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妇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探讨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及围产期孕妇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抗-HCV、抗-TP、及抗-HIV检测,共3382例。结果HBsAg阳性率为12.01%,三年来乙肝阳性率变化不大,各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35%和1.36%,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1307年与2009年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对孕妇进行四种传染病感染标志物检测是及早发现传染病和防止传染病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基层医务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为制定乙肝高危人群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7月,在广东省韶关南雄市、汕尾海丰县和云浮新兴县采取分层比例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43名基层医务人员作为样本,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雅培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应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基层医务人员1243人,男性486人,女性757人。HBV感染率为69.03%(858/1243),HBsAg阳性率为9.49%(118/1243)、抗-HBs阳性率为74.18%(922/1243),抗-HBc阳性率为58.81%(731/1243)。不同调查地区基层医务人员HBV感染率、HBsAg和抗一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性的HBV感染率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75.31%、66.46%)高于女性(64.99%、53.90%)(P〈0.01);HBV感染率和抗-HBc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医务人员,HBV感染率、HBsAg和抗-HBc阳性率低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接种史不详的医务人员(P〈0.01),而抗-HBs阳性率则高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接种史不详的医务人员(P〈0.01)。结论广东省受调查基层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一般人群水平,而低于省内一般人群水平,且该人群年龄越高感染的机会越高。要控制医务人员乙肝流行,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并大力推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孕妇的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珠海市在笔者所在医院做产前检查和分娩的10242例孕妇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珠海市孕妇的乙肝、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结论珠海市孕妇的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但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年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0.32%上升到2008年的0.61%,年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枣庄市无偿献血人群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为保证血源安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02~2009年枣庄市无偿献血者HBV、HCV和梅毒感染指标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9年累计检测献血者血样161052份,HBsAg阳性率为1.63%,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70%、1.53%(P〈0.05),各年阳性率为1.04%~2.20%(P〈0.01);抗-HCV阳性率为0.30%,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0.30%、0.31%(P〉0.05),各年阳性率为0.190~0.38%(P〈0.05);抗-TP阳性率为0.33%,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0.34%、0.33%(P〉0.05),各年阳性率为0.21%~0.46%(P〈0.01)。不同年龄HBsAg阳性率为1.58%~2.06%(P〈0.05),抗-TP阳性率为0.00%~0.48%(P〈0.01),不同年龄抗HCV阳性率为0.26%~0.42%(P〉0.05)。[结论]枣庄市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TP阳性率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5.
某高职校新生乙肝感染及疫苗接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校新生乙肝疫苗接种及HBV感染情况,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高职校2007级新生2432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用ELISA法检测每个新生的血清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00%的新生接种过乙肝疫苗,城市学生接种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接种率高于男生(P〈0.05)。HBsAg阳性率2.34%,男生为5.34%,女生为1.06%,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p〈0.05);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3.28%,城市学生为0.68%,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p〈0.5)。抗-HBs阳性率为74.38%,女生抗HBs阳性率85.83%,男生为47.74%,女生抗-HBs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92.80%,农村学生64.00%,城市学生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学生(p〈0.05)。结论高职校新生仍须注意乙肝预防;农村生源和男生抗-HBs阴性者为重点预防对象,接种乙肝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思明区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分析影响HBV感染的危险行为因素。方法依据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以1~59岁居民为调查对象,共调查732人。问卷调查乙肝疫苗免疫史和危险行为因素,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5种抗原抗体水平。结果人群HBsAg总携带率为9.84%,其中1~4岁,5~14岁、15~59岁分别为0.83%、4.44%和14.62%。人群抗一HBs总阳性率为59.29%,其中1~4岁、5~14岁和15~59岁分别为76.03%、61.11%和53.83%。1~4岁、5~14岁和15~59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00%,94.44%和24.59%。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sAg携带率和小三阳感染者(HBsAg+,抗一HBe+,抗一HBc+)比例均低于无接种人群(X2=30.19,36.50;P〈0.01)。口腔诊疗史OR值为1.65,95%CI为1.01~2.70。结论思明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l%的控制目标已实现,但人群HBsAg总携带率仍较高。乙肝免疫接种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口腔诊疗史是HBV感染的危险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桂林市居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桂林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实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的效果。[方法]2008年9月,在桂林市城乡。