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学术背景: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的胰岛细胞可以发挥对血糖的生理性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证明可以从胚胎干细胞、胰腺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或脐血干细胞等诱导分化出胰腺β细胞。目的:深入认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研究现状。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7的相关文献,检索词“stem cell,differenliation,culture,pancrea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01,2006—07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胰岛,诱导分化”,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142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干细胞和干细胞向胰腺β细胞诱导分化相关的文章。②若内容相似,选取首次实验报告及近5年较权威杂志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干细胞向胰腺β细胞诱导分化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胰岛移植是目前治疗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效果最理想的方法。由干细胞诱导分化得到的胰腺β细胞可以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在许多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中起到了降低血糖的作用。目前用于诱导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干细胞来源包括胚胎干细胞、胰腺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脏干细胞或脐血干细胞等。在不同的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腺β细胞的研究中,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诱导分化方法,而体外诱导法多数采用分步诱导的方式,也有部分实验利用基因技术的方法进行诱导。结论: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可以在体外通过多种方法诱导分化得到胰腺β细胞,但得到的胰腺β细胞数量及其诱导分化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学术背景:干细胞是一群较原始的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理论上可提供丰富的胰岛细胞来源.目的:本文就近年来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1990-2007年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干细胞,诱导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stem cell,differentiation,islet-producing cell".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到相关文献162篇,选择其中49篇文献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49篇文献中,1篇涉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1篇涉及胰岛细胞移植,1篇涉及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13篇涉及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4篇涉及脐血来源的干细胞体内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10篇涉及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13篇涉及胰腺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6篇涉及其它器官来源的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资料综合:胰岛细胞移植可以用来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但由于供体细胞来源匮乏,因而寻找新的细胞来源成了当务之急.近年来,干细胞研究为新型胰岛细胞的来源带来了希望.目前用于胰岛细胞来源研究的干细胞主要有胍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后者根据细胞来源不同分为脐血来源干细胞、骨髓来源干细胞、胰腺干细胞及其他器官来源的干细胞.目前的研究显示,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可以在体内促进胰腺的再生,并且可以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结论:深入了解干细胞向胰岛β细胞诱导分化的分了调控机制,将会加快糖尿病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替代治疗是目前最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许多难治型糖尿病患者则通过胰腺或胰岛移植成功地控制了血糖。但由于胰腺供体的缺乏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的存在,限制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由于胰岛来源匮乏,使得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故体外将胰腺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成为研究焦点。目的:于体外将小鼠胰腺干细胞诱导成胰岛样细胞团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测,探寻一种胰腺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胰岛及鉴定的技术和方法。方法:体外获得纯化的小鼠胰腺干细胞,采用联合诱导剂对其进行成胰岛方向的诱导分化,并对诱导形成的胰岛样细胞团进行形态学观察、双硫腙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结论:实验通过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生长特性的观察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体外成功获得了小鼠胰腺干细胞,采用联合诱导剂将其诱导成胰岛样结构,呈球形,以较细长的蒂部与瓶底连接,双硫腙染色将其染成铁红色。RT-PCR和Western blot法可分别检测到胰岛样细胞团的胰岛素mRNA和胰岛素蛋白。结果证实小鼠胰腺干细胞可体外诱导分化成含β细胞的胰岛样细胞团。  相似文献   

5.
