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手术病人尤其是女性病人对术后镇痛的要求与日惧增,为满足病人缓解术后疼痛的要求,我院自2002年1月开始采用自控硬膜外止痛泵(PCA)为56例妇科患者术后镇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戴丽梅 《中国保健》2007,15(21):84-85
目的探讨自控止痛在剖宫产术后的止痛效果与护理.方法术后硬膜外导管接自控止痛泵,进行术前和术后健康教育与护理.结果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3.
自控止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术后经硬膜外导管连接自控止痛泵,进行术前和术后健康教育与护理。结果:产妇术后止痛效果满意,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自控止痛泵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并可促进剖宫产术后母婴的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由于单组分的止痛栓对于痔瘘手术后止痛的效果不理想,因而实验观察多组分的止痛栓剂在痔瘘手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对单组分、多组分等不同处方组成的止痛栓进行了痔瘘术后止痛效果的临床观察.结果改进后的多组分止痛栓,止痛效果可以维持24小时以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痔瘘术后的止痛效果.结论在改进的多组分止痛栓剂处方设计中,局麻药、非成瘾性镇痛药、抗胆碱能神经药和抗炎镇痛药等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对抗了痔瘘术后产生疼痛的相应机制环节,发挥了协同止痛效应,产生了较好的镇痛效果,从而作者提出了"痔瘘术后多药理机理协同止痛效应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由于单组分的止痛栓对于痔瘘手术后止痛的效果不理想,因而实验观察多组分的止痛栓剂在痔瘘手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 对单组分、多组分等不同处方组成的止痛栓进行了痔瘘术后止痛效果的临床观察。结果 改进后的多组分止痛栓,止痛效果可以维持24小时以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痔瘘术后的止痛效果。结论 在改进的多组分止痛栓剂处方设计中,局麻药、非成瘾性镇痛药、抗胆碱能神经药和抗炎镇痛药等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对抗了痔瘘术后产生疼痛的相应机制环节,发挥了协同止痛效应,产生了较好的镇痛效果,从而作者提出了“痔瘘术后多药理机理协同止痛效应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高渗糖吗啡用于术后止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硬膜外高渗糖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 5 0例硬膜外麻醉术后的病例 ,随机分为I组 30例 ,Ⅱ组 2 0例。Ⅰ组术毕前 15分钟硬膜外注射含吗啡 2mg的 2 5 %葡萄糖 10ml,Ⅱ组术毕前 15分钟硬膜外注射含吗啡 2mg的生理盐水 10ml。术后观察镇痛效果、止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镇痛优良率为 93.3% ,止痛时间显著长于Ⅱ组 ,不良反应仅占 4 0 %且较轻微 ;Ⅱ组镇痛优良率为 6 0 % ,止痛时间短 ,不良反应 10 0 %且较重。结论 硬膜外注射高渗糖吗啡用于术后镇痛 ,效果确切 ,止痛时间长 ,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7.
腹部外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对于术后吻合口及切口的愈合有很大影响 ,止痛注射泵药囊临床应用解除了患者术后切口疼痛 ,但是否也导致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延长 ,就此我们进行了临床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 793例 ,女性 74 0例 ;年龄 3~ 84岁 ,平均 39 5岁。 1998年至今腹部外科术后临床共用止痛药泵 84 9例 ,与 1998年前未用止痛药泵的 6 84病例进行对照。病种包括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阑尾切除、肠梗阻手术、结肠癌手术、腹部开放及闭合性损伤 ,两组患者病种类别情况比较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80例外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发现使用镇痛泵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有效咳嗽、排痰、促进睡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忠者术后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崔刚 《现代保健》2009,(33):143-143
硬膜外镇痛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镇痛效果满意,使用方法简便。为此,为了解决术后患者的疼痛问题,一次性持续微量镇痛泵已广泛用于术后患者镇痛。做好镇痛泵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有明显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患者腰段硬膜外术后止痛硬膜外导管尖端细菌异生的情况.方法 10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ASAI级或Ⅱ级,选取L1-2棘间隙在无菌条件下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后用低浓度局麻药及芬太尼行硬膜外术后止痛,3 d后在无菌条件下拔除硬膜外导管,剪取尖端2 cm送细菌培养.结果 共有9例患者硬膜外导管尖端发生细菌异生(9.0%),检出表皮葡萄球菌6株(66.7%);肠球菌属、革兰阴性杆菌、酵母菌属各1株,各占11.1%;无1例患者出现硬膜外感染的征象.结论 腰段硬膜外术后止痛的病原菌异生发生率较低,临床上未出现硬膜外感染征象,术后3 d内行硬膜外止痛可不考虑硬膜外感染的威胁,但对高危人群,仍以应用一定的预防措施为宜.  相似文献   

11.
