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颧上颌复合体(ZMC)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颧上颌复合体骨折35例,术前经螺旋CT三维重建,通过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口内上颌切口进行解剖复位,再进行牢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复查的内容包括面部外形、张口度、咬合关系、眶下区麻木症状及其他眼部症状。结果 35例患者中,32例面部外形恢复正常高度和宽度,双侧颜面部对称(另3例恢复外形欠佳),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恢复,眶下区麻木症状消失,复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通过冠状切口结合眶周小切口、口内上颌切口,应用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吉锋  尹通广  徐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96-197,200
目的观察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口腔前庭沟切VI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质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不仅临床效果优,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既安全又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颧眶复合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8例眶复合体骨折并行小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做好颧眶复合体骨折小切口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保证抢救质量,减少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疾病恢复期的功能锻炼配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两种手术切口治疗眶颧复合体(OZC)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收治的单侧OZC骨折患者24例,通常只有面部畸形、张口受限、无明显复视的情况。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摄水平冠状位CT及头面部CT三维像进行比较,根据不同手术切口将其分为:A组(采用冠状切口加口内前庭沟切口),B组(采用冠状切口、眶下缘切口加口内前庭沟切口)。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切口治疗OZC骨折术后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切口及口内前庭沟切口治疗OZC骨折能明显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韩琳  孙庚林  吴炜 《天津医药》2006,34(2):135-136
颧眶复合体骨折常伴有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临床上常先处理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颌面部损伤,这时颧眶复合体的骨折常常已错位愈合,使手术操作困难,因此,选择一个术野开阔、利于操作、损伤小且并发症少的手术入路十分重要。我科在2002年9月-2004年7月对8例颧眶复合体骨折采用睫下延长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各种手术入路方法。方法对37例全面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类型、损伤程度设计口内或口外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 37例中6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口内上下颌前庭沟切口;5例采用眶周切口+口内上颌前庭沟切口+下颌下、颌后切口;26例采用口内上下颌前庭沟切口+口外局部切口,线型骨折处辅助内镜、90°侧壁螺丝刀复位固定。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度及面形恢复较好。结论全面部骨折开放复位固定的手术入路,应在影像学诊断、特别是CT三维重建指导下,明确骨折位置、形态、移位情况,遵循显露好、操作方便、复位固定可靠、切口隐蔽、注重美观的手术原则,综合设计具体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眦横切口入路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参考Knight和North分类法,对23例患者采用外眦横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解剖复位,Mini或Micro钛接骨板坚强内固定。对患者外形、张口度、复视、眼球内陷、X线和螺旋CT(评估同X线)等进行综合评估。按优良差3级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外眦横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入路,可以避免冠状切口的弊端。此法可在直视下开放复位,较好地暴露颧骨复合体连接处及眶下区骨折,松解颧骨骨折块,再进行内固定,效果良好。手术后瘢痕小,面神经功能无损伤,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无双眼复视及其他后遗症。结论应用外眦横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进行颧骨和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具有术野显露广泛、在明视下解剖复位、精确固定的优点,面部瘢痕隐蔽,损伤面神经机会极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头皮冠状切口径治疗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手术要点、优缺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8例患者均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暴露额骨、颧骨、颧弓、鼻骨及眶上、眶外侧份。上颌骨前、外侧壁及眶下缘骨折通过附加的口内切口和睑缘下切口暴露。直视下将骨段复位,小型或微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颧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均完全恢复正常。14例张口受限患者中,13例张口度完全恢复正常,5例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改善。无一例因手术而导致面神经和/或眶上神经损伤,2例皮下积液,1例皮下气肿,经对症处理后痊愈。2例切口周边3mm毛发缺失。结论 头皮冠状切口有操作简单、术野暴露清楚、复位准确、固定方便、疤痕隐蔽等优点。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手术的关键在于寻找颞浅脂肪垫。对于术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并发症,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9.