背景: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目前尚无成熟的鉴定方案.转基因诱导要求条件高,程序复杂,化学诱导剂诱导为现阶段较多采用的一类方法.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条件.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1/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治疗及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Peprotech Asia公司产品,B27添加剂为Gibco公司产品,尼克酰胺、2-巯基乙醇、谷氨酰胺、双硫踪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采用Percoll法分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LG-DMEM进行培养,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第3~5代细胞,按1×108 L-1密度接种,分3阶段诱导:第1阶段加入含2-巯基乙醇、谷氨酰胺的HG-DMEM,培养2 d;第2阶段加入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B27添加剂、谷氨酰胺的HG-DMEM,培养6 d;第3阶段加入含尼克酰胺、2-巯基乙醇的HG-DMEM,培养6 d.对照组采用单纯的HG-DMEM进行培养.主要观察指标: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第2阶段行免疫荧光鉴定PDX-1基因的表达,诱导第3阶段行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β样细胞团,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低糖/高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结果:未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诱导后胞逐渐变圆,并聚集成团.诱导8 d细胞PDX-1基因呈阳性表达,诱导14 d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经低糖、高糖刺激后,对照组无胰岛素释放,诱导14 d细胞团培养基中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t=3.638~9.387,P均 < 0.01).结论:2-巯基乙醇、谷氨酰胺、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尼克酰胺等可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胰岛样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Wharton 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MSCs,在胰岛细胞培养条件下经药物(尼克酰胺、β-巯基乙醇和高糖)定向诱导其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免疫组化、RT-PCR对诱导细胞进行胰岛β细胞标记鉴定;双硫腙染色鉴定锌离子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含量。结果诱导后HuMSCs由长梭形逐渐变为多角形、类圆形,部分聚集成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HuMSCs经诱导后表达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抗原;RT-PCR检测显示诱导后HuMSCs表达了人胰岛素基因和PDX-1基因;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结论HuMSCs在体外胰岛细胞培养条件诱导下,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这种细胞可能为Ⅰ型糖尿病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移植定向分化为胰岛β细胞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干细胞具备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使其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潜在米源,还可以解决免疫排斥的难题.胰腺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等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或使用药物增加胰岛β细胞再生进而发挥治疗糖尿病作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实验已纠正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状态.但尚需深入研究胰岛的发育和分化机制,这样才能从中获得信息用于诱导胚胎干细胞向β细胞分化,程序性、针对性应用诱导因子以取得更高的分化率,获得更成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8.
背景:葡萄糖是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分化后胰岛素分泌细胞数量及分泌能力相关.目的:对比不同浓度葡萄糖诱导下,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后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方法:使用胶原酶Ⅴ及Ficoll-400分离及纯化Wistar大鼠胰腺上皮细胞,获取胰腺导管干细胞,将干细胞分为10组,体外培养、增殖及分化形成胰岛素分泌细胞.各组在含有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进行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胰腺导管干细胞,光化学发光法检测分化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与结论:葡萄糖浓度为20.6,25.6,30.6 mmol/L组细胞的刺激指数高于其他组(P < 0.05),但这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葡萄糖浓度为15.6,20.6,25.6 mmol/L组细胞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其他组(P < 0.05),但这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实验中,当分化时培养液所含葡萄糖浓度为20.6~25.6 mmol/L时,所得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背景:葡萄糖是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分化后胰岛素分泌细胞数量及分泌能力相关。目的:对比不同浓度葡萄糖诱导下,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后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方法:使用胶原酶Ⅴ及Ficoll-400分离及纯化Wistar大鼠胰腺上皮细胞,获取胰腺导管干细胞,将干细胞分为10组,体外培养、增殖及分化形成胰岛素分泌细胞。各组在含有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进行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胰腺导管干细胞,光化学发光法检测分化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与结论:葡萄糖浓度为20.6,25.6,30.6mmol/L组细胞的刺激指数高于其他组(P〈0.05),但这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葡萄糖浓度为15.6,20.6,25.6mmol/L组细胞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其他组(P〈0.05),但这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实验中,当分化时培养液所含葡萄糖浓度为20.6~25.6mmol/L时,所得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9/2007-03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完成。①标本来源:骨髓标本15例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人骨髓检查结果正常者,均签署捐献同意书。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取骨髓2.0~5.0mL,采用percoll分离液和贴壁法获得纯化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③实验评估: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在适当的条件下诱导其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采用两步法向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观察其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活化素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尼克酰胺等因子刺激下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动态变化。双硫踪染色鉴定胰岛样细胞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情况,RT-PCR检测胰岛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及免疫表型:分离培养获得的贴壁细胞,呈形态均一的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表达阴性,CD29、CD44表达阳性。②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此类细胞经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均呈阳性,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③向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诱导分化:第1步诱导后出现细胞簇,双硫腙染色不着色,胰岛素分泌量少,仅检测到PDX-1基因的表达,证实其为胰岛前体细胞。第2步诱导后细胞簇数目逐渐上升,至诱导14d大部分细胞簇经双硫腙染色都呈红色。④诱导后培养上清中胰岛素含量:诱导第3,7,14,21天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5.3±4.9),(34.1±5.6),(40.4±5.3),(39.8±5.1)mU/L。⑤胰岛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诱导7d仅检测到PDX-1基因的表达,insulin1、insulin2和Glut2基因均不表达。诱导14,21d检测到insulin2、PDX-1基因表达,insulin1基因弱表达,Glut2基因不表达。结论:体外分离、纯化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7d可分化出胰岛前体细胞,不具功能性;诱导14d后可成功地分化出成熟的具有功能性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模型的诱导采用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给药法(MLDSTZ),雄性BALB/c小鼠64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连续5 d腹腔注射STZ溶液,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正常对照组不注射。给药后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检测血糖、尿糖,同时以石蜡切片观察小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鼠与对照相比存在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减轻等典型的糖尿病表现。在末次注射STZ 3周后,模型组小鼠尿糖均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在4周后,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胰岛萎缩、胰岛β细胞空泡变性、数目减少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炎改变。结论采用MLDSTZ构建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稳定,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2.
