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体酮药膜的局部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黄体酮药膜局部应用安全性。方法:分别用常规方法进行黄体酮药膜的大鼠急性毒性试验、家兔皮肤刺激试验、大鼠阴道局部刺激试验、豚鼠皮肤致敏性试验。结果:大鼠阴道给予黄体酮药膜一天的最大耐受剂量为400mg/kg;家兔皮肤刺激实验结果显示,皮肤无红斑、红肿等刺激反应;大鼠阴道刺激试验结果显示,经阴道给药后子宫无充血、肿胀情况,阴道也未见充血与肿胀等炎性反应;豚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未见过敏反应。结论:黄体酮药膜大鼠一次经阴道途径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400mg/kg,无皮肤刺激性、阴道局部刺激性与皮肤致敏性,临床阴道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筋骨活络搽剂的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刺激、皮肤过敏。试验结果表明,筋骨活络搽剂对家兔完整、破损皮肤均无毒性作用,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是一种安全的治疗骨质增生新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肤软膏对皮肤是否有刺激作用及致敏作用。方法:采用豚鼠,用药物反复致敏接触皮肤,末次致敏后14天进行攻击,0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现象,并计算致敏率;采用家兔进行皮肤刺激试验,用同体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对照法观察舒肤软膏对皮肤的刺激作用。结果:舒肤软膏组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家兔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接触舒肤软膏后不同时间均未见异常反应。结论:舒肤软膏无皮肤致敏反应和皮肤刺激性反应,局部应用较安全。舒肤软膏对皮肤刺激性及致敏作用@李晓冰$泸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刘剑$泸州医学院药…  相似文献   

4.
磺胺嘧啶银霜[1]为磺胺类抗菌药,具有磺胺嘧啶和银的盐的双重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直接涂于创面。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对磺胺嘧啶银霜进行皮肤刺激和皮肤过敏试验。观察家兔多次接触磺胺嘧啶银霜后所产生的刺激性反应情况以及在豚鼠皮肤重复接触磺胺嘧啶银霜后,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克菌宁治疗妇科疾病有肯定疗效,杀菌力强,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非临床安全性试验证实,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187.5克原生药、是临床用药的375倍,对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刺激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每公斤体重25克原生药可使家兔阴道粘膜组织  相似文献   

6.
紫香驱蚴灵是预防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新型皮肤外用药。经毒性试验研究证实,大鼠口服LD50为2636(2207—3148)mg/kg,皮肤给药的LD50>5325mg/kg。家兔皮肤敷药部位未见红斑和水肿,豚鼠皮肤过敏试验,未见过敏反应,表明紫香驱蚴灵属低毒类、无刺激性、弱致敏性物质,局部皮肤外用是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重组鼠疫组分疫苗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鼠疫组分疫苗的毒理学作用以评价其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对重组鼠疫组分疫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将疫苗1次给予小鼠后,观察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及小鼠对该药物的最大耐受量。分别进行小鼠和豚鼠的异常毒性试验,观察动物有无异常反应,7d后每只动物体重变化。进行家兔的局部刺激试验,注射给药后对动物和注射部位进行肉眼观察,取注射局部皮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进行豚鼠的全身过敏试验,将致敏的动物静脉快速注射攻击,观察豚鼠有无过敏症状。 结果2种浓度疫苗经腹腔和皮下2种途径注射小鼠,均未引起小鼠的异常症状和死亡,小鼠对重组鼠疫组分疫苗的最大耐受量大于10000μg/kg。小鼠和豚鼠的异常毒性试验表明,注射后7d每组动物均全部健存、无异常反应,且7d后每只动物体重均有增加,均符合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要求。局部刺激试验中疫苗对家兔注射局部皮肤未引起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全身过敏试验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 结论重组鼠疫组分疫苗的急性毒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局部刺激试验和全身过敏试验毒理学实验结果显示,重组鼠疫组分疫苗用皮下注射的途径进行免疫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Rtnf是否具有血管刺激作用、全身过敏反应,评价其注射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家兔耳缘静脉刺激实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ASA)观察注射用药Rtnf的安全性。结果:注射用Rtnf对家兔血管内皮无损伤和刺激作用,病理切片观察,耳廓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各结构完好,未见变性、坏死、缺失,表皮下乳头层及网织层无炎细胞渗出、无出血,血管内无血栓形成,附件结构正常;豚鼠未出现过敏现象。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注射用Rtnf溶血性试验符合注射用药安全性要求;无血管刺激作用;对豚鼠不致敏。  相似文献   

