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藏医疾病札奈(Dreg—nd)属现代医学痛风病范畴,本文引用了历代藏药学家对痛风的文献研究,结合现代诊疗手段,对藏西医的诊断痛风病标准、藏西医的治疗痛风病原则及行医多年的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类代谢疾病。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痛风相关疾病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中医对痛风病的认识,对痛风病的中西医认识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基于对痛风病的认识,总结中西医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痛风病的诊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宗旨为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基于痛风病的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目前常用的痛风动物模型,探讨现有痛风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及应用前景。目前对痛风的研究主要采用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模型、痛风性肾病模型3类模型方法,痛风病的造模方法较多,但缺少能反映痛风病临床病症特点、体现痛风病中医病因的动物模型复制,与临床病症仍存在一定差距。该文总结了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模型、痛风性肾病模型3类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比对临床相关症状及标准,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痛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可互为补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明确痛风病的诊断,建立包括中西医临床综合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师应熟悉和关注的问题.笔者在痛风专科跟师学习期间,对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病积累了点滴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降浊祛瘀类中药参与治疗痛风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泄化浊瘀方在本院使用多年,临床主要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痰瘀痹阻证)的治疗。笔者采用泄化浊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病患者29例,收效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痛风病门诊及住院符合诊断标准~([1-2])的急性痛风病患者共计88例。男79例,女9例;年龄33~78岁;痛风病程为0.5~25.0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人们患痛风病的现象较普遍,且痛风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生长于高海拔地域的人群,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特殊的生活习惯,痛风病频发。痛风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藏族医药(以下简称藏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效果显著,体现出疗效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特点,深受医药学界的关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了近年来藏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现状,为研究者进一步发掘治疗痛风的藏族药(以下简称藏药)资源,研发新的抗痛风藏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痛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加以预防治疗会出现严重的肾病及关节畸形。为此我们研制出中药痛风婷系列治疗痛风,疗效满意,笔者于2007—09~2009—05月以痛风停胶囊治疗痛风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风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特点及中医药在痛风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对痛风动物模型的系统回顾,对模型制作的现状、常用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行归纳及评价;对痛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进行分析,分析中医药治疗痛风疗效的优劣。结果:现有痛风动物模型存在一些不足,新的痛风模型应结果多种造模因素;中药治疗痛风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通过复合因素可完善痛风模型,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同时提高防治痛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旷惠桃教授论治痛风病经验掇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旷惠桃教授对痛风病的概念认识、痛风病的病机、治疗痛风的基本原则、控制痛风病复发的措施以及痛风病与并发症预防的最佳手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藏医传统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痛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痛风患者采用放血疗法,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减轻有效率96.4%,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82.14%,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藏医传统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疗效确切,简便廉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痛风病浅释     
目的:对痛风病的病名、病因、病证、治疗进行考释。方法:查阅古文献及现代文献,对关于痛风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痛风病具有中医学风、火、湿、毒四大特征。发病率上升与国人饮食结构改变,过食高脂、高蛋白、高嘌呤食物有密切关系。治则当以清燥、化湿、解毒为主,痰湿袪则气化津生,燥热除则风毒自消。结论:痛风病的治疗应从清解燥热入手,应用痛风三妙散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关节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尿酸盐肾病和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一般认为,痛风常以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旧称"白虎历节""痹病"和"痛风病"等~([1]),近代医家提出"浊瘀痹"病名~([2])切合临床实际。上海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藏药痛风汤散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12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藏药痛风汤散和常规西药别嘌醇、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口服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以上,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藏药痛风汤散治疗痛风病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在蒙医中属于“黄水病”“图赖病”范畴。本文介绍导师那日斯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应用蒙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丰富经验。目前,西医治疗痛风主要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据近几年文献报道,蒙医治疗痛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蒙药具有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导师那日斯在蒙医辨证施治基础上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痛风病,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痛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痛风的发病机制不确切,治疗方法有限。近年来采用中医药及其相关疗法治疗痛风取得良好疗效,副作用小、治疗方法的多样化让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独特的优势。作者查阅痛风相关文献,从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以及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探索作一概述,以其为临床对痛风的治疗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痛风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两种,原发性痛风多与糖代谢紊乱、脂肪代谢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有关。蒙医认为,痛风病是由体内黄水增盛并与恶血交搏流注关节有关,现就该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近年来我国痛风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笔者经过多年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对蒙医药治疗略记心得,特提出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崔晓军 《陕西中医》2012,33(2):199-200
目的:探讨痛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痛风病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肝脾肾亏损是病变的根本,风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标,制定对痛风病分型治疗(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痰瘀阻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诊治方法。结果:患者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中通过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补肝益肾,祛风除湿等治法治疗痛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研究进展,为契合临床疾病特点的痛风病模型提出展望与思考.方法:通过近30年来相关文献整理,从造模方法、模型载体选择、造模原理及模型特点等方面分析现有痛风相关体内外模型,思考痛风病模型建立的切入点.结果:痛风相关模型主要为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尿酸性肾病模型,模型动物常用啮齿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苯溴马隆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痛风病的疗效,以确定其在该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2年瑞昌市中医院痛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纽30例。治疗组予以苯溴马隆及加味四物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口服治疗,连续四周为一疗程。观察病人血尿酸及关节肿痛症状。结果治疗组以苯溴马隆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痛风病疗效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溴马隆联合加味四物汤治疗痛风病有肯定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