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大青叶的生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青叶为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能。药用大青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但历代本草所述不只一种。《神农本草经》载有“蓝实”,列于上品。据考证古代所说大青系指马鞭草科大青,“蓝”,指蓼蓝、菘蓝、马蓝。杨时泰在《本草述钩元》记载“凡证宜用大青者,如无,即以大蓝叶代之,或真青黛亦可”。由此可见,在临床上大青和蓝一直可以代用,且有相同的功效。目前各地市售中药材大青叶为四种,菘蓝、蓼蓝、马蓝、大青。我们进行了四种大青叶的显微常数测定和理化鉴定,又在生药方面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菘蓝(板蓝根;大青叶):板蓝根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大青叶为菘蓝的干燥叶。多为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大青叶: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能。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板蓝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广州白云山中药厂生产的“白云山“~板蓝根颗粒剂是我国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种。为了从源头上保证该产品的质量,1998年开始,该厂依托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真伪鉴别及其混乱品种概述(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六、大青叶及其混乱品种大青叶药材,植物来源不一,使用较广泛的有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叶、爵床科植物马蓝叶、蓼科植物蓼蓝叶、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叶等。前者收载于《中国药典1985年版》,后三者是地方传统习用药材。我区和西南诸省传统上以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作为大青叶使用。兹分别介绍各种大青叶的鉴别特征。 (一) 菘蓝叶:《中国药典1985年版》记载的大青叶正品。 (1)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 (2) 性状鉴别:叶片皱缩成团,展开的完整叶呈灰绿色,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  相似文献   

4.
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元  钟鸣 《河南中医》2006,26(8):78-80
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其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温病发斑、丹毒、流感、流脑[1]。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作为新增品种南板蓝根收载。南板蓝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炎的功效,其制剂板蓝根冲剂和感冒退热冲剂,临床上常用于防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肝炎等疾患。在我国华南、西南等南方地区广泛应用。随着国际上大量应用天然药物,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得到了深入研究,但多以北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研究为…  相似文献   

5.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温邪人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等症。目前本品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甘肃等地,但不同产地的大青叶质量差异较大。本实验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大青叶项下方法并增加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两个检查项目,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大青叶及其饮片的检测,考察不同产地大青叶的内在质量差异及药材与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南板蓝(马蓝)驯育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南板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来源于爵床科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其地下根茎及根已作为中药南板蓝根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2005版《中国药典》已收载。其地上茎叶在华南及西南等地区当大青叶药用,并可加工制成中药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功  相似文献   

7.
<正> 大青叶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品种来源较复杂。作为大青叶入药的主要品种有:十字花科菘蓝(Isatis tinctoria),爵床科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蓼科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及马鞭草科大青(Clerodendruna cyrtophy llum)四种,今将四种大青叶的显微常数测定(栅表比、脉岛数、气孔数及气孔指数)及理化鉴别报告如下: 一、显微常数测定:气孔数为每-mm~2表皮面积上的气孔平均数,其比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目前小叶菘蓝和大叶菘蓝性状差别,明确菘蓝种质差异,为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植株形态特征、种子形态特征、农艺性状以及药用成分含量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小叶菘蓝根产量和大叶菘蓝根产量持平,无明显差异;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板蓝根项下标准,小叶菘蓝根浸出物高达34.3%,明显高于大叶菘蓝的25.3%;小叶菘蓝叶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059%,大叶菘蓝叶中靛玉红含量为0.036%,但小叶菘蓝的大青叶产量明显低于大叶菘蓝。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全国商品大青叶以十字花科菘蓝叶为主,其次是蓼科蓼蓝叶,新版《药典》尚未收载爵床科马蓝叶作为大青叶药用。2010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对部分与国家药品标准同名异物的品种做了更名,大青叶改为南大青叶,即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叶。笔者认为此举具有积极意义,马蓝为四川地区习用的药材品种,又是常绿草本植物,鲜品采集使用相对方便,临床应用疗效肯定。现将临床应用马蓝叶鲜药的验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青叶为中医常用药。据现代文献记载,其药用品种颇为复杂,就目前商品药材大青叶的原植物来看,已不下六种,分属于五个科,兹列表于下: 关于药用大青叶的正确来源亦即其正品为何种植物,说法甚多,意见颇不一致。七七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欧州藕蓝和蓼蓝,前者药材名“大青叶”,后者名“蓼大青叶”。然有人认为历代本草著作中所说的大青应是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所以它是大青叶的正品。对于怎样判定中药正品的孰是孰非问题,笔者赞同高晓山先生的观点,即中药材正品的判定标准是中医临床实践,疗效是判断药材真伪的最终尺度。为此,本文拟就大青叶之历代本草应用源流作一肤浅探讨,并就其药名问题提出初步意见。一、大青叶的本草文献考察 1.大青叶名  相似文献   

