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掌握桃源县麻风病疫情和麻风畸残现状,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史调查、临床监测、细菌监测等方法对全县麻风病例和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新发现多菌型患者2例。至此,桃源县累计登记麻风病发病206人210例(其中4人各复发1次),未愈死亡51人,未发现迁入病例,已愈155例,愈后死亡48人,外迁8人,存活99人(现症4例,已愈95人)。存活者畸残率62.2%,Ⅲ级畸残11例。结论桃源县麻风病疫情形势仍很严峻,必须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防治工作,以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2.
涪城区麻风畸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城区位于绵阳市中心地带 ,历年累计麻风病患者 2 0 4例 ,属于中流行区域。经 4 0年的防治工作 ,患病率由最高年的 0 2 5 8‰ ,下降为 0 0 0 9‰ ,发现率由最高阶段年均 2 6 6 / 10万 ,下降为 0 38/ 10万 ,于 1999年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目标。截止1999年底 ,我们对全区历年存活的麻风患者 96例进行了畸残调查。1 调查方法为了记录和掌握麻风患者的畸残情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麻风畸残分级标准 :组织涪城区麻防专兼职医生深入患者家对其检查 ,并逐一填写《麻风畸残基础记录表》和《麻风畸残调查表》[1] 。2 结果2 1…  相似文献   

3.
龙令杏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227-4229
目的分析1949-2013年锦屏县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日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1949-2013年麻风病资料。结果 66例麻风病例中,男性53例(占80.30%),女性13例(占19.70%),死亡47例,存活19例;66例麻风病例均为农民;结核样型麻风(TT)21例,界限类结核样型麻风患者(BT)1例,中间界线类麻风患者(BB)8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患者(BL)1例,瘤型麻风患者(LL)26例,未定型麻风9例;多菌型(MB)38例(占57.58%),少菌型(PB)28例(占42.42%);19例存活麻风病例中畸残1个部位1例,畸残2个或2个以上部位8例。结论锦屏县麻风病呈低流行态势,巩固防控成果,早日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桃源县麻风病人畸残现况 ,更好地防治麻风病。 方法 采用麻风畸残分级登记表 ,调查全县存活麻风病人。 结果 桃源县存活病人 99人 ,被调查 97人 ,调查率 98.0 %。畸残者 5 8人 ,畸残率 5 9.8%。 结论 桃源县麻风病畸残现况严重 ,需开启康复工程 ,今后更应重视麻风畸残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正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侵犯患者皮肤和神经系统,导致肢体畸残。为加强麻风病人的管理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现将锦屏县存活麻风病病人生存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锦屏县1949—2013年麻风病疫情资料来源于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1.2调查方法使用贵州省麻风病病人生活情况调查登记表,由麻风病防治医师与患者进行面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安徽省儿童麻风的发病特征,了解全省儿童麻风病流行状况,为儿童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系统,收集整理1949~2013年安徽省儿童麻风病患者的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49~2013年安徽省登记新发麻风病人共8 104例,其中儿童221例(占2.7%),86.3%的病例在1978年以前发现。0~14岁儿童病例中,男性158例,女性63例,各年龄均有发病,平均延迟期中位数为13.0个月,四分位数间距25.5个月,延迟期≤24个月152例(占68.8%),2级畸残94例(占42.5%),延迟期越长,畸残率越高,查菌阳性70例(占31.7%),以结核样麻风和瘤型麻风为主,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为主。结论儿童麻风病是体现麻风病流行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加强安徽省的主动发现工作,早期发现儿童麻风病例,有利于发现和控制潜在传染源,缩短延迟期,减低畸残率。  相似文献   

7.