9.
<正> 为探索副鼻窦的免疫功能,我们经眼眶作筛窦穿刺术(以下简称筛穿),对豚鼠“筛窦”进行刺激,以豚鼠RE(家兔红细胞)花结试验和DNCB(二硝基氯苯)迟发型皮肤试验作为观察指标,来验证它与机体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0.
肌腱缝合线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肌腱缝合线的生物相容性,在细胞毒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溶血试验等生物学研究。根据标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人工肌腱缝合线的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均为阴性,表明此种缝合线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是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1.
参照ISO 10993系列标准,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对阳极氧化表面改性纯钛作为经皮植入材料进行了生物学性能评价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改性纯钛无细胞毒性,皮肤刺激反应属于极微弱类型,不存在致敏潜能,是生物学性能优良的经皮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2.
背景:国内外对纳米拓扑结构生物效应的探讨比较多,而缺乏对纳米拓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拓扑结构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依据GB/T_16886中相关规定,采用纳米拓扑结构材料对昆明小鼠、新西兰大白兔、人行全身毒性试验、刺激与致敏试验及急性溶血试验。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于纳米拓扑结构,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试验动物均无死亡,试验前后体质量无明显差异;刺激与致敏试验中,所有试验动物局部皮肤均无红斑、溃烂等反应,阳性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急性溶血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无明显溶血反应,吸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溶血率符合小于5%的标准。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此纳米坑上表现出良好的黏附、细胞形态,并且复合培养3 d较1 d细胞增殖明显。提示此纳米坑结构无生物学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骨科替代植入物试用于临床,但长期生物相容性仍需要全面的评测。 关键词:纳米拓扑结构;纳米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急性毒性试验;刺激与致敏试验;急性溶血试验;体外细胞试验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3.019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质粒DNA体外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状况,建立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评价豚鼠细胞免疫水平的试验方法。方法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豚鼠全血,经植物血凝素(PHA)和质粒DNA刺激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增殖状况。结果豚鼠全血经PHA和D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不同;未免疫组经DNA和PHA刺激后增殖的差异显著,免疫组差异不显著。DNA质粒在体内外均可作为刺激源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活细胞染料CFSE染色的豚鼠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方法,可方便、快速、有效地评价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背景:镁合金作为潜在的新型医用可降解生物金属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植入物需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价镁铝合金(AZ31B)的致敏性。方法:白化豚鼠35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10只和体积分数为5%甲醛阳性对照组10只,镁铝合金浸提液组15只。根据《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最大剂量致敏试验步骤进行皮内诱导、局部诱导和激发。激发阶段去除贴附物后6,24,48,72h的豚鼠皮肤反应按Magnusson和Kligman等级进行分级。激发阶段去除贴附物后72h后对皮肤进行活检,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光镜下观察。结果与结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镁铝合金浸提液组激发阶段去除贴附物后24,48,72h皮肤无致敏反应,而甲醛阳性对照组在这任一时间点均有中度以上红斑。活检皮肤光镜下镁铝合金浸提液组未见皮肤水肿,皮肤棘细胞层水肿,血管周围、弥漫的真皮和表皮单核细胞浸润,见散在少量的嗜碱性细胞。结果提示镁铝合金浸提液在致敏方面具有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变应原与小儿慢性咳嗽的相互关系。方法对89例慢性咳嗽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选择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10种,食入性变应原10种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部位选择前臂屈侧。结果89例慢性咳嗽患儿皮肤点刺试验阳性49例,阳性率54.9%。30例健康儿童皮肤点刺试验阳性8例,阳性率26.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咳嗽与变应原关系密切,咳嗽迁延不愈可用变应原检测作为病因辅助诊断,以便避免过敏原的刺激减轻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6.
肤尔特液用高出原液5倍浓度涂抹豚鼠皮肤(2ml/300克体重),每日一次,连续30日,会使皮肤发红、增厚,表皮明显过度角化,并伴炎细胞浸润,停药15日后皮肤逐渐恢复。用原液一日二次涂抹,连续30日,皮肤也有一定发红现象,角化程度轻微。用原液一日一次涂抹,连续30日,皮肤无明显变化。各剂量组对豚鼠食欲、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和各脏器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张之南等改良的蛇毒因子溶血试验法(CoF试验).探讨了Mg~(2 )、Zn~(2 )、Ca~(2 )及EDTA对豚鼠及PNH病人CoF试验溶血度的的影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Ca~(2 )对豚鼠及PNH病人的溶血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05),Zn~(2 )及EDTA对溶血活力则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5).而Mg~(2 )对溶血活力的作用不是很明显(p>0.05)各种离子及EDTA对正常人CoF试验溶血度均无影响.结果表明,Ca~(2 )、Mg~(2 )、Zn~(2 )及EDTA对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具有一定的影响,在CoF试验中应注意避免离子等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刺激和迟发超敏反应及血液相容性的研究,进一步评价PBS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通过单次接触实验法,研究原发刺激指数,以确定材料的刺激性。在实验用豚鼠上,采用最大剂量法,判定材料的迟发超敏反应性。采取新鲜兔血,通过溶血实验和血小板黏附实验,研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结果 PBS局部刺激反应极轻微,无迟发超敏反应,材料的溶血率小于5.0%,血小板黏附性与聚乳酸材料相当。结论 PBS材料生物安全性良好,与皮肤接触无不良反应,溶血率低,血小板黏附性与聚乳酸材料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各年龄段乙肝两对半的感染趋势。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8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乙肝两对半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年阶段乙肝感染率较高,青少年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感染率较低。结论乙肝感染呈上升趋势,中年阶段应加大乙肝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和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GST)在糖尿病病人的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等不同的情况下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成A、B两组及不同亚组,采用自身对照及交叉试验方法,分别测定血糖、精氨酸(Arg)刺激后3min、胰高血糖素(Glg)刺激后6min的C肽释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A、B两组注射Arg、Glg后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升高(P〉0.05),各组比较精氨酸刺激后3minC肽与胰高血糖素刺激后6minC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正相关(P均〈0.05)。结论AST、GST相对于口服糖耐量试验对DM患者是有利的;胰岛β细胞对Arg和Glg这两种非葡萄糖刺激物的反应程度相似,而且两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良好,对临床合理选用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