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1年北京市平谷区水痘流行特征,为防控水痘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根据平谷区2011年疫情报告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和水痘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平谷区报告水痘病例536例,发病率为131.60/10万,暴发疫情5起,涉及2所幼儿园,3所小学;以15岁以下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10∶1;水痘发病高峰为冬春季;为了控制暴发、散发疫情,全区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共接种2738人次.结论 该区2011年水痘病例报告数与往年基本相同.在冬春季,做好托幼、中小学校暴发疫情的处理,扩大应急接种对象范围,能有效控制水痘发病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疫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报告发病率从8.59/10万上升到2013年的30.02/10万,发病人群以5~14岁人群为主,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也是出现暴发疫情的高发单位;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上升,但仅限于小年龄儿童内推广1剂次水痘疫苗,5岁以上儿童接种率较低。结论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防控工作的重点部门;小学、托幼机构为水痘主要发病人群,建议扩大重庆市水痘疫苗接种对象,鼓励1~14岁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并进一步加强该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水痘疫情的暴发流行;避免水痘突破病例的发生,有必要在提高儿童首剂疫苗接种率的同时,对14岁以下儿童开展第2剂疫苗加强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秀云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32-1733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平谷区水痘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平谷区共发生多发疫情6起,多发疫情大多发生在学校,合计病例401例,全区平均罹患率为10.3/10万;主要以4~15岁儿童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66:1;对于散发病例的处理,全区采取应急接种水痘疫苗,共接种52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共接种2994人次。结论做好对患病学生的隔离和宣传工作是预防控制学校水痘流行和扩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常秀兰  陈金华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10-2112
目的为掌握平谷区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控制该区水痘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根据平谷区2010年疫情报告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和水痘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平谷区4起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合计病例573例,全区平均罹患率为147.13/10万;以4~6岁和7~15岁组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05∶1;对于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的散发病例,全区采取应急接种水痘疫苗,共接种34起,2 747人次。结论 2010年平谷区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学校引起流行,做好对患病学生的隔离和宣传工作是预防控制学校水痘流行和扩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沈阳市于洪区水痘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于洪区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于洪区2008-2012年累计报告水痘病例2 503例,年均发病率为128.60/10万.人群分布:2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居多,占91.61%,男女性别比例为1.26:1;职业以学生为主占47.22%,其次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1.01%、13.58%;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11月~次年1月发病占29.48%,4~6月发病占38.99%.结论 于洪区2008-2012年水痘发病率较高,发病具有2个明显的报告高峰,发病人群以≤24岁的学生和幼托、散居儿童为主.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采取以接种水痘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艳明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74-2475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平谷区王辛庄镇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平谷区王辛庄镇共发生水痘病例135例,平均发病率为86.94/10万;(王辛庄统计人口31 056),无暴发疫情;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21∶1,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全镇对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采取应急接种水痘疫苗,共接种15起,接种644人次,对于散发疫情的除外禁忌证接种率均达100%,续发病例很少。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75%以下,未形成很好的免疫屏障,发病呈上升趋势。结论做好对患病儿童的隔离,对易感者采取应急接种疫苗措施是预防控制幼儿园、学校水痘流行和扩散的重要措施。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易感人群的接种率,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深圳市水痘疫情特征及免疫接种情况,为完善水痘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水痘病例、暴发疫情和免疫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全市共报告46 401例水痘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4~6月、11月~次年1月病例发病较多,病例人群以5~14岁年龄组报告数最多,以学生、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主.5年共报告346起暴发疫情,共有297起疫情发生在中小学,占全部疫情的85.8%,疫情最长持续时间为106天.5年共接种1 021 714剂水痘疫苗.2014-2015年,我市在5起水痘暴发疫情中采取了应急接种措旌,共接种2 720剂疫苗.结论 近年来深圳市水痘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加强完善针对暴发疫情的应急接种工作,有必要加快推动两剂次接种程序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庆市北碚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北碚区水痘病例及暴发疫情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2010-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共报告水痘病例6 677例,年均发病率86.84/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 087.37,P0.05),4~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达到1 028.95/10万。各月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4-6月及10-12月。发病人群以学生(64.28%)、托幼儿童(17.27%)、散居儿童(8.36%)为主。期间报告水痘暴发疫情28起,发生在小学23起(82.14%),中学3起(10.71%),托幼机构2起(7.14%)。结论重庆市北碚区水痘发病率较高,在加强水痘监测和控制暴发疫情的同时,建议对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第二剂次疫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贵州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贵州省水痘发病情况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贵州省共报告水痘病例1120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3.67/10万;水痘发病高峰为5-7月份和11月至次年的1月份;男性〖DK〗∶女性=1.31〖DK〗∶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人群中,占总病例数的82.63%,职业以学生(46.13%)、散居儿童(24.36%)、和幼托儿童(19.14%)为主;2013-2017年贵州省共报告水痘聚集及暴发疫情87起,主要场所在小学(63.22%)。结论 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建议加强以学校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加大水痘等二类疫苗的宣传力度,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与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德坚  郑磊  黎小炳  陆剑勇  袁坚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84-2885
