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麻醉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并选择罗哌卡因适宜浓度.方法 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0.2%罗哌卡因组(A组)、0.3%罗哌卡因组(B组)、0.4%罗哌卡因组(C组)和0.5%罗哌卡因组(D组).椎管内麻醉摆体位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各组均注入20 mL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于阻滞6、12、24和48 h时,行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记录屈髋角度,记录阻滞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及阻滞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阻滞6、12、24 h,与A组比较,C、D组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降低(P均<0.05),A、B组比较,P>0.05;C、D组比较,P>0.05.四组阻滞6、12、24、48 h的屈髋角度比较,P>0.05.与A组比较,B、C、D组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均<0.05).四组恶心呕吐和谵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麻醉前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有较好的效果,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为0.4%.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术毕A组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B组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0.5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C组0.2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肌注芬太尼镇痛,镇痛效果根据VAS、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评估。结果术后B、C组VAS及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A组,C组VAS及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B组(P<0.05)。B、C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A组,C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且其镇痛效果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复合罗哌卡因腹腔内及切口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1例择期行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术毕前将20mL药液喷洒术野周围腹腔,10mL药液行切口注射。对照组(14例)药液为生理盐水,Dex组(16例)药液含有1μg/kg的Dex,罗哌卡因组(15例)药液为0.25%罗哌卡因,复合组(16例)含有1μg/蚝的Dex+0.25%罗哌卡因。观察患者术后1、4、8、12、24、48h的HR、MBP、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术后1hHR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Dex组、罗哌卡因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0.05或0.01);与罗哌卡因组比较,复合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均〈0.05)。对照组、Dex组、罗哌卡因组、复合组需要地佐辛补充镇痛分别为14、7、4、0例;另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恶心,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结论Lc术后腹腔内单纯给予1μg/kgDex就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能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产科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n=30)。分别应用0.2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A组),0.4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B组),0.6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C组)。术后行PCEA,即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3ml/h)+PCA剂量(1ml/次)。比较分析术后0~、3~、6~、12~24h各时段切口痛、宫缩痛的VAS评分;24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瘙痒、运动阻滞、嗜睡、呼吸抑制)。结果术后PCEA,24h内随舒芬术尼浓度增大,切口痛VAS评分和宫缩痛VAS评分降低,其中B组、C组与A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内不良反应中恶心、瘙痒的发生率随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大而增多,其中C组与B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呕吐、运动阻滞、嗜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250例足月初孕产妇分为镇痛组200例、对照组(C组)50例.镇痛组根据宫口开大程度及镇痛泵罗哌卡因浓度随机分为4个亚组:A1组(宫口开大到1 ~3 cm,泵内0.14%罗哌卡因)53例、A2组(宫口开大到1~3 cm,泵内0.089%罗哌卡因)47例、B1组(宫口开大到>3 cm,泵内0.14%罗哌卡因)56例、B2组(宫口开大到>3 cm,泵内0.089%罗哌卡因)44例.C组不镇痛.观察各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及胎儿Apgar、NBNA评分.结果 镇痛组VAS评分、收缩压、心率、第一产程持续时间<6h、第二产程持续时间>2h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镇痛后30与120 min的宫缩周期>5 min、持续时间<30 s,双下肢麻木,第二产程持续时间>2h,A1、B1组与A2、B2、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一产程持续时间<2h,B2组与A1、A2、B1、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缩宫素使用率,A1、A2组与B1、B2、B1、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新生儿生后Apgar、NBNA评分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0.089%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不影响产妇的潜伏期产程进展,活跃期及急产期安全有效,对母婴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切口浸润对结肠癌根治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结肠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关闭腹膜后,D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内含地佐辛5 mg)对腔镜操作孔局部浸润,R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对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芬太尼的消耗量及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进行分析。结果 D组术后12 h和24 h VAS显著低于R组(P0.05);且术后12 h和24 h镇痛泵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R组(P0.05);D组在术后24 h TNF-α浓度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应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能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术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熊响清  陈菲菲  杨涛 《山东医药》2006,46(11):45-46
对5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五组,术后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浓度为:A组0.10%,B组0.125%,C组0.15%,D组0.175%,E组0.20%,舒芬太尼浓度为0.5μg/ml。首次剂量5ml,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量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8、24、48h观察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Bromage评分及副作用。结果A、B组VAS评分高于C组(P〈0.05、0.01),C组与D、E组比较.P均〉0.05;C组Bromage评分低于D、E组(P〈0.05、0.01)。副反应发生率D、E组多于C组.P〈0.05。提示0.1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用于下腹部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中的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后三种镇痛方式的应用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克寒 《山东医药》2011,51(30):48-49
