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9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UU及CT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患者流产次数与UU、CT感染呈显著正相关。结论:UU和CT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因差异。方法:观察240例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不孕症与继发性不孕症各120例,对所有患者行输卵管通水术,cT、uu检测,腹部或阴道B超检查等,比较原发性不孕症组(A组)与继发性不孕症组(B组)的病因。结果:A组患者的不孕病因中,排卵障碍为31.7%、月经不调为30.8%,显著高于B组患者(8.4%、9.2%),P〈0.05;B组患者中,输卵管通而不畅/不通为30.8%、ASAb阳性为32.5%,显著高于A组患者(10.8%、10.0%),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UU、CT感染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不孕症的病因主要为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主要为AsAb阳性、输卵管阻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奥平栓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CT或,和UU检测阳性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阿奇霉素0.5g,每天1次,首次加倍,多西环索100mg,每天2次,首次加倍;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每晚在阴道深部置入1粒奥平栓,7天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高于对照组64.0%(x2=3.84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奥平栓治疗生殖道CT、UU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生殖抗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方法:本实验用ELISA方法检测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年龄在23~35岁,不孕史两年以上原发不孕妇女540人,继发不孕妇女440人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抗心磷脂抗体(ACPAb)及抗透明带抗体(AZPAb)。结果:原发不孕组各抗生殖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SAb21.48%,AEMAb15.19%,AOVAb19.63%,AHCGAb14.26%,ACPAb12.96%,AZPAb30.74%;继发不孕组各抗生殖体阳性率分别为ASAb18.41%,AEMAb25.23%,AOVAb14.09%,AHCGAb22.05%,ACPAb18.86%,AZPAb29.31%。统计学分析表明继发不孕组AEMAb、ACPAb和AHCGAb阳性率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原发不孕组AOVAb阳性率高于继发不孕组(P〈0.05),ASAb和AZPAb阳性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有194例患者(占19.79%)表现多项阳性。结论:继发不孕组AEMAb、AHCGAb和ACPAb阳性率高于原发不孕组,原发不孕组AOVAb阳性率高于继发不孕组,抗生殖抗体的检测将为女性不孕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分析 2022 年郑州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及淋球菌(NG) 感染情况。 方法:收集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626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 泌物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膜杂交法检测 CT、UU、NG,分析 CT、UU、NG 的感染分布情况。 结果:626 例 患者中,感染的 CT、UU、NG 总阳性例数为 386 例(61.66 %),其中 CT 感染 21 例(3.35 %),UU 感染 383 例(61.18 %), NG 感染 4 例(0.64 %);单一病原体感染 365 例(58.31 %),混合感染 21 例(3.35 %),混合感染率低于单一病原体感染率, 且混合感染以 CT + UU 感染最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 18 ~ 34 岁患者的 CT、UU、NG 感染率均 最高,≥ 60 岁患者的 CT、UU、NG 感染阳性率均最低。 结论:2022 年郑州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以 CT、UU、NG 感染为主, 其中 UU 感染风险高,混合感染以 CT + UU 感染更为常见,青年和中年群体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症病史及子宫榆卵管情况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3471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史及宫腔镜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不孕组中,男方精液异常516例(27.53%),女方有结核史19例(1.01%);继发不孕组中,男方精液异常27例(1.69%),女方有结核史4例(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子宫异常525例(28.01%),输卵管阻塞1548条(41.76%);继发不孕组中子宫异常351例(21.98%),输卵管阻塞1494条(4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症的病史及子宫输卵管异常情况分布不同,电视宫腔镜检查对大多数子宫输卵管疾病可做出精确和迅速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金片配合清支胶囊治疗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160例UU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阿奇霉素,治疗组给予三金片和清支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UU培养结果。结果:三金片配合清支胶囊治疗UU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58.75%,P〈0.05).结论:三金片配合清支胶囊治疗UU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散结镇痛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抗子宫内膜抗体效价变化、停药后妊娠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为83.33%(P〉0.05)。治疗后两组抗体阳性率下降(P〈0.05),阴性率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04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及304例不孕症患者,并随机选择同期妊娠者150例作为对照,进行支原体培养与检测。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不孕症组及对照组Uu感染检出率分别为37.10%,53.33%和3.81%,反复自然流产及不孕患者Uu感染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Uu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和不孕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萆薢丹参三合汤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6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2例,以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3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萆薢丹参三合汤(处方:黄芪、丹参、自术、防风、牡丹皮、桃仁、茯苓、桂枝、赤芍、泽泻、薏苡仁、萆薢、甘萆)治疗。观察治疗后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的转阴率及妊娠情况。结果:2疗程后抗体转阴率:ASAb治疗组72.07%,对照组69.86%;ACAb治疗组69.03%,对照组70.45%;EMAb治疗组36.77%,对照组43.55%。2组各项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未转阴患者继续治疗2疗程后,2组ASAb转阴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A.CAb转阴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EMAb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年内受孕情况:2组均以ASAb(+)妊娠率最高,EMAb(+)妊娠率最低。治疗组与对照组ASAb(+)妊娠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CAb(+)及EMAb(+)妊娠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2项抗体(+)妊娠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总体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萆薢丹参三合汤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不孕症抗体转阴率疗效优于单用地塞米松,且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和精液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100例肾阳虚型不育症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0名正常生育男性为健康对照组,均在上午8:00~10:00留取精液和静脉血液标本,进行精液分析检测和性激素6项、抑制素B(INHB)检测分析。结果:研究组T、INH-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R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在精子活力和精子活率、精液量上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液化时间显著延长(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对照组LH与a级百分比、a+b+c级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FSH与a+b级百分比、a+b+c级百分比呈负关(P0.05,P0.01);T与b级百分比、a+b+c级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INH-B则呈正相关(P0.01)。研究组FSH与精子各级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E2和PRL均与a级百分比、a+b级百分比呈正相关(P0.01或P0.05);精子畸形率与FSH、INH-B负相关显著(P0.01,P0.05)。结论: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患者多项精液参数和性激素与正常生育男性存在显著差异,其多种性激素与精液参数具有相关性,可能存在多种激素调控通道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月经期应用解毒化浊中药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0例于月经第1~5 d予解毒化浊中药双花坤孕胶囊治疗,并于月经干净后4~6 d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对照1组30例于月经干净后4~6 d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并在非经期予解毒化浊中药双花坤孕胶囊;对照2组30例于月经干净后4~6 d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并在非经期予环丙沙星。