舒莉佳 《现代保健》2011,(18):70-7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在剖宫产术后止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56例刮宫产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PECA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传统止痛方法,对镇痛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PECA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泌乳始动时间都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ECA镇痛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乳汁分泌和产后恢复,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淑梅 《工企医刊》2008,21(4):31-31
自1979年Behar将吗啡注入硬膜外腔治疗顽固性疼痛获得成功,人们对硬膜外阿片类药物阵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院自2001年~2007年4月,共开展吗啡硬膜外给药进行剖宫产术后镇痛,获得镇痛时间长,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止痛效果,现将临床观察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胆结石术后使用止痛泵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术后使用止痛泵的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与对照组(22.92%)相比明显较低,满意度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胆结石术后,使用止痛泵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有利于预防多种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行之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炎止痛栓对缓解肛门病术后止痛促进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肛门病患者资料,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分析术后采用抗炎止痛栓止痛促愈效果。[结果]2组术后2~4日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消除时间为(2±1)d,由统计对照组疼痛消除时间(5±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炎止痛栓缓解肛门病术后的止痛和促愈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50例病人术后使用微泵控制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并与50例病人术后使用吗啡硬膜外镇痛进行临床对比。发现微泵控制硬膜外镇痛具有单位时间用药量少,镇痛效果明显,临床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在下肢关节手术后,能协助病人提早进行关节锻炼,加大关节燃烧角度,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说明术后微泵控制下硬膜外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琳翠 《现代保健》2010,(10):98-99
切口疼痛在剖宫产术后24h内最剧烈,2—3d后明显减轻,疼痛除造成患者痛苦外,还可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必须有效地解除术后疼痛。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是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再给予药物,止痛不及时或效果差时患者舒适度降低。应用患者硬膜外自控止痛(PCEA)镇痛效果好,患者和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17.
侯英红  付文 《中国保健》2006,14(8):112-112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病人自控止痛泵由于其操作简便,持续时间长,止痛效果显著而深受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癌症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加强止痛泵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对开胸手术后患者肺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荣 《职业与健康》2001,17(7):111-112
目的:为研究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在开胸手术后的止痛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0例开胸手术患者用肋间神经冷冻术防切口疼痛,观察对肺功能的影响,同时用20例开胸手术患者作对照,对照组全部患者术后早期面用杜冷丁止痛,而冷冻组均未使用任何止痛药物。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幅度均较大,且与时间密切相关(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后止痛效果确切,维持时间长,可替代止痛药物。  相似文献   

19.
止痛泵对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患者产后子痫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友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606-3607
目的:观察止痛泵用于重度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对产后子痫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58例重度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手术结束后,取100ml生理盐水加枸橼酸芬太尼0.2mg应用止痛注射泵按2ml/h持续静脉注射48h;对照组采用强痛定、盐酸哌替啶止痛。观察两组的术后止痛效果、术后48h血压变化情况和产后子痫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48h内患者自述完全无痛或轻微疼痛能够忍受,对照组疼痛剧烈;治疗组术后48h内血压基本平稳,对照组2h之后血压开始升高,两组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子痫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应用止痛泵止痛效果满意,并能够使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可有效防止产后子痫的发生,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nl Analgesia简称:PCEA)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骨科200例行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采用持续PCEA镇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发现采用PCEA镇痛效果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病人休息质量,但也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瘁、低血压、明显的感觉阻滞、压疮、呼吸抑制等.结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后采用持续的PCEA是一种有效适用止痛方法,针对PCEA止痛技术的不良反应,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和及时解决问题,将不量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患者达到预期的疼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