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总结全反式雏甲酸(ATRA)亚砷酸(ATO)和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作用观察.方法:对53例初治APL患者分别采用ATRA、ATO联合化疗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率71.6%,部分缓解(PR)率13.8%.3年复发率10.5%.结论:APL患者采用ATRA、ATO与化疗治疗缓解高,副作用低,复发率低.因此该方案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APL)所致维甲酸综合征(RAS)患者有效处理方法。方法:本院2001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APL初治患者95例,治疗中出现维甲酸综合征20例,分别采用加用激素、联合化疗、维甲酸原量、维甲酸减量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未出现维甲酸综合征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85.3%,部分缓解率(PR)为10.7%,恶化及死亡率为4.0%,而出现维甲酸综合征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65.0%,部分缓解率为15.0%,恶化死亡率为25.0%。结论:RAS是影响ATRA治疗APL完全缓解率的主要因素,临床出现RAS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阻断RAS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法与化疗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清热中药配合HA、IA、DA、MA等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部分M3患者使用亚砷酸及维甲酸治疗,部分患者静脉滴注参麦、丹参及榄香烯乳等药物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68.97%(40/58),部分缓解(PR)率为13.79%(8/58),未缓解(NR)率为17.24%(10/58),总缓解率为82.76%(48/58);M_1、M_2、M_3三种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较高,M_4、M_6两种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较低,维甲酸及HA治疗的CR率较高。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法与化疗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单独诱导缓解、亚砷酸(As2O3)单独诱导缓解及ATRA As2O3,双诱导缓解治疗21例APL.结果:2例采用ATRA单独诱导缓解,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40.5d:8例采用As2O3单诱导缓解治疗,CR率87.5%,获得CR时间38.3d;9例采用ATRA As2O3,双诱导缓解治疗,CR率88.9%,获得CR时间为30.5d.2例复治患者经系统治疗后也都达CR.随访到2007年12月,3年以上者13例,5年以上者9例,7年以上者4例.仅1例复发.结论:对初发的APL患者,ATRA联合As2O3双诱导配合中医约分期辨证论治,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缩短,且获得长期生存者多,复发病例少.  相似文献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类型。临床特点为易感染和出血、易诱发和加重DIC,病死率高等。本项研究依据中医对白血病本虚邪实的病理认识,以祛邪扶正为治疗原则,采用解毒清热、益气恬血生血法组方复方黄黛片,治疗API,患者155例,60灭CR率为97.42%,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明显骨髓抑制,不出现严重感染与出血,不诱发或加重DIC以及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等特点,疗程中的相关病死率为0%;采用以复方黄黛片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74例CR后患者进行了CR后治疗和随访观察,中位CR期48月,复发率仅14.86%,3年、5年、7年及10年生存概率分别为91.22%、83.33%、78.68%和75.38%,疗效优于当今通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及三氧化二砷。  相似文献   

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类型。临床特点为易感染和出血、易诱发和加重DIC,病死率高等。本项研究依据中医对白血病本虚邪实的病理认识,以祛邪扶正为治疗原则,采用解毒清热、益气恬血生血法组方复方黄黛片,治疗API,患者155例,60灭CR率为97.42%,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明显骨髓抑制,不出现严重感染与出血,不诱发或加重DIC以及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等特点,疗程中的相关病死率为0%;采用以复方黄黛片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74例CR后患者进行了CR后治疗和随访观察,中位CR期48月,复发率仅14.86%,3年、5年、7年及10年生存概率分别为91.22%、83.33%、78.68%和75.38%,疗效优于当今通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及三氧化二砷。  相似文献   

7.
目的:主要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初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3例,联合应用维甲酸以及三氧化二砷对其进行治理,并定义为观察组(7例),另以分别单独使用ATRA以及As2O3治疗的两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10例,随后观察三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早期病死率、达CR所需时间以及副作用情况并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分别单独使用ATRA与As2O3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三组CR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就CR所需时间而言,三组对比观察组所需时间较短,对照组两组早期死亡和不良反应率均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ATRA联合As2O3对APL进行治疗与单用药两组相比疗效较优,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维甲酸及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长期疗效。方法:2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用复方黄黛片、ATRA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13例采用三氧化二砷、ATRA联合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CR15例(100%)、3Ab生存率93.3%,对照组CR12例(92.3%)、3年生存率92.3‰两组CR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CR时间分别为(25.33±1.76)d、(29.58±2.52)d。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治疗组13.3%,对照组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发病机制是因特异性染色体移位导致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干扰了全反式维甲酸作用的信号传导,使全反式维甲酸(ATRA)活性受抑制,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致死率较高~([1])。1986年,ATRA被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得APL的完全缓解(CR)率达到80%~90%。尽管如此,由于病人会对ATRA和化疗  相似文献   

