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税文辉 《陕西中医》1994,15(5):228-229
<正>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著《济生方》,全方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效。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1 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曹某,男,44岁,工人。患者于1986年发现肝炎,1988年5月出现腹水、肝功能损害,经纤维胃镜检查食道静脉下段Ⅲ°曲张。在住院期间,1988年6月12日18时31分突然吐血,量约200ml,色暗且伴有食物,至21时先后共吐血3次,每次200ml左右,立即经食道下三腔双气囊管止血。22时开始大便溏而紫黑,状如柏油,连续排便  相似文献   

3.
1眩晕(高血压病)案 患者,女,51岁,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至2001年10月,血压又增高,波动在160~230/100~140毫米汞柱之间。症见:头晕头痛,两眼发黑,甚至觉天旋地转,伴心慌耳鸣,失眠多梦,脘胁不适,四肢酸软,口干苦,纳差,舌淡苔薄黄,脉弦细。某医治以滋阴潜阳,曾用枸杞、菊花、钩藤、赭石.  相似文献   

4.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是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的常用方剂。笔者运用本方化裁 ,辨证施治 ,异病同治 ,治愈多种疾病 ,现举例介绍如下。眩晕黄某 ,女性 ,2 8岁 ,1 996年 6月 2 0日初诊。患者自诉 1年前小产 (大出血 )后自觉头目眩晕 ,遇劳加剧。现面色白 ,发色不泽 ,体倦懒言 ,心悸气短 ,少寐多梦 ,食欲不振 ,舌质淡苔薄白 ,脉细弱。证属脾胃虚弱 ,气血亏虚。治宜补益气血 ,健运脾胃。方用归脾汤加减 :黄芪 1 8g,党参、阿胶 (烊化后兑服 )各 1 5g,白术、当归、茯神、远志、炒枣仁 (打 )、陈皮…  相似文献   

5.
6.
郝剑平 《山西中医》1995,11(3):23-24
归脾汤临床新用举隅北京城建中西医结合医院(100081)郝剑平关键词归脾汤,古方新用,异病同治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由白术、获神、黄芪、炒枣仁、龙眼肉各一两,人参、木香各半两,灸甘草二钱八药组成。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中又增加当归、远...  相似文献   

7.
刘思魁 《山西中医》1994,10(2):43-44
归脾汤临床新用长治钢铁公司卫生处(046031)刘恩魁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剂生方》,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至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本方有所发挥,主治上又增补了脾不统血而妄行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又增加...  相似文献   

8.
刘长民 《陕西中医》2003,24(7):658-659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所撰《济生方》一书中。功能养心脾 ,益气血。清朝汪认庵所著《医方集解》谓“此少阴 ,足太阴药也”。故凡忧思太过 ,劳伤心脾所致的失眠 ,惊悸 ,怔忡 ,健忘 ,自汗 ,盗汗 ,体倦乏力 ,腹胀 ,纳呆 ,疼痛等证 ,均为本方适应范围。此外妇人脾气虚弱 ,统血无权而见崩漏等证 ,应用本方亦常收良效 ,此属异病同治之义。总之 ,归脾汤为养心健脾 ,益气补血的常用方剂 ,其药物组成和方解 ,方书早有详论 ,故不赘述。笔者现将用归脾汤加减化裁 ,治疗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以失眠、胃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神经性头痛、梅核气、女…  相似文献   

9.
杨金强 《四川中医》2001,19(6):77-77
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应用归脾汤化裁治疗小儿夜啼、持续性镜下血尿、新生儿出血症均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由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炙甘草、茯神、远志、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组成 ,功能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笔者在临床上随症加减 ,治疗多种疾病 ,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举例介绍如下。1 乳  衄邓某某 ,女 ,6 0岁 ,农民。1998年 6月 18日初诊。自诉 45岁绝经 ,去年 11月 5日劳作时突然左侧乳头流出点滴状紫暗色血液 ,在当地医院消炎止血治疗无效 ,遂来我处求诊。症见头晕 ,食欲不振 ,神疲乏力 ,睡眠尚可 ,面色萎黄 ,舌苔薄黄 ,脉沉细。查 :左乳房无肿块 ,无红肿热痛 ,挤压左乳房则有点滴状黯红色血液流出。证…  相似文献   

