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芩是知名的传统中药,其主要药效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有研究表明,黄芩类中药具有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神经保护、解热、保肝、保护心血管、降糖降脂等作用.对黄芩化学成分对糖尿病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治疗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半枝莲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是唇形科的一种草本植物.全草有很多的药用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效。半枝莲中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糖类及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印黄芩素(又名野黄芩苷Scutellarin)、红花素(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野黄芩苷。现代生物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葛根黄酮改善老龄小鼠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裴凌鹏  常铮  金宗濂 《营养学报》2004,26(6):505-506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苯基色原酮为基核,以游离的甙元或以与糖结合的甙类等形式存在于很多植物中,如银杏、大豆、葛根、蜂胶、竹叶、黑芝麻、黑豆、橄榄等。其所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具有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活血化瘀、抗肝脏毒、抗炎、祛痰、解热、提高机体免疫力、防骨质疏松、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实验对葛根提取物降低脂质过氧化、升高SOD和GSH—Px活性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研究JNK通路在汉黄芩素增敏TNF促进肺癌干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汉黄芩素和TNF单独或联合用药,LDH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ing,WB)检测JNK磷酸化水平和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汉黄芩素显著增强TNF诱导的抗肿瘤作用,并且这个作用通过促进TNF诱导的JNK 通路的磷酸化来实现。同时伴随潜在的TNF诱导的caspase 8活化,引起凋亡的启动。凋亡抑制因子zVAD-fmk和JNK通路抑制因子SP600125均可以扭转这种凋亡。更为重要的是,汉黄芩素对于正常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则不会出现增敏TNF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汉黄芩素可能通过促进JNK通路磷酸化增敏TNF抗肺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春红  何兵  张金平  田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09-4510
目的 建立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变波长测定.结果 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18~4.18 μg,02~2 μg,0.233~2.33 μg,0.215~2.15 μg,线性相关系数均达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0% (RSD=0.46%),98.66% (RSD=1.43%),98.89% (RSD=1.49%),98.98%(RSD=1.45%).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栀子金花丸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多种重要的药理作用。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以及现阶段的提取分离、精制方法做一简介,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1.药物成分及药理作用:成分为番泻甙“A”番泻甙“B”和少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酮类衍生物,具有泻泌通便作用。2.用法:取干燥的番泻叶5~10克,用沸水150~200毫升,浸泡5~10分钟,浸液类似浓茶,呈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7种活性成分(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迪马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以乙腈(A)-0.05%磷酸二氢钾和0.05%三乙醇胺(用磷酸调pH到3.0)(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9 min,84%B;9~27 min,84%→73%B;27~35 min,73%→70%B;35~39 min,70%→68%B;39~42 min,68%→60%B;42~46 min,60%→52%B;46~53 min,52%→45%B;53~60 min,45%→84%B。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结果在60 min内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7种成分被完全分离;回归方程显示7种成分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7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n=6)为94.92%~106.76%,RSD均小于2.0%。结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7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中的麻黄碱、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麻黄、黄芩及金银花进行鉴别。结果:所用鉴别分离效果好,斑点好,比值适中,重现性和专属性好。结论:该薄层色谱方法可以用于大生产中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药材来源性状、薄层色谱及紫外线色谱的差别对不同产地黄芩药材进行鉴别。方法对黄芩、滇黄芩、甘肃黄芩进行性状鉴别,然后选择黄芩、滇黄芩、甘肃黄芩分别制作供试品及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紫外线色谱分析,对3种不同产地黄芩进行鉴别。结果 3种黄芩在来源性状、薄层色谱、紫外线色谱上存在异同点,在结合多种鉴别方法后可初步判断。结论联合传统方法和先进科技手段有助于黄芩鉴别,可为临床药材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药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皮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伟  张国伟 《现代保健》2014,(24):154-156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抑菌、避孕、抗紫外线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中维生素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P是匈牙利生物化学家孙蒂乔治于1936年发现的,因其具有保持微血管壁正常的渗透性(Permeability)而被命名为维生素P.维生素P是橙皮甙与圣草甙的混合物,二者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橙皮甙,圣草甙在我国分布很少.本文主要对橙皮甙的测定方法作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1.本文采用不同剂量的汉防己甲素和PVNO合并用药治疗大鼠实验性矽肺,并与汉防己甲素、PVNO单一用药组进行疗效对比。实验分十组,结果表明汉防己甲素与PVNO合用可以提高药物对矽肺的治疗效果。剂量为62.5mg/kg·周的汉防己甲素与10mg/kg·周的PVNO合用组的治疗效果与125mg/kg·周的汉防己甲素与10mg/kg·周的PVNO合用组的疗效基本相似,且无肝、肾的毒作用。因此,建议汉防己甲素与PVNO合用的剂量为62.5mg/kg·周。2.低剂量的PVNO(总量42mg/只)与汉防己甲素合用时一次总量皮下注射表现有明显抑制大鼠矽肺的发展。该剂量按每周10mg/kg与汉防己甲素合用分次皮下给药未见疗效。3.简单讨论了汉防己甲素和PVNO治疗矽肺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木犀草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现代研究证实,木犀草素存在多种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菌、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解等.其对保护肝纤维化方面的作用也较突出,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木犀草素能够抑制肝脏胶原表达合成和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增殖、活化有关.结合国内外对木犀草素及肝纤维化的研究资料,笔者对木犀草素对肝纤维化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地锦草总黄酮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锦草为常用的中蒙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燥黄水、活血等功效,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地锦草主要含有槲皮素及其甙、山奈素及其甙等黄酮类化合物。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了地锦草药理学活性,发现其水及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在此基础上,拟研究地锦草总黄酮(TFEH)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芩苷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依据关于黄芩苷药理作用的文献给予研究。结果黄芩苷在抗肿瘤、抗病原体、对肝损伤的保护、对糖尿病肾病的改善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结论黄芩苷的药理作用比较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有关天然存在于食用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许多研究,证明了无论在体内和体外,黄酮类物质对生物学和生理学作用均有很大影响。一些合成的或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影响细胞色素P_(450)传递单氧化酶活性的能力,另有报道阐明5,6-苯黄酮和聚甲氧基黄酮是苯并[a]芘羟化酶的活性诱导剂。这些结果提示,天然存在的黄酮类物质对单氧化酶系的调节具有各自的特有作用。本实验为检测饲料中的黄酮类成分对大鼠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作用。本实验所论述的黄酮类有芸香甙、槲皮黄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化合物。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突变、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生物学活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减少自由基生成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为今后更好的开发、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吕娜 《现代养生》2014,(22):31-3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化合物。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突变、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等生物学活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减少自由基生成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为今后更好的开发、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芹菜素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芹菜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水果和蔬菜中,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综述了芹菜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其应用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