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的报道很多,但对各种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之间的比较报道较少。现将我们检测的结果报道如下。三材料和方法1.1标本:310例阳性标本均来自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98人,女112人,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9岁。100例阴性标本来自健康体检者。1.2主要试剂:HBsAg、抗一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EIA试剂盒和HBV-DNAPCR试剂盒均购于华美生物工程公司。1.3方法: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lgMEIA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nnV-DNAPCR,…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2 0 0 1年 3~ 6月对石家庄地区一些单位的15 13例健康人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 HBe和抗 - HBc进行了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其中对检测出抗 - HBc阳性率高的问题及检测结果的临床价值、阴阳性的判定划分等问题有必要加以阐述 ,以供商讨。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石家庄地区地方单位的 15 13例健康人 ,年龄 2 6~ 73岁 ,平均 4 7.3岁。1.2 试剂 :珠海亚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1.3 方法 :ELISA法 ,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2 结  果检测结果见表 1。表 1  15 13例乙肝病…  相似文献   

3.
无偿献血员检测抗HIV阳性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厂家抗HIV酶联免疫试剂盒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初检试剂采用国产双抗夹心酶联免疫试剂,复检试剂采用进口间接法酶联免疫试剂,用于筛选献血员抗HIV阳性者。结果 初检试剂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共检测标本16282例、检出阳性82例,阳性率达5.04/万分率,用进口试剂进行进一步检测阳性1例,后经确认阳性1例(蛋白印迹法),复检试剂采用间接法共检测标本14458例、检出阳性32例,阳性率达2.21/万分率,用另一家进口试剂检测均为阴性,国产试剂用于献血员初检可以筛选出真阳性,说明国产试剂敏感度尚可,进口试剂敏感度更高。国产与进口试剂都表明假阳性率较高其原因值得探讨。结论 作为献血员筛选试剂,今后业们仍需正确选择质量高的厂家试剂,提高试剂的敏感度和特导性,尽量避免假阳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每天在来院就诊的患者和体检人群中,均有较高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乙肝两对半[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5)、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造成金标法快速检测抗-HCV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usA)和金标法做比较及稀释试验。结果对我院门诊患者12000例进行检测,ELISA法检测阳性为340例,阳性率为2.8%;金标法检测阳性为350例,其阳性率为2.9%;金标法进行检测的假阴性率为5.3%,假阳性率为0.2%。结论金标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观察直观、省时的检测抗-HCV的方法。临床虽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与假阴性率,可能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试剂自身原因造成,但金标法仍可作为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比较适合的方法推广应用,对于早期发现、控制和预防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实验室检测HIV抗体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法分别初筛检测550份来源于自愿咨询者、术前检查、产前检查、其他医院送检血清、公安机关羁押人群、娱乐场所性服务者等高危人群的血清。结果:阳性者送清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并对两种初筛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假阳性率为0.36%,胶体金法试剂假阳性率为2.0%.假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的特异性大大高于胶体金法试剂。适合有条件的实验室或采供血机构批量检测。胶体金法检测时间较短,实验步骤较少,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单份检测适合于边远地区,基层医院、标本量少及临床紧急需要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贾庆宇  尤万庆 《河北中医》2003,25(12):900-901
目的 观察增免调肝解毒汤治疗无症状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无症状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1 40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90例口服增免调肝解毒汤 ,每日 2次 ;对照组 5 0例口服益肝灵 ,每次 2片 ,每日 3次。 2组均 2个月为 1个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阴转率 85 .6%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阴转率 91 .9%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 HBe)阴转率 80 .0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阴转率 81 .1 % ;对照组HBsAg阴转率 8.0 % ,HBeAg阴转率 1 8.2 % ,抗 HBe阴转率 1 6.7% ,抗 HBc阴转率 1 6.0 %。 