目的对比观察剖宫产术后三种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对早期产后产妇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手术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50例。A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药物为芬太尼0.5 mg+罗哌卡因250 mg;B组采用静脉镇痛泵,药物为芬太尼1.0 mg;C组采用哌替啶肌注镇痛。记录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初乳时间、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产妇麻醉前和术后24、48 h的血清PRL。结果 A、B组的术后VAS、镇静评分、排气时间、初乳时间均优于C组(P均〈0.05);A、B组术后24、48 h血清PRL水平高于C组(P均〈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哌替啶肌注,硬膜外联合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和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轻,对产妇血清RPL水平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卡因组(B组)30例,对照组(C组)24例。A组、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低位前锯肌、右侧肋缘下腹横平面及双侧腹直肌后鞘共四点神经阻滞,C组不予神经阻滞。比较三组术中麻醉时(T1)、切皮前5 min(T2)、切皮后5 min(T3)、肝切除时(T4)、缝皮时(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48 h内(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及运动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1~T5时间点,三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指标在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6 h、12 h、24 h,B组和C组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术后48 h,B组静息状态VAS评分仍显著高于A组,但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运动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组术后2 h、6 h、48 h的运动状态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状态VAS评分仅在术后6 h显著高于A组(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三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用于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虽然在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提高了术后上腹部镇痛效果,减少了镇痛泵按压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40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术后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随机分为DEX+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穿刺置管,接PCA电子泵经导管持续给药,D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DEX 4μg/kg,R组泵内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240 ml。两组均给予负荷剂量20 ml(泵内抽取),然后按背景输注剂量4 ml/h,PCA每次1 ml,锁定时间15 min,持续镇痛48 h。记录病人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肌力分级、Rasmay镇静评分、患肢膝关节主动屈曲的角度、不良反应、额外镇痛等情况。结果术后8、12、24 h D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VAS)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PVA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4、8、12 h D组患者Rasm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术后12、24、48 h D组患者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R组(P0.05)。R组术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大于D组(P0.05)。结论 DEX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可以产生有效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高龄不稳定型髌骨骨折效果。方法不稳定型髌骨骨折患者140例,均为首次骨折,随机分为4组,A组:0.3%罗哌卡因;B组:0.4%罗哌卡因;C组:1.0%罗哌卡因;D组:0.5%罗哌卡因。比较4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8表达、术后随访、术后并发症及镇痛效果等情况,研究4种不同治疗给药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C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B、D两组(P<0.01);4组VSD评分、术后TNF-α、IL-1、IL-8表达水平、术后镇痛效果、卧床时间、临床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型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观察,1.0%罗哌卡因方法在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术后输血量、输液量、VSD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其他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及地塞米松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用于超声引导下腋路神经阻滞作用效果及对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0.5%罗哌卡因30 ml)、右美托咪定组(D组: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μg/ml)及地塞米松组(E组:0.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术后4、8、12、24及48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术后12、24、48 h P组VAS评分显著高于D、E组(P<0.05)。P组阻滞持续时间显著少于D、E组;术后镇痛药用量显著多于D、E组(P<0.05)。D、E组术后VAS评分、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及地塞米松作为罗哌卡因佐剂均具有延长神经阻滞时间;增强镇痛效果,降低术后VAS评分作用,且两者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SNB)在老年患者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行开颅手术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罗哌卡因SNB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SNB组(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根据手术切口部位,A组采用0.5%罗哌卡因选择性阻滞眶上、滑车上、耳颞、颧颞、枕大及枕小神经;B组采用0.5%罗哌卡因混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选择性阻滞上述神经。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切皮(T1)、锯颅骨(T2)、术毕(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次数;记录两组拔管后2、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0、T1、T2、T3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A组在拔管后2、12、24、48 h VA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SNB可以减少老年开颅手术患者术中全麻药用量,延长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减少补救镇痛次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A、B、C 3组,A组35例给予轻比重0.2%罗哌卡因,B组35例给予轻比重0.3%罗哌卡因,C组36例给予轻比重0.5%罗哌卡因;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入室时(T0)、穿刺前(T1)、切开皮肤时间(T2)、T2后15 min(T3)、T2后30 min(T4)、缝合完成时(T5)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脉压差(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同时观察术中不良反应、感觉及运动阻滞见效、恢复时间、阻滞12、24、48、72 h 4个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 A组T1~T5各时间点MAP、HR、RR均显著低于同组T0(P<0.05),B组T1~T5时间点MAP、HR、RR低于同组T1及A组同指标同时间点(P<0.05),C组T1~T5时间点MAP、HR、RR显著低于同组T1及A、B组同指标同时间点(P<0.05),3组不同时间点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同指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5),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66%)明显高于B组(17.14%)、A组(8.57%)(P<0.05),A组与B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0.3%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可满足高龄髋关节置换术要求,镇痛效果完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3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组(A组)、等量罗哌卡因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8例。观察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阻滞起效时间A组B组C组(P0.01),阻滞持续时间A组B组C组(P0.01),A组、B组生命体征更平稳,VAS评分A组、B组与C组在术后2 h、4 h无明显变化,术后8、24 h VAS评分A组B组C组(P0.05),A组、B组头痛、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镇痛效果好、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且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下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更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时间,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孔爱君  王建平  郭磊 《山东医药》2009,49(38):99-100