3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输卵管再通情况、用药对月经的影响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转阴率,随访2年观察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1组总有效率93.3%,对照2组总有效率9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2.0%,均高于对照1组(53.4%,76.7%)、对照2组(50.0%,70.0%)。随访2年,治疗组受孕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T、UU转阴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2组治疗后CT、UU转阴率高于对照1组(P〈0.05)。3组用药对月经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期应用解毒化浊中药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对患者月经情况无影响,用药安全。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有效杀灭病原体,明显改善症状,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并观察中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EMs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IVF-ET胚胎移植前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对照组20例,不予药物治疗。并以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于窗口期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中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亦无明显变化(均P0.05);EMs不孕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PI)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型血流分布约23.33%(7/30),对照组Ⅰ型血流分布占25.00%(5/20),正常组为66.67%(20/30),明显高于EMs不孕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Ⅰ型分布提高至60.00%(18/30)。治疗组正常妊娠率约46.67%(14/30),对照组正常妊娠率为30.00%(6/20)。结论 EMs可能影响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中药治疗可提高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宋阳  肖春艳  何燕萍 《吉林中医药》2014,(12):1292-1294
目的观察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对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IL-6、β-EP和ENK的调节,以及患者妊娠率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36例患者分为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和加减归肾丸组,每组各18例。加减归肾丸组采用归肾丸加减治疗,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在加减归肾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次、关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结果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妊娠率为38.87%,加减归肾丸组妊娠率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治疗前IL-6[(429.12+123.20)pg/m L]、β-EP[(18.93+8.33)pg/m L]和ENK[(23.92+8.41)pg/m L]与治疗后IL-6[(359.13+81.71)pg/m L]、β-EP[(13.84+4.96)pg/m L]和ENK[(17.62+2.97)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治疗后IL-6[(359.13+81.71)pg/m L],与加减归肾丸组IL-6[(429.93+84.96)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治疗可通过对免疫性不孕女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从而改善机体免疫环境,增加其妊娠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苍附导痰汤加减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行人工授精有正常排卵的已婚女性298例为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治疗;355例PCOS不孕症患者为治疗组,治疗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Ⅰ组(160例)和治疗Ⅱ组(195例),治疗Ⅰ组给予氯米芬片(clomiphene,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治疗Ⅱ组给予CC+HMG+HCG+苍附导痰汤加减方,疗程均为3个周期。观察各组患者妊娠率、监测子宫内膜厚度、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表达。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Ⅰ组子宫内膜厚度下降(P〈0.05),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RI升高(P〈0.05);与治疗Ⅰ组比较,治疗Ⅱ组子宫内膜厚度增高(P〈0.05),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RI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Ⅱ组HOMA-IR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前治疗Ⅰ组、Ⅱ组HOMA-IR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Ⅰ组HOMA-IR水平升高(P〈0.05),而治疗Ⅱ组HOMA-I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Ⅱ组UCP2水平增高(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对照组妊娠率为16.1%(48/298),治疗Ⅰ组为23.1%(37/160),治疗Ⅱ组为33.8%(66/19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Ⅱ组妊娠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苍附导痰汤加减方可提高PCOS患者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和胰岛素抵抗、增加UCP2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值得在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合并UU感染的不育(精子活力低下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知柏地黄丸治疗组(观察组)64例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56例。治疗组以知柏地黄丸口服,对照组口服VitE、ATP及敏感抗生素。中西药组均治疗75天,治疗前后对精液指标进行检测并行对比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精子活率、活力及正常形态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28.12%,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治愈率为16.07%,总有效率为69.64%,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柏地黄丸可以通过抑制UU生长,改善精液理化状况,提高精液质量,有效治疗UU感染性不育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分析营养泵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者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34例COPD机械通气者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营养泵肠内营养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同时给予两组研究对象相应营养支持方法且对所有研究对象相关免疫指标进行检测与机体恢复时间观察,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营养泵肠内治疗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在营养支持前后相比^p〈0.01,对照组CD3^+(%)、CD4^+(%)和CD4^+/CD^4+水平在营养支持前后相比◆p〈0.05,而在营养支持后两组研究对象CD3^+(%)、CD4^+(%)和CD4+/CD2^+水平相比^■p〈0.05。结论:营养泵在改善COPD机械通气者免疫力方面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补肾健脾消症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消症方对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各30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化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Karnofky评分)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术后患者NK细胞活性、CD3^+和CD4^+显著降低(P〈0.05),而CD8^+明显升高(P〈0.05),致CD4^+/CD8^+比值降低(P〈0.01);2、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单纯化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降低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NK细胞活性、CD8^+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在CD3^+、CD4^+、CD4^+/CD8^+比较上差异更为明显(P〈0.01);3、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联合化疗组治疗后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消症方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49例,湿热兼虚者53例;对照组38例。对各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予以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各组的CD4+数值均增高,CD8+数值均降低,CD4+/CD8+的比值均增高,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湿热夹瘀组及治疗湿热兼虚组CD3+数值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益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疗效与对照组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