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尿酸、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5~2019-11我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测定患者血尿酸(SUN)、血脂[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并使用气袖行踝肱指数(ABI)测定,根据ABI值判定患者LEAD程度.分析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与LEAD的相关性.结果:98例患者中35例(35.71%)发生LEAD,63例(64.29%)无LEAD;LEAD组患者SUN、TG、LDL-C、TC均高于无LE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SUN、TG、LDL-C、TC 水平与 LEAD 呈正相关(r=0.694、0.209、0.325、0.28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 LEAD 的发生与SUN、TG、LDL-C、TC水平密切相关,应积极控制患者SUN、血脂水平,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三酰甘油大于1.72mmol/L人群102例,其中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者52例,非糖尿病患者50例.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以及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FFA均升高,且与FPG、TC呈正相关(分别r=0.594、0.619;P<0.01、P<0.01);而非糖尿病组患者,血清FFA与FPG、TG无明显相关性(分别r=0.133、0.222;P>0.05、P>0.05).结论 血清FFA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血脂异常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首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共582例,根据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MAU),将患者分为早期肾病组患者127例、非肾病组患者455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FB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早期肾病组患者其FBG、LDL-C、TG、TC、non-.HDL-C以及non-HDL-C/HDL-C均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5);而早期肾病组HDL-C显著低于非肾病组患者(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MAU与TG、TC、LDL-C、non-HDL-C以及non-HDL-C/HDL-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n-HDL-C/HDL-C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检测有助于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的诊断以及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T2DM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AS组,60例)、T2DM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AS组,96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68例)血清APN水平。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PN在NC组、NAS组、AS组依次减低(P<0.05);AS组和NAS组APN水平与BMI、HOMA-IR、HbAl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7、-0.444、-0.168)(P<0.05),与HDL-C正相关(r值为0.176)(P<0.05);APN、HOMA-IR与HbAlc是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N是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是治疗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水平二者之间相关性,以便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NycocardREADER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作为分析患者HbA1c水平的仪器,并综合运用配套的试剂检测HbA1c水平。将KHB卓越400生分析仪器作为检测患者血脂水平的工具。结果比较甲组、乙组以及丙组的血脂水平后,发现当HbA1c升高时,患者的VLDL和TG、TC以及LDL也随之升高,低HDL组、高TC组以及高LDL组HbA1c值比血脂水平正常组要高。结论高血脂以及高血糖与T2DM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将能够改善血脂紊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脂及血糖相关性.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2 dM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抵抗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2 dM组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及抵抗素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抵抗素,并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和血糖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 TG/ HDL- C比值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 ,将初次确诊 1 4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和无大血管病变组 ,测定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 2 4小时尿微白蛋白排泄率 (UAER)及血胰岛素等水平 ,计算 TG/ HDL - C比值 ,并进行比较 ,分析它们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大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压、UAER、TG及 TG/HDL- C比值水平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患者 (P分别为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随着 TG/ HDL - C比值水平的逐步升高 ,大血管病变的患病率也随之逐渐增加。进一步 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TG/ HDL - C比值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回归系数 B=2 .6 2 0 ,P<0 .0 0 1 ) ,这种相关性独立于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指标而存在。结论 TG/ HDL- C比值水平与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存在密切的独立相关性 ,TG/ HDL- C比值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与血脂血糖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游录华  杨晓辉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02-14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36例脑梗死和44例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有脑梗死组FPG、TC、LDL-C水平及糖尿病病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胡云  徐伟  潘佳佳  童国玉  朱大龙 《江苏医药》2008,34(11):1084-108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37例)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12例).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又分为治疗组(22例,辛伐他汀治疗12周)和未治疗组(15例).于随访12周后空腹抽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炎症细胞因子.结果 (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与SAA和白细胞介素(IL)6显著正相关(P<0.01).SA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比较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无显著相关性.SAA与TG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和载脂蛋白A-I(ApoA-I)显著负相关(P<0.01).hsCRP、TNF-α和脂联素与血脂各成分之间没有相关性.(2)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组hsCRP、TNF-α、SAA和IL-6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而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TG显著高,而HDL-C显著降低(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后hsCRP、TNF-α、SAA明显下降(P<0.01),脂联素明显升高(P<0.05),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HDL-C上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SAA明显升高.SAA与肥胖和HDL-C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高,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反复发作,预后差。本文将就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脂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8日~2013年12月30日到本院就诊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74例(A组)作为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B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C组)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B组的血脂水平比较存在明显的代谢异常。其中血清TC, TG, LDL-C、Apo 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DL-C. ApoA1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TG、TC、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oA1、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TG、TC、LDL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中控制血脂中TG、TC、LDL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选择T2DM患者47例,健康对照组(NGT)35例,测定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及生化指标,分析两组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GT组相比,T2DM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空腹血脂水平升高,其异常是由于胰岛素紊乱引起.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调脂治疗,改善血脂对于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进展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虎杖苷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将已经形成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虎杖苷组,阳性药(辛伐他汀)对照组,每组8只,阳性药(辛伐他汀)以0.05 (g·kg-1·d-1)灌胃,虎杖苷含生药0.2 (g·kg-1·d-1)灌胃,空白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ig 28 天后,取血和冠状动脉,采用H&E染色对冠状动脉的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 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给药虎杖苷后,小鼠的血管组织形态较模型组有较明显的改善,和阳性药组结果类似,显示出虎杖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的治疗效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可以显著(p P < 0.05)的降低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结论 虎杖苷可降低血脂,减少脂质的沉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的形态,具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郑瑾  叶平  苗冬梅  武彩娥  肖铁卉 《河北医药》2012,34(12):1765-1767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血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血脂康胶囊600 mg,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粒,2次/d。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测定用药前和用药6个月后血浆HDL-C水平变化。将试验组受试者按基线HDL-C水平由低到高分为A组(HDL-C<1.0 mmol/L),B组(1.0 mmol/L≤HDL-C<1.5 mmol/L),C组(HDL-C≥1.5 mmol/L),治疗6个月后血脂康升高HDL-C的幅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HDL-C水平较用药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血脂康升高HDL-C的幅度在A、B、C 3组分别为基线水平的23.7%、10.8%、0.04%。结论血脂康可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HDL-C水平,随着HDL-C基线水平的逐步升高,血脂康升高HDL-C的幅度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4.
