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舌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胃镜受检者进行舌象观察 ,舌苔主要观察薄白苔、薄黄苔、白腻苔、黄腻苔 ,舌质观察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紫黯舌 ,并均予以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诊的 12 0例CSG患者作为临床资料 ,汇总、研究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12 0例中Hp感染检出率为 4 3. 3% ,Hp感染所占比率舌苔顺序依次为黄腻苔 >白腻苔 >薄黄苔 >薄白苔 ,舌质则为紫黯舌 >红舌>淡白舌 >淡红舌。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舌象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48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舌象与分期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48例乙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早,中、晚期的舌象变化,结果,舌象早期以淡红舌、红舌、薄白苔、白腻苔为多见,中期以红舌,绛舌,黄腻苔,黄燥苔为多见,晚期以绛舌,紫暗舌,黄燥苔,焦黑苔为多见,淡红舌,红知,薄白苔,白腻苔顶后较好,有舌形,舌态改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舌苔特征及与国际预后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舌苔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主要表现形式,并与国际预后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舌苔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白腻苔>滑苔>黄腻苔>燥苔>薄黄苔>薄白苔>光剥舌;其中白腻苔、滑苔、黄腻苔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结论:黄腻苔、光剥舌与DLBCL预后高分险有关,可用于判断预后及指导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152例黄苔舌脱落细胞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薄黄、厚黄、黄腻苔三类黄苔和正常薄白苔组的舌苔脱落细胞镜检分析,表明黄苔者各项舌苔微观指标的异常率均高于薄白苔者,而各类黄苔微观异常比较,则呈薄黄苔组<厚黄苔组<黄腻苔组的趋势,与临床邪热程度一致。此外,对各类舌苔微观变化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医肝病常见证候的舌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8种主要肝病证候685例患者的舌质、舌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肝气郁结让以淡红舌、薄白苔为主;肝病实证,热证以舌质红或绛红,舌苔黄或黄腻多见,肝血虚证和肝寒证以舌淡白较多见;肝胆湿热证以黄腻苔多见。认为调查结果符合临床规律和肝病各证的病理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红色瘀斑舌薄白苔(封二图43) 舌象:舌红偏暗,尖部有大片黑色瘀斑,并有红点。苔薄白而润。主病:脏腑热甚,气血壅滞;热毒乘心,心血瘀阻;湿温入血夹瘀。可见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和各种心脏病、高血压、感染发热性疾病。病例:西医诊断为乳腺癌术后,肺部转移。中医辨证属血热夹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红舌点刺(红星舌)白腻干苔 (封二图44) 凡舌面有鼓起之小点,无论红、黑、白、黄皆曰点;若舌面之软刺及颗粒不仅增大,而且逐渐形成尖锋,高起如刺,摸之棘手,则曰芒刺。点刺多见于舌  相似文献   

7.
对129例健康人的舌色、舌形、舌下络脉、苔色及苔之厚薄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就舌色而论,四季均以淡红舌为最多,但淡白舌、绛舌和暗舌亦可见于少数健康人中;就舌形而论,四季均以正常舌为多,但齿痕舌、裂纹舌和瘀点舌在少数健康人中亦可出现;就舌下脉络而论,四季均以浅紫型为多,深紫型为次,未见轻度扭曲型及瘀滞怒张型;以苔之厚薄而论,四季均以薄白苔为最多,但薄黄苔、黄厚苔、少苔者之和,在健康人中,所占构成比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中医不同舌苔测量,探索建立中医舌苔厚度的现代技术检测方法。[方法] 对临床门诊患者进行舌象采集,分别拍摄得到同一患者数码舌象与高光谱舌象,共计609例。利用数码舌象确定舌苔类型,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薄白苔组129例、水滑苔组78例、白腻苔组179例、黄腻苔组103例,共计48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舌尖、舌中、舌根、舌左、舌右5个不同舌面分区,对比不同类型舌苔之间的高光谱舌象数值及其差异性。[结果] 在舌尖分区,黄腻苔组数值高于薄白苔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舌中、舌根分区,白腻苔组数值均高于薄白苔组和水滑苔组且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黄腻苔组数值均高于薄白苔组和水滑苔组且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在舌左分区,黄腻苔组数值均高于薄白苔组和水滑苔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于白腻苔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舌右分区,黄腻苔组数值高于薄白苔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于水滑苔组且有极其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其他组组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光谱数值对舌苔厚度的变化呈正相关,提示高光谱技术可以用于舌苔厚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湿热证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所致湿热证的舌象和证型分布,分析湿热证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变化的特征。方法:56例湿热证患者为实验组,32例健康者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脾胃湿热证为最多见的证型;红舌占异常舌色的明显多数;湿热证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正常薄白苔(P〈0.05),黄腻苔苔质厚者低于苔质薄者(P〈0.05),苔色深者低于苔色浅者(P〈0.05);不同的湿热证分型(除大肠湿热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证型间两两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湿热证证型分布、舌象以及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的异常变化反映了湿热证的病证实质;舌上皮细胞凋亡受抑程度不同,可能是导致湿热证黄腻苔苔质厚薄和苔色深浅不同变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疾患,患者舌象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对7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性562例,女性154例)的舌象进行观察[1],发现舌质异常以舌体胖嫩(594例,占83%)、舌质偏淡(395例,占55.2%)、边有齿印(363例,占50.7%)为主.认为脾气虚弱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根本内因;舌苔以白苔(白腻苔316例,占44.1%、薄白苔306例,占42.7%)为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寒.……  相似文献   