Studies in adults suggest that some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have pancreatic exocrine insufficiency (PEI).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ncreatic exocrine function and type 1 diabetes in young people under 17 years. The secondary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I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a highly trained multidisciplinary support network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脂肪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以内皮前体细胞为对照,探讨具有多向分化性能的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①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壮年和老年新西兰白兔各3只。②抽取兔髂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取单个核细胞,采用贴壁法以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添加体积分数0.2胎牛血清,内皮细胞基本培养基2和辅助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氢化可的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抗坏血酸,庆大霉素等)培养扩增内皮前体细胞。③取兔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胰蛋白酶消化提取脂肪干细胞,Iseove改良的Dulbecco培养基培养扩增,将第2代脂肪干细胞传代后,分为2份,分别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和Iscove改良的Dulbecco培养基培养2~4周,观察细胞的变化。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Ⅰ型荆豆凝集素和鼠抗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鉴定,观察脂肪干细胞是否分化为内皮细胞。结果:①原代内皮前体细胞接种后48h才能贴壁,生长非常缓慢,呈集落状生长,一般需要10d左右才能形成较大的集落,达到传代的目的,传代细胞生长迅速。内皮前体细胞必须使用含有多种刺激因子的培养基才能生长。②脂肪干细胞培养无需刺激因子,原代细胞接种12h后即开始贴壁,继而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无集落形成,原代和传代细胞均生长迅速。将脂肪干细胞采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2周后,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但与内皮前体细胞一样,大部分细胞采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Ⅰ型荆豆凝集素和鼠抗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培养3周后细胞的贴壁习性改变,几乎所用细胞均为阳性.而采用Iscove改良的Dulbecco培养基培养的脂肪干细胞采用上述检测均为阴性。③壮年兔骨髓中内皮前体细胞含量较高,培养后能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老年兔骨髓中内皮前体细胞含量明显减少,有的老年动物骨髓甚至难以培养出内皮前体细胞,而且培养时细胞容易老化,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呈扁平状或不规则,细胞浆增多而核变小。壮年兔和老年兔脂肪干细胞在生长速度和细胞形态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结论:①脂肪干细胞培养远比内皮前体细胞简单,它不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即可生长。②脂肪干细胞在使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诱导后可快速分化为内皮细胞。③脂肪组织中有大量的脂肪干细胞,其体外增长和分化能力受年龄影响较小,而骨髓中内皮前体细胞含量和扩增性能受年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内皮前体细胞为对照,探讨具有多向分化性能的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①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壮年和老年新西兰白兔各3只。②抽取兔髂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取单个核细胞,采用贴壁法以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添加体积分数0.2胎牛血清,内皮细胞基本培养基2和辅助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氢化可的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抗坏血酸,庆大霉素等)培养扩增内皮前体细胞。③取兔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胰蛋白酶消化提取脂肪干细胞,Iscove改良的Dulbecco培养基培养扩增,将第2代脂肪干细胞传代后,分为2份,分别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和Iscove改良的Dulbecco培养基培养2~4周,观察细胞的变化。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Ⅰ型荆豆凝集素和鼠抗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鉴定,观察脂肪干细胞是否分化为内皮细胞。结果:①原代内皮前体细胞接种后48h才能贴壁,生长非常缓慢,呈集落状生长,一般需要10d左右才能形成较大的集落,达到传代的目的,传代细胞生长迅速。内皮前体细胞必须使用含有多种刺激因子的培养基才能生长。②脂肪干细胞培养无需刺激因子,原代细胞接种12h后即开始贴壁,继而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无集落形成,原代和传代细胞均生长迅速。将脂肪干细胞采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2周后,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但与内皮前体细胞一样,大部分细胞采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Ⅰ型荆豆凝集素和鼠抗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培养3周后细胞的贴壁习性改变,几乎所用细胞均为阳性,而采用Iscove改良的Dulbecco培养基培养的脂肪干细胞采用上述检测均为阴性。