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候选基因GSTP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胃癌细胞株GSTP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GSTP1在人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和SGC7901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胞苷处理GSTP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细胞后,再检测GSTP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中GSTP1 mRNA和蛋白呈阳性表达,MGC803中mRNA和蛋白呈阴性表达;BGC823和SGC7901细胞GSTP1基因启动子区域未发生甲基化,而MGC803细胞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氮杂胞苷药物干预后,MGC803细胞的GST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胃癌MGC803细胞株中GSTP1基因表达沉默与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基因启动子区域重新甲基化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S-腺苷甲硫氨酸(SAM)使胃癌细胞系MGC-803中癌基因H—ras启动子区域重新甲基化,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状态;MSP法检测H—ras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RAS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细胞系MGC-803经SAM处理后癌基因H—ras启动子区域重新出现甲基化;经SAM处理的胃癌细胞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A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M能够使MGC-803中癌基因H—ras启动子区域重新甲基化,降低H—RAS蛋白的表达水平,且有效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胃癌细胞株MGC803内乳铁蛋白(LTF)基因的甲基化和表达情况,探讨LTF的DNA 启动子区甲基化异常 与其在胃癌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 方法检测MGC803 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使用real-time PCR 和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LTF 在MGC803内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使用去甲基化剂5-aza-CdR 处理胃癌细胞株,观察给药前后的DNA 甲基化状态和mRNA 表达情况。结果 MGC803 启动子甲基化率达59.8%,使用5-aza-CdR 处理的两组(2滋mol/L组和10滋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甲基化率差异、LTF 的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随着MGC80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的下降,其mRNA 和蛋白表达增加;而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TF 基因在胃癌细胞株MGC803 内表现为较高甲基化状态,而且LTF的表达和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相关,使用去甲基化剂能逆转DNA 的甲基化情况从而使其mRNA 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内质网蛋白29(ERp29)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探讨ERp29过表达对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带有红色荧光蛋白标签的ERp29基因表达质粒的慢病毒(pCDH-ERp29)和对照质粒(pCDH-Vector),分别感染MGC803和SGC790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感染情况;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稳定感染ERp29基因的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稳定感染ERp29基因的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稳定感染ERp29基因的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中ERp2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酶切鉴定显示成功构建pCDH-ERp29过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成功感染胃癌细胞。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与pCDH-Vector组比较,pCDH-ERp29组MGC803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pCDH-Vector组比较,pCDH-ERp29组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CDH-ERp29组细胞中ERp2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CDH-Vector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过表达ERp29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过表达ERp29基因可明显抑制胃癌MGC803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A16(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6,S100A16)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慢病毒感染构建稳定过表达S100A16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SGC?7901细胞通过脂质体转染S100A16 siRNA,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共沉淀检测S100A16和闭合小环蛋白2(zonula occludens 2,ZO?2)的结合情况;免疫荧光观察S100A16和ZO?2在胃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S100A16在胃癌细胞中表达高于胃上皮细胞;稳定过表达S100A16的胃癌细胞SGC?7901和MGC?803构建成功;过表达S100A16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和MGC?803迁移;转染S100A16 siRNA抑制SGC?7901细胞中S100A16表达,E?钙黏蛋白表达升高,波形蛋白下调;S100A16和ZO?2存在相互作用,并在空间上存在共定位。结论:S100A16过表达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和ZO?2相互作用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97在胃癌中的表达以及调节胃癌细胞进展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基于GEPI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中LINC01197的表达。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MGC?803、AGS),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LINC01197表达,采用短发夹RNA转染SGC?7901和BGC?823细胞干扰LINC01197的表达,CCK?8、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体内增殖。转录组测序技术(mRNA?seq)检测差异基因。qPCR、免疫印迹法分析SERPINA1相对表达水平。结果:LINC01197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表达上调(P < 0.05);敲低LINC01197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P < 0.05),并且抑制裸鼠肿瘤增殖水平(P < 0.01);LINC01197敲低后SERPINA1表达量降低(P < 0.05)。