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患者男,21岁,因黑便、呕血1d入院。人院前1d饮酒后出现上腹隐痛,伴呕血1次,呈咖啡色,量约10ml,继之有少量柏油样黑便。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40/80mmHg(1mmHg=0.133kPa),贫血貌,皮肤稍苍白,腹平坦,上腹轻压痛,肝剑突下4cm,肝、脾肋缘下均未扪及,腹部未扣出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86.00×10^9/L,白细胞6.69×10^9/L,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头昏乏力,伴解黑便半月余于2013年3月6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明显压痛,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血常规:血红蛋白(Hb)89 g/L ,白细胞(WBC)60.6×10^9/L ,血小板(PL T)1211×10^9/L。  相似文献   

3.
对使用氧化性药物诱发G-6-PD缺陷溶血性贫血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0岁。因肾结石、积水、肾功能不全入院求治,入院第1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5×10^9/L,RBC3.21×10^12/L,Hb95g/L,PLT212×10^9/L。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主因"贫血1年,乏力、纳差2周,无尿1天"入院。入院前2周患者注射流感疫苗后出现乏力、纳差,伴畏寒、发热,测体温39℃,并出现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等症状,遂来我院就诊,化验:BUN:44.02mmol/L,Cr:1148μmol/L,门诊以“急性肾衰竭”收入院。既往白细胞减少病史4年,最低1.9×10^9/L,贫血1年,HGB约100g/L左右,  相似文献   

5.
毕希乐  佟飞  田英平 《临床荟萃》2009,24(6):504-504
患者,女,68岁。主因上腹痛10余天,皮肤黄染7天于2008年10月6日入院。1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上腹痛,当地超声示胆囊炎,给予抗炎、解痉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7天前发现黄染,伴纳差,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复查超声考虑胆总管低位占位性病变。查体:体温36.7℃,脉搏85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85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白细胞4.7×10^9/L,中性粒细胞0.624,淋巴细胞0.202,血红蛋白124g/L,  相似文献   

6.
自身抗-e致交叉配血困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山东安丘人,无输血史,有妊娠史。2008年10月因发热、乏力伴血尿入院,临床诊断为Evans综合征。入院后2d内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实验室检查显示,WBC:1.11×10^9/L、Hb:37g/L、BPC:7×10^9/L),贫血症状加重,急需输血。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凝集.因配血困难将标本送来血站进行配血。  相似文献   

7.
高龄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分析。 1病历摘要男,82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7h于2007-12-25T16入院。患者于2007-12-25T9:00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排黄色稀水样便1次。为明确诊治于当日下午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3×10^9/L、N0.898,门诊遂以急性胃肠炎收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7岁,因“反复乏力7个月余”于2014年10月30日入院。患者2014年3月因乏力、黑便住人我院消化科,查血常规示HGB77gm、WBC2.4×10^9/L、PLT156×10^9/L,胃镜提示胃多发溃疡,病理提示中度慢性浅表性炎,诊断为“胃多发性溃疡伴出血”,  相似文献   

9.
对胃神经鞘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5岁。以反复拉黑便4d为主诉,拟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而收住入院。患者近4d来,出现不明原因的黑便,伴上腹部隐痛,痛与进食无关,无反酸、嗳气及呕血,发病以来,食欲差,消瘦,头晕乏力。血常规:WBC 13,0×10^9/L,N0.772,Hb44g/L,PLT 481×10^9/L。  相似文献   

10.
张广杰  王欣 《临床荟萃》2009,24(9):809-810
患者,男,21岁,主因骶管肿物术后19天,右下肢疼痛2天,于2008年3月26日入院。患者2008年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2月29日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9.2×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2,红细胞3.8×10^9/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89×10^9/L。腰骶椎MRI检查,其结果为骶1椎管占位性病变。完善术前检查,于3月7日行椎管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小细胞性恶性肿瘤,考虑神经母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CD45(+),CD20(-),CD45RO(-),  相似文献   