2739例麻风眼手足畸残的调查分析云南省大理州卫生防疫站(大理671000))王超英,戴聪为厂进一眇弄清高原麻风畸残的程度,制订康复规划,我们对大理自族地区麻风患者作了畸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材料和方法,调查了大理自族地区居住在在海拔.1700,...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分析那曲地区1974年以来麻风病资料以及防治效果,为科学防治麻风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74年以来全区麻风病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74年以来累计发现病人186例,治愈率89.8%,畸残率16.1%,死亡19例(均为非麻风原因死亡)。患病率已由最高的1980年0.5‰降至0。1996年以来,当地未再发现新发病人。历年麻风流行呈散在点状分布,牧区少农区多,病人分布与气温、湿度高低呈正比,而与海拔高低呈反比。结论应根据那曲地区麻风流行特点加强线索调查,巩固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三明市2003—2015年新发现麻风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避免畸残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发现的54例麻风病例资料。结果三明市麻风病例数逐年下降,疫情较稳定。54例中,少菌型25例(46.3%),多菌型29例(53.7%),25.9%有明确的家族史;病例性别比为5∶1,农民占88.9%。病例发现方式:皮肤科门诊占68.5%、线索调查占29.6%、病人家属体检发现占1.9%;首诊为麻风病占27.8%,误诊为其它皮肤病占72.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神经损害为主,特别是多菌型皮损严重,Ⅱ级畸残率18.5%。77.8%(42例)的病例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典型,有临床诊断意义。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麻风病知识培训,特别是对麻风病皮肤和神经损害特征的认识,重视组织病理学检查,减少误诊,避免发生麻风畸残。  相似文献   

10.
广元市近五年年平均麻风发病率0.42/10万,2014年底患病率为2.22/10万,现有现症病人56例,存活麻风治愈者797例,其中二级畸残243例。作为全国麻风病疾病负担较重地区,面临着防治工作边缘化现象;麻防单位、人员无资质开展诊疗;各部门、综合和基层医疗机构合作不够;麻风康复工作启动困难等艰巨挑战。广元市针对上述情况,充分利用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平台,促进政府重视;建立区域化麻风病诊疗/转诊中心,打造"医防结合"新模式;整合性病学会搭建沟通平台,加强人员能力建设;麻风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履职;整合资源,全面启动麻风畸残康复工作。通过上述措施落实,预期广元市麻风防治工作运行良好,麻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麻风病受累者全面康复工作得到落实,消除麻风病危害目标在逐渐实现之中,建议全国类似地区予以效仿,以确保我国2020年消除麻风病危害目标得以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世界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黔南州麻风存活者畸残态势,为畸残预防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全部麻风存活者为调查对象,按统一的"麻风畸残记录表"逐个检查。[结果]麻风畸残率48.95%、男性48.74%、女性49.55%,汉族51.44%、苗族51.42%、布依族46.06%、水族50.88%,其他民族40.00%,性别及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增加,延迟诊断期的延长麻风畸残率及Ⅱ级畸残构成比随之递增;少菌型畸残率51.51%、多菌型畸残率4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级畸残构成比少菌型(77.56%)明显高于多菌型(60.85%);贵州省方案和DDS单疗畸残率53.82%,Ⅱ级畸残构成比73.38%,MDT方案畸残率42.74%,Ⅱ级畸残构成比54.40%,贵州省方案和DDS单疗的畸残率、Ⅱ级畸残构成比均明显高于MDT方案;畸残部位Ⅰ级畸残者中一个部位畸残构成比高于Ⅱ级,而Ⅱ级畸残者中多个部位高于Ⅰ级。[结论]麻风畸残发生及发展与年龄增加、延迟诊断期延长、麻风型别、治疗方案有关。Ⅰ级畸残发生部位最多是足,Ⅱ级畸残发生部位最多是手,手、足均为Ⅰ、Ⅱ级畸残次之,畸残Ⅰ级向Ⅱ级发展时亦向多部位损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乔德标  唐俊霞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788+1921-F0002,F0003
目的了解广西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柳城县共发现HIV/AIDS共274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69例,男女比例为2.97∶1;20~49岁占总病例数52.92%;农民占68.25%;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60%,其次为经静脉注射吸毒占6.57%。结论 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该县应根据流行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孔令娜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70-2672
目的分析崇明县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疫情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和降低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以及做好世博会保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报告的崇明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报告崇明县法定传染病1775例,发病率为242.59/10万;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淋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共1315例,占发病数的74.08%;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工人、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发病数的76.68%;男女性发病比为1.44∶1。结论 2009年崇明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2008年略有升高,传染病防制工作应加大对主要传染病及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999—2011年广东省五华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监测结果及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1999—2011年AIDS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9—2011年共报告现住址为五华县的HIV/AIDS病例65例,其中HIV感染者39例,AIDS患者26例,HIV/AIDS死亡22例;男女性别比为1.83∶1;年龄最大61岁,最小5岁,20~49岁的中青年病例占81.54%;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33.85%;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0.00%;注射毒品占6.15%。结论五华县AIDS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但疫情呈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蔓延上升趋势,必须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做好疫情管理,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干预手段,做好县级医院AIDS纳入常规检测工作,开展AIDS自愿咨询检测,严格执行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管理,是五华县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诚  施丹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88-2089
