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曾谈到:“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气增,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指出饮食药饵,食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各有归属。若五味有所偏用,则气有所偏盛,常  相似文献   

2.
一中药归经学说的发展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神农本草经》中有近似归经的叙述如大黄“荡涤肠胃”;沙参“补中益肺气”;赤苓“益心气、补中”等,可视为归经理论之先声。至  相似文献   

3.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药性,也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成先入肾。”中药学理论认为,咸味之药,性浸润,柔软坚凝,使肿块顽痰消散;咸属水,  相似文献   

4.
五味与五脏归经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药大辞典》为依据,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分析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再结合五味的主要功效,认为辛味主入肝、脾、肺经,苦味的主要功效,认为闹事示主入肝、脾、肺经,苦味主入肝经,甘味主入肝、脾经,酸味主入肝、脾、肺经,咸味主入肝、肾经,与传统认识的五味入五脏有所不同;所有药物总的倾向入肝经,还认为心欲甘、苦,肝欲苦、甘,脾欲甘、辛,肾欲甘,而不同于《素问》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碱。  相似文献   

5.
本题引文原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全文是:“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成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本文的中心意思,是言药食五味—酸、苦、甘、辛、成在人体各有偏入之脏。药物治疗,就是  相似文献   

6.
耿花娥 《国医论坛》2009,24(2):36-37
中药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相似文献   

7.
浅谈《内经》“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五味,就是药食物的辛、甘、酸、苦、咸5种味,实际上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五官即五脏,合五行配属关系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相似文献   

8.
<正>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可视为归经理论之先声。至《伤寒论》六经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明确提出某药入某经,却是始于金元时代。易水学派的开山张元素在其所  相似文献   

9.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0.
中药中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分别依次归属于肺、脾、肝、心、肾五脏,《内经》对此称为“五味所入”。如《素向·宣明五气篇》中就提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也是后来形成药物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之一。据此理论,五味对五脏当分别有特定的选择作用,在众多的药物中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味所入”又称为“五入”或“五味所合”,是指中药中的辛、甘、苦、酸、咸五种药味分别依次归属于肺、脾、心、肝、肾五脏.“五味所入”最早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它是指导中医临证用药、中药归经以及食疗的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自先秦战国时期提出后,历代相传,至今仍受到中医药界的重  相似文献   

12.
正时下,有些人的饮食习惯是过于偏食,对于酸甜苦辣咸各有偏爱。有的是无辣不欢,有的是嗜甜如命,还有些人从不吃苦。殊不知,在任性地满足着自己味蕾的同时,五脏却遭了殃。中医认为,酸、甜、苦、辣、咸,对应的是肝、脾、心、肺、肾,各有其作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  相似文献   

13.
一、探源流,沈氏集诸贤大成归经理论早在《内经》书中始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首先提出药物有五味所入。“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表明药物的五味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密切联系,并对机体组织的不同部位具有选择性,这对于后世“归经”的创立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最早的本  相似文献   

14.
“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全句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近阅《内经辑要》(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57),对此句的语译,觉得颇有可商之处,今就个人管见所及,提出一些看法。一、从“夭”字说起《内经辑要》将“夭之由也”语译为“就能导致夭折”。考“夭”字确有“夭折”(短命早死)之  相似文献   

15.
张林庆  贾建伟 《河南中医》2012,32(6):777-778
水谷入胃为淡味,上输于脾,化为甘,甘味从足少阴入肾而为肾之体,肾之用苦入心变为心之体,而肾之化:咸,则为心之用;心之用:咸,入肺变为肺之体,而心之化:酸,则为肺之用;肺之用:酸,入肝变为肝之体,而肺之化:辛,则为肝之用;肝之用:辛,入脾变为脾之体,而肝之化:甘,则为脾之用;脾之用:甘,入于肾变为肾之体,而脾之化;苦,则为肾之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中药归经与引经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珍 《河北中医》1988,(1):30-31
中药归经、引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些部位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如某药只对某经或某几经有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无作用。归经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宣明五气论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可视为归  相似文献   

17.
辛味的归经最早见于《素问》,在《五藏生成篇》谓“肺欲辛”,是五合之一;《宣明五气篇》谓“辛入肺”,是五入之一;《至真要大论》谓“辛先入肺”。辛入肺的论点沿用至今。本文以《中药学》教材所载药物为依据,对此论点进行探讨。《中药学》所载正药中性味、归经俱全者414味其中辛味药154味占37.2%。辛味中纯辛者62味占40.3%,复合辛味92味占59.7%。一、辛味归经之一——与脏、腑的关系辛味与脏和腑的关系归纳如表1。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纯辛味药以入肺、胃、脾经为主;复合辛  相似文献   

18.
一、饮食五味,生命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说明饮食五味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血阴阳化生之源。《内经》认为,饮食五味与五脏功能攸切相关,谷、肉、果、菜虽食之入胃,然其五味又各归所喜、各有所入,以养五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  相似文献   

19.
《神农本草经》序例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古人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实际品尝和无数次的疗效观察,知道药物有五种味道,而不同味道的药物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并将它进行归纳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及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发挥,对五味的作用又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如“辛能行能散、甘能补能和、苦能泄能燥、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不但如此,味还是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因此,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解释中药药理作用的说理工具,也是指导中药临床运用的用药规律。可见中药性味学说中的五味同四性一样的重要。遗憾的是:古代本草对某些中药性味的记载很不一致,如郁李仁的味,《本经》载酸,《药性论》载苦辛、《蜀本草》载甘酸;现代的《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高校教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因同时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而得名。根据中医“五味入五脏”的基础理论,五味子五味俱全,五行相生,对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能发挥补益、平衡作用,是一味功效奇特的名贵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