11.
淡白舌白积粉苔(封二图7) 白苔厚积,颗粒疏松,形如白粉铺堆舌上,扪之涩而不燥,称为白如积粉苔。《辨舌指南》曰:“舌厚腻如积粉者,为粉色舌苔,旧说并以为白苔,其实粉之与白,一寒一热,殆水火之不同道。温病、热病、瘟疫、时行、并外感秽恶不正之气,内蓄伏寒伏热之势,邪热弥漫,三焦充满,每见此舌,治宜清凉泄热。粉白干燥者,则急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等,甚或硝黄下之,切忌拘执旧说,视为白苔,则大误矣。”可见粉白苔不同于一般白苔,其主病有如下三种情况:①时疫初起,邪热浮越于经;②邪毒内盛;③邪热弥漫三焦。淡白舌见此苔,为阳虚湿盛,湿郁化热,阳虚  相似文献   

12.
自1991~1996年我们对病情符合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断标准[1]的103倒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古象进行观察,将结果报告如下:1各期舌象1.1发热期舌象:舌质较红或深红,纹理粗糙,去体肿胀;青苔略黄成黄,苔面干燥。病情越重,百质越红,舌质越粗糙,舌体越肿胀,舌苔越黄,苔面越干燥。1.2低血压休克期舌象:舌质白,纹理粗糙,舌体瘦薄;百苔灰,苔面干燥。病情越重,舌质越白,舌体越瘦小,青苔越灰,苔面越干燥。1.3少尿期舌象:舌质较紫或紫,有瘀点,百体大而厚;舌苔较灰或黑,苔厚而滑。病情越重,舌质越紫,瘀点越多,苔体越…  相似文献   

13.
淡白舌边白根灰水滑苔(封二图19) 灰苔即浅黑色苔,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或与黄苔并见。《辨舌指南·辨舌之颜色》曰:“灰色苔者,即黑苔之轻也。如以青黄和入黑中,则为灰色也,当与黑苔同治。”《舌鉴》认为灰色舌苔有阴阳之异,寒热之辨。《舌鉴辨正》则认为灰苔多主实证、热证。《伤寒指掌·察舌辨症法》曰:“如舌苔灰黑而滑者,此寒水侮土,太阴中寒症也。……宜理中汤主之。如杂症而现黑滑苔者,必是湿饮伤脾,宜温中和脾逐饮治之。”可见灰苔湿润,多为痰饮内停,寒湿内阻,而干涩则属热炽津伤或为阴虚火旺。《舌鉴辨正》又指出:心灰弦黄舌是中心灰而弦边淡黄,乃脏腑本热,毒疫复中脾胃;微灰生刺舌,是疫邪中脾胃居多,或实热  相似文献   

14.
193例SARS患者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ARS患者的舌象,为SARS舌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各医院指定专人分别采用600万像素富士数码相机、佳能数码相机、奥林巴斯数码相机均在上午9~10时自然光线单次摄影。经专家筛选后确定193舌象照片并结合90名SARS一线专家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存储处理。结果(1)193例SARS患者照片中舌质淡红70例(36.27%),舌质红60例(31.09%),舌尖红25例(12.95%),舌质暗红12例(6.22%),舌质紫红11例(5.70%),舌质绛6例(3.11%),舌紫暗5例(2.59%);(2)193例SARS患者照片中舌苔以白腻、薄白、灰黑苔、少苔、薄黄为主。舌苔白腻65例(36.68%),舌苔薄白25例(12.95%),灰黑苔23例(11.92%),少苔20例(10.36%),舌苔薄黄20例(10.36%),舌苔黄厚腻15例(7.77%),舌苔黄垢腻13例(6.74%),舌苔黄腻10例(5.18%)舌苔黄燥5例(2.59%);(3)193例SARS患者照片中SARS的舌体以边有齿痕、舌有裂纹和舌有瘀斑为主。舌边齿痕90例(46.63%),舌有裂纹57例(29.53%),舌有瘀斑46例(23.83%)。结合调查问卷结果SARS早期多在发病后1~5d左右,病机以热湿遏阻,卫气同病为特点,舌质主要表现为:舌淡红、舌红,苔薄白或薄黄微腻为主;中期多在发病后3~10d左右,病机以湿热蕴毒,正邪交争,邪阻少阳为特点,舌质主要表现为:舌暗红、紫红,苔白腻或黄厚腻为主;极期(高峰期)多在发病后7~14d左右,病机以湿热毒盛,耗气伤阴,淤血内阻为主要特点。舌质主要表现为:舌红绛,舌紫暗为主,苔白腻或黄腻;恢复期多在发病后10~14d以后,病机以正虚邪恋,易挟湿挟瘀为主要特点,舌象主要表现为:舌淡红,质嫩,边有齿痕,苔少或苔薄少津,或舌淡略暗,苔薄腻。结论SARS患者舌象和病情有一定相关性,研究SARS患者舌象对分析病情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胃、十二指肠疾病为临床常见病,以炎症、溃疡多见,病程长,复发率高。舌象变化与胃肠疾病关系密切,同种疾病患者表现不同,个体差异明显,故舌诊与辨证分型于临床诊治过程中有重要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选择有上腹不适、饱胀、嗳气、返酸、腹疼、纳差、黑便等患者做胃镜检查,选明确诊断的常见病患者120例,观察舌象并结合病史等辨证分型。1.2方法舌象排除饮上、药物染色及刮苔情况,于自然光下观察内容:(1)舌质颜色、舌体形态和舌面变化:正常为淡红润泽,不肥不瘦。(2)苔色和苔质:正常为薄白苔。(3)舌下静脉有无…  相似文献   

