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嘉兴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螺情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掌握水网地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螺情动态变化规律,为控制钉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村为单位轮流普查、重点环境抽查、联防互查、设监测点打捞漂浮物、监测点诱螺和对来自流行省(市)的船只自制细网兜捞刮等方法查螺。结果在5个县(市、区)8个乡(镇)38个村查到292个有螺条块、6701框钉螺,面积53.5hm^2。钉螺最高密度104只/0.1m^2,捕捉并解剖钉螺66073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602个监测点打涝漂浮物431t,设诱螺草垫37384块,调查外来船只17998只,均未查到钉螺。结论嘉兴市存在残存钉螺,但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今后螺情监测的重点是20年内曾有钉螺的周围环境及灌溉水系的下游环境。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于 11个县 (市、区 ) 82个乡 ,90 2个行政村 ,流行区人口为 115 .2 5万人。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 15 6185例 ,其中晚期病人 3 63 4例 ,钉螺面积 764 2 .9hm2 ,病牛 10 2 48头。经过积极防治 ,全市于 198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199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995年起转入全面监测阶段。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方法1.1 螺情监测及灭螺 以乡或村为单位组织专业队 ,采用5 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 1- 2框 (每框 0 .1m2 )的方法查螺。 3年内有螺村全面普查 ,3 - 9年无螺村每 3年普查 1次 ,10年以上无螺村每 …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变化,为巩固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并分析1994-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及螺情监测资料。 结果 1994-2015年全区查螺975村次,累计查螺面积4 385.31 hm2,发现复现螺点20个,有螺面积为32.61 hm2,灭螺面积57.71 hm2,解剖钉螺11 941只,无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检查221 794人次,粪检3 731人次,未发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但查出输入性病人4例。 结论 秀洲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疫情稳定,但有外来患者输入,防控外来传染源是监测巩固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普查人群、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及切脾后和脾肿大等患者的病情监测分析,寻求更有效的监测方法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受检者包括外来人员及14岁以下儿童进行病史询问、体检以及其他实验室和超声显像等检测,包括血清免疫学、肝纤维化和肝炎系列等生化项目。结果 8年来,对上述621 431人(次)作了血清免疫学检测,其中有7 595人作了粪孵检查,检出外来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2例,分别来自安徽省和江苏省。当地未发现新感染患者。全地区晚血患者由1995年底的1 524例下降至2002年底的906例,下降率为40 .6 %。结论血吸虫病阻断地区为达到及时诊断与治疗,杜绝和减少晚血的发生发展,不能放松对疫情的监测,尤其是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监测,健全医疗卫生单位的报病建卡制度,对切脾后和脾肿大患者仍须定期复查,随访。 相似文献
5.
嘉兴市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后监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嘉善 2县 (区 )曾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县 (区 )之一。嘉兴市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2 0 10 0万m2 ,累计病人 12 7.3万 ,其中 ,晚期病人 4.6万。经过几十年防治工作 ,于 1994年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标准。 1995年起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嘉兴市辖5县(市)2区,原为水网型历史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全市在199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95年转入巩固监测阶段,已连续监测10年未发现本地新感染病例(畜)及感染性钉螺,血防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7.
宜昌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宜昌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结果,为监测巩固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1999年以来全市血吸虫病监测资料。结果 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反弹,螺情回升。结论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要加强监测巩固,有效防制。 相似文献
8.
姚纪建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14(4):291-292
目的:监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0年的疫情动态变化,评价监测防治效果。方法:对1992-2001年在全市流行范围内78个村重点监测人群(包括流动人群和低年龄组人群),耕牛进行血清免疫学监测和螺情监测,并坚持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结果:监测表明,病情螺情没有发生变化,但零星散在螺点和外来传染源仍有出现。结论:在达阻断传播标准地区,坚持做好巩固监测工作是防止疫情“灭灰复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年后人群病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地区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陆建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14(2):87-87
历史上 ,德保县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 ,12个乡 (镇 )中有 4个乡 ,9个村 ,5 9个自然村为流行区。全县有螺面积392 981m2 ,血吸虫病人 10 0 5人 ,其中 ,晚期血吸虫病 14人。病牛 39头。经过 2 8年的综合防治 ,198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而转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 ,组织本县血防专业人员分析历史图帐和水文地质图 ,结合地貌特征和螺区分布特点 ,确定查螺范围和重点地段。对疫区和毗邻地区以及非疫区重点地段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方法进行查螺 ,每 3- 5 m查 1框… 相似文献
11.
Wang JX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23(2):191-191,196
1994-2009年楚雄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表明,该市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无新感染病人和病畜,无感染性钉螺,但螺情回升较重,提示仍要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4-2010年黄山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表明,本市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防治成果巩固;但部分地区螺情仍不稳定,且流动人口是主要传染源。因此,今后的监测工作重点是螺情,且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防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苏林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20(1):40-40
武鸣县地处广西西南地区,属丘陵流行区。历史上有3个乡(镇)、1个农场、17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流行血吸虫病。疫区人口16582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110.94hm^2,累计病人2731人,病牛88头。1982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83年起转人巩固监测阶段,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余江县自1958年消灭血吸虫病以来,坚持血吸虫病监测工作50年,至2008年未发现本地钉螺和病人,血防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15.
南汇区地处上海东南郊,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中钉螺分布最东的一个区,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流行范围遍及28个乡(镇)311个村,历史有螺面积2569.69hm^2,累计血吸虫病人88837人,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晚血)1207人。经过几十年“综合治理、科学防治”,1985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进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1985-2005年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东台市高沙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监测结果显示,未发生本地疫情,但流行因素依旧存在。应继续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和查灭螺工作力度,积极探索适宜的科学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