11.
夏乐敏  王运律  胡琦 《临床荟萃》2009,24(9):812-812
患者,女,58岁,因右侧淋巴结肿痛伴发热2个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于2008年5月26日入院。既往:因乏力2个月余于1997年8月22日入院。血常规:白细胞1.0×10^9/L,血红蛋白47g/L,血小板48.7×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红细胞比例5:1,粒系占0.50,其中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稚粒细胞0.05,部分粒细胞可见颗粒异常,红系0.12,淋巴细胞0.20,浆细胞0.02,全片巨核细胞6个,单核细胞0.13。骨髓活检:增生活跃,造血组织占80%,可见畸形巨核细胞和小圆核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2.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以高热为主要表现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我们收治1例以肺炎为主要症状的伤寒病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2岁。因发热10d,干咳5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d感头痛,次日出现畏寒、持续高热(T39~40℃),伴便秘1周以后出现腹泻。外院血常规:WBC(3.8~4.8)×10^9/L,中性粒细胞0.67,嗜酸性粒细胞0.09,淋巴细胞0.26,Hb125~127g/L,Pit95~98×10^9/L。X线胸片:两肺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肝功能:ALT335u/L,AST365u/L,Alb23g/L,给予环丙沙星0.4g/d×3d,阿奇霉素0.5g/d×3d。高热、咳嗽无缓解。  相似文献   

13.
徐波  赵东强  王娜  于洪海  张迪 《临床荟萃》2007,22(11):782-782
患者,男,14岁。主因间断呕血、黑便11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11年前于排便10分钟后出现呕血1次(约60ml),无意识障碍。于当地医院诊断:胃溃疡,胃黏膜出血。予抑酸、补液治疗后好转。2年前再次于便后出现呕血(约100ml),排黑便1次(约100ml),于当地医院再次给予抑酸、补液等治疗后好转。2天前于便后10分钟呕血1次(约250ml),为咖啡色,伴头晕、心悸。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4岁,体重61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入院,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入手术室:体温升高37.8℃,心率90次/分钟,血压140/90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10^9/L,红细胞3.65×10^12/L,血红蛋白121g/L,血细胞压积35.1%,血小板下降78×10^9/L,凝血酶原时间14s,  相似文献   

15.
儿童自发性纵隔气肿合并椎管内积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9个月。2d前出现咳嗽,呈阵发性,非痉挛性,有痰,不易咳出,伴气喘,无发热,无抽搐。查体:T38.3℃,神志清,气促,面色无发绀,咽充血,颈部及前胸壁皮肤触诊有握雪感,两肺可闻及喘呜音,湿哕音。无外伤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7×10^9/L,淋巴细胞3.8×10^9/L,中性粒细胞7.8×10^9/L。  相似文献   

16.
田欣 《临床荟萃》2009,24(8):674-674
患儿,男,42天。主因发热、咳嗽、喘2天,于2008年7月26日住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精神差,呼吸平稳,无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黄染、皮疹,双侧睑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中小水泡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8.6×10^9/L,血小板380×10^9/L。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  相似文献   

17.
1社区获得性肺炎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因发热、咳嗽、脓性痰1天就诊。1天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同时咳嗽、咳痰明显增加,痰液性状为脓性。查体:呼吸16次/分,心率90次/分,听诊右下肺少许湿哕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0×10^9/L,中性粒细胞0.86。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6岁。患者20^+d前左小腿前内侧无明显诱因出现直径约1cm包块,渐感左小腿疼痛,反复出现且逐渐加重。入院检查:左小腿下段前内侧可见大小约5cm×5cm包块,包块处皮肤发红无破溃,界限不清,质软,触及明显液波感,压痛明显,左踝关节被动活动尚可,主动活动较差。血常规检查:WBC25.7×10^9/L,N80%,PLT67×10^9/L,Hb77.2g/L。超声显示:左小腿内侧皮下探及前后径约5cm、上下径约20cm的囊实混合性回声,以囊性为主,边界尚清(图1)。  相似文献   

19.
赵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544-8545
对Dieulafoy病致七消化道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 1病历摘要 男,17岁。因上腹部不适13d,黑便3d伴短暂性意识丧失于2007—12—26急诊入院。查体:BP130/60mmHg,HR90次/min,贫血貌,眼睑略水肿,上腹剑下压痛,肠呜音4次/min。血常规:RBC1.69×10^12/L,Hb56g/L;ALB32.9g/L,TP54.6g/L;便潜血:强阳性。初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急行胃镜检查:Dieulafoy病(十二指肠球小弯侧)并行单环套扎治疗。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6岁,因“面色苍白、头晕1月。冷汗、气促1天”入院。患者1月前出现头晕,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无呕血、黑便史。1天前患者出现冷汗、神志变差、懒言。在外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Hb)32g/L,血压90/60mmHg,予输血200ml,病情无好转,且出现烦躁不安、气促,即转送来本院。入院时T38℃,BP90/50mmHg,P124次/分。R30次/分。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