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非闭塞性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和治疗。为此,回顾性分析5例非闭塞性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为非闭塞性急性肠系膜缺血早期诊断的主要措施,术中准确判断肠管活性,完全切除坏死肠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通常由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是急性肠缺血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临床上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误诊率(90%-95%)及病死率(60%~100%)较高的特点。由于本病腹痛症状与其他急腹症很难鉴别,肠道耐受缺血时间不过数小时,错过时机则不可逆转,所以早期诊断和有针对性地治疗,以及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病例资料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提高对血液透析合并肠系膜动脉钙化狭窄及肠系膜缺血相关病例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顽固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血液透析病例, 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结果该病例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腹痛表现为脐周持续性隐痛, 餐后及血透下机后疼痛加重, 检查结果提示全身多发血管钙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诊断为慢性肠系膜缺血。拟在介入下行肠系膜血运重建, 但术中导丝未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 建议予外科手术治疗, 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自动出院。结论透析患者合并顽固性腹痛, 应仔细鉴别, 警惕有无肠系膜动脉病变及肠系膜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MI)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后营养支持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2例.9例病人均急诊手术,并于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其中7例联合溶栓治疗.结果: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早期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起病急骤,容易误诊,死亡率高.基层临床医生若能早期识别,及时转运,病人能有相对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是因肠系膜血管(动脉或静脉)闭塞或血流量锐减,而引起的肠坏死或严重缺血性损害。我们于1986年4月至1998年1月共收治AMI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上升,缺血性肾脏病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但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且诊断金标准是有创的肾动脉造影,故临床很容易漏诊,最终会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甚至终末期肾脏病。急性肠系膜缺血临床少见且凶险,包括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闭塞性肠系膜局部缺血四种类型,种类繁多,并且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造成诊断的困难。缺血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肠系膜缺血最后死于心肌梗死的病例,临床少见,预后极差。本文就此类病例进行报道以防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8.
腹痛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腹痛的诊断是临床医生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大约1%的急性腹痛患者源于肠道血管病变。其中半数以上的病例是由于供应肠道血液的主要动脉分支一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所致。  相似文献   

9.
急性腹痛的诊断是临床医生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大约1%的急性腹痛患者源于肠道血管病变.其中半数以上的病例是由于供应肠道血液的主要动脉分支-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所致.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共有12-16条属支,收集全部空肠和大部分回肠的静脉血。肠系膜上静脉主干或其属支都会由于肝硬变致血流郁滞或外伤性肠系膜血肿、脾切除等原因造成急性血栓形成,而导致相应肠管的急性缺血坏死。肠系膜上静脉主干急性血栓形成十分罕见。我院自1993年9月-2007年8月共收治肠系膜静脉急性血栓形成13例,均为肠系膜上静脉属支的急性血栓形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是因各种栓子栓塞于肠系膜上动脉所引起的急腹症。随着介入治疗在SMAE的临床应用,护理学相关性研究亦有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为少见病,仅占因急腹症入院病人的千分之一,但其死亡率高达60%~80%~([1-2])。而由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所致的急性肠缺血最为常见,其会导致缺血肠管迅速进展至缺血性坏死,进而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危及病人生命。与其他常见消化道疾病不同,ASMAE病人肠道以缺血为主要表现,常存在肠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蠕动功能及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临床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价值。方法以31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或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待获取扫描原始数据后,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的后处理,包括: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多螺旋CT血管成像均可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清晰显示。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2例,包括"胡桃夹"综合征7例和十二指肠淤滞症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3例,包括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和胸腹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主动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病变15例。结论 64排多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观察到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各种病变情况,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6例的16排螺旋CT资料。使用16排螺旋CT行腹部三期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肠系膜上动脉图像。分析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 26例患者均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SMA)、十二指肠、腹主动脉(AA)三者的解剖关系。SMA走行为径直型的22例占85%,SMA与AA间的夹角6°~25°的21例占81%,SMA与AA间的距离为3.5~5.0 mm的20例占77%,有十二指肠壅积征象;SMA走行为转折型的有4例,占16%.结论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明确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以肠系膜血管缺血为特点,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AMI根据缺血血管及性质的不同,分4类: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和非闭塞肠系膜缺血,临床以前两者多见.AMI常以急腹症入院,诊断时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如何提高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正确诊断及治疗有积极意义.本文就AMI常见的诱因及相关临床表现作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则.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28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7例中29例(61.7%)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对照组28例中有7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57.4%),对照组有8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35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1例(88.6%);单支血管病变40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5例(12.5%)(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越大,肠系膜上动脉患病概率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