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妇科肿瘤术后各期下肢淋巴水肿的近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妇科肿瘤术后单侧肢体淋巴水肿(Ⅱ~Ⅲ期)可随访中老年患者34例中将同级患者根据个人意愿等因素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肿胀程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联合复合消肿疗法。对照组仅行复合消肿疗法。两组余变量相同。在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1、2年分别测量双下肢小腿周径最大位置,计算水肿周径减少百分比(%REC)。结果观察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客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淋巴水肿Ⅱ期出院1、2年%REC、入院复合理疗的次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各期改善程度有所差异。结论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Ⅱ期前淋巴水肿的近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正>淋巴水肿是指淋巴系统的负载量超过了系统的运转能力,淋巴液无法得到有效运输,堆积在组织间隙从而导致患者局部或全身肿胀的病理过程~([1])。间质液生成和运输间关系失衡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淋巴系统的物理性损伤(淋巴管或淋巴结)导致可供转运载体的减少;②淋巴管道阻塞;③先天性淋巴系统畸形。淋巴水肿分为原发和继发性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3.
下肢慢性淋巴水肿仍是难以处理的疾病,采用改良的病理组织切除及全厚皮肤移植的方法治疗13例,经长期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兔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成功制作后肢淋巴水肿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10只)及对照组(10只).观察组将BMSCs注射到兔右后肢手术创伤并射线照射区域水肿软组织(包括皮肤瘢痕及肌肉等组织),对照组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28 d后处死动物;观察两组肢体水肿体积(右后肢与左后肢体积的差值),水肿软组织微淋巴管计数及Flt-4 mRNA、VEGF-CmRNA及vWF 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肢体水肿体积减小,微淋巴管计数增加,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lt-4 mRNA、VEGF-C mRNA表达升高(P均<0.01).结论 BMSCs移植可减小肢体水肿体积,促进新生淋巴管的生成及局部VEGF-C、Flt-4分泌.  相似文献   

5.
唐淑玲  蒋奕 《山东医药》2023,(10):102-105
淋巴水肿是一种以淋巴引流障碍导致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沉积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社会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原发性淋巴水肿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淋巴系统发育不良和淋巴引流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多数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近30%原发性淋巴水肿的基因突变发生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信号通路中。继发性淋巴水肿常见的病因包括创伤、寄生虫感染、外科手术、放化疗及黑色素瘤等。近年来,随着实体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癌症相关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方法本质上是姑息性的,以延缓病情进展为治疗目的,主要包括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及组织基因工程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观察慢性丝虫病淋巴水肿患者关怀照料前后病情变化及效果。方法 方法 采用中药泡脚、 单味中药洗脚、 清 水清洗、 消除侵入性伤口、 锻炼、 抬高患肢和穿鞋等综合照料方法, 对慢性丝虫病淋巴水肿患者进行关怀照料。观察照料 前、 后淋巴管/结炎发作的频次、 淋巴水肿病情分期和腿围等变化。结果 结果 完成观察照料共386例, 淋巴管结炎发作率照 料前为9.65%, 照料后为4.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7.34, P = 0.006 7)。左、 右侧患肢淋巴水肿分期高的患者照料后 比例明显降低, 较照料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 = -1.99、 -2.14, P = 0.048 2、 0.033 3), 两侧患肢的Ⅱ线和Ⅲ线腿围照料 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1), 腿围平均减少1.06 cm, 皮肤外观也有明显改善, 凹陷性水肿、 溃疡、 皮肤表层、 皮肤 皱褶等照料前、 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1)。结论 结论 慢性丝虫病淋巴水肿综合照料方法效果明显, 值得进一步 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3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患者中RA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资料、 治疗及转归等数据.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  相似文献   