2组HBsAg、HBeAg、抗 HBe、抗 HBc阴转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轻度异常患者治疗后ALT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P <0 .0 1 )。结论 增免调肝解毒汤治疗无症状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CR- EL ISA)测定乙型肝炎病毒 DNA(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定量 PCR- EL ISA法和 EL ISA法分别检测 2 0 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 HBV DNA和 HBV血清标志物(HBVm ) ,3 4份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血清 HBV DNA含量 >4× 10 6 拷贝 /ml分别是抗 HBc Ig M组、HBe Ag组、抗 HBc组、抗 HBe组和三抗体组 (抗 HBs、抗 HBBe、抗 HBc) ,其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0 % ,97.75 % ,62 .3 0 % ,41.67% ,16.0 0 %。结论 :PCR- EL ISA法定量检测 HBV DNA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为临床早期诊断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 ,判断有无传染性以及药物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辣蓼醇提液对 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辣蓼醇提液对 HepG2.2.1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采用药物不同浓度处理 HepG2.2.15细胞72h 后,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 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 HBsAg 和 HBeAg 的分泌水平。结果:辣蓼醇提液浓度为1.8、0.9mg/ml 时,对细胞有明显毒性;浓度为0.6、0.3、0.1 mg/ml 的辣蓼醇提液处理 HepG2.2.15细胞株72h 后,对 HBsAg、HBeAg 的分泌有抑制作用(P <0.05),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辣蓼醇提液具有体外抗 HBV 的作用,同时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滞留时间(即预孵时间)的增加对ELISA抗-HIV和抗-HCV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同一台RSP200把72个标本加到5块ELISA抗-HIV酶标反应板中,置室温中分别在0、15、30、45、60min进入同一台BEPIII进行检测。抗-HCV的检测方法与抗-HIV相同。结果:ELISA抗-HIV酶标反应板和ELISA抗-HIV酶标反应板在室温(23℃)、湿度68%条件下,随着放置时间越长,各标本的检测值越大。结论:酶标反应板预孵时间在室温中不超过15分钟,能提高ELISA抗-HIV和抗-HCV的实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种检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万孚试剂和免疫斑点法欧蒙试剂及海奥万信试剂同步检测131例标本中ENA抗体谱中的6种抗原(抗nRNP、抗Sm、抗SSA、抗SSB、抗Scl-70、抗Jo-1),分析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欧蒙试剂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万孚和海奥万信(P均<0.05),3种试剂检测结果一致性除抗SSA抗体外均较高。结论检测抗ENA抗体谱免疫斑点法优于WB法,3种试剂中以欧蒙试剂检测敏感性较高,且与临床诊断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按检测结果,将最常见组合模式分为14种,每组随机取样30例,共420例,1组HBsAg、HBeAg和HBcAb阳性;2组HBsAg、抗HBe和HBcAb阳性;3组HBsAg、HBeAg阳性;4组HBsAg、HBcAg和HBcAb阳性;5组HBsAcb和抗HBe阳性;6组抗HBs、抗HBe和HBcAb阳性;7组抗HBs和HBcAb阳性;8组抗HBe和HBcAg阳性;9组抗HBs和抗HBe阳性;10组抗HBs阳性;11组HBcAg阳性;12组HBsAg、抗HBs和HBcAb阳性;13组HBsAg阳性;14组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但肝功能异常。上述患者均空腹采血,-20℃保存备检。所有标本均检测抗-HAVEgM、抗-HCV、抗-HEVEgM阴性。每组合均采用FQ—PCR方法测定HBVDNA含量。结果:本研究中常见的组合HBsAg( )/抗HBe( )/抗BHc( )(1/3/5)组合中和HBsAg( )/HBeAg( )(1/3)HBVDNA的检出率均为100%,而且均为较高浓度。抗HBs( )/抗HBe( )/抗BHc( )(1/4/5)组合中,有46.67%检出HBVDNA。抗HBs( )/抗HBe( )/抗BHe( )(1/4/5)HBVDNA阳性率9.9%。抗HBs( )/抗BHc( )/(2/5)HBVDNA阳性率6、67%,抗HBs( )/抗HBe( )(2/4)HBVDNA阳性率3.33%。单项抗BHc( )为23.33%。本组HBsAg( )者,HBVDNA8例阳性(26.6%)本组HBVM均阴性而ALT升高者,有5例HBVDNA呈低滴度水平。结论:总之,既往在临床上仅依据HBV血清标志物抗原抗体的检测,来判断病人的传染性、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等是不全面的,在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结合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血清胆汁酸(TBA)的检测对于肝病患者检测具有操作简便且检验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并且还是测定职业性肝细胞中毒早期肝损伤筛选的敏感性指标。1仪器与试剂1.1仪器:荷兰Ⅱ型半自动分析仪。1.2方法:酶偶联终点法(试剂盒)。1.3试剂:液体缓冲物,冻干试剂A、液体试剂B及三种不同浓度的液体校准物。冻干试剂A以缓冲液复溶。复溶后试剂冷藏稳定性为7天。缓冲溶液、液体试剂B及标准液冷藏稳定性均为18个月。线性可达200umol/L(上海长征——康仁公司)。2数据的收集及测定方法2.1数据的收集:数据得自1997年2~1997年10月本…  相似文献   

14.
