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对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甲亢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甲亢方内治组、甲亢平膏外治组,内外合治组。用优甲乐灌服制作大鼠甲亢模型,观察甲亢方内服和甲亢平膏外贴相结合对模型大鼠的影响,21d后放免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中药内外合治能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3、T4、FT3、FT4含量,提高血清TSH,作用优于单用内服及单用外治。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能够显著改善甲亢大鼠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2.
龙胆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蔚新  薛宝玉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1105-1107
目的:目的:研究龙胆地上部分和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CCl4、硫代乙酰胺(TAA)和D-半乳糖胺(D-GlanN)分别给小鼠灌胃造肝损伤模型,观察龙胆地上部分提取物和龙胆根提取物对模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的影响。结果:龙胆地上部分提取物各剂量均可显著降低CCl4和TAA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和AKP水平(P<0.05),而对D—GlanN模型小鼠无明显作用(P>0.05),并且实验结果与龙胆根提取物作用一致。结论:龙胆地上部分和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龙胆地上部分可代替根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减玉女煎抗实验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小鼠每天皮下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350 μg·kg-1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减玉女煎颗粒2.17,4.33,8.66 g·kg-1不同剂量组,阳性对照他巴唑0.01 g·kg-1组,另设正常组。观察动物体重、心脏质量指数、心率、自发活动、耗氧量;RIA法测定血清T3,T4含量,放射强度测定法分析甲状腺吸碘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体重增长明显减慢,心率加快,心脏质量指数、自发活动次数、耗氧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玉女煎中、高剂量组及他巴唑组体重增长明显加快(P<0.05);心脏重量指数明显降低(P<0.05);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耗氧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的心率(794.5±47.8)次/min较正常组(682.5±116.4)次/min明显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组心率分别为(736.9±66.6),(742.1±62.3),(715.8±102.8),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慢(P<0.05)。血清T3,T4含量模型组分别为(3.85±0.96),(234.46±58.11) μg·L-1,较正常组(0.99±0.30),(65.94±13.94) μg·L-1明显增加,加减玉女煎中剂量组血清T3,T4含量分别为(2.57±0.81),(164.27±72.63) μg·L-1;高剂量组为(2.70±0.55),(157.26±35.03) μg·L-1;他巴唑组(2.88±0.59),(172.65±39.73) μg·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他巴唑有显著降低甲状腺吸125I率的作用(P<0.01),提示可拮抗甲状腺激素合成;加减玉女煎此作用较弱,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减玉女煎具有抑制实验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不是抑制甲状腺素合成而另与拮抗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或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指标与肝炎肝硬化辨证分型及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按Child-Pugh分级法进行分级,分组检测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组T3、FT3降低及rT3升高,与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3、FT3、FT4水平在Child-pughA、B、C3级中呈逐渐下降趋势,rT3水平呈逐级上升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肝郁、脾虚和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应用疏肝健脾方后的效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郁组、脾虚组、肝郁脾虚组、肝郁柴疏四君子汤组(肝郁治疗组)、脾虚柴疏四君子汤组(脾虚治疗组)、肝郁脾虚柴疏四君子汤组(肝郁脾虚治疗组)7组,每组10只。肝郁组、脾虚组、肝郁脾虚组及其各治疗组大鼠分别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造模,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3个模型治疗组分别于造模第2周末(即造模第15天起),按3.57 g·kg-1给予大鼠柴疏四君子汤颗粒灌胃,连续2周;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实验第29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和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肝郁组、脾虚组和肝郁脾虚组大鼠血清T3,T4,TRH均显著降低(P<0.05),TSH均显著升高(P<0.05);脾虚组和肝郁脾虚组大鼠下丘脑TRH均显著降低(P<0.05);肝郁组大鼠下丘脑TRH无明显变化。