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椹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桑椹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能量饲料诱发的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ip 30 mg·kg-1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桑椹多糖低剂量组(ig150 mg·kg-1·d-1)、中剂量组(ig 300 mg·kg-1·d-1)、高剂量组(ig 450 mg·kg-1·d-1)及罗格列酮治疗组(ig 4 mg·kg-1·d-1)。持续ig给药60 d后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的含量。结果:桑椹多糖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FBG,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和Ins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桑椹多糖能有效地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促进Ins分泌,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精葚果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加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精葚果颗粒低(L,1.0g·kg-1),高剂量组(H,3.0g·kg-1),盐酸二甲双胍组(0.3 g·kg-1).各组均ig给药14d.观察精葚果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血清胰岛素(Ins)的影响.结果:精葚果颗粒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FBG,给药14 d后较模型对照组FBG明显下降(P <0.05);TC及TG均显著降低(P<0.05) HDL-C及Ins的含量升高(P<0.05).精葚果高剂量组的降糖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精葚果颗粒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滋肾清肝代平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30 mg·kg-1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滋肾清肝代平方低剂量组(灌胃400 mg·kg-1·d-1)、中剂量组(灌胃800 mg·kg-1·d-1)、高剂量组(灌胃1200 mg·kg-1·d-1)及罗格列酮治疗组(灌胃4 mg·kg-1·d-1)。以滋肾清肝代平方低、中、高剂量持续给药30 d后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的含量及口服糖耐量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清肝代平方可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FBG、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耐量实验(OGTT)中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水平(P<0.05),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和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P<0.05)。结论:滋肾清肝代平方能有效地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纠正脂代谢紊乱,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白虎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白虎汤高(15 g·kg-1)、中(7.5 g·kg-1)、低剂量组(3.7 g·kg-1)和二甲双胍组(0.2 g·kg-1).人参白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g不同剂量的人参白虎汤,二甲双胍组ig二甲双胍,模型组与对照组ig等量自来水.给药4周后取血,测定血糖(Glu)、血脂、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和胰岛素耐量的变化.结果:人参白虎汤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Glu(P<0.05或P<0.01)、胆固酵(TC)(P<0.05或P<0.01)、甘油三酯(TG)(P<0.05或P<0.01)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改善糖耐量(P <0.05或P<0.01),增强糖尿病大鼠Ins敏感性(P<0.05或P<0.01),但对Ins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人参白虎汤在降血糖、降血脂、改善糖耐量、增强Ins敏感性方面作用显著,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增强大鼠对Ins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地黄与熟地黄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目的:比较地黄与熟地黄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及血脂作用。方法:雄性C57小鼠ip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地黄与熟地黄分别以6,4,2 g·kg-1剂量ig给药,1次/d,连续2周,分别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地黄6 g·kg-1能降低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改善血脂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地黄4 g·kg-1与熟地黄6 g·kg-1降血糖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地黄与熟地黄降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的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地黄比熟地黄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及改善血脂水平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茱萸丸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降脂等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10只,随机抽取50只作为正常大鼠实验组,其余60只为糖尿病大鼠组。糖尿病组以高脂饲料诱导加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 ip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7 d后选取成模大鼠50只。50只正常大鼠和50只糖尿病大鼠各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0.9%生理盐水)、模型组(0.9%生理盐水)、药物组(盐酸二甲双胍0.2 g.kg-1)、茱萸丸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75,1.5,3 g.kg-1),每组10只。连续ig给药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茱萸丸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对正常大鼠血糖无明显变化;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P<0.01),明显降低大鼠TC,TG,对糖尿病大鼠治疗后期的体重减轻起到延缓的作用(P<0.01)。结论:茱萸丸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和体重。  相似文献   

7.