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与儿童HS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价值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49例HSP患儿和41例健康对照组患儿体内的阳性率。结果:HSP组中AECA检测阳性率(53.1%)明显高于对照组(O%),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IgA—AECA检测阳性率高于IgG—AECA;肾炎组AECA阳性率高于非肾炎组,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AECA参与HSP的发病过程,可反应肾脏是否受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Anti--CCP)(抗CCP抗体)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eckMan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分别检测EORA组94例,骨关节炎(0A)组92例患者血清抗CCP抗体。结果:EO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OA对照组(P〈O.01)。结论: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与骨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妇女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236例血清抗精子抗体,同时测定187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妇女检测ASAb阳性率为25.8%,健康孕妇ASAb阳性率为3.3%(P〈0.05)。结论:AsAb是不孕及反复自然流的重要病因之一,合理地进行AsAb检测有助于确定病因,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7例风湿病患者血清中GPI抗原的含量,其中68例RA患者,49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同时还检测其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heumatiod factor,RF)、血沉(ESR)、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补体3(C3)、补体4(C4)、酸性糖蛋白(AGP)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分析RA患者GPI抗原水平与RF、ESR、IgG、IgA、IgM、抗CCP抗体、C3、C4、AGP和CRP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中GPI抗原含量为:(1.61±1.87)μg/ml,在RA患者中GPI的含量为(2.48±1.93)μg/ml,其他风湿病为(0.40±0.81)μg/ml。GPI抗原的阳性率在RA患者中为98.5%,其他风湿病中为26.5%。RA组57.3%的病人浓度高于2μg/ml。GPI的含量在RA组和其他风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I与RF、抗CCP-Ab、ESR、IgG、IgA等存在相关(P〈0.05或P〈0.01)。结论: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RA组血清中GPI升高最明显。血清GPI可作为RA的诊断指标。如果GPI和RF、抗CCP-Ab联合检测,将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借以判断联合检测中确定乙肝病毒有无复制及传染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六项(乙肝两对半加抗HBcIgM)和前S1抗原,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HBeAg(+)模式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前S1抗原与E系统关系密切。145+伴抗HBcAb—IgM(+)者中在HBeAg(-)模式中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均最高,分别为462%和57.7%,显示抗HBcAb—IgM也是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前S1抗原较HBeAg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好。结论:前S1抗原在联合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在HBeAg(-)模式中可作为乙肝病毒活动与复制的独立指标,避免因HBeAg变异而差生的隐性误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深圳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对我院2580树体检者的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作了同步检验,对不同性别及各种组合模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分别为9.38%、55.74%、2.48%、11.71%、15.43%。男性HBsAg、HBeAg阳性率高于女性(P<0.01);男性HBsAb阳性率低于女性(P<0.01)。说明男性乙肝病毒易感性高于女性,免疫反应比女性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HBeAg和抗-HBe双阳性的原因。方法:初筛试验用一步法检测。复核试验HBeAg仍用一步法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抗-HBe用二步法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法。结果:63份HBeAg和抗-HBe双阳性标本经复核:18份HBeAg阴性,45份抗-HBe阴性。结论:“e”系统双阳多为操作误差和一步法造成,必需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