结论:LINC01197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LINC01197可能通过抑制SERPINA1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SMA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增殖、侵袭迁移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胃癌患者的 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和配对癌旁组织中PSMA7的表达水平;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胃癌细胞 株SGC7901中干扰PSMA7;应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实 验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稳转细胞株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干扰PSMA7对皮下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MA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P<0.05);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下调 PSMA7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P<0.05);在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干扰PSMA7的表达能 够明显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结论PSMA7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干扰PSMA7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裸 鼠皮下成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瘦素及瘦素受体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是否有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以及瘦素对胃癌细胞株的增殖作用.[方法]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MTT法测定瘦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MKN45的增殖作用.[结果]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及MKN45均有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47例胃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检测有瘦素表达20例,有瘦素受体表达23例,两者共同表达17例;19例新鲜胃癌组织标本,有瘦素mRNA表达13例,瘦素受体mRNA表达12例,两者共同表达10例;与对照组相比,100ng/mL的瘦素可使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MKN45的增殖率分别为1.45、1.56及1.54.[结论]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普遍存在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瘦素可促进胃癌细胞株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WTX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及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运用MassARRAY定量分析系统分析20例
胃癌及配对正常组织和3种胃癌细胞株(MGC803、SCG7901和BGC823)中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应用5-杂氮-2’-
脱氧胞苷(5-aza-dC)对胃癌细胞BGC823进行去甲基化处理,分析其对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在胃癌
及其配对正常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普遍较低,并且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用5-aza-dC处理后
并不能改变胃癌细胞株中WTX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结论胃癌中基本不存在WTX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氨基酸转运载体2 (amino-acid transporter 2,ASCT2)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潜在调控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瞬时过表达上调ASCT2,短发夹RNA (short hairpin RNA,shRNA)干扰技术下调ASCT2。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或干扰ASCT2后蛋白质水平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质水平变化;使用细胞荧光免疫检测过表达或干扰ASCT2后ASCT2和Ki67的表达情况;使用平板克隆与MTT法检测ASCT2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相比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ASCT2在人类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AGS、BGC823、HGC27、MKN28和MKN45中具有高转录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在AGS、SGC7901和MGC803中成功过表达和沉默ASCT2。在AGS和SGC7901中过表达ASCT2后,Ki67的荧光强度大幅增加。沉默ASCT2显著抑制SGC7901 (P=0.008,P<0.001)和MGC803(P<0.001,P=0.067)细胞的生长及克隆形成;过表达ASCT2则显著促进SGC7901 (P=0.001,P=0.003)和MGC803 (P=0.002,P=0.014)细胞的生长及克隆形成。在AGS、SGC7901和MGC803中过表达ASCT2后,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并上调下游基因的表达;而沉默ASCT2后,抑制mTOR信号通路与其下游基因的表达。结论 ASCT2能通过mTOR信号通路显著促进胃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系中组蛋白H3-K9甲基化与DNA甲基化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I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作用于2个胃癌细胞系,MGC-803和BGC-823.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药物作用前后hMLH1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9甲基化、DNA甲基化和hMLH1基因表达.结果 MGC-803细胞系中,沉默的hMLH1基因启动子区域表现为DNA甲基化和组蛋白H3-K9高甲基化,5-Aza-dC不但能使DNA发生去甲基化,使沉默的hMLH1基因重新表达,而且能降低沉默位点的H3-K9甲基化水平.BC,C-823细胞不表达hMLH1基因,其DNA非甲基化,与MGC-803细胞相比较,其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低.5-Aza-dC对BGC-823细胞中的基因表达、DNA甲基化和H3-K9甲基化没有影响.结论 在胃癌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的甲基化与DNA甲基化及基因沉默相关,去甲基化制剂可调控DNA甲基化、基因表达和组蛋白1-13-K9甲基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原发灶、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的癌、癌旁及胃周淋巴结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各临床参数包括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否等对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2.82士1.66 vs 2.13±1.75,4.81±2.30 vs 3.78±1.94,n=60,P均<0.05).VEGFR-3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的蛋白表达水平(3.77±2.43、2.86士1.95、2.55±2.11,n=44)均高于未转移淋巴结组织(2.25士2.01、1.98士1.73、0.76±1.13,n=59,P均<0.05).