11.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 ,由党参、黄芪、白术、茯神、当归、木香、酸枣仁、龙眼肉 ,远志、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 ,是养心与健脾并重 ,益气养血的良方。笔者运用归脾汤治疗有关疾病 ,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眩晕刘某 ,男 ,4 8岁 ,教师 ,1996年 10月 4日就诊。因操劳过度而发病。诊见 :站立不稳 ,神疲懒言 ,面色白 ,视物昏花 ,心悸失眠 ,纳少耳鸣 ,动则眩晕加剧 ,甚则呕吐、自汗 ,舌淡苔簿白 ,脉细弱。证属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药用 :党参、当归、茯神各 15g ,黄芪 2 0g ,白…  相似文献   

12.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由人参、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健脾养心、补气生血之功能。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可补气生血,养心益脾;黄芪、白术、甘草、姜、枣益气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补益心脾;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原方主治心脾亏损、气血不足所致之心悸健忘和气不摄血的妇女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证。本人在临床应用中体会到对病因病机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等证,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3.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健忘》,用于治疗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的健忘、怔忡。笔者多年来用归脾汤治疗因脾气虚所致的多种出血病证,每获佳效,现举验案5例如下。1紫斑(肌衄)王某,男,58岁,1997年6月12日初诊。自诉双下肢瘙痒,活动时稍有疼痛,并有散在的青紫色斑点,查体:双下肢有大小不一的散在出血点,色紫暗,压之不褪色,无高出皮面。患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小。证属脾气虚弱,固摄失权。脾不统血故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渗于肌肤则成紫斑;气血亏耗无以上荣颜面,无以濡养四肢百骸,则神…  相似文献   

14.
赵文涛 《山西中医》2002,18(4):62-62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治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怔忡少寐。现多用于治疗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脏病等属心脾两虚之证。笔者用其治疗疑难病证 3例 ,介绍如下。1 产后痹证杨某某 ,女 ,30岁 ,1 995年 9月 1 0日初诊。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 3个月。 3月前足月顺产一子 ,产后 5天因侧切伤口处疼痛而行高锰酸钾坐浴。一周后开始出现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 ,以双髋、双膝、双肩、双腕及十指关节为甚 ,屈伸不利 ,不能着地行走 ,生活不能自理 ,遇冷更甚 ,周身酸楚 ,伴倦怠乏力 ,口干便秘 ,面色少华 ,舌质暗淡、苔薄白 …  相似文献   

15.
方晓英 《光明中医》2009,24(9):1797-1798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所著之<济生方>,原方用以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为补益心脾之祖方,临床较为常用.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益气,资气血生化之源;茯苓、枣仁、远志、龙眼肉、当归补血养心安神;佐木香理气醒脾,使其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补益脾胃,调和诸药.  相似文献   

16.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药物组成:黄芪、人参、元肉、当归、白术、茯苓、炒枣仁、木香、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临床上运用甚广,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之首方.本人在10余年临床工作中善用此方,多有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粮 《中医药通报》2003,2(2):103-104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至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本方有所发挥,它既载明了原方所治诸症,又增补了治疗脾不统血而致的吐血、下血。明代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从此一直沿用至今。清代汪昂  相似文献   

18.
<正>脾在志为思,久思伤脾,多思则气结。临床上常能见到因忧思伤脾、脾气郁结而致脾运失健,气血生化无源,久而虚极成瘀的患者。归脾汤补益心脾,益气养血,更能宁心安神,醒脾散郁,寓补于通。笔者采用归脾汤稍事加减治疗了几例久思成疾,伴有囊肿、包块、结节的患者,以舒脾郁、养气血,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脾在志为思,久思伤脾,多思则气结。临床上常能见到因忧思伤脾、脾气郁结而致脾运失健,气血生化无源,久而虚极成瘀的患者。归脾汤补益心脾,益气养血,更能宁心安神,醒脾散郁,寓补于通。笔者采用归脾汤稍事加减治疗了几例久思成疾,伴有囊肿、包块、结节的患者,以舒脾郁、养气血,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归脾汤在皮肤科临床中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巧梅  王娟 《陕西中医》2003,24(10):940-941
归脾汤源于《济生方》笔者近年遵循“异病同治”之法 ,用此方加减治疗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1 慢性荨麻疹 宋某 ,女 ,3 4岁。 2 0 0 3年 1月 1 6日初诊 ,于 2 0 0 2年 2月 2 8日产后开始 ,全身泛发风团、瘙痒 ,反复发作一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荨麻疹 ,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及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等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不久 ,风团、瘙痒又反复发作。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发病与季节无关。诊见 :躯干、四肢有大小形态不一 ,形如豆瓣的淡红色风团 ,触之稍硬 ,并见多处抓痕血痂 ,伴头晕、失眠、食少、体倦、舌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