糖脂清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喂饲高脂饲料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按糖脂清用药剂量为6,3,1.5 g生药·㎏-1体质量灌胃给药,以血脂康(0.25 g·㎏-1体质量)作为阳性对照,给药30 d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糖脂清能显著降低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同时能降低MDA含量,升高抗氧化相关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糖脂清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转基因Kkay2型糖尿病小鼠为模型,观察用辛开苦降法传统煎剂(辛开苦降第1组)、辛开苦降法颗粒剂(辛开苦降第2组)干预对Kkay 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脂的疗效。方法:10周龄雄性初发2型糖尿病KKay小鼠36只按血糖值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67 g·kg-1·d-1)、辛开苦降煎剂组(8.7 g·kg-1·d-1)、辛开苦降颗粒剂(8.7 g·kg-1·d-1)。每天灌胃给药1次,4周后测定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给药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1),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明显升高。辛开苦降煎剂、辛开苦降颗粒剂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模型组(P<0.01),空腹血糖值低于模型组(P<0.0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低于模型组,辛开苦降传统煎剂和辛开苦降法颗粒剂之间并无差异。结论:辛开苦降法可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KKay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糖水平,并能降低血脂水平,且煎剂和颗粒剂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糖尿病大鼠模型组(3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0.1 mol·L-1枸橼酸钠溶液.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 30 mg·kg-1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DM)组、普罗布考(DP)组、津力达(DJ)组,每组10只.DJ组按津力达颗粒5 g· (kg·d)-1灌胃,DP组按500 g·(kg·d)-1剂量给予普罗布考混悬液灌胃,另两组大鼠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30 d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津立达颗粒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同时能降低MDA含量,升高抗氧化相关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津立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降糖颗粒降糖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降糖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8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4~5周龄,维持饲料喂养1周,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70只采用KK饲料喂养加60mg·kg-1的STZ ip诱导糖尿病,造模成功60只。随机分为黄芪降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g·kg-1),盐酸二甲双胍片组(0.3 g·kg-1)、参芪降糖颗粒组(0.2 g·kg-1)、模型组,每组各10只。各组ig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黄芪降糖颗粒对小鼠空腹血糖(FBG)、体重(Weight)、血清胰岛素(Ins)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有效控制小鼠体重降低,改善胰岛β细胞损坏。与模型组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体重值(28.88±6.79)mmol·L-1,(9.69±2.66)mU·L-1,(20.00±1.18)g比较,黄芪降糖颗粒高剂量组(13.20±2.02)mmol·L-1,(18.98±1.41)mU·L-1,(26.08±0.63)g和盐酸二甲双胍片组(13.40±1.92)mmol·L-1,(17.33±1.23)mU·L-1,(25.83±0.89)g均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降糖颗粒低剂量组(19.35±2.02)mmol·L-1,(15.89±1.38)mU·L-1,(25.69±0.44)g和参芪降糖颗粒组(20.38±1.93)mmol·L-1,(15.80±1.21)mU·L-1,(22.90±0.74)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降糖颗粒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血脂、血粘度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葛根素组三组进行喂养与给药,30天后测定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含量明显增加(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与高脂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葛根素组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葛根素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瘀窍闭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文献和临床研究,并分析了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病理变化,提出了血瘀窍闭是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关键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周宝宽  张明雪 《中医药学刊》2010,(11):2399-2402
目的:观察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血压、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收集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者200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人)与对照组(100人),分别用滋阴平肝潜阳汤和杞菊地黄丸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证候疗效、血脂、血糖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合并在一起,用药前,收缩压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313个单位;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降低0.134各单位;用药前,舒张压与总胆固醇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增加0.181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前,收缩压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每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301个单位;高密度脂蛋白每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降低0.212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前,舒张压与总胆固醇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增加0.228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后,收缩压与血糖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血糖每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241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后,舒张压与总胆固醇、血糖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降低0.237个单位,血糖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上升0.225个单位。对照组用药前,收缩压与总胆固醇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303个单位。对照组用药前,舒张压与血脂、血压没有明显的关系。对照组用药后,收缩压与血脂、血压没有明显的关系。对照组用药后,舒张压与血糖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血糖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增加0.262个单位。结论:滋阴平肝潜阳汤是治疗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有效方药,不但能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还有降血脂作用。血压与血脂、血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眼底血管病,属中医的血瘀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近年来,采用中药为主治疗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脾肾不足为主,故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并结合西医治疗成为了当今治疗再障的主要方法。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治以活血化瘀与补益脾肾并重,并结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治疗过程中重视活血化瘀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姜浩  梁君昭  王宇龙  刘月 《河南中医》2016,(10):1733-173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病机是血瘀形成,痹阻心脉,不通则痛。血瘀的病机形成大致可以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血瘀、热结血瘀等证型。其治法可以分为益气活血、行气活血、养血活血、滋阴活血、温阳活血、化痰活血、利水活血、解毒活血等。  相似文献   

18.
血脉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探讨了血脉病病机演变规律:血脉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肝、肾三脏虚损,功能失调是其发病根本;脂质运化失常为病理基础;痰浊、血瘀是血脉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浊脂积留,生痰化瘀,胶结血脉,最终闭阻血脉是血脉病病机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凉血止血剂是为治疗热证出血而设的方剂,但出血的同时瘀血也会随即产生。本文论述了瘀血形成的原因及凉血止血剂中运用活血化瘀法的方例,为临床合理运用凉血止血剂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晨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4,(10):1531-1532
观察近年来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文献,分析SLE的病因病机,并结合SLE血瘀证临床表现,认为SLE病程反复迁延,时轻时重,各种致病因素都可不同程度地导致血瘀,瘀血不仅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贯穿于SLE的始终。所以,活血化瘀法治疗SL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