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6年7月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律失常的105例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105例患者分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HNCM)4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HOCM)41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22例。3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合并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组不同心律失常类型中,均为心房颤动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8.1%、63.4%及50.0%。HOCM组12例患者行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4例患者行外科肥厚心肌切除术。HNCM组4例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HOCM组2例患者因心室颤动植入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HNCM组、HOCM组及AHCM组分别有7例、2例及2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出院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3)个月,患者均存活,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HCM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一些抗心律失常常规用药在治疗的同时又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致心律失常及其它不良反应。现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02例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月—2005年9月共观察102例,均为心内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92年6月~1993年12月对快速心律失常25例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总有效率达94%以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情况25例患者中预激房室旁道(AP)1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0~73岁。17例反复发作呈上性心动过速3~ZO年,2例反复发作旁道下传快速心房纤颤3~6年。体检均未发现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曾多年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但不能控制心动过速发作。19例共有房室旁道对条(2例存在双分路),左侧旁路11条,其中显性游离壁6条,后间隔1条,隐匿性游离壁4条。右侧房室旁道IO条,其中显性游离壁5条,后间隔2条,中间隔1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 174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70例(单条旁道中,左侧旁道590例,右侧旁道52例;多条旁道2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62例,AVRT合并AVNRT 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26例,房速5例,典型房扑7例。结果:第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6.5%,未成功者或复发者在第二次消融后总成功率为98.9%,其中AVRT总成功率为99.4%,AVNRT总成功率为99.2%,IVT总成功率为96.2%,房速总成功率为60.0%,典型房扑总成功率为71.4%;总复发率为1.2%。未出现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RF-CA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原因 (1)心脏生理功能的老化。老年人常有二氧化碳潴留的问题,二氧化碳的增多势必会减少血氧含量,而缺氧会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老年人往往因脂类代谢紊乱而引起窦房结、结问束及周围区域的弹性和胶原纤维局灶性增厚和脂肪浸润,后会影响心肌兴奋性的传导。这样不仅会引起心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还会引起各种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2)心脏本身患有疾病。老年人由于窦房结动脉或其发源动脉的粥样硬化而导致心房缺血及炎症、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格尔木(海拔2808m),高原心脏病为多发病,并发心律失常较为常见。本文对我院1989年6月至1998年3月收治的资料较为完整的138例高原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7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38例高...  相似文献   

7.
王兴元  张青 《人民军医》2001,44(4):214-216
2 室性心律失常2 1 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和室颤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冠脉搭桥术后 ,病人可能反复发作对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酰胺无效的短阵多形性VT ,此时的治疗选择包括 :(1)静脉使用胺碘酮 ;(2 )溴苄胺 ;(3)超速起搏 ;(4)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5)冠脉再通术。治疗的基础通常是血管再通 ,防止心肌缺血 ,静脉内使用胺碘酮相当有效 ,常常用于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酰胺无效的病人。心肌梗死后 4 8h内发生VT或室颤 ,尽管没有反复心肌缺血存在 ,但仍然有死亡的高度危险 ,这类病人应进行电生理检查 ,如有可能 ,应安装植入式体内除颤器 (…  相似文献   

8.
王兴元  张青 《人民军医》2001,44(3):163-165
在过去的10年中,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射频消融术(RFCA)和可植入式体内除颤器(ICD)。这些巨大进步应归功于循证医学的应用,有了它才能阐明何种方法是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国内应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大常国内取得某些进展,本文就此作一介绍。1三磷酸腺苷(ATP)邹路云等[1]对30例定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实验表明,ATP终止发作有效率为77%,对窦房结、房室结的负性变率及负性传导作用随ATP剂量加大而加重,终止前可出现一过性窦性心率减慢、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终止后可出现Ⅱ度或Ⅲ度房宣传导阻滞,最长心定停搏达4.26s。静注ATP对心功能好(Ⅰ级)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的阵发性室上速转复率高(100%),对心功能Ⅱ级或以上者效果差,剂量15~20mg,15s内注完。静注小剂量ATP(5mg)转复老年阵发性室…  相似文献   

10.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俊 《武警医学》2005,16(9):643-646
快速心律失常虽种类繁多,但并非都需要急诊处理。一般来讲,需要急诊处理的是那些快速心室率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出现明显不适,或有可能使原发疾病加重者。对此类患者,药物处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配合某些非药物治疗,往往能使患者转危为安。1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1.1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重点是找出窦速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心衰,发热,缺氧等),而不是强行减慢心率,否则可造成缓慢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严重的情况。房性心动过速:主要指持续、无休止发作和某些频繁的短阵发作。折返性者可以终止发作,自律性增高者(如慢性持续性房速…  相似文献   

11.
邓学科  杨满光 《人民军医》1998,41(9):528-529
我们自1996年11月,应用射频消融(RFCA)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5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临床症状及体表心电图提示快速心律失常15例。年龄31~62岁,平均40.2岁。病程1~20年。合并高血压病(期)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例。其余11例无明显的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经电生理检查(EPS)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13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心房扑动(AF)1例。左室特发性心动过速(ILVT)1例。1.2 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人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特征。方法 713例老年患者均先作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采用美国PI 12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作24 h DCG监测并详细记录活动情况及临床症状。经计算机处理回放分析、经人机对话方式,进行编辑和总结。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年龄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老年人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检出率为93.41%。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3.39%。窦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23.98%。传导阻滞检出率为15.29%。其中房性期前收缩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动过速。232例有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为32.54%,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远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结论 动态心电图能捕捉一过性、间歇性的恶性的心电变化,老年人行DCG检查,可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窦房结病变。  相似文献   

13.
吴小平  王丰文 《人民军医》1999,42(4):212-212
普罗帕酮(心律平)是一种高效、速效抗心律失常药,对抑制慢性复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我们采用本药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56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13~71岁,平均41岁。心律失常病史1个月~9年,平均2.4个月。47例住院治疗,9例门诊观察。均曾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但无效或效果不佳。频发室性早搏24例,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9例,冠心病13例,预激症候群(WPW)2例;阵发性房颤、房扑(冠心病5例,风心病3例,病因不明1例)及慢性房颤(风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各9例;频发性交界早搏(病毒性…  相似文献   

14.
取穴:内关(掌侧,由大陵直上二寸,两筋间;或取曲泽与大陵联线,二白穴与大陵穴的中点是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12导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X片对6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全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0%检出心律失常,其中76.5%为室性心律失常,58.8%为房性心律失常,55.7%为传导阻滞。结论患者心房颤动和左心房内径在45 mm以上有相关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有相关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出现率和患者的病变过程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18例疗效观察武警安徽总队医院内一科袁永忠,王尚中,张乐新(合肥230041)关键词美托洛尔,心律失常,治疗美托洛尔(Metoprolol)属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1]。我院于1993年9月~19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碘胺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在急诊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共49例,采取数字奇偶分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组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基础治疗+碘胺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产生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借助总有效率进行评定,两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96.00%(观察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对照组12.5%,观察组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中,碘胺酮可有效提升治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已确诊的96例心律失常患者均在常规的强心、扩血管、利尿、心肌细胞营养剂等治疗及心电监护下,静脉及口服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显效70例,占72.9%,有效16例,占16.7%,无效10例,占10.4%,总有效率为89.6%。其中不良反应出现了低血压3例,恶心呕吐5例,降低胺碘酮的滴注速度症状均可缓解或消失。结论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心律失常经射频消融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120例射频消融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医护操作的关键和护理的要点。结果:经射频消融介入性治疗的120例患者,成功率98.4%,平均随访半年,2例出现复发(复发率1.6%)。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及医护配合是射频消融介入性治疗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