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7月期间儿科病房发生的70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特点.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的季节性不明显,可发生于各种不同的原发病,常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 轮状病毒是儿科病房胃肠道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除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外,加...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两种肠炎的心肌酶谱的区别。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收治的其他类型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6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结果:观察组心肌酶AST、LDH、α-HB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的6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经检测后,发现其中47例心肌酶谱升高,给予治疗后,AST、LDH、α-HBDH、CK、CK-M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改变较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石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将其分为心肌损伤组(20例)和无心肌损伤组(30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腹泻次数、病程、重度脱水情况、呕吐情况、发热情况、代谢性酸中毒情况、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血钾、血钠、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岁、发热、伴有代谢性酸中毒、WBC≥12.0×109/L、RDW≥15.4%、Hb <110 g/L、血钾<3.5 mmol/L、血钠≥145 mmol/L、NT-proBNP≥100 mg/L是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1岁、发热、伴有代谢性酸中毒、WBC≥12.0×109/L、RDW≥...  相似文献   

4.
杨梅 《北方药学》2011,8(1):122-123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消毒隔离方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2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一系列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对2004年10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584列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剑红 《河北医药》2011,33(5):794-795
轮状病毒(RV)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其发病居住院儿科疾病种类的第二位,RV主要通过粪-口-粪传播及呼吸道传播.有文献报道,儿科RV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为了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RV肠炎的发生率,我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RV肠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简称RV)感染常引起婴幼儿急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秋冬季常见病。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引起呼吸道、心脑、肝肾、血液、皮肤等损害。笔者现将我院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4例轮状病毒感染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医疗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笔者对我院干部病房54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2013年两年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134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的感染率14.18%,感染例次率为20.90%;住院时间明显延长;〉60岁老年患者院感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感染居首位,占46.43%;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为主,真菌也常见。结论医院感染发生与患病年龄、住院时间、肿瘤发生部位、放化疗的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白细胞下降、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等等有关。又由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其机体免疫力较低,则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院1996年~2000年各临床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情况作一调查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1材料与方法1 1资料来源 :我院近5年各临床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病历964例作为资料来源 ,选择其中经培养证实有病原菌生长的50例为研究对象 ,占全部医院感染病例的5 1%。1 2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医院各科室经专职培训工作人员 ,按统一制定的调查登记表进行填写。填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易感因素、侵袭性操作、感染部位、抗生素作用情况等。2结果2 1病原菌分布情况 …  相似文献   

10.
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简称RV),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提高,人们注意到RV肠炎不仅仅局限于肠道,RV引起的肠外感染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解RV肠炎的心肌损害情况,笔者对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RV肠炎患儿进行肌钙蛋白(CTnI)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玉飞 《淮海医药》2016,(4):449-450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12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患者1 000例,发生医院感染120例(12%),发病部位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发病38例(72%);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其中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为15株。结论:提高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神经内科疾病及其感染危险因素的认知度,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着重监测和预防;严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128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以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与心脏仪器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68例),未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等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影响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65、47.45、45.05、9.64、15.20、17.77, P<0.05);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保护因素,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酸中毒、呕吐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1岁,同时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应及时通过相应的检查明确患儿有无合并心肌损害,在病情确诊后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呼吸科收治的181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基础病以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12例患者中共有83例获得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58%。在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77.1%,感染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2.7%。年龄>60岁、住院时间超过10d、伴随有侵入性操作、合并有基础病以及使用抗菌药的患者更易于获得医院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病以及使用抗菌药是呼吸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王孝同 《淮海医药》1999,17(9):13-14
抢救口服农药中毒中,侵入性操作多,医院感染率高。笔调查了1997—1998年我院32例口服农药中毒医院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防治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6年1月就诊的32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种类、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326例患者中4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58%,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除性别与医院感染无直接关系外(P>0.05),患者的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种类≥2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以及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的使用都与医院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时间>30 d、采用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种类≥2种、合并糖尿病和心力衰竭以及使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为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否执行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的种类、是否有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心力衰竭以及是否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 5 a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情况结合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胎龄 <30周、体重≤ 15 0 0 g的患儿最易发生医院感染 (P<0 .0 5 ) ,发生医院感染的平均天数为 8.43d,病例组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使用过部分胃肠道外营养及超声雾化治疗者也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是做好基础护理 ,促进患儿长磅 ,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严格控制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杜绝无明确指征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探讨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12年儿科住院患者1586人,发生院内感染32人,发生院内感染的疾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和手足口病。结论:儿科病房发生院内感染以婴幼儿为主,与多种因素有关,儿科病房的空气、地面、床单、患者卫生习惯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等都是造成医院内感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8-239
目的探讨血液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血液病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比较医院感染组(观察组)与按照1∶1选择的无医院感染(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有创诊治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2年中收治的血液病患者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50例,包括有呼吸系统感染52.00%,消化系统感染24.00%,其他24.00%。观察组年龄(60.67±14.67)岁、有创诊治操作42.00%、预防应用抗生素54.00%、住院时间(30.34±12.78)d高长于对照组的(52.56±13.12)岁、24.00%、26.00%、(19.42±6.56)d(P<0.05),是医院感染效果因素。结论血液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加强老年患者营养,增强抵抗力;尽可能减少有创性操作;注意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6年间的医院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