8.
王蕾  宋东  刘国津 《山东医药》2007,47(31):91-92
对23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的轻中度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均恢复正常,重度水肿的患者病情均获得改善。认为综合物理疗法可以有效治疗或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院内自制中药口服联合蓬子菜浸出液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制中药联合蓬子菜浸出液湿敷;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脉血康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湿敷;空白组35例,行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三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78.3%;5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口服自制中药联合蓬子菜浸出液外敷肿胀患肢能明显缓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0.
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是偏瘫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2.5%~70.0%[1]. 严重的手肿胀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目前尚未见到淋巴治疗仪缓解手肿胀、提高上肢运功功能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淋巴水肿和腹膜后纤维化(RPF)之间关系的认识。方法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4例以淋巴水肿起病并发现腹膜后纤维化的患者, 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4例患者均以淋巴水肿起病, 影像学提示可疑的腹膜后纤维化。1例经淋巴结活检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经病理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除外恶性病变, 且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证实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另1例为系统性淀粉样变模拟腹膜后纤维化。结论 RPF的淋巴管受累比较少见, 当患者以淋巴水肿起病时需考虑RPF的可能。即使初诊为RPF也要警惕肿瘤或其他疾病, 需要完善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组织活检, 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张作峰 《山东医药》2004,44(9):48-48
乳腺癌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部分并发上肢淋巴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001~2003年,我们对12例单侧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结合负压抽吸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或正常淋巴管道系统遭破坏,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瘀滞,形成组织水肿,随病情发展,出现组织纤维化、皮肤角化、赘生物形成,最终形成大象腿。先前由于感染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认识不足,导致该病诊断率不高。目前我国对感染性下肢淋巴水肿的诊断、治疗都有了长远发展。本文回顾分析在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清扫腋窝淋巴结必然离断大量正常淋巴管,造成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因此易引起淋巴水肿〔1〕。约6%~30%的患者于乳腺癌术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肢淋巴水肿,较轻患者可建立侧支循环而症状减轻,严重者可导致淋巴水肿逐步加重,造成局部  相似文献   

15.
选择我喉鳞状细胞癌(LSCC)标本60例,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计数喉鳞癌瘤内淋巴管。发现喉鳞癌瘤内有新生淋巴管,瘤内淋巴管密度(LVD)与N分期及临床分型存在相关关系。认为瘤内LVD的增高与肿瘤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生理淋巴分流原理,采取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楔形切除部分组织再与大隐静脉相吻合的手术方式治疗乳糜尿30例,结果术后20d内乳糜尿消失20例(67.7%),好转7例(23.3%),总有效率为90.0%。半年内复查21例,乳糜尿消失16例(76.2%),好转2例(9.5%),总有效率为85.7%。此术特点是:1.避免损伤输入输出淋巴管,可使逆流和回流的淋巴液—并通过吻合口进入静脉。2.大隐静脉近心端和楔形切除后的淋巴结相吻合,可使吻合口面积加大,提高通畅率。3.手术部位表浅,方法简易,不用手术显微镜也可进行,更便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顽固性腹水多由肝硬变门脉高压引起,其治疗较为棘手。自1996年以来,我们对12例肝功能较差、无法行其他手术治疗的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胸导管一颈内静脉吻合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0~52岁,平均39.5岁。其中门脉高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2例,联合断流术后2例,乙肝后肝硬变3例,Budd—Chiari综合征5例(脾肺固定术后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对肥胖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徒手引流组、负压回流组,各45例,均给予低弹力绷带加压、上肢功能训练、皮肤护理等常规治疗,徒手引流组接受徒手引流治疗,负压回流组接受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健患侧上肢体积差、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指数(UEFI)、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乳腺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 QLQ-BR23)评分变化,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患侧上肢体积差均较治疗前下降,负压回流组治疗4周后患侧上肢体积差低于徒手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Constant-Murley评分、UEF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EORTC QLQ-BR23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负压回流组治疗4周后Constant-Murley评分、UEFI评分均高于徒手引流组,其EORTC QLQ-BR23评分低于徒手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回流...  相似文献   

19.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致淋巴管损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1岁。因反复头昏20年,加重伴心悸、胸闷1d于2004年4月21日上午9:00入院。体检:T37℃,BP90/5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42次/min,节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ECG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逸搏心率。初步诊断:病窦综合征。于上午10:00经床旁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F6漂浮电极行临时起搏,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头昏消失,心悸、胸闷缓解。术后2h发现敷料潮湿,沿起搏电极有乳白色渗液,局部皮肤无红肿、压痛,体温正常,至2004年4月23日上午8:00估计渗液量约800ml,上午9:00改为经右股…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是脑的重要守护者,目前人们对其有了进一步认识,特别是近年来对类淋巴系统的认识和脑膜淋巴管的发现,为脑研究开拓了新方向,作为临床医生的我们应该加强与基础学科合作,开展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为推动医学发展,造福广大患者而努力。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个人体会对以上发现及其意义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