联合切口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眶—上颌复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颧眶上颌复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经冠状切口附加睑缘或眶下切口对 2 8例颧骨、颧弓、眶骨、上颌骨复合骨折的病人行骨折复位微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2 8例中 2 6例术后效果优良 ,2例效果较差 ;5例出现面神经颞支功能性麻痹 ,两周后恢复正常 ;2例轻度睑外翻 ,在术后两周消失。结论 冠状切口附加睑缘切口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清楚、复位准确、固定方便、术后疤痕隐蔽等优点。加上两处以上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逢佳  方利华 《江西医药》2007,42(8):728-729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口内切口坚固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不同部位的下颌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颏部骨折29例,颏孔区及体部骨折23例,下颌角区骨折8例,多发性骨折12例.均行口内切口坚固内固定,其中6例下颌角区不利型骨折在下颌骨下缘以小型钛板做补偿固定.72例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水平支各部位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颧眶上颌复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经冠状切口附加睑缘或眶下切口对28例颧骨、颧弓、眶骨、上颌骨复合骨折的病人行骨折复位微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28例中26例术后效果优良,2例效果较差;5例出现面神经颞支功能性麻痹,两周后恢复正常;2例轻度睑外翻,在术后两周消失。结论 冠状切口附加睑缘切口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清楚、复位淮确、固定方便、术后疤痕隐蔽等优点。加上两处以上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谢旺祥  高亮  陈明福  丰章坤  张波  陈志伟 《安徽医药》2010,14(12):1433-1435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固定部位和数量。方法根据何冬梅等[1]提出的ZCF分类方法对8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进行分类,对A型骨折采用1点固定;B型骨折采用颧额缝、颧颌缝或眶下缘、颧颞缝三点复位固定;C型骨折采用颧额缝、颧颌缝或眶下缘、颧颞缝、颧牙槽嵴的四点固定。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有影像学复查。所有患者3个月后根据功能与外形分级进行评价。结果固定部位和数量的选择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可靠。优39例(43.82%);良48例(54.93%);差2例(2.25%)。结论对何冬梅等[1]提出的颧骨复合体骨折ABC型骨折进行1到4点的固定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肤微小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经口内入路、面部附加微小切口复位骨折,自攻螺纹钉固定,微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 24例患者中23例恢复正常外形、咬合、张口、鼻腔通气等。疗效优良率95.8%。结论经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肤微小切口配用自攻螺纹钉适宜部分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切口加三维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颧骨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CT或者三维CT重建成像确诊后,设计眶外缘、口腔前庭沟切口,骨折复位后分别行颧额缝、颧上颌缝、眶上缘三维方向的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创均一期愈合。其中有3例患者颧骨突度略显不足;有4例患者术后张口度小于3.7 cm,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均恢复正常;3例患者术后仍遗留有患侧眶下区麻木,但范围明显缩小;4例患者术前有复视,术后复视均消失。结论:本手术方法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外形,减少了手术创伤,而且达到了三维方向坚固内固定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分析坚强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22例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医师确诊均患有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患者均需需以冠状切口加附加切口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2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完全愈合,手术后塌陷的颧骨颧弓完全复位,其他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坚强内固定治疗治疗的效果良好,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经后内侧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6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内侧入路结合重建锁定钢板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愈合4~6个月,无内固定松动、骨折复位丢失,对术膝关节进行功能判定,优5例,良1例.结论 锁定钢板经后内侧切口能有效处理关节内骨折的后内侧平台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对眶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入路方式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眶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麻醉处理后行小切口微创入路或在半冠状切口直视情况下完成骨折复位,并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并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处形态恢复良好,骨折部位固定效果良好,未见并发症或排异反应。结论采用小切口微创入路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眶周骨折的内固定效果明显,治疗后形态恢复良好,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志鸿  郑玉波 《淮海医药》2010,28(4):336-337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实用性、常见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通过3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部分联合前庭沟及睑沿下切口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观察手术效果及常见并发症。结果3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1侧面神经颧支暂时性损伤,1例切口周边脱发,1例术区术后长期疼痛不适,2例术后短期张口受阻,1例术后感染,其他29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头皮状切口具有手术视野开阔,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是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理想的切口方式,但也存在相应的并发症,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中局部小切口入路与半冠状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93例,分为经头皮半冠状切口组45例和局部小切口入路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于术后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45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耳屏前角形切口、腮腺入路切口、颌后切口、翼下颌皱襞切口四种手术入路至髁状突骨折部位,对骨折进行手术。结果45例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良好,张口度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疤痕不明显,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每种手术入路均有其适应症。对不同类型的髁状突骨折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不仅便于暴露骨折断端、解剖复位,而且便于骨折固定,术后效果好,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