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例一:胡××,男,成年,省委。头发成片状脱落,来院就诊。舌质淡,苔薄白。处方:自拟祛风养血汤:大胡麻180g,地黄150g,防风120g,首乌180g,羌活90g,荆芥炭90g,白芷60g,刺蒺藜120g,川芎60g,红花90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早晚各服109,两料痊愈。例二: 徐X、,男,三十岁,八一配件厂。  相似文献   

2.
成分:大黄60g,黄柏120g,黄连60g,地榆90g,白芷120g,当归60g,黄腊360g,麻油150g,冰片。制法:上将生大黄、黄柏、黄连麻入油内浸3日,慢火煎至药微枯,再入生地榆、白芷、当归,熬至药枯浮起为度,细布滤清,入黄腊  相似文献   

3.
风湿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全身性胶原组织疾病。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古书经验、及当地单验方自拟治疗风湿病的有效处方,经多人验证,有较好疗效。酒为五谷酿造之精华,能溶解药物中的有效成份,使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充分渗出,同时又可保证药物的长期贮存,且方便服用,现将处方药物组成浅述如下。方药组成:黄芪100g,小红参50g,千年健100g,虎杖120g,透骨草120,玉带草110g,黑骨头80g,叶下花100g,祖师麻80g,紫金标70g,葛根120g,甘草50g,大血藤120g,蚂蚁150g,牛膝120g。用法:本方用50~55°白酒6000ml,浸泡7日,每3日搅拌1次,过滤罐装即得,每日早、晚…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药典》万氏牛黄清心丸朱砂含量测定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建军 《中成药》2004,26(12):1093-1094
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万氏牛黄清心丸,规格为1.5g·丸(后称小丸)和3g·丸(后称大丸),其中朱砂的含量测定方面存在有与实际操作出现不吻合的情况,现陈述如下:处方[1]:牛黄10g,朱砂60g,黄连200g,黄芩120g,栀子120g,郁金80g.  相似文献   

5.
龙胆泻肝丸(汤)为清泻肝胆实火、湿热的著名方剂。自问世以来,历代医家因其功效卓著,沿用至今,长盛不衰。笔者就其方药组成及功用方面,作粗浅考略。龙胆泻肝丸系由龙胆泻肝汤改变剂型,制成本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90年版)规定的标准处方(《药典》方)为:龙胆草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关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甘草(蜜炙)60g。  相似文献   

6.
药膳对泌尿系结石病人有辅助治疗作用,如能坚持服食可改善症状促进结石的排出。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药膳。1 胡桃冰糖膏 配方:胡桃仁120g、香麻油120g、冰糖120g。 制作:将麻油放入锅内熬热,加入胡桃肉炸酥后捞出,然后和冰糖共同研细成膏剂状为一剂。 用法:成人一剂服1~2天,儿童一剂服3~4  相似文献   

7.
老年哮喘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呼气延长、发作性喘息、胸闷及胸部紧缩,尤其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我们使用民间验方辅助治疗老年哮喘,效果明显。冰糖120g,捣碎同120g白蜜蒸熟;黑芝麻250g,生姜  相似文献   

8.
养心Ⅱ号方     
方名:养心II号方组成:太子参30g,党参15g,黄精15g,五味子10g,麦冬15g,川芎15g,丹参20g,地鳖虫5~10g,猪苓30g,楮实子15g,益母草(煎汤代水兑药)60~120g。功能:益气养阴,化瘀利水  相似文献   

9.
方名:养心Ⅱ号方 组成:太子参30g,党参15g,黄精15g,五味子10g,麦冬15g,川芎15g,丹参20g,地鳖虫5-10g,猪苓30g,楮实子15g,益母草(煎汤代水兑药)60-120g.  相似文献   

10.
药物组成:紫河车(粉)30g,百部120g,鸡蛋壳90g,明党参120g,白芨120g,冰糖1000g。制法:上药除冰糖、白芨外,皆以低温焙干或太阳晒干燥,各碾为细末,过细箩筛如日常所食之面粉样。白芨含大量胶质,极难成粉,需拌以净砂大火拌炒,炒至微黄褐色干燥后,即以箩筛去砂粒,留白芨候凉,然后碾为细末,再过细箩筛。将上五味极细药粉混合,加水适量,同时放入冰糖,以砂锅煎熬成糊状膏即可,如加入适量防腐剂,则可存放使用。  相似文献   