16.
《形色外诊简摩》曰:"有病,则舌必见苔,病藏于中,苔显于外,确凿可凭,毫厘不爽,医家把握,首赖乎此,是不可以不辨。"'笔者根据这一理论,在临床上采用"舍证从苔"以清胃热,凉血止血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见黄苔(包括薄黄苔、黄腻苔、黄燥苔)者,取得较好疗效。l病例介绍例1,41者,陈某,男,40岁.因反复黑便30余天,加剧2天而入院。主要表现:胃院隐痛不适,黑便,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无力、理化检查:大便OB渊,白红蛋白429/L。治法:清胃热,凉血止血,方药:推木309、紫珠草259、蒲公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舌象及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特点,分析舌象与睡眠节律、体重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因打鼾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80例,其中确诊为OSAHS的患者68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析各组舌象、舌下络脉的特点。研究各组舌象与体重指数及睡眠节律的关系。结果:OSAHS患者舌质分布由多到少依次是淡白舌、红舌、淡红舌、斑点舌。舌苔分布由多到少依次是白厚腻苔、薄白苔、黄腻苔、薄黄苔。对照组主要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轻中度组以淡白舌、红舌和白厚腻苔、黄腻苔为主;斑点舌主要集中在重度组。舌下络脉分级分布主要以1级为主,3级少见,3级舌下络脉主要见于重度OSAHS患者中。舌象与BM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BMI多较高,超重和肥胖患者占绝大部分(约89.71%),不同舌象患者的BMI指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睡眠节律的比较分析显示,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睡眠节律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重度组的Ⅱ期睡眠时间的延长和REM期睡眠时间的明显缩短。结论:淡白舌或红舌、苔腻、舌下络脉1级为OSAHS患者的主要舌象特点。OSAHS患者出现斑点舌、舌下络脉3级多提示病情程度较重。OSAHS重度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睡眠节律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舌象与证型、病情轻重、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肺炎组134例,对照组健康儿童30例,采用DS01-B中医舌象仪采集并分析肺炎患儿住院第1,3,5,7,10天的舌象,并记录其症状、体征、证型。结果:两组舌形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均以正常为主。两组舌色、苔色、苔质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儿童舌色以淡红为主,苔色以白为主,苔质以薄为主。肺炎患儿舌色以红为主,苔色以黄为主,苔质以厚、厚腻为主;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以薄苔为主,痰热闭肺证以厚苔为主,湿热闭肺证以厚腻苔为主;轻度肺炎以淡黄苔、白苔、薄苔为主,中重度肺炎以黄苔、厚苔、厚腻苔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红舌逐渐减少,黄苔、厚苔、厚腻苔先增多后减少,淡红舌、白苔、薄苔先减少后增多。结论:小儿肺炎舌象的舌色、苔色、苔质,能反映肺炎表里寒热虚实及气血津液的变化,能判断病情进退。  相似文献   

19.
176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舌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6例CT确诊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舌象进行了系统观察。舌质方面发现脑梗塞组以紫舌为主、脑出血组以红舌为主(p<0.01);紫舌程度脑梗塞组较脑出血组严重(p<0.01);舌苔方面两组腻苔均多于薄苔(p<0.01)。随病情好转,脑梗塞组淡舌增加(p<0.05),脑出血组红舌减少(p<0.01);两组腻苔均转为薄苔(p<0.01)或黄腻苔转为白腻苔(p<0.05)。比较了各组舌象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未发现规律性变化。本文从中医理论对舌象变化进行了讨论,部分病例做了血液流变性检测,为今后舌象量化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舌诊在银屑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舌指南>云:"辨舌质可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又云:"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征,察舌可占正之盛衰,验苔以识邪之出入."可见舌质的色泽可以反映皮肤病内蕴血热之深浅,舌苔的厚薄可以体现湿热之轻重,舌体之胖瘦暗嫩可辨正气之盛衰.本人在辨证治疗银屑病时,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注重参考舌象而决定处方配伍,疗效满意,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