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中的防治策略及效果。方法 收集1970–2017年江苏省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分析不同防治时期实施的防治策略,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1970–2017年,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经历了传播控制、传播阻断、监测与消除3个阶段,实施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主要包括钉螺控制、传染源控制和健康教育。期间累计开展查螺290 691.78 hm2,发现有螺环境3 420.98 hm2,累计开展灭螺 8 729.37 hm2,自2014年起未再发现钉螺。累计开展人群血吸虫病查病525 377人·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2 815例,累计治疗病人2 844人·次、扩大化疗977人·次;自1990年后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2017年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正确率较1992年分别提高了54.59%和14.23%。结论 金湖县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均取得了显著效果,推进了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但今后仍应加强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掌握德保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 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 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普查、 轮查和抽查; 采用血清学和粪便检查等方法对疫区常住人口以及外来流动人员开展查 病。结果 结果 1986-2011年, 累计查螺面积2 099.85 hm2 , 仅1988-1991年在1个村相继发现4处残存钉螺, 钉螺面积共1 024 m2 ; 共解剖钉螺853只, 未发现阳性钉螺。累计查病42 641人次, 耕牛3 165头次, 解剖野鼠2 063只, 均无阳性。结论 结论 德 保县血吸虫病疫情稳定; 但仍需继续加强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0.
诸暨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8年按《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监测巩固技术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血防查螺工作。春季查螺17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查螺投工4 273个,查螺 470 962框(每框 0.11m2),查螺面积 2 100 770m2,其中在城关镇宅山村和木桥村查到了钉螺,共查到3个有螺点,钉螺面积5 160 m3。现将螺情报告如下。1钉螺分布的特点1.1钉螺以灌溉渠道向河塘延伸有螺的马湖引水渠道上通三都镇马湖电灌站,渠道长 1800 m,下与排畈江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