随机抽取2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自然村,以家庭为单位每隔1户抽取1户,对所抽家庭中1~59岁人群和全部1~4岁儿童进行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BV感染的5项指标。[结果]调查944人,HBsAg阳性率为5.19%,抗-HBs阳性率为67.27%,抗-HBe阳性率为3.60%,抗-HBc阳性率为27.33%,5项指标均阴性的占23.83%。HBsAg阳性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84%、6.13%(P〉0.05);1~4岁最低,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o.01);农民和工人最高,不同职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过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分别为2.00%、13.96%(P〈0.01)。抗-HBs阳性率,男性、女性分别为64.35%、69.31%(P〉0.05);l~4岁最高,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龄前儿童、干部最高,不同职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过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分别为72.29%、59.01%(P〈0.01)。[结论]桂林市城乡居民HBsAg阳性率较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可以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肝癌家庭成员HBV、HCV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HCC家庭成员HBV、HCV感染状况,探讨HCC的发生与HBV、HC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了HCC病例与对照家庭成员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 及HBV DNA。结果:病例组子女的HBsAg,抗-HBe,抗-HBc和HBV总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病例组子女HBV DNA检测高于对照组(P<0.05),HBeAg和HBV DNA密切相关,HBeAg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均为阳性,抗-HCV在病例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中的因素为HBsA抗-HBc,其OR值分别为27.96和4.77。结论:HCC家内有HBV感染的聚集性倾向,HBsAg和抗-HBc两项标记,在HCC家庭成员乙肝感染中更具代表性,密切生活接触也是HBV感染传播途径之一,丙肝感染不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焦荣华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60-1461
目的了解某高职院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级2850名新生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某高职院校新生HBsAg阳性率为13.47%,农村、城市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17.83%、10.37%,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学生(P〈0.01),男生高于女生(P〈0.01)。HBVM有8种组合模式,其中主要为HBsAg+HBeAg+抗HBc+(35.94%);其次为HBsAg+抗HBe+抗HBc+(28.65%);单纯HBsAb占总检人数7.29%。结论乙肝防治工作中,注意HBsAg阳性感染者时不要忽视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对HBV易感者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加强监测,必要时复种或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通州区目前各型病毒性肝炎人群分布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新生儿及青少年甲、乙肝疫苗的接种,人群的感染模式发生了改变。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被抽中的调查村为张湾镇瓜厂村和潞城镇七级村。2个调查村共需调查500人,调查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抽取年龄在12个月以上的自然人群。甲、乙、丙肝采用美国雅培公司试剂,以微粒子酶免疫检测试剂(MEIA)检测。用雅培AXSYM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戊肝采用科华试剂用酶联免疫试验进行检测。抗-HAV≥20 mIU/ml为阳性;HBsAgS/N值≥2为阳性;抗-HBs≥10mIu/ml为阳性;抗-HBcS/CO值在0.000~1.000之间为阳性;HBeAgS/CO≥1为阳性。结果各年龄组检测502人,抗-HAV阳性467人,阳性率93.0%;抗-HBVM阳性245人,阳性率48.8%;乙肝病毒感染标志中,HBsAg携带率为2.6%,抗一HBs阳性率为34.9%,抗一HBc阳性率为34.1%,HBeAg阳性率为23.1%。抗-HCV阳性6人,阳性率1.2%;抗-HEV阳性11人,阳性率2.2%。结论该区自然人群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感染标志较1992年的调查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①甲肝抗体阳性率较1992年上升25.3%;②乙肝HBsAg携带率较1992年下降了42.6%;③丙肝和戊肝感染率较1992年分别下降了53.1%和8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村社区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方法:按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4987名农村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同时调查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湖州市农村社区人群HBsAg携带率为5.86%,15岁以下年龄组较低为,0.65%,男性高于女性(Х^2=9.547,P〈0.01);抗-HBs阳性率为36.88%,0~岁组最高,为57.38%;抗-HBc阳性率为59.31%,其中单项抗-HBc阳性率为27.49%;HBeAg阳性率为0.44%;抗-HBe阳性率为2.93%。结论:湖州市农村社区人群HBsAg携带率特别是5岁以下年龄组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崔伟  刘培良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41-1842
目的了解某钢铁厂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厂2006-2007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进行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2007年乙肝5项指标阴性率明显高于2006年(P〈0.01),2007年HBsAb、HBsAg及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2006年(P〈0.01),2007年HBc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006年(P〈0.01),男性HBsAg、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该厂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对该厂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密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今后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2005—2012年乙类法定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高密市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1 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22/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甲型肝炎35例,乙型肝炎1 035例,丙型肝炎118例,戊型肝炎57例,肝炎未分型308例。2005—2012年各年度发病率分别为39.00/10万、48.61/10万、27.90/10万、20.40/10万、14.59/10万、11.90/10万、8.15/10万、8.75/10万。