③壮年兔骨髓中内皮前体细胞含量较高,培养后能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老年兔骨髓中内皮前体细胞含量明显减少,有的老年动物骨髓甚至难以培养出内皮前体细胞,而且培养时细胞容易老化,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呈扁平状或不规则,细胞浆增多而核变小。壮年兔和老年兔脂肪干细胞在生长速度和细胞形态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结论:①脂肪干细胞培养远比内皮前体细胞简单,它不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即可生长。②脂肪干细胞在使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诱导后可快速分化为内皮细胞。③脂肪组织中有大量的脂肪干细胞,其体外增长和分化能力受年龄影响较小,而骨髓中内皮前体细胞含量和扩增性能受年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内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功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报道屡见不鲜,但这些诱导方法都比较繁琐,而且大多都应用了细胞因子.实验拟验证体外非细胞因子方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5-11/2007-01在大连医科大学诊断学实验中心,校一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4~6周龄Wistar大鼠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的骨髓细胞,并通过贴壁时间差异性去除单核细胞从而获得骨髓干细胞.应用二甲基亚砜及高糖环境依次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以直接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培养的为对照.③实验评估:通过形态、双硫腙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方法对诱导后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进行检测. 结果:①培养10 d时,诱导组细胞呈细胞团样改变,内层的细胞为圆形,外层的细胞呈长梭形并包绕着内层细胞.对照组细胞也呈团样改变,但形态不规则,呈发散状,细胞呈梭形类似骨髓间充质细胞.②诱导组的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后呈明显猩红色,对照组形成的细胞团双硫腙染色不显色.③诱导组成团及单个存在的圆形和梭形细胞中有胰岛素存在,对照组细胞团及未成团细胞中无胰岛素存在.④在内参蛋白GAPDH表达量大致相等的条件下,诱导组诱导的细胞表达Ins1和Ins2,对照组培养的细胞不表达Ins1和Ins2.⑤ELISA法证实诱导后细胞向胞外分泌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经过二甲基亚砜和高糖环境诱导可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6.
推拿按脊治疗2型糖尿病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按脊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3/2003-03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均符合卫生部发布的消渴病疗效判断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8.2~21.0mmol/L,男1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6岁,平均病程2年零6个月,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背痛。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排除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年龄>70岁或体质弱不适合推拿疗法治疗者。治疗组口服复方降糖灵1周后停止口服药,给予推拿按脊点穴手法治疗,治疗30d。对照组用口服降糖灵药物治疗,每次1~2片,3次/d,治疗30d。仿照陆一农腰背痛指数研究报告,以临床症状的程度设置指数如:口渴、乏力程度、肥胖或体质量减轻、背痛的程度、脊柱的活动度、空腹血糖的表现设定1∶2∶3∶4∶5指数对比,治疗前后进行统计评估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释放。参照1979年全国糖尿病会议的标准统计疗效。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降到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空腹血糖降至7.3mmol以下。改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减轻,空腹血糖降至8.1mmol以下。无效: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空腹血糖持续8.1mmol上下。结果:3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3例,改善2例,无效1例,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6例,改善4例,无效8例,有效率42.1%。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释放差异显著[平均胰岛素释放:(29.0±8.0),(26.0±8.0)IU/L,P<0.01,治疗后糖耐量各时间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空腹:(8.1±1.1),(5.6±1.1)mmol/L;餐后2h:(9.8±1.1),(6.1±10.1)mmol/L,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的糖耐量时间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空腹:(8.2±1.2),(6.1±1.0)mmol/L;餐后2h:(11.6±1.3),(8.5±1.2)mmol/L,P<0.05],两组治疗后糖代谢变化,差异显著(P<0.01)。③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指数为57.0±0.0,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指数为83.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推拿按脊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降糖灵。  相似文献   

17.
