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大肠癌组织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激光诱导自体荧光(LIAF)光谱规律.方法 以Nd:YAG三倍频调Q激光器(波长380 nm)和光学多道分析仪(OMA)系统,自正常大肠组织、癌旁组织至癌组织,分别连续检测1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的LIAF光谱.结果 大肠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的LIAF光谱形状相似,均为双峰结构,主次峰波长分别为475 nm和550 nm;主峰强度由正常大肠组织经癌旁组织至癌组织依次为1413.78±96.46、751.22±76.32和490.84±81.28,癌组织平均降低922.94,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正常大肠组织、癌旁组织至癌组织LIAF光谱强度逐渐降低,光谱形状相似,主、次峰波长一致;癌组织的荧光强度低可能与激发光难于穿透癌组织激发到黏膜下层的荧光物质或(和)黏膜下层荧光物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特征,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70nm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检测分析采集24例外科手术切下的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分析两者的荧光光谱差异。结果:采集了400~700mm波长范围的自体荧光光谱。400~590nm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癌组织。590~700nm癌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织。在波长460nm、690nm有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370 nm的激光器和荧光探测系统对临床病例进行大肠组织离体及在体实验,进行荧光光谱测定和分析.结果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谱峰位置和强度方面,在400~600 nm范围内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癌组织,尤其是480m左右的荧光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癌组织在波长(623±8)nm附近有1个突起的小峰,光谱强度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 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对大肠癌进行临床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 对30例大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分析及Ⅳ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织在460nm处自体荧光峰强度低于相应正常组织的峰强度,随着癌组织中Ⅳ型胶原表达的降低,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的自体荧光峰强度差异增大.结论 大肠癌组织自体荧光峰强度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的峰强度,Ⅳ型胶原的降解是大肠癌自体荧光减弱的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对肿瘤进行诊断。方法用Cr:LiSAF激光器诱导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产生自体荧光,分析各试验组光谱强度差异。结果在(461.3±10.1)nm处,正常组织的荧光峰值强度明显大于癌症组织,而在(627.5±9.8)nm处,正常组织的荧光峰值强度则明显小于癌症组织。结论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差异有显著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张阳德  李罗丝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40-42,45
激光诱导自体荧光(lascr induced auto—fluorescence,LIAF)光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肿瘤诊断新方法,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快速、简便、无创伤及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该文综述LIAF光谱技术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癌变肠道局部卟啉浓度差异并阐述其在自体荧光光谱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30例大肠癌病人,30例正常人血原卟啉Ⅸ浓度差异,以及60例大肠组织(30例正常;30例异常)原卟啉Ⅸ的含量。结果:癌症病人血液中血原卟啉IX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大肠癌组织原卟啉IX含量大于大肠正常组织的含量(P<0.05)。结论:癌变肠道局部卟啉含量异常升高,是大肠早期癌症自体荧光诊断技术(644.3±5.7)nm 处特异荧光峰值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肠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判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对大肠正常与肿瘤组织进行可靠的判别与诊断。方法:利用自体荧光在体检测系统在结肠镜下测量获取组织自体荧光光谱,采用一种多元判别算法对光谱进行判别分类。结果:所建立的多元统计判别算法可以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区分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对未知组织进行判别的灵敏度为80%,特异性为84%。  相似文献   

9.
应用RF-5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在200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光波长范围350~800nm.血清自体荣光光谱显示两个峰,胃癌的荧光光谱与胃良性病变和对照组的光谱发射峰的数目和峰位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一发射峰的荧光强度指数(FI)明显增大.取95%的可信度,FI的临界值为7.5。FI≥7.5即判为阳性,结果表明,胃癌的F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良性病变组.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是治愈这种疾病的前提,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大肠癌早期诊断仪器。根据文中提出的理论,以(470士1)urn及(644.3土5.7)urn处荧光波峰强度差异,分辨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大肠组织,建立了一种大肠癌检验仪器。该仪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荧光发生器;荧光探测器。荧光发生器是此仪器的主体,由高频交流电压逆变器驱动特制荧光灯,发射相应波长的激发光,用此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待检验的大肠组织。荧光发生器主体采用M0torolaSG3525集成电路芯片,即脉冲波型调切器(PulseWaveModiffca-tionPWM)为核。乙,构成高频逆变电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膀胱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显微自体荧光信号在膀胱壁各层的分布差异,为荧光法诊断早期膀胱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共聚焦显微自体荧光图像系统采集与分析膀胱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显微自体荧光图像。结果:正常组织的固有层呈现很强的荧光信号,上皮细胞荧光很弱。癌组织中癌细胞的荧光信号很弱,正常组织固有层的自体荧光强度显著地高于癌组织(P<0.001)。结论:膀胱正常组织各层荧光强度显著地高于癌组织对应深度的荧光强度,癌变后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和生化成分的改变是癌组织自体荧光强度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BAG-(BCL-2athanogene-1)基因的编码产物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其凋亡调控作用诸多功能中最为重要的,主要表现为抗凋亡作用[1].BAG-1在各种肿瘤中的表达意义不尽相同[2],BAG-1在直肠癌中是否也有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化是否有关,值得探讨.我们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G-1蛋白在不同分化直肠癌及上皮中的表害,探讨该凋亡相关基因在直肠癌的表达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查人大肠癌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NimbleGen基因芯片检测4例大肠癌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并以RT-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共5042条,其中表达水平上调3399条,下调1643条,这些基因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寻找大肠癌分子标记物和探索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鳞癌及其癌旁组织的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在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特征峰差异,提供分子光谱水平检测组织样本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 方法:从临床手术获取的冰冻切片样品,采用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在Ar+激光照射下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光谱。结果: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差异有显著性,肺癌、食管癌、喉癌组织的激光拉曼光谱均具有特征峰,并且具有一致的特征峰峰位,但喉癌还有2个特征峰峰位,而其癌旁正常组织均无特征峰。 结论:癌组织与其癌旁正常组织的激光拉曼光谱具有明显差异,说明二者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化学治疗(化疗)敏感及耐药相关蛋白。方法:根据新辅助化疗效果筛选出化疗敏感与耐药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两组间的差异蛋白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对部分差异蛋白进行验证。结果:在化疗敏感组及耐药组乳腺癌组织蛋白质谱中找到13种差异蛋白质,其中3种在耐药组上调,10种下调。对其中7种蛋白质进行验证,角蛋白I型细胞骨架19(keratin type I cytoskeletal 19,KIC19)、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YPH)在耐药组表达上调, 而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角蛋白I型细胞骨架9(keratin type I cytoskeletal 9,KIC9)、胶原蛋白α-2(六)链[collagen alpha-2(VI),CO6A2]、波形蛋白(vimentin,VIME)、β肌动蛋白(actin cytoplasmic 1,ACTB)等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IC19和TYPH可能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相关,而HSP27,KIC9,CO6A2,VIME以及ACTB可能与化疗敏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9的表达差异,并对潜在的miR-9靶基因进行预测。 方法:采用SYBR Green I染色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50例食管癌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 标本中miR-9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miR-9的靶基因进行预测。结 果:miR-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 05),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无关(P〉0. 05)。对miR-9预测得到GOLPH3、RAB34、 ALCAM靶基因。结论:miR-9在食管癌组织中低表达,而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病 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Aldosterone biosynthesis in extraadrenal tissu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Todeterminewhetherextraadrenaltissuessynthesizealdosteroneinadditiontovasculartissueandbrain.MethodsExvivokidneyper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