目的探讨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行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最佳浓度。方法ASAⅠ-Ⅱ级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350例,随机分为7组,各50例。所用镇痛剂A组为0.07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C组为0.1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D组0.2%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E组0.2%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F组为0.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G组为0.25%罗哌卡因+4μg/ml芬太尼,配成100 ml药液。每组均加用恩丹西酮8 mg。负荷剂量为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20μg/ml液6 ml,持续剂量为2 ml/h,PCA按压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结果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E、F、G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A组患者按压次数或实际有效进药次数比值(D1/D2)〉5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均〈0.05)。各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镇静状态评分各组相比P均〈0.05。A、B、C三组运动阻滞评分相比P均〈0.05。D、E、F、G组运动阻滞评分与A、B、C组相比P均〈0.05。镇痛期间所有患者无呼吸抑制,但C、E、G组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下肢麻木者较多。结论0.125%罗哌卡因+3μg/ml芬太尼+恩丹西酮8mg是腹部手术后PCEA的最佳浓度组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的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济医院在2016-11/2017-10收治的行胃癌手术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地佐辛30 mg+0.75%罗哌卡因20 m L+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镇痛;对照组术后给予芬太尼8μg+0.75%罗哌卡因20 m L+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12、24、48 h镇痛效果,术前、术后24、48 h血清IL-6、IL-2、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onocyte chemokine protein-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 M G B-1)、血浆内皮素(plas ma endothelin,ET)、血管紧张素Ⅱ(vascular toneⅡ,AngⅡ)水平,及手术前、后免疫细胞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头晕、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术后4、12、24、48 h观察组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cuity score,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6、4.399、7.084、11.022,P0.05);(2)观察组术后24、48 h I L-6、T N F-α、M C P-1、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_(24 h)=14.544、18.041、17.154、14.143、15.797,t_(48 h)=17.016、18.838、9.389、17.821、19.497,P0.05);观察组术后24、48h ET、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_(24 h)=3.900、2.784,t_(48 h)=2.816、2.122,P0.05);(3)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免疫细胞C D3、CD4、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7、2.716、2.978,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6,P0.05);(4)术后48 h内,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36%vs 29.5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469,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镇痛中采用地佐辛+罗哌卡因方式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术后镇痛的作用.方法 45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的患者,随机分成A、B和C组,各组15例.A组:麻醉苏醒前予以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麻醉后6,12小时再次静脉注射50 mg的氟比洛芬酯.B组:麻醉苏醒前予以接静脉镇痛泵含芬太尼1 mg和0.9%生理盐水100 ml,其浓度为1 μg/ml,每小时注射速度为2 ml.C组为术毕注射10 ml生理盐水,术后6小时再注入10 ml的生理盐水.对24 h 3组患者不同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C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2 h,6 h,8 h和12 h比A、B组高(P<0.05),A组与B组在各时点上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A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和B组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腹腔镜快通道麻醉技术术后能达到有效的镇痛,且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9.
杨斌  杨旭明 《食管疾病》2023,(1):19-22+32
目的 探究七氟烷联合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认知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71例,给予1%~3%七氟烷麻醉联合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和七氟烷组(71例,给予1%~3%七氟烷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术前1 d、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3 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先下降后上升(P<0.05);IL-6、TNF-ɑ、IL-1β水平先上升后下降(P<0.05)。联合组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3 d的MMSE评分高于七氟烷组(P<0.05),VAS评分及IL-6、TNF-ɑ、IL-1β水平低于七氟烷组(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罗哌卡因浸润麻醉更有利于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损害小,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髂脊供区取骨后局部应用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手术需要髂骨植骨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明胶海绵罗哌卡因组( A组)和明胶海绵生理盐水组( B组)各20例,分别应用20 mL 0.75%罗哌卡因浸泡的明胶海绵和20 mL生理盐水浸泡的明胶海绵置入髂脊供区。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供区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记录两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评分及48 h镇痛剂用量。结果 A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90±0.19)、(3.10±0.18)、(2.30±0.15)分,对照组分别为(5.65±0.32)、(4.50±0.25)、(2.80±0.17)分。两组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48 h镇痛药总用量分别为(0.80±0.17)、(2.60±0.13)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髂脊取骨后供区置入罗哌卡因浸泡的明胶海绵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