10.
自 1998年 11月以来 ,笔者应用白血康治疗难治与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7例 ,均获得完全缓解 (CR)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符合《新编白血病化疗学》中的诊断标准 (姚尔固 ,徐世柠 ,董作仁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0 5— 10 8)。 7例均为女性 ,年龄 17~ 3 8岁 ,平均 2 4 7岁 ;5例复发者为全反式维甲酸并化疗治疗达CR后 1~ 3 0个月 (平均 17 8个月 )内复发 ,2例难治者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满2个月无效者。治疗方法  (1)诱导缓解治疗 :白血康 (由雄黄、青黛、太子参、丹参等组成 ,安徽天康制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或两者交替、单用ATRA诱导方案的疗效比较;诱导缓解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含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ATRA+砷剂)和对照组(传统方案DA/HA/MA+ATRA+As2O3)进行巩固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ATRA+As2O3或者两者交替组获得CR中位时间分别是34d、35.5d,单用ATRA获得CR中位时间是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治疗组3年复发率3.6%,6年持续缓解率(CCR)93.6%,对照组3年复发率30.5%,6年持续缓解率(CCR)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结论:应用ATRA+As2O3或者两者交替组获得CR中位时间明显缩短;含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ATRA+砷剂组3年复发率低,6年持续缓解率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白血病(非APL)患者46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MEA方案化疗。治疗组于MEA7天方案治疗1周后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2周,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3例,无缓解7例,缓解率65.00%;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缓解14例,缓解率3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以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化疗无法达到长期缓解目的,共9例患者采取常规化疗,其中1例为CR,5例为PR,3例为进展;5例患者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均为PR;3例患者采取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其中1例获得CR,2例为PR;3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倾向于急性白血病,其预后与患者的生存情况均较差,采取硼替佐米对其进行治疗具有靶向作用,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治疗带来希望。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对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具有较高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虚解毒方与中剂量阿糖胞苷为主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予中药煎剂补肾活血解毒方及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的MA方案化疗治疗。结果:11例确诊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例,总有效率100%。骨髓抑制较明显,未见心、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中剂量Ara-c联合米托蒽醌及中药有较好的疗效,也能达到骨髓抑制的效果,而感染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脉饮联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VEGFR、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急性白血病常规化疗方案,M3采用HA方案,其他采用DA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饮口服液。2组均治疗21d。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VEGF、VEGFR、bF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VEGF、VEGFR及bF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PR 4例,CR 18例,NR 8例;对照组PR 2例,CR 11例,NR 17例;观察组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饮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VEGFR、bFGF水平,且患者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化疗对乳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化疗联合针刺治疗的方法进行3周期的治疗,而对照组单纯行3周期化疗,每周期评价化疗不良事件,并在治疗第63天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率(CR+PR)67%(16/24);对照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0例,有效率(CR+PR)50%(11/22)。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联合化疗组的粒细胞下降发生率及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2组间的血红蛋白下降率、血小板下降率、便秘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及转氨酶升高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联合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但未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益气养阴方。诱导缓解以DA、HA、IA等联合化疗方案及M 3患者应用维甲酸、亚砷酸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 86 7%。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提高临床疗效 ,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5%~13%。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该病,诱导缓解率可达90%,但单独长期应用ATRA会发生耐药[1]。因此,如何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以及提高治愈率是目前治疗中的主要问题。有报道表明,砷剂与ATRA和化疗无交叉耐药,两者合用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2007年1月—2009年6月,笔者应用三氧化二砷与ATRA联合治疗方案治疗APL患者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7~68岁。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APL相关标准[3],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砷剂治疗维甲酸诱导缓解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APL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 )注射液 10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2 8d为 1个疗程 ,间歇 7~ 14d。结果 第 1疗程CR率 73% (2 2 / 30 ) ,PR率 17% (5 / 30 ) ,NR率 7%(2 / 30 ) ,病死率 3% (1/ 30 ) ,有效率 90 % ;第 2疗程CR率 5 7% (4 / 7) ,PR率 2 9% (2 / 7) ,病死率14 % (1/ 7) ,有效率 86 % (5 / 7) ;第 3疗程CR率 5 0 % (1/ 2 ) ,病死率 5 0 % (1/ 2 ) ;总有效率为 90 %(2 7/ 30 )。该药与全反式维甲酸 (ATRA)药物无交叉耐药 ;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As2 O3 注射液对复发性APL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较轻 ,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复发性APL的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化疗对乳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化疗联合针刺治疗的方法进行3周期的治疗,而对照组单纯行3周期化疗,每周期评价化疗不良事件,并在治疗第63天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率(CR+PR)67%(16/24);对照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0例,有效率(CR+PR)50%(11/22)。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联合化疗组的粒细胞下降发生率及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2组间的血红蛋白下降率、血小板下降率、便秘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及转氨酶升高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联合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但未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