目的及时掌握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沙井街道2007—2010年的水痘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沙井街道累计报告确诊水痘病例1626例,年发病率位于33.95/10万~66.09/10万之间;发生水痘暴发疫情8起,全部在学校和幼儿园,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呈现秋冬季节高发特点,11月至次年1月是高峰期,最高峰在12月;15岁以下人群水痘发病数占总数的69.99%,15~30岁的人群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8.48%;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1.46%,工人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8.33%;暴发疫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无水痘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沙井街道当前水痘疫情较为严重,而接种疫苗才是控制水痘疫情的最有效手段,建议应在部分地区将水痘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降低水痘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常秀兰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59-1760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或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年平谷区流腮发病情况。结果 2011年全区共报告流腮病例98例,平均罹患率为25.16/10万。全年均有发病,5和6月发病较多,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4.69%;男性报告发病数高于女性(1.51∶1);以1~15岁儿童发病为主,托幼机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411.8/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占全部病例的46.94%。结论该区2011年流腮发病较2010年有所上升,应加强流腮疫情监测,建立综合免疫策略,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流腮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平谷区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杜志忠  刘志强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39-2340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统计分析,掌握其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调整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780例,临床诊断病例占99.1%,其中重症病例占0.09%;发病人群以1-5岁年龄组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占92.05%;男女性别比1.67:1;全年均可发病,但存在发病高峰提前和延后的可能;本年度我区聚集性发病疫情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结论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要求,严格落实疾病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保健意识等各项防控措施,是防控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平谷区1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忠  薛慧  刘志强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68-1870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报告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模式,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对2009年平谷区通过大疫情网络报告的150例甲流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与不同时期的防控策略进行关联,评价防控措施。结果 150例甲流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3∶1;年龄分布以10~1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98例),占总发病人数的65.33%;职业分布以中学生为最多(101例),占发病总数的67%;地区分布以城镇发病人数多于农村,占发病总数的62.67%;发病时间分布以9月份发病人数最多,之后疫情呈现下降趋势,至11月份疫情进入平稳、低发水平。结论该地区甲流发病特征与北京市总体甲流疫情流行特征相符,适时调整防控策略对延缓疫情播散速度和防治多暴发疫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务川自治县)2007-2014年水痘发病情况,为制定水痘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4年务川自治县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暴发疫情数据经Excel2003软件整理后,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4年务川自治县县共报告水痘7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73/10万,年报告发病率在54.63/10万~2.86/10万之间,发病数逐年增高,到2014年达到最高,为54.63/10万。全县15个乡镇都有病例发生,以都濡镇发病为最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2.01∶1,年龄分布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最高,占总病例数的44.86%,以夏季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41.23%,病例主要集中在学生和散居儿童,学生占42.36%。结论 务川自治县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夏季和冬季,学生和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发病逐年增高。要控制水痘疫情,必须加大水痘等二类疫苗的宣传力度,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刘远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77-2978
目的了解北京市俸伯地区水痘发病情况,为完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9年发病率是2007年的1.65倍,2009年病例占3年总病例数的43.22%,明显高于2007、2008各年的病例数。水痘发病以学生为主,学生病例占发病总数的77.97%。发病有季节性。发病患者中有接种史的明显低于无接种史的。结论该地区水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儿童特别是在校儿童的高发病,应适当调整水痘苗免疫程序,以降低水痘在儿童中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京市西城(南)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现住址为西城(南)区的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西城(南)区2010--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520例,年均发病率为81.89/10万;连续3年传染病发病位次均为第3位。5—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累积发病总数的59.47%。发病以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占89.28%。病例集中在0~5岁组,占全部病例的87.89%。手足口病流行病原呈多种病原并存状况,且每年的优势毒株不尽相同(X^2=39.94,P〈0.01)。结论西城(南)区手足口病流行形势较为严峻,需要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遏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孙海波 《职业与健康》2014,(19):2811-2812
目的通过了解天津市宝坻区水痘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宝坻区2007—2012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2年水痘累计发病96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28/10万,无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性发病率为13.06/10万,女性发病率为8.88/10万。每年的4—7月和11—12月为发病高峰期。学生、托幼儿童分别占58.90%、21.10%,5-14岁占62.91%;中小学校水痘暴发共计2起,平均罹患率11.01%。结论应加强水痘的监测,做好学校水痘的疫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8--2012年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开展社区居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利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北京市主要疫区——平谷区社区居民恙虫病感染水平及实际感染病例数。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恙虫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利用AreGIS9.3软件展示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平谷区随机抽取常住人口170人,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人群恙虫病抗体水平,根据结果推算平谷区实际感染人数。结果截至2012年,北京市累计报告198例恙虫病临床诊断病例,患者职业主要为农民(73.1%),平均年龄(52±12)岁,男女性别比1.04:1(101:97),98.99%的病例现住址均为平谷区,此外昌平区和延庆区县各出现1例城区病例。近几年平谷区疫区范围迅速扩大,仅周边个别乡镇无病例报告。估计平谷区常住人口恙虫病抗体阳性率为14.12%,据此估计平谷区约有41142人曾感染恙虫病。结论北京市恙虫病疫情呈上升态势,人群感染水平较高,应通过多种形式在当地农村开展健康教育。此外,有必要开展社区干预研究,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