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功能训练对高角开(牙合)患者的咬肌肌电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少年肌功能训练前后高角开咬肌在息止紧咬、吞咽和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变化。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量32例高角开青少年在单纯进行肌功能训练3个月前后的咬肌肌电活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训练后在最大紧咬和吞咽时,咬肌肌电活动均高于训练前(P<0.05或P<0.01),而且咬肌咀嚼周期总时程缩短(P<0.01),闭口相至食物粉碎相咬肌活动增强(P<0.01)。结论:经过3个月的咀嚼肌功能训练,在不同下颌运动状态下,高角开青少年咬肌收缩和咀嚼功能均有改善,提示肌功能训练有利于高角开患者的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胃肌电活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胃电图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采用Digitrapper双电极胃电图记录仪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进行餐前、后胃电图记录,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胃癌组餐前、后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低于...  相似文献   

3.
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对面部肌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ND)和传统全口义齿(CD)修复后无牙颌者面部肌肌电活动的变化差异.方法选择10例牙槽嵴严重萎缩低平的无牙颌患者.记录其分别戴用ND和CD1个月、3个月时颞肌前束(TA)、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和口轮匝肌(UOO、LOO)在下颌姿势位、ICP紧咬、咀嚼运动和吞咽运动时的肌电活动。根据记录阶段分为ND1个月组、ND3个月组、CD1个月组和CD3个月组.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ND1个月-CD1个月组、ND3个月-CD3个月组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结果①下颌姿势位:受试肌肌电活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②ICP紧咬双侧TA肌电活动ND3个月组>CD3个月组(左侧P<0.01、右侧P<0.05);③咀嚼运动:右侧咀嚼花生米时,右侧颞肌前束、右侧嚼肌肌电幅值ND3个月组大于CD3个月组(P<0.05),左侧咀嚼花生米时,右侧颞肌前束肌电幅值ND1个月组大于CD1个月组(P<0.05),右侧嚼肌肌电幅值ND3个月组大于CD3个月组(P<0.05)④吞咽运动:右侧TA、下唇口轮匝肌肌电活动CD3个月组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与分析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颌畸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田县总医院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颌畸形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观察组给予肌激动器治疗,两组均经过20至25个月完成了相应的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矫治方法前后上牙弓总长度、下牙弓总长度、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SNA、SNB及ANB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过20至25个月完成了相应的正畸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面部突出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下牙弓总长度较长,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SNB值较高、ANB值较低,UI-PP值、LI-PP值及FH-MP值均较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下牙弓总长度较长,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SNB值较高、ANB值较低,UI-PP值、LI-PP值及FH-MP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颌畸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中前者改善治疗的效果更加突出,对软组织侧貌改善产生...  相似文献   

5.
张恩达  张玲  王峪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51-2951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Bobath技术、PNF技术)治疗,治疗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用Fugl-Meyel评分(FMA)下肢部分及改良Barther指数(MBI)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观察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对豚鼠胃窦环行肌电活动和收缩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在体外研究一氧化氮对豚鼠胃窦环行肌电活动和收缩运动的影响。方法:用常规方法同时记录胃窦肌条的电活动和收缩运动。结果:在豚鼠胃窦环行肌条上,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0.5μmol·L~(-1))能显著抑制电活动快波和运动。这种抑制作用不受河鲀毒、阿托品、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各1 μmol·L~(-1))的影响(P>0.05),但可被亚甲基蓝(5μmol·L~(-1))和氧合血红蛋白(5μmol·L~(-1))明显减弱(P<0.01)。结论:一氧化氮抑制豚鼠胃窦环行肌电活动和收缩运动。这种抑制效应是通过一氧化氮对平滑肌细胞膜的直接作用和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导、摇椅弓、口外装置等在治疗前牙深覆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深覆合患者,咬[牙][合]打开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戴用平导可以使下颌骨向下旋转,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牙][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摇椅弓可以使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牙][合]主要靠切牙的压低和磨牙的少量增高,磨牙增高的量较平导小。结论:6种方法打开咬[牙][合]的机制不同,临床适应证不同。  相似文献   