与肝郁组相比,肝郁柴疏四君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T4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血清T3TRH和下丘脑TRH无明显变化;与脾虚组相比,脾虚柴疏四君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T3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下丘脑TRH有升高趋势,血清T4,TRH无明显变化;与肝郁脾虚组相比,肝郁脾虚柴疏四君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T3,下丘脑TRH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TSH显著降低(P<0.05),血清T4,TRH无明显变化。结论:肝郁、脾虚、肝郁脾虚三证模型大鼠存在甲状腺功能减低并伴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异常,其中肝郁证存在下丘脑TRH的释放障碍,脾虚和肝郁脾虚则同时还存在TRH合成的抑制。柴疏四君子汤对3个证候模型的甲状腺功能及其轴调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以对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对甲巯咪唑水凝胶贴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药效学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灌服甲状腺片进行 Wistar 大鼠甲亢造模,药效学实验设甲巯咪唑水凝胶贴剂低、中、高剂量组,甲巯咪唑片剂组,甲亢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给药后以大鼠血清中游离 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 )、 促甲状腺激素( TSH )值和肛温、平均日单位体重进食量为指标进行药效学评价。 结果 治疗 4 周后,甲巯咪唑水凝胶贴剂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甲巯咪唑片剂组大鼠肛温、平均日单位体重进食量与甲亢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或 <> P <0.01) ;血清 FT3 、 FT4 、 TSH 指标均已处于正常范围,其中,血清 FT4 指标较甲亢阳性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结论 甲巯咪唑水凝胶贴剂中、高剂量组对甲亢大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水凝胶贴剂有可能开发为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新剂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实验结束后,迅速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含量,并取胸腺、脾脏,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TSH含量、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槟榔十三味丸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TS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槟榔十三味丸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尤其槟榔十三味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槟榔十三味丸能调节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以及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该复方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实验表明龟上、下甲具有同样的滋阴作用,对用T3造成的甲亢型阴虚大鼠均有增加体重、减少饮水量、增加尿量、降低血浆粘度及降低血清T3、T4含量的作用。其滋阴机理与降低阴虚动物体内甲状腺素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引火汤(YHT)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双侧卵巢摘除(OVX)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并探索其基于雌二醇(E2)/雌激素受体β(ERβ)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阳性药组(E2,0.13 mg·kg-1)和引火汤组(YHT,23.4 g·kg-1)。采用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方法复制OVX。双侧卵巢摘除术后第8天,各组小鼠开始CUMS并开始给药,强迫游泳(FST),悬尾(TST),旷场(OFT)3种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小鼠不动时间、水平运动评分及垂直运动评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脑组织E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芳香化酶(Cyp19)基因转录,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海马齿状回ERα和ERβ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内总ERα和ERβ蛋白水平。第二部分实验分Sham,OVX,YHT和阻断剂组(Y+B,23.4 g·kg-1+100 μg·kg-1),Y+B组小鼠在引火汤灌胃同时采用隔天腹腔注射方式的给予ERβ阻断剂(PHTPP),3种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小鼠不动时间、水平运动评分及垂直运动评分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较,OVX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增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和脑内E2显著降低(P<0.01),脑内Cyp19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海马齿状回和脑内总ER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马齿状回和脑内总ERβ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E2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降低、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水平显著增加(P<0.01),血清E2显著升高(P<0.01),脑内Cyp19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马齿状回和脑内总ER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马齿状回和脑内总ERβ表达显著升高(P<0.01),YHT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降低、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水平显著增加(P<0.01),血清E2未见升高,脑内E2明显升高(P<0.01),脑内Cyp19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海马齿状回和脑内总ER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马齿状回和脑内总ERβ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PHTPP可阻断引火汤对OVX小鼠在FST,TST,OFT实验中的作用。