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痹证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等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我科自1982年来试用低功率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此症,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在湿病篇、中风历节病篇及痰饮病篇等对风湿病的成因、病机、脉证论治辨证方面,已有全面的论述。如在湿病篇中,将湿病分为外湿、内湿和内外俱湿三种类型。发汗与利小便为治疗湿病的两大法则。外湿用微微发汗,照顾阳气,使风湿俱从汗而解,禁用大汗、攻下、火攻。内湿用利小便法,使湿从尿去。常用通阳化气利小便和健脾除湿法。在历节病篇中提出肝肾气血不足,再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流入筋骨关节,阻碍气血运行,引起四肢关节肿大,不能屈伸,局部出黄水;其治法,偏风湿历节者,用乌头汤温经散寒,化湿止痛。  相似文献   

3.
痹病的伏邪病因研究与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痹病是以感受外在的风寒湿邪,阻闭机体内在的经络,致使气血受阻而表现为关节酸楚、麻木、疼痛,或关节屈伸不利为主症的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多宗内在的肝肾气血不足,外在的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之说,今结合中医伏邪理论文献的回顾研究和临床情况剖析以及诊疗体会,述及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机一、素体虚弱,肌腠疏松,经络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内经》云“邪之所腠其气必虚”.经络阻滞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楚、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证,均说明导致腰腿疼痛的原因是由素体虚弱,而感受外邪.二、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病后体虚不复,或年老体虚,以致肾精亏损,筋脉失养而致腰腿疼痛.《景岳全书·腰痛》篇认为“腰痛  相似文献   

5.
桂枝芍药知母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云:"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主治疼痛遍历节反复发作,多出现身体瘦弱,关节肿大或变形,剧烈疼  相似文献   

6.
顽痹是指痹证日久,正虚邪恋或重复感邪,经脉气血痹阻,而致反复出现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晚期可呈关节粗大变形或局部肌肉萎缩,逐渐形成关节功能丧失的一种病证,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临床表现与“白虎历节”、“痛风”、“骨痹”等相  相似文献   

7.
在祖国医学中并没有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疾病的记载,但现今医家多认为可归纳在中医"痹症"范畴。痹症可导致人体肌肉、关节、骨骼等处出现疼痛,它与祖国医学中所提到的"历节病"、"鹤膝风"、"骨痹"、"肾痹"、"行痹"、"痛痹"、"顽痹"等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8.
方剑乔认为颞颌关节紊乱多由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脉道瘀滞所致,针灸治疗要以通畅气血、舒筋活络为原则,在遵循经选穴基础上多选取局部腧穴,常选用下关、颊车为主穴,使用温针灸,以艾灸温热效力降低患者病处周围神经兴奋,从而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消炎镇痛;强调根据患者颞颌关节紊乱发病的时间长短来判断病邪深浅,对于初期发病者,痹证较轻,采用轻刺之"扬刺",将痹邪浮而散之,而对于长久不愈者,其痹邪久居于内,采用深刺之"齐刺"以驱邪外出;临床上,方老师尤其善用电针,根据患者疼痛的急缓期选用不同的电针频率,对于急性疼痛期使用100 Hz电针可快速缓解疼痛,而对于疼痛不明显者则选用2 Hz电针,将以上诸法合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 痹证包括关节炎。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 本证最早见于《内经》,且将病因病机作了详细的描述,如《素问.痹论篇》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指出了风寒湿是本病的病因,同时依其发病的时间部位不同而把本病分为五痹,如《素  相似文献   

10.
风、寒、暑、湿是四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四气变化所引起的外感致病因素。当人体的气血为风寒暑湿之邪所闭,滞尔不通。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肿胀重者、屈伸不利等症时,称风症。它包括了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某些骨和关节的病症。  相似文献   

11.
痹病相关病名及病因病机学说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痹"字或指病机,或指症状,或指病名."痹"作为病名,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历节"、"历节风"、"白虎历节"、"痛风"等,都是指狭义的痹病.狭义痹病的病因病机学说,经历了从湿痹、风寒湿痹,到湿热痹、瘀热痹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2.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世界上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2]。本病可造成全身多关节肿胀疼痛,晚期可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患病10年的患者中至少50%不能坚持工作[3]。RA属中医的"尪痹"、"历节"、"白虎历节"等范畴,中医药在防治RA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中医药治疗RA的特色是辨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金匮要略》将痹证辨证分为寒湿在表、风湿在表、风湿表虚、风湿表阳虚、风湿表里阳虚、风湿历节、寒湿历节、营卫气血不足等证型。分别采用《金匮要略》方辨证治疗,疗效显,并举隅说明。  相似文献   

14.
曾冲 《开卷有益》2006,(10):38-38
膝关节骨关节炎又名骨关节病、增生性膝关节炎,为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以膝关节僵硬、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伸屈受限为特征。中医学认为属骨痛、骨痹范畴,内因气血不足、肝肾亏损,外因感受风寒湿邪,局部气血瘀滞、经络痹阻不通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宜活血补肾、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化瘀通络、止痛消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金匮要略》中历节病与朱丹溪所提出的"痛风"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疗等几个方面问题的对比分析,来找出历节与痛风的异同,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为血虚有热,兼挟之邪,在痛风的治疗上,提出清热活血,这与张仲景所提出的"历节"是有区别的,文献通过对这几个关键问题的论述,为中医临床的辨证治疗,提供可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匮要略》中历节病与朱丹溪所提出的"痛风"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疗等几个方面问题的对比分析,来找出历节与痛风的异同,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为血虚有热,兼挟之邪,在痛风的治疗上,提出清热活血,这与张仲景所提出的"历节"是有区别的,文献通过对这几个关键问题的论述,为中医临床的辨证治疗,提供可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痹证是指因外邪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等处,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肿大、重着麻木甚至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疾患。目前在临床及教学中,常以病邪之特点及临床症状,将痹证划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等,并以此来指导针灸的选穴治疗。此种根据病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对针灸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其病程长,缠绵难愈,致残率高,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与<灵枢>的"周痹"、<金匮要略>的"历节"病相似,亦有历节风、白虎历节、痛风等称谓.因其病程长,难以治愈,后世医家称之为"顽痹""尪痹".本文从历代医家对痹证的认识出发,结合西医学研究,对"微型癥瘕"理论在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风湿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围。“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袋后,诱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小及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甚至变形为主证。本人近几年运用孙思邀的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风湿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该疾病主要侵犯外周关节,造成关节炎症,亦可以导致身体的其他器官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发生,甚至可能会导致残疾。经常使用非幽体类抗炎药(NSADI),消炎镇痛,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容易引起严重胃肠道症状和肝、肾、神经等方面损伤。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一般均为本虚标实之病,除应用药物治疗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针灸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并受到医疗界的广泛认可。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采用多种针灸治疗方法,如针刺、蜂针、温针、麦粒灸、铺灸、电热灸等治疗RA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中国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气血亏虚,营卫失调,肌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入经中络,致筋脉气血闭阻,血流不畅,邪气滞留蕴结于骨节所致关节僵硬、肿胀、疼痛,肢体屈伸不利;久之则内舍脏腑,出现变证。针灸治疗在病变关节附近取穴,可激发经气,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消疲行滞,散肿止痛;同时配合辨证取穴,可调和营卫,加强逐除留滞关节之风寒湿邪之功效,从而使痹阻之经脉得以畅通,拘急之筋骨得以舒达,不荣之肌理得以濡润。针灸治疗还可通过处方配伍,调理阴阳,补益气血,强壮筋骨,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