关于各临床参数的分析结果显示VEGF-C、VEGF-D的蛋白表达水平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H.pylori感染阳性的胃癌组织中VEGFR-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pylori阴性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 VEGF-C、VEGF-D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上调,且与胃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胃癌中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胃癌中同源盒基因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IRX1基因启动子区;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手术切除胃癌组织I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MSP及BSP法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去甲基化试剂5-杂氮-2’-脱氧胞苷的干预对胃癌细胞IRX1基因表达的逆转效应。结果经生物信息学预测IRX1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启动子区富含CpG岛;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IRX1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下调;MSP及BSP检测显示所有胃癌细胞株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Aza-CdR处理的细胞株IRX1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上调。结论胃癌中IRX1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有一定关系,为探讨IRX1基因作为去甲基化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索siRNA干扰技术阻断胃癌细胞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有效性。 方法 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选择GenBank的Accession No.BC035212.1设计5条VEGF-C基因特异的siRNA引物,并进行同源性检索及合成。分别观察不同siRNA引物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对其内源性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本实验成功将VEFG-C-siRNA导入胃癌细胞,5条siRNA都能抑制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但siRNA引物3、4阻断表达的效果最佳。 结论 siRNA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断胃癌细胞中内源性VEGF-C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LKB1和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KB1和VEGF-C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LKB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7.1%,显著低于正常组织;VEGF-C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67.14%,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而且,LKB1表达与VEGF-C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36,P=0.000)。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 结论 LKB1和VEGF-C有望成为胃癌分子诊断和病期评估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宁  许继德  元刚  陈洁  陈旻湖  邢象斌 《广东医学》2012,33(16):2367-2371
目的探讨OPCML基因在胃癌细胞株中的失表达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并分析OPCM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实验组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MKN28、MKN45、N87、KATOⅢ和SNU1),对照组为正常胃组织,分别采用RT-PCR检测两组细胞OPCML mRNA的表达。(2)用亚硫酸盐修饰正常胃组织的DNA和胃癌细胞MKN45的DNA,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OPCM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3)实验组为药物处理组,即5-氮胞苷(5-AZA)去甲基化处理胃癌细胞MKN45,对照组为未经药物处理的MKN45,分别采用RT-PCR检测OPCML mRNA的表达变化。(4)RT-PCR检测转染OPCML表达载体及pcDNA3.1空载体后mRNA的表达情况。(5)实验组为OPCML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对照组为空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使用浓度为0.5 mg/mL的新霉素(G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观察OPCML对胃癌细胞AGS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1)在胃癌细胞株中OPCML 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2)胃癌细胞AGS和MKN45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3)5-AZA处理MKN45细胞后,OPCML表达上调。(4)OPCML表达载体转染HEK293A、AGS、MKN45细胞后,RT-PCR检测显示OPCML高表达。(5)外源性表达OPCML可抑制胃癌细胞AGS的集落形成率。结论 OPCML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OPCML表达下调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密切相关。药物性去甲基化处理能够恢复OPCML的表达。在表达沉默的AGS细胞中外源性表达OPCML,抑制集落形成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BAD(Bcl-2-associated death protein)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法从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pAV-MCMV-BAD-GFP中扩增BAD基因片段,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VX-IRES-ZsGreen 1),应用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经病毒包装,感染A549细胞,经流式细胞仪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Western blot鉴定重组慢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BAD的表达。采用CCK-8试剂盒定点检测细胞的光密度(OD)值,分析BAD蛋白过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证实长度为507bp的BAD基因成功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LVX-IRES-ZsGreen1;重组慢病毒通过感染A549细胞株和流式细胞仪筛选出单克隆细胞株BAD-A549,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BADA549细胞可稳定过表达BAD蛋白。体外增殖结果显示,细胞培养120~144h,BAD组的OD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BAD重组慢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BAD的A549细胞株。BAD过表达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and-D, VEGF-C and VEGF -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32例胃癌组织和3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结果:胃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 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在高分化癌、中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 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 性别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胃癌细胞非摄入性高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慰贾副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