11.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其性咸、寒 ,入肝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能 ,用于温毒发斑 ,血热吐衄 ,胸痛咳血 ,口疮 ,痄腮 ,喉痹 ,小儿惊痫。青黛的用法 ,《中药大辞典》谓“内服煎汤 ,或入丸散 ;外用干撒或调敷”。《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 部青黛的“用法与用量”和《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的“用法与用量”项下均为“1.5~ 3g,宜入丸散。外用适量”。但临床…  相似文献   

12.
黄红慧  李景照 《光明中医》2012,27(8):1669-1670
通过对板蓝根主要病虫害的系统调查,发现在柴胡的整个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锈病、根腐病、黑斑病、灰斑病、菜粉蝶、蚜虫.并阐述了其主要的防治方法.旨在为板蓝根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板蓝根原植物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 Fortune.的根,别名北板蓝、大青根等.菘蓝以根(板蓝根)、叶(大青叶)入药.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如皋及安徽、陕西等地.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栽培[1].板蓝根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近年来随市场销售量的不断增加,群众种植积极性增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3.
张爱军 《家庭中医药》2004,11(11):49-49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菘蓝属2年生植物菘蓝的根茎部分,其叶又称大青叶,同属清热解毒药。板蓝根含有多种氨基酸、谷甾醇、靛青、靛玉红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功效,对多种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流脑、腮腺炎、钩端螺旋体病、肺炎、肝炎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板蓝根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在扳蓝根鉴别项中,其显微鉴尉仅收载了药材的根横切面组织特征。笔者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板蓝根根横切面的韧皮部中可见有较多的石细胞散在,自根头部向下逐渐减少或无。后查阅徐国钧主编《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一书,扳蓝根敏未有石细胞,并作为主要鉴别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药典》描述的药材横切面只能代表根的中、下部分,未能反映药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中药品种的混乱,正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人们常论及中药材的“正品”、“代用品”和“伪品”;但对其真正的含义,古今却很少有人加以论述。为此,笔者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望同道争鸣。一、关于中药正品的概念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所规定的中药来源,是该药材的正品。也就是说,作为中药的正品,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国家药典)和部颁标准为依据。“药典”是国家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对于药典所规定的中药,必须遵照其规格标准加工炮制、处方配制、质量鉴定等。如药典规定当归的来源为伞形科  相似文献   

16.
禹州漏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毅  李铣  张鹏 《中草药》2005,36(2):309-311
禹州漏芦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蓝刺头Echinopslati-foliusTausch及华东蓝刺头E.grijisiiHance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的功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后称药典)收载品种。此前,禹州漏芦(蓝刺头)曾与漏芦属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一起作为漏芦收载于药典中。近年的研究已证明两者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各不相同,因此药典1995年版将祁州漏芦称漏芦,禹州漏芦另列作为独立品种。禹州漏芦一般用于治疗疮痈脓肿、皮肤热毒和乳汁不通等症。研究证明禹州漏芦中含有大量的噻吩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05,27(4):466-466
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国家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杨占秋等专家日前分布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结果:菘蓝在体外通过合成,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菘蓝是十字花科植物,其根和叶均可制成中药,其根经过处理干燥后成为中药“板蓝板”,其叶处理干燥后成为中药“大青叶”。杨占秋研究员通过提取菘蓝 4种有效成分,经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随着药物浓度增大,细胞逐步变小变圆、颗粒增加、破碎脱落。这证明菘蓝对柯萨奇病毒B组 3型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据了解,柯萨奇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胸痛、无菌性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和克山病,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18.
升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阳毒发斑、气虚下陷、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下垂、崩漏下血。是一味既具有升浮药性,又具有沉降药性的代表药物。由于升麻属植物资源分布广且品种繁多,为深入开展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根据中医临床用药传统,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升麻基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Cimicifuga dahurica”“Cimicifuga foetida”为检索词,检索1990—2021年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1075篇,筛除非药典基原品种研究文献后,纳入有效文献156篇,对近30年来《中国药典》基原品种升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传统中药升麻的升降浮沉药性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升麻基原品种,紧密结合升麻的传统中医功效主治进行药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对于弘扬中医药特色,进一步揭示升麻升降...  相似文献   

19.
赵丽 《河北中医》2010,32(7):1059-1060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习惯称为北板蓝根;一些地区以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作板蓝根用,习惯称为南板蓝根。《本草便读》谓本品“能人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其性味苦,寒、凉,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临床应用板蓝根治疗多种疾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感冒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感冒颗粒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上的品种,由广藿香、菊花、大青叶、石膏等10味药物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粘、咽喉肿痛或流感见上述证候者。按照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关于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制剂注册的有关规定,我们在仿制该品种时对原标准进行了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