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31药品不良反应会不会遗传?有些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是因为体内缺乏某些酶或者酶有缺陷,平时没有发现,服用某些药物后问题才暴露出来,这类不良反应有遗传倾向。但是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不一定会遗传。32中草药是纯天然药物无不良反应的说法是否正确?人们普遍认为中草药及其制剂比较安全,无不良反应。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更加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草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已引起医药界的关注。中草药及其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的机制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发生在人体…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是我国人民在漫长岁月里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要武器之一,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信赖中草药,都乐意应用中草药治病强身,认为中草药疗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使用安全.不少医务工作者也认同以上观点.其实作为药物,中草药对人体也有不利的一面,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报道渐多,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呈上升趋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正确运用中草药可以治病,甚至能起死回生;但若用之不当,不仅不能治病,还会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种复方中草药抗菌制剂抗菌效果及其毒性作用,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和动物实验法,对该复方中草药抗菌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和毒性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该复方中草药制剂的原液作用2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依次分别为94.39%、87.82%和84.60%。该复方中草药抗菌制剂密封储存于37℃恒温箱内90 d后,其原液作用2 min,对白色念珠菌菌的抑菌率为87.25%,与储存前相比较其抑菌作用不下降。该复方中草药抗菌制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值5 000 mg/kg(体重),其原液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指数为0。结论该复方中草药抗菌制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属于无毒级物质。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疗效、较小的毒副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赖,特别是在当今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人类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中,中药及其制剂越来越深受世人的瞩目.但近年来,随着中药及其制剂的不断开发,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加入WTO后,如何正确认识中药,正确利用中药资源,已迫在眉睫.笔者现就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中草药消毒剂的研究和应用的报道逐渐增多。在中草药消毒剂制备过程中存在工艺简单、不够科学严谨、制剂粗糙等问题,致使实验结果重现性较差。这些问题主要是复方中草药消毒剂无各成分配比,不标明有效成分含量,由于中草药产地、采集时间、制备方法及储存条件不同可使有效成分相差数倍,制备中所用溶剂、制剂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均未说明。笔者在从事中药制剂工作中,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为天然植物与化药物相比中草药的不良反应较低,但绝非安全无毒,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及用药量的增加,中草药以能引起中毒致肾损害,剧文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国内中草药不良反应报道仅为26例,而90年代却上升至4869例,增加了近190倍。欧阳芳等对1982~1996年报道的178篇药物性肾损害文献作了复习,发现在583例中,中草药肾损伤有47例,占8.06%,国内其他报道为3.8~9.2%。以上这些数据提醒我们必须重视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包括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不可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般医者和患者大都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服用中药治病相对安全有效,临床上盲目滥用中药现象严重,且造成的中药性肝损害不能忽视。中草药的广泛应用,因中草药及其制成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逐年增多之势,因中药中毒致死的病例也不乏报道。究其原因,除了培植药材中农药的残留及品种混淆等外,中草药本身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由于肝脏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金丸中成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特点及原因。方法:检索CNKI、万方数据,采集小金丸中成药制剂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分别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现特点,并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其成因。结果:纳入单独应用小金丸并报道了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文献14篇,小金丸不良反应病例报道21篇,小金丸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0.73%,以皮肤损害和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且多发生于用药1周以内;毒性药材及动物源性药材的应用,临床超适应症使用,药品说明书安全性警示不充分是其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小金丸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早期,遵循药品说明及辨证施治合理应用、药品必要警示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建恒  张杏红  寇素如 《临床荟萃》2005,20(20):1185-1186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扩血管药(如硝酸酯类)常发生低血压、心悸、面部潮红、头痛等多种不良反应.而传统的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片)常因含糖而不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患者.我们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研制了无糖中药制剂——冠心平胶囊,该药不仅不良反应小,且还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氯唑沙宗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其复方制剂中含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可使氯唑沙宗作用增强,且两者具有镇痛协同作用。近年来,氯唑沙宗及其复方制剂临床广泛应用,现将有关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警惕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不良反应指中药 (包括中草药、中药饮片 )及其制剂 (中成药 )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况下 ,产生除治疗作用以外的非预期且有害于机体的反应。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 ,还包括药物的毒性、变态反应、依赖性、成瘾性以及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等。中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几千年来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 ,中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其实 ,它与西药一样 ,既有治病的一面 ,也有致病的一面。随着我国加入WTO ,中医药正走向世界 ,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 ,已经成为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1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1 .1 药物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近年来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及影响因素,提出中药制剂的规范使用原则,对于充分发挥中药制剂的治疗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类中草药(复方和单味)制剂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观察血清睾酮值。结果:中草药喂养组血清睾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而复方组血清睾酮值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提示中草药制剂可以提高动物血清睾酮复方制剂估于单味制剂。  相似文献   

14.
刘润婵 《全科护理》2010,(36):3350-3350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新剂型研究的飞速发展,中药针剂不断涌现,这类制剂以其疗效快捷、副反应小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治疗应用中备受青睐。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中药针剂不良反应(ADR)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主要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外源性抗原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中草药中可以诱发变态反应的物质很多,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因此,我们要熟悉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成分性质、稳定性等,减少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一、中草药有效部分的提取提取是中草药制剂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和制剂成品的质量。现简介如下:提取的目的提取,就是用适当的溶媒和方法,提取出中草药中的有效部分,再经过精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我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全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的认为中药源自于天然,药性平和,且经过加工炮制,无任何副作用.在进入21世纪后,人们更加崇尚于自然,对于大部分药物来源于自然界动、植物的中草药特别青睐.殊不知,事物总是有他的两重性,虽然中药安全性经过数千年临床实践,并不等于是说中草药绝对无任何副作用.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明确提出了"是药三分毒"的论点,近些年中药不良反应(ADR)也屡见报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试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骨肽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钙、磷、无机钙、无机盐、微量元素、氨基酸及多肽类物质等.常用于治挝疗增生性骨关节疾病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对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1],偶见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但有研究[2-4]报道,骨肽注射液有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其休克在1~6迅速纠正,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制剂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时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对呼吸、循环影响的异同,为选择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麻醉方法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中草药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逐年增多,国外10余年前就有人提出“中草药肾病”的概念[1]。2001年美国FDA宣布禁止含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等10多种中药进口,在国际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中草药的肾脏毒性作用,对指导临床用药和中医药走向世界都是有益。1“中草药肾病”说的来由1993年比利时Vanherweghem[1]首先发现并报告,服用减肥药物者中出现多例急性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不全患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是减肥药中的广防己所致,并提出“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Nepropathy,CHN)”的概念。后经调查证实,原减肥药处方中的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收集的7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老年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ADR,ADR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