结论 引火汤促进脑内源性雌激素合成和释放,激活E2/ERβ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OVX小鼠抑郁样行为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苷是目前最常用的雷公藤制剂之一,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其对临床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肾脏病的独特疗效几乎是其他类似药物所无法替代的,但其可能引起的生殖损伤是阻碍其在临床应用的瓶颈所在。女性患者在临床使用中常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不孕等症状,其主要的毒性机制在于损伤卵巢的生殖及内分泌功能和抑制卵泡的生长发育等,故在临床用药时,了解雷公藤多苷对女性生殖的损伤作用、掌握其解毒方法十分必要。然而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且肾阴肾精与女性经卵的关系密切,故考虑雷公藤多苷所致生殖系统损伤隶属于肾虚阴伤精亏范畴,进而提出“壮水之主”法,指出临床使用中可通过补肾滋阴填精而有效减轻雷公藤多苷对女性的生殖毒性损伤,并总结目前中药、经方、验方、针刺等方面的已有相关研究来佐证“壮水之主”法的必要性,以期为雷公藤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健  蒋超  金艳  赵玉洋  袁媛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9):3718-3722
建立道地药材密银花对照药材标定技术规范,作为密银花对照药材内在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标准,为道地药材现代研究及其特征辨识提供支撑。收集10批密银花,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进行检验,10批样品均符合规定;建立LC-MS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确定了23个共有峰,并根据对照品和参考文献指认了8个共有峰,对10批密银花药材相似度进行了考察,其相似度在0.95以上。使用7对金银花种质鉴定核心引物进行SSR指纹图谱构建,10批密银花指纹图谱均与河南尖山大毛花种质SSR参照图谱差异位点数为1或0个,符合密银花种质分子特征。通过结合DNA指纹图谱和LC-MS化学指纹图谱,建立了首个中药道地药材的标定标准,该标定标准的制定为加快中药标准药材尤其是道地药材的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杨云弟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36+38-36,38
脾胃阴虚习惯上称胃阴虚和脾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胃阴虚常引致脾阴亦虚。  相似文献   

15.
滋阴明目丸治疗阴虚型干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滋阴明目丸治疗阴虚型干眼 17例 ( 3 4只眼 ) ,并与点润舒眼液对照组 19例 ( 3 8只眼 )对照 ,观察 3个疗程 ,每疗程 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Schirmer试验、BUT值测定及眼表荧光素纳染色分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滋阴明目丸有助于阴虚型干眼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衰老由多种原因所致,其病机复杂多变。且中医关于衰老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笔者认为,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阴虚是衰老的重要因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阴虚可引起阳虚、气虚、血瘀痰凝,进而加速衰老进程。因此,阴虚是衰老的基本病机,滋阴可延缓衰老,结合具体病因病机变化遣方用药是其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文家慈 《世界中医药》2011,6(5):385-389
李东垣首倡阴火之说,引发了医学界长期的争鸣,迄今仍未有定论。作者循李氏原意,就阴火说的学术渊源、产生机理、动态规律以及对临床医学的学术价值等进行了探讨,指出阴火说是用以阐释脾胃内伤,气虚发热机理,指导辨证论治为主要对象的学术理论,阴火说从理论到实践都极大的丰富了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18.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14,31(5):257-259
<正>如徐灵胎"用药如用兵"之说,医生选药用方必熟谙药物的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才能达到用药精当的目标。根据多年的临床用药经验,现将用药之法归纳为阴阳、动静、升降、开合、润燥、轻重等30个方面。首讲重点从调和阴阳、水火阴阳、阳生阴长、抑阴扶阳4个角度阐释临证用药方法的"阴阳论"。  相似文献   

19.
肿瘤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外邪反复侵犯人体或素体正气不足,加之外邪侵扰,导致机体阳气不足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奠定基础;然阳气不足引起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湿、瘀血等阴邪内生,阴邪蕴久化热,加之机体为抗阴邪趋向之阳气,三者固结积聚,故言"阳衰阴盛,阴结阳搏"。阳衰阴盛与阴结阳搏两者可以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肿瘤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举病案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机是人体正气虚弱,温热毒邪入侵,正邪交争,正不胜邪,邪热内舍于心,使心体受损,心用失常。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气阴两虚是贯穿始终的证候,故在本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补益心气,顾护阴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