目的评估崇明县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病特征,探讨进一步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崇明县2008—2009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全县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214例,发病率2008年为17.55/10万,2009年为13.27/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69:1;地区分布不均衡,城桥镇发病人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18.22%;病例全部为青壮年和老年;职业分布以农民和离退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3.55%和14.02%;3月份为发病高峰时间,占18.22%。结论崇明县涂阳结核病疫情2009比2008年有明显缓解,但仍很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离退休老人为主,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市低保妇女与企事业单位女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淄博市低保妇女健康状况,为政府采取针对性扶助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淄博市张店区10000名低保妇女免费妇女病普查结果与2690名企事业单位女工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汇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次普查中低保妇女妇科病检出率89.35%,前3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炎(52.33%)、阴道炎(46.63%)、盆腔炎和附件炎(30.15%);企事业单位女工妇女病检出率55.08%。企事业单位女工前3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炎(42.03%)、阴道炎(32.35%)、乳腺增生(26.08%)。结论该市低保妇女普查率低,患病率高,与企事业单位女工相比,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因此,要重视对低保妇女的妇科病普查,市政府可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保障低保妇女的健康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梁晓雷  张廷禄  营亮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55-2356
目的研究连云港市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全市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连云港市2009年手足口病监测系统上报的重症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检测病原体。结果连云港2009年43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有明显的夏季发病高峰,83.7%发生在赣榆和东海2县,83.7%病例发生在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51.2%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EV71。临床症状体征多为嗜睡、喷射性呕吐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结论农村地区的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人群,做好EV71阳性病例的医疗救治是减少重症病例发生比例的重要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是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济南市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动态,科学评价布病防治效果.[方法]对济南市1995~2004年布病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重点人群血清6 126份,阳性18例,阳性率为0.29%,确诊13例病人、5例隐性感染者,其中章丘市、平阴县和天桥区分别发生5例、3例和5例患者,天桥区和章丘市分别有隐性感染者2例和3例.检疫羊19 402只,阳性51只,阳性率为0.26%;检疫牛2 343头,均为阴性.[结论]布病疫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1997~2004年麻疹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大连市1997~2004年麻疹发病的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1997~2004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年合计报告麻疹134例,其中本地人口43例,年均发病率为0.098/10万;外地人口发病91例,占全部病例的67.91%。病人均为散发。病人年龄本地人口15岁以上占83.72%,外地人口10岁以下占52.75%;市郊区占66.42%。统计102例病人,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所占比例,本地病人为29.63%.外地病人为2.67%。[结论]大连市本地人口的麻疹发病基本得到控制,但外地人口麻疹发病仍然较多。  相似文献   

20.
院秀高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84-2485
目的分析2005—2011年灌云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7 a间中国疾病控制系统中的流行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运用描述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报告HFRS病例269例,年均发病率为4.2/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2.64∶1。其中农民(民工)发病为240例,占全部病例的89.22%。病例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0月至次年1月份,占全部病例的84.01%),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县HFRS发病率以农民(民工)为最高,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应加强HFRS疫情监测,提高重点人群的出血热疫苗接种率;加强对鼠密度监测,强化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有效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