11.
心脏频发性室性早搏属于中医“脉结代,心动悸”的临床证候范畴。近年来笔者应用自制的“脉复平”合剂治疗患者43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处方及制备处方:生地400g、麦冬120g、五味于120g、玄参90g、丹参150g、炙甘草180g、桂枝60g、黄芪150g、生白术120g、姜酒30毫升。制备:除桂枝外,将上述余药置煎药容器内,加水淹没药面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小时,并于药液过滤前10分钟加入桂枝。第二次煎煮40分钟。两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至970毫升,加入姜酒及防腐剂混合均匀,静置分装,流通蒸气消毒备用。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39克。  相似文献   

12.
<正>用法:餐前服用蜂蜜120g,14d后增至150g,每天3次,服用1个月。  相似文献   

13.
营养汤萝卜补骨脂鹅肉汤用料:鹅肉120g,补骨脂30g,萝卜200g。做法:将熟肉、补骨脂洗净后,共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煮熟,待鹅肉煮烂即成。当菜佐餐,随  相似文献   

14.
桃酥豆泥原料:扁豆150g,黑芝麻15g,核桃泥5g,白糖120g,猪油125g。制作:将扁豆入沸水煮30分钟,捞出挤去外皮放入碗内,加水淹没扁豆仁,上笼蒸2小时,取出滤水,捣成泥。将黑芝麻10g炒香,研细,锅烧热放入猪  相似文献   

15.
1 方药组成及制法方药:轻粉9g,红粉9g,琥珀粉9g,乳香粉9g,血竭粉9g,冰片0.9g,煅珍珠粉0.9g,蜂蜡30g,香油120ml。制法;将香油放干锅内加温,数开后离火,然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黄芪用量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SD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60 g黄芪组、120 g黄芪组和弥可保组。60 g黄芪组和120 g黄芪组分别用含对应量黄芪的补阳还五汤浓度煎剂灌胃,弥可保组用175μg/kg·d~(-1)弥可保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神经生长因子mRNA(NGF mRNA)表达水平和坐骨神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20 g黄芪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GF mRNA表达明显上升,高、中、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caspase-3活性明显下降(P0.05,P0.01);60 g黄芪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GF mRNA表达上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下降(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神经修复、再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对DPN有治疗作用。其中120 g黄芪用量的补阳还五汤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复方黄杨片     
<正> 处方:黄杨木50g 川芎37.5g 青木香37.5g 细辛25g 射干25g 瓜蒌皮12.5g紫丹参浸膏37.5g 茵陈浸膏12.5g制法:以上八味,黄杨木、射干分别制成细粉过120目筛;青木香、细辛分别提油;提油后的药渣与川芎、瓜蒌皮混合煎煮  相似文献   

18.
上腹胀满、疼痛、嗳气、反胃打呃、大便秘结等症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多以西药治疗。我们根据老中医的秘方,研制成中药冲剂,经临床观察,对上腹胀满、疼痛、反胃打呃、大便秘结等症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处方 旋复花120g,大腹皮240g,白芍240g,火麻仁180g,柿蒂180g,荜拨240g,生大黄240g,枳实120g,白术120g,三亚苦120g,九里香180g。制成冲剂100小袋,每小袋20g。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88年以来,用三仁汤加味治疗四肢风湿着痹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35例,女85例,年龄16~29岁者12例,30~49岁者88例,50~59岁者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9岁。病程:1~3个月者36例,3~6个月者63例,6个月~10年以上者21例。 治疗方法 以三仁汤加味为基本方,方药:杏仁6g 白豆寇12g 苡仁10g 厚朴10g 木通6g 滑石18g 法夏  相似文献   

20.
1.赤小豆煮粥,每次加鸡内金末3g服用,每日2次。 2.将胡桃120g用香油炸酥,用冰糖120g和香油120g调为糊状,每4h服1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