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通骨水泥假体柄置换在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选用普通假体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36例,术前积极处理内科合并症以提高高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尽可能早期手术。在保留0.8~1.0cm股骨矩下,转子间粉碎骨块在维持复位下经前后壁全皮质全螺纹钉固定,深放塑料栓子2~3cm,以增加假体柄在骨水泥中的固定量和长度,术后配合医生按时叩背、翻身、按摩骶尾部、膀胱冲洗、抗凝,防止骨科四大并发症。结果:36例术后均获6~36个月随访,平均住院14d,4周下地负重行走。2例并发心脑血管病而死亡,3例行走时轻度疼痛,31例活动良好,无感染、柄下沉或松动并发症、无压疮、泌尿系感染发生;2例肺炎,3例亚急性脑性脂肪栓塞治疗后痊愈。结论:普通假体柄用于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转子间骨块采用全皮质全螺纹钉固定,同时以增加骨水泥固定量,能提高假体柄的固定强度和长度,积极护理,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关键技术因素。方法本组共42例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男33例,女19例;年龄75~97岁,平均78岁。应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采用第三代骨水泥固定技术固定股骨假体(标准柄假体38例,加长柄假体14例),并将股骨距与大小转子用钢丝加以固定及重建,以保障初始股骨柄假体稳定性能的保持。结果术后大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有39例患者恢复到术前的活动状态,约占90%,术后患肢可完全负重行走的平均时间为4.8周。结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骨水泥型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早期下地活动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初始股骨柄假体的有效稳定和双下肢基本等长为治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翻修柄假体在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翻修柄假体在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5月-2008年5月选用翻修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5例。骨折按Evens分型,Ⅲ型12例,Ⅳ型3例。术中注意保留大小粗隆部位的骨折块,争取将其解剖复位,用钢丝固定,安放翻修柄人工股骨头,翻修柄在股骨髓腔内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保持假体的稳定性。结果15例术后均获6-36个月随访,平均18.2个月。住院时间平均14天,术后13例35天完全负重行走,1例因其他内科疾患扶拐行走;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1例;术后1年死亡1例,余14例健在。结论翻修柄用于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能增加股骨柄的稳定性,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女性60例,男性38例,年龄75~94岁,平均83.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Ⅲ型56例,Ⅳ型42例。均采用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X线片显示转子间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术后96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按Harris评分,优良率85.4%。结论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负重活动早、可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结果出院时所有患者均能扶助步器行走。髋关节屈曲均≥90°,其中屈曲近110°10例,总满意率100。结论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早,患肢功能恢复快,全身并发症少,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特点及假体选择。方法: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型假体置换,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时应充分考虑到骨质疏松程度,骨水泥型假体更能满足即刻稳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大转子延长切骨在股骨柄翻修术中的应用,对其手术格征,方法及疗效作进一步探讨。方法;从1998年1月-12月,采用大转于延长切骨术行股骨柄翻修术4例。其中,股骨柄断裂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骨关节炎2例,假体位置异常1例。结果:4例病人术后第2天均在步行器辅助下下床行走,术后14天伤口愈合,无一例感染;术后三月大转子切骨处临床愈合,患者弃拐行走。讨论:大转于延长切骨术可用于全髋翻修术中取出固定牢固的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柄。其手术指征包括:①不伴有假体松动的严重感染;②假体位置异常致髋关节习惯性脱位,③股骨柄断裂;④人工股骨头量技术后髋臼骨关节炎。大转于延长切骨术的短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置换后随访5~42个月。疗效按照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12例。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结果术后按Harris评分标准判断,优良率为82.6%。患者基本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如果适应证把握得当,操作熟练,可以作为临床上一种理想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远端固定型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采取远端固定型假体置换手术治疗的3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5~3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2±1.9)个月,发现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基本达到受伤前水平,Harris评分优良率为%,且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远端固定假体置换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沈伟明 《黑龙江医药》2013,(6):1114-11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7-2012年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27名患者疗效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后随访,未发现感染,X线片显示假体无松动,无下沉,关节无脱位,活动良好,疗效满意。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荣  黄坤  秦步平 《江苏医药》2013,39(5):594-595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般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中的注意点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人工假体松动及脱位,无骨水泥毒性反应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复查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脱位、松动,骨水泥界面无透亮区.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2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 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使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80-18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短期活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70岁以上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69例接受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48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PFN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和6个月时,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PFNA组(P0.05),但在12个月时两组差异不显著。两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3例PFNA的螺旋刀头切割,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发生假体松动。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伤前活动功能良好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短期步行活动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后进行3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23例术后5~10d下地功能锻炼。于术后3~10周顺利出院。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翁文杰  张华山  袁涛  陈东阳  蒋青 《江苏医药》2007,33(2):135-136,108
目的 评价Zweymuller螺旋臼应用于高龄病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年龄在75岁以上的高龄髋部疾患病例施行THR,其中骨性关节炎4例,股骨颈骨折14例(Garden Ⅳ),髋关节骨性强直和THR术后假体松动各1例.所有病例髋臼侧采用Plus公司双锥面螺旋臼;股骨侧2例采用骨水泥柄,其余病例采用Zweymuller柄.术后随访42~66个月.术前Harris评分18~62分.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行走能力增强,临床和X线显示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迹象,Harris评分75~95分.结论 双锥面螺旋臼作为生物型假体应用于高龄THR术病例,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标准人工骨水泥、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84例.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经3~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到骨折前生活水平,未出现假体松动、二次骨折、假体下沉及关节疼痛.结论: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骨折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79~101岁,平均年龄84.2。Evans分类:Ⅱ型2例,Ⅲ型18例,Ⅳ型9例。结果30例获得3~26个月随访,平均14.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6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20例恢复术前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高危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高危股骨转子骨折78例79髋,手术以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78例患者经3个月~4年随访,优41例,良22例,可11例,差3例,死亡1例,优良率80.7%,病死率1.3%。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高危股骨转子骨折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2000年3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28例,年龄75~99岁。取后外侧切口,术中力求大小粗隆骨块的复位,钢丝固定,确定前倾角及假体插入深度后,安放人工股骨头。结果 28例术后获7个月至3年随诊,平均1.5年,术后3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8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达75%,未出现畸形病例,随诊期间未发现有关节脱位,有1例术后1年有假体下沉现象。差2例为术后内科病加重,影响功能恢复,1例术后1年后死于内科疾病。结论 加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快,能早期负重,减少并发症、死亡率,但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以及掌握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下床时间为术后5~7d,平均6、2d,术后随访19例,髋关节功能评定:优7例,良9例,可3例,无发生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尽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