8.
9.
10.
张晓  商亮  阮智 《天津医药》2023,(4):392-395
目的 评估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后椎旁肌肉损伤状况。方法 前瞻性纳入接受PLIF治疗的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使用表面肌电图(sEMG)测定在抬物动作试验三阶段椎旁肌均方根(RMS)和中位频率(MF)变化;检测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血清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在测试阶段一、二中,患者术后3个月椎旁肌RMS水平低于术前,在测试阶段三中患者术后椎旁肌的MF值高于术前(P<0.05)。血清CK术后第1、3天较术前水平升高,且在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P<0.05),术后第7天血清CK水平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CRP水平术后各时点均高于术前,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术后第7天较前下降(P<0.05)。结论 s EMG显示PLIF对椎旁肌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可能是引起患者术后椎旁肌功能下降和术后腰痛仍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治疗意义。方法按病程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分为急性期治疗组(257例)与恢复期治疗组(178例)两组。急性期治疗组病情稳定48h后进行瘫痪肢体生物反馈治疗,恢复期治疗组入院即开始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治疗后7d及治疗结束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肢的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所有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急性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急性期治疗组疗效优于恢复期治疗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有效。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瘫痪肢体进行早期生物反馈训练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电针对家兔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影响.方法 以闪光视网膜电图为指标,采用0.2、0.8、2.0、4.0 mA四种不同强度电针针刺太溪穴,观察针刺中及针刺后不同时间家兔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变化.结果 0.8 mA电针可引起FERGa波峰潜时明显延迟.低于或高于此强度的电针对a波峰潜时的影响不大.对于b波各刺激强度对峰潜时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对振幅的影响差别较大.针刺15 min强度在2mA以下时,b波振幅随着针刺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明显,但针刺强度增大到4 mA时,振幅反而下降.结论 电针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与电针强度关系密切,针刺最佳效应有其最适宜刺激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吸气肌训练(IMT)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3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开展常规护理、康复干预和吸气肌训练。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肌力恢复情况、肺部感染、平衡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2周后,观察组的MVV、PEF、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runel平衡量表、QL-Index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T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风险,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近年来针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有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探讨。随机的分为三组即针刺组(A组)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B组)和针刺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C组),每组都要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治疗5周后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与5周之前的病情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有效率分别为70.47%、72.29%、97.47%。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盆底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盆底脏器脱垂,其症状主要包含子宫脱垂、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等,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尿失禁、生殖道瘘、尿潴留及便秘等~([1])。产妇在分娩及妊娠过程中泌尿生殖系统及盆底肌肉会发生生理变化,通常分娩后6~8周时方能恢复,但分娩造成的损伤、产妇年龄较大、多产及生产方式等因素使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描述胃间质瘤(GIST)患者的胃电活动特点,探讨GIST对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多导胃电图检测27例胃GIST患者(GIST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餐前餐后胃电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餐后各导联较餐前均出现平均频率(MF)、平均幅值(MA)及正常慢波百分比(N%)增高,过缓频率百分比(B%)较餐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GIST组未出现相应的胃电图改变(P > 0.05);GIST组各导联餐前MF、MA高于对照组,N%餐前1、3、4导及餐后各导联均低于对照组,过速频率百分比(T%)各导联餐前餐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GIST组与对照组患者胃动过速发生率分别为66.7%,3.3%,GIST组节律正常患者所占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GIST患者存在餐前餐后胃电活动异常,异常胃电节律以胃动过速为主.  相似文献   

19.
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对兔咬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A对骨骼肌形态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2,4,8,12和24周观察,每只实验兔一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另一侧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作自身对照,另取5只正常白兔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用B超测松弛状态下咬肌厚度,完整切除双侧咬肌称咬肌湿重,并留取部分肌组织做切片进行HE染色、ATP酶染色和NADH-TR(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四唑还原酶)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的给药侧咬肌湿重减轻,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咬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给药侧咬肌萎缩程度逐渐加重,至第12周达到最重,第24周时维持与第12周时相近似的水平.切片光镜检查显示给药侧咬肌肌纤维面积减小.ATP酶和NADH-TR染色见给药侧咬肌Ⅱ型肌纤维减小,Ⅱb型纤维更加明显,Ⅰ型纤维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侧咬肌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肉毒杆菌毒素A有肯定的诱导肌萎缩的作用,其肌萎缩主要为Ⅱ型肌纤维,对Ⅰ型肌纤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闫虹  杨连平  徐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2):1334-1336
目的应用肌电波形和肌电值,评价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集6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和6名健康人,病例组均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利用肌电仪对健康组,病例组的术前1周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咬肌进行肌力测定。分析在紧咬位时咬肌肌力、咬肌不对称指数。结果术前患侧咬肌肌力峰值电位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钛板内固定治疗后,健侧和患侧咬肌肌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术前咬肌不对称指数比健康组大,术后病例组咬肌不对称指数呈下降趋势,术后1个月比术前明显减小。从肌电波形看,患侧咬肌肌电动作电位的时相、波幅明显比健侧差,术后1个月患侧咬肌肌电波幅明显提高,间接表明患者的咬合力有所提高。结论肌电波形和肌电值可以间接反映咬合力,是反映咬合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可以指导临床实践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恢复良好的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