In type 1 diabetes, autoimmune T cells cause destruction of pancreatic beta cells by largely unknown mechanism. Previous analyses have shown that beta cell destruction is delayed but can occur in perforin-deficient nonobese diabetic (NOD) mice and that Fas-deficient NOD mice do not develop diabetes. However, because of possible pleiotropic functions of Fas, it was not clear whether the Fas receptor was an essential mediator of beta cell death in type 1 diabetes. To directly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have generated a beta cell-specific knockout of the Fas gene in a transgenic model of type 1 autoimmune diabetes in which CD4+ T cells with a transgenic TCR specific for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HA) are causing diabetes in mice that express HA under control of the rat insulin promoter. Here we show that the Fas-deficient mice develop autoimmune diabetes with slightly accelerated kinetics indicating that Fas-dependent apoptosis of beta cells is a dispensable mode of cell death in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RA患者,按照是否并发T2DM分为合并T2DM组和无T2DM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药物、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数、治疗反应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DAS28)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的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性别和药物使用情况的组间差异,FBG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 结果与无T2DM组相比,合并T2DM组患者年龄、BMI、FBG、HbA1c、ESR、DAS28、VAS水平均较高[(61.09±8.03)岁vs(54.01±12.32)岁;(24.20±3.96)kg/m2 vs(22.95±3.66)kg/m2;(8.08±2.39)mmol/L vs(5.18±0.85)mmol/L;(7.51±1.45)% vs(5.41±0.55)%;(74.43±35.94)mm/h vs(62.38±32.05)mm/h;(6.07±1.41)分vs(5.49±1.87)分;(5.28±1.36)分vs(4.50±1.4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794、-2.04、-8.8593、-8.936、-2.054、-3.359、-3.142,P<0.001、=0.041、<0.001、<0.001、=0.040、=0.001、=0.002),而在性别、病程、RF、抗CCP抗体、CRP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药物上,合并T2DM组甲氨蝶呤使用率较低(44.68% vs 62.90%),雷公藤多苷使用率较高(80.85% vs 47.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9、16.479,P=0.023、<0.001),2组在非甾体抗炎药、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艾拉莫德、生物制剂及联合用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病情评估方面,2组患者随访时ESR、CRP、DAS28、VAS水平及病情评估等级均较基线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合并T2DM组治疗前疾病活动指数更高。在血糖控制方面,合并T2DM组随访时的FBG较基线值降低[(6.26±1.00)mmol/L vs(8.08±2.39)mmol/L],血糖达标率明显升高(42.55% vs 12.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816,P<0.001;χ2=10.421,P<0.001);在治疗反应上,2组治疗反应良好率及总体治疗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T2DM组治疗前后的DAS28水平与FBG均存在相关性(r=0.305、0.368,P=0.037、0.011)。 结论合并T2DM的RA患者病情活动度更高;是否合并T2DM不影响RA患者的疗效;RA患者病情缓解有助于提高T2DM的血糖达标率。  相似文献   

19.
小鼠胚胎干细胞向成骨样时段性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相容性,在体外可与细胞短时间内形成紧密结合,是骨组织工程可植入性的材料。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成骨样时段性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取C57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培养,将P3胚胎干细胞制备拟胚体。通过碱性磷酸酶、免疫组织化学OCT-4、SOX2、NANOG对原代胚胎干细胞进行鉴定;通过茜素红S、Ⅰ型胶原、冯库萨染色对成骨诱导后的细胞(L-维生素C、β-磷酸甘油、地塞米松)进行检测;扫描电镜观察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培养时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拟胚体贴壁后7d,各组碱性磷酸酶表达即发生变化,14d后碱性磷酸酶表达逐渐增加,光镜下可见轮廓清晰大小不等的绿色结节。茜素红S染色镜下可见橙红色、边界清晰和直径大小不等的结节。冯库萨染色14d可见细胞团内有黑色沉淀,21d后黑色沉淀面积增大。胚胎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体外复合培养1,3,5,7,10d,细胞大部分呈细胞团样生长。提示在维生素C、β-磷酸甘油、地塞米松共同作用下,有效促进了胚胎干细胞成骨细胞的产生,胚胎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结合程度高,可用来构建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条件,体外定向诱导传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转化并进一步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环境,并对分化的神经元进行鉴定。方法:实验于2005-08/2007-03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①选用健康SD大鼠,分离纯化并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通过免疫表型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③贴壁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分为对照组和诱导剂组,对照组中不加诱导剂,诱导剂组分两步诱导:首先加入含终浓度均为10μg/L的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剂,连续培养12 d:然后应用20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1μ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继续诱导6 d,分别收集诱导1 d,6 d,12 d,18 d的细胞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①传代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梭形成纤维样细胞,均一稳定的表达与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表面抗原标记物CD29,CD44,CD90、阳性率分别为98.88%,96.90%.95.86%,但极少表达造血细胞标志CD34。②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诱导12 d后诱导剂组巢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9.24±2.12)%,而对照组细胞未表达巢蛋白。③经脑源性伸经营养因子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诱导6 d后,诱导剂组均可见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细胞,大部分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形态;对照组微管相关蛋白2阴性.细胞形态仍为梭形成纤维样细胞。结论:实验采用并改良了全骨髓贴壁法,操作简单快速.细胞活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和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干细胞,进一步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