男性1 084例(69.80%),发病率为30.29/10万(1 084/3 578 620);女性469例(30.20%),发病率为13.75/10万(469/3 411 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9,P〈0.01);20-2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33.98/10万,低年龄组儿童发病率已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农民是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和HBV-DNA的相关性分析,论证HBsAg阴性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HBV-DNA。结果3398例HBsAg阴性献血样本,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2.73%,其中HBsAb(+)、HBcAb(+)模式组占6.59%,HBV-DNA阳性率为5.80%;HBsAb(+)、HBeAb(+)、HBcAb(+)模式组占4.74%,HBV-DNA阳性率为6.83%;HBcAb(+)组占6.24%,HBV-DNA阳性率为5.19%;HBeAb(+)、HBcAb(+)模式组占5.86%,HBV-DNA阳性率为4.52%;HBsAb(+)模式组占31.99%,HBV-DNA阳性率为1.56%;全阴模式组占44.59%,HBV-DNA阳性率为2.11%。结论HBsAg阴性的献血者仍然存在HBV感染的危险,特别当单独HB-cAb检测阳性或合并HBsAb、HBeAb等阳性标志物时,输血潜在感染的风险增加,应同时检测乙肝其他标志物,推行灵敏度高的核酸扩增技术筛查血液,可以进一步减少输血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慧霞  李艳  汪明  夏尊恩  汤永飞  吴青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87-2188
目的了解受血者在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与双感染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1—12月13072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检测乙型肝炎全套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前Sl蛋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与评判标准进行。结果13072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男6517例,女6555例)中,HBV、HCV、HIV、TP感染分别为1739(13.3%)、170(1.3%)、26(0.2%)、170(1.3%)例,HBV与HCV感染指标同时阳性者26例。结论患者在接受手术或输血前其血清学上述感染性指标已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说明患者在术前或输血前已有不同程度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输血前常规检查4项传染病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评价新生儿血源性乙肝疫苗免疫后的远期保护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层抽样方法,从上海市2个区1986-1996年出生的有全程血源性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中抽取2692人作为调查对象,按免疫后不同时间分11个组,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定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平均为1.75%,未见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anti—HBc阳性率平均为3.64%,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趋势。anti—HBs阳性率平均为40.16%;18岁以下青少年anti—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19岁以上者anti—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15~19岁组人群anti-HBs阴性率最高(66.80%)。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家庭成员HBsAg阳性、男性、年龄增大是青少年感染乙肝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源性乙肝疫苗具有较持久的保护效果。建议开展15岁以上人群的定期随访,对anti—HBs阴性者需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HCV)感染水平,研究HCV感染者的传染性及影响感染的危险因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出入境人员抗-HCV,并对150份抗-HCV阳性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CV RNA病毒载量,以性别、年龄、抗-HCV阴性、HCV RNA阴性、1∶4比例为匹配条件,选择600例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781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检出抗-HCV阳性150例,检出率为0.63%。男女间感染HCV的几率均等;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65,P<0.001);外籍人员抗-HCV阳性率显著低于中国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6,P<0.005);78.67%抗-HCV阳性者HCV RNA病毒处于复制状态,抗-HCV滴度≥1∶64感染者HCV RNA病毒载量均≥1.02×104copy/ml,各抗体滴度间病毒载量有显著性差异(χ2=136.593,P<0.001);经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国籍、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BUN)、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8个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这8个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ALT、LDL等3个因子进入模型。结论78.67%出入境人员HCV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抗-HCV滴度≥1∶64指标可作为HCV具有传染性的判断指标;影响HCV感染的危险因子有年龄、国籍、ALT、AST、DBIL、BUN、CHOL、LDL等8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天津市20岁以上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控制效果,为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和2010年天津市20岁以上成人急性乙肝报告的发病率,以及1992和2010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血清学抽样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天津市2010年共监测20岁以上成人3198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原抗体和核心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8%、40.68%和13.13%;各年龄组间表面抗原阳性率以50 ~ 59岁组最高(4.56%),20 ~29岁组表面抗原抗体阳性率(48.23%)高于其他年龄组;同1992年监测结果相比,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39.82%(x2=8.16,P=0.004),表面抗原抗体阳性率上升25.44% (x2=17.79,P<0.001).天津市2010年20岁以上人群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3.06/10万,较2005年的7.26/10万下降57.85%( x2=160.66,P<0.001).结论 发病率和血清学监测结果均证实天津市20岁以上人群乙肝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12-2813,2816
目的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8年间海门市病毒性肝炎中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APC为-21.10%;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APC为23.49%。病毒性肝炎以35—4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为2.54:1,各型病毒性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3.92%),存在季节分布差异。结论免疫接种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和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