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资源配置和慢性病防制工作开展情况。[方法]2011年12月,对济南市及11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慢性病防制工作进行调查。[结果]济南市市级和11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有1名副主任分管慢性病防制工作;8个单位有独立的慢性病防制科;慢性病防制工作人员共34人,28人为专职人员,所学专业为预防医学的14人;12个单位全部配有微机、打印机,有专人负责日常死因监测上报工作;11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并选择性的开展了部分干预工作。[结论]济南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初步开展了慢性病防制工作,迫切需要各级政府给予关注和扶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卫生资源和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方法]对济南市所辖的11个县(市、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领导或负责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科主任发放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组织领导与机构建设及办公仪器设备,慢性病防治专项经费,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结果]11个县(市、区)都有1名副主任(副站长)分管慢性病防治工作;都无独立的慢性病防治科;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共27人,均为兼职;所学专业为预防医学的15人,临床医学7人,卫生检验2人,护理专业1人,其他2人;全部配有微机、打印机,9个县(市、区)配有数码相机,2个单位配有摄象机;均无慢性病防治专项经费;10个县(市、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其中5个单位做了基线调查,并选择性的开展了部分干预工作.[结论]济南市各县(市、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资源匮乏,初步开展了慢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平顶山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确定今后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构建我市更为完善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定性访谈等方法对平顶山市辖区10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防控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各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治的专业机构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工作协调机制;缺少慢性病防治人员,专业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优先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浙江省当前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方法 采用选题小组的方法 ,对来自省级行政机构、慢病防治机构、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优先问题的排序结果显示 ,增加经费、队伍建设、理顺管理关系、制订规划等是优先的前5个问题 ,随后是建立监测系统、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以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为重点、社区干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8个问题 ,加强信息交流和伤害、牙病等防治 5个项目也是重要的问题。结论 加强慢性病管理是当前的迫切问题 ,开展基础工作和科学研究 ,以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为重点 ,结合社区开展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四川省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2011年度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表的相关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慢性病防控人员400人,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人数的3.50%;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共987.40万,占单位总业务经费0.09%;专业以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为主(71.75%);慢病工作年限小于5年者占66.75%。全省开展慢性病相关监测或现场调查的县区为74.32%。结论四川省慢病防控资源不足,经费缺乏,慢病机构设置尚需健全,慢病防控能力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8):F0004-F0004
近年来,张家港市疾控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大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切实降低重大疾病危害”为目标,认真实施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卫生现代化建设步伐,切实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职业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率先在全省县级疾控机构中建立了荧光定量PCR实验室,实现了微生物检测质的飞跃,初步达到分子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泰州市居民慢性病死因顺位,以及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主要死因的年龄构成情况,为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通过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死亡病例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其次,进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库下载数据,最后进行死因数据分析。结果泰州市2009年报告死亡29544例,死于慢性病的25700例,占全死因的86.99%;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的慢性病死亡疾病,占慢性病死因的93.27%。65岁以上的老年组以慢性病为主要死因,前三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以减少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和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参与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新模式,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开展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从而全面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预防保健服务,提高健康水平,遂昌县疾控中心于2007年开始建立和实施“农村社区疾控工作责任指导团队”制度,通过一年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推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本研究深入调研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开展现况及工作需求等内容。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基础呈现地区发展不均衡、制度体系不完善、指南及规范性文件缺乏等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对现存问题的梳理,提出未来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中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卫十一项目的 8个项目省、40个项目县,以社区诊断和健康档案的建立为切入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为抓手,针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等三类人群的需求,采取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等措施,探索建立农村慢性病管理新模式。项目地区慢性病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登记和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其管理率从2009年的60.8%和32.2%分别上升到2013年的92.2%和88.8%;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地区调查人口自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率(63.8%,50.2%)显著高于全国农村地区平均水平(54.9%,38.3%)。结果提示,以培训、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为核心的农村慢性病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慢性病服务能力,项目地区所实施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切实可行,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1~1996年天津市慢性病综合干预项目的成本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防和控制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疾病,从1991~1996年天津市卫生局在社区开展以人群为目标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综合干预项目(天津慢病项目),这是目前我国报道的项目地区人口最多的慢性病项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外出务工人群增加,农村剩余人员以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主。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围绕探索农村疾病控制新模式、预防伤害、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和慢性病防治等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3.
湖州市利用"农民健康俱乐部"、"农村艾滋病综合干预队"、"健康促进项目"等有效载体,开展农村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初步实践,探索疾控机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主动参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路子,灵活运用"同伴教育"的工作思路,摸索出一套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较为有效、易于推广的疾控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1991—1996年天津市慢性病综合干承项目的成本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预防和控制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疾病,从1991~1996年天津市卫生局在社区开展以人群为目标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综合干预项目(天津慢病项目),这是目前我国报道的项目地区人口最多的慢性病项目。鉴于我国大人群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项目效果评价报道较少,而...  相似文献   

15.
基层疾病预防机构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控制与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是基层疾病预防机构基本职责之一,积极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助于改善慢性病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大量查阅和分析2003-09-2019-03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结合各级专业机构下发的工作规范和本机构工作实际,归纳和提炼出实际存在问题。总结为,基层疾控机构由于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工作网络不健全;能力建设不够完善;而群众参与度不高和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思路与方法也使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本研究总结了基层疾病预防机构中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促进健康教育工作在基层中的高效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优势和重要组成部分,应推动将中医药服务体系融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慢性病防治、健康促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索构建“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疾控工作体系。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中医药服务作用,首先要加强中医药能力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中医药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同时,推进中医药预防标准化建设,共同制定中医药疾病预防的标准、指标、制度和流程,建立中医药预防标准和制度体系,并将中医药预防标准、制度纳入疾病预防控制管理规范、标准和流程中,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街道办事处相互紧密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建立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区街一体化管理模式,是解决社区疾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区街一体化的管理,在社区中合理开展以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维护群众健康,使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真正融人到社区卫生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社会经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疾病谱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特别是京、津、沪、渝等大城市和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心、脑、肿瘤、糖尿病等为主要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非传染性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已成为一个被人们重视的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已充分显示了卫生防疫机构参与非传染性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了解新农合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分析原因,为农村疾病的防治以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以第一诊断为疾病分类统计依据,将4年中的新农合出院病例按费别进行排序并统计。结果新农合住院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慢性病为主。从排序上看消化系统疾病排第一位,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州农村人口健康的重要疾病。结论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应建全新农合组织管理机构,确保新农合政策落实;加强医疗监管,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新农合患者负担;深入农村向农民开展健康教育,加大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在国内通用的说法中,健联体是指以健康为中心,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服务内容,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健康管理联合体。其组成以医疗机构为主,又增加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护理机构、健康保险机构等。那么建联体和医联体有何不同,又是不是医联体的主攻方向?疾病治疗and健康保障健联体以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为抓手,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同时针对慢性病强调全生命周期的多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