周晓春  李雪梅 《贵州医药》2009,33(6):483-48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方法62例T2DM患者根据双下肢股浅动脉IMT分为两组(IMT〉=1mm和IMT〈1mm),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同时测定血脂、血压等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hs—CRP、ET-1均明显增高(P〈0.05;P〈0.01),而其中股浅动脉IMT≥1mm组hs—CRP、ET-1均明显高于内膜中层厚度〈1mm组(P〈0.001);hs—CRP、EB-1是影响T2DM患者股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正相关因素。结论炎症反应和内皮损伤可能在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Background: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diabetes, hypertension, dyslipidaemia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obesity include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and pharmacotherapy. Sibutramine is a drug with established efficacy in weight re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weight loss. It reduces food intake and attenuates the fall in metabolic rate associated with weight loss.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metabolic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sibutramine use.

Methods: Relevant article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a Medline search (up to December 2004).

Results: Weight loss with sibutramine treatment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a fall in 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level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In most trials sibutramine exerted favourable effects on lipids, especially 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as well as on the total:HDL cholesterol ratio. Sibutramine also lowers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Furthermore, this drug seems to favourably influence adipocytokines; it reduces serum leptin and resistin levels and increases adiponectin levels. Sibutramine also exerts a beneficial effect on hyperandrogenaemia in obes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weight los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sibutramine is useful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Conclusion: Weight loss following sibutramine adminis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favourable metabolic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LDL-C/HDL-C)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接收的136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110例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测定并比较两组LDL-C、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计算LDL-C/HDL-C。结果试验组的LDL-C、TC及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与LDL-C、TC及LDL-C/HDL-C呈正相关(r=0.148、0.106、0.162,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096,P<0.05),而与TG水平无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 LDL-C/HDL-C明显增高与脑梗死发生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一项生化指标对脑梗死的发生进行预测判断,相对于单一的LDL-C或HDL-C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独立性,该比值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与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在河南省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80例,全部受试者均检测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骨密度,并行相关血管超声、头颅CT或MRI、眼底及生化指标等检查,并记录每位患者的糖尿病治疗史.按照患者血管病变部位不同分为无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探讨4组患者骨密度变化与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为防治T2DM所并发的骨质疏松症与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T2DM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与骨密度变化密切相关(P<0.05);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影响T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及血管病变的共同因素(P<0.05);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可能加重T2DM血管病变.结论 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与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更易并发大血管病变,且年龄、绝经年限、BMI、糖尿病病程、HbA1c是影响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及血管病变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艾塞那肽是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降糖作用的同时,对血脂等代谢指标也具有潜在的疗效。本试验观察艾塞那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体重及血脂谱的治疗效果及血脂的达标率改善情况。方法:对48例初发糖尿病,且体重指数≥24 kg/m~2的患者,给予艾塞那肽治疗12周,观察对患者血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B)的治疗效果。结果:艾塞那肽治疗12周后,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基线相比显著降低[(9.81±2.13)vs(6.44±0.83),P<0.01]。此外,与治疗前相比,non-HDLC水平[(4.13±1.31)vs(3.44±0.98),P<0.01]显著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3±0.92)vs(2.84±0.87),P<0.05]显著下降,载脂蛋白B水平[(0.92±0.26vs(0.86±0.29),P<0.05]显著下降。经艾塞那肽治疗,患者的LDL-C,non-HDLC及TG达标率均有提高,其中non-HDLC(29.2%vs 54.2%,P<0.05)及甘油三酯(33.3%vs 58.3%,P<0.05)在治疗前后达标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除有效控制血糖外,对患者血脂水平也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潜在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