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杏丁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2,每日静脉滴注杏丁20ml,连续14d)和对照组(n=21,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连续14d),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血液中sI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sICAM-1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7d,14d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杏丁注射液)在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sICAM-1的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SA法测定了6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并与31例TIA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24小时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TIA和正常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组血清sICAM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在脑梗死发生24小时至7天呈现上升趋势,7至14天呈下降趋势。结论sICAM-1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参与了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实验证明,急性脑梗死早期大量白细胞聚集阻塞微血管,穿越内皮细胞进入组织,使局灶区组织受损。此时白细胞聚集与sICAM-1表达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负荷血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1CAM-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病程24小时、1周、2周与3周检测血清sICAM-1。结果:各组sICAM-1于24小时均有明显增高,1周时达高峰,后渐下降;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更高;糖尿病组增高幅度最大、最持久。结论:超负荷血糖明显影响ICAM-1在脑梗死病理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控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炎性反应为脑血管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仪(SPECT)检测脑局部血流灌注量;观察金纳多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结果对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治疗前后所监测动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对1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SPECT检查,发现金纳多可明显增加脑局部血流灌注量(P<0.001).结论金纳多对脑梗死可增加脑局部血流量,但对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速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和脑血管病发病与治疗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含量。结果: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患者血清sICAM-1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1);Ⅲ伴有高血压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血清sICAM-1含量较正常血压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IC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急性脑梗死患者EPO内源性调动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106例发病2周内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实验组,每组又根据责任病灶的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为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5cm.;B组为中等面积脑梗死,梗死灶直径为3~5cm.;C组为小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3cm(包括腔隙性脑梗死)。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治疗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入院后第2天及第10~14天抽查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A、B、C三个亚组中的血清EPO在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分别如下:(2.02±8.37)U/L、(1.98±4.13)U/L、(1.97±3.44)U/L、(2.00±5.56)U/L、(2.26±4.64)U/L、(2.52±2.73)U/L。经t检验分析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在A亚组中的EPO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B、C亚组中EPO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分析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在B亚组中对EPO的内源性调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2<3.84,P>0.05),而在C亚组中对EPO的内源性调动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3.84,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GBE)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的调动,变化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提示银杏叶提取物(GBE)能通过促进红细胞生成素释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属于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家族,其可溶性形式sICAM1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为此,我们观察了sICAM1在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M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和脑血管病发病与治疗的关系。方法用EUSA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含量。结果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患者血清Sicam-1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o.01;P<o.01);伴有高血压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血清Sicam-1含量较正常血压者显著增高(p<o.05)。结论ICAM-1在高血压引起脑卒中发病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on)、vonWillebrand因子(vWF)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例ACI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浆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P-selection和vWF的水平。结果在ACI患者发病24小时内,sICAM-1为(268.65±51.82)ng/ml、P-selection为(20.48±6.32)ng/ml、vWF为(179.67±54.18)%,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1)ACI患者早期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2)sICAM-1,P-selection和vWF与ACI的发生发展及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表明 ,吉兰 巴雷综合征 (Guillain Barr啨syndrome,GBS)的发病与免疫细胞因子等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我们于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12月间对急性GB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讨上述两种细胞因子在GBS发病中的作用。资料 :( 1)急性GBS组 :3 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15~ 5 9岁 ,平均 2 3 5岁 ,均系我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 ,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Asburg1990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 2 )非炎症性神经病 (…  相似文献   

11.
对 3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 ,疗效明显 ,同时治疗前后抽血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 1) ,探讨激光治疗偏头痛的机制。1 资料与方法偏头痛组 :选择门诊偏头痛患者 38例 (排除紧张性头痛 )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30~ 5 7岁 ,平均 42 .7岁。均符合WHO头痛分类专门委员会 196 2年制定的偏头痛标准和1988年国际头面部疼痛分类标准 [1 ]。无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无精神病史。正常对照组 30例 ,均为无疼痛病史的健康献血者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8~ 48岁 ,平均 38.5岁。低能量氦氖 (He- N…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一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fCD)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仪(叩**n检测脑局部血流灌注量Z观察金纳多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结果 对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治疗前后所监测动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对1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SPECT检查,发现金纳多可明显增加脑局部血流灌注量(P<0,001)。结论 金纳多对脑梗死可增加脑局部血流量,但对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速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 sICAM-1、IL-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2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ICAM-1、IL-8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d后血清sICAM-1、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发病14d后血清sICAM-1、IL-8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未恢复正常水平(P<0.05).结论 sICAM-1、IL-8参与了脑梗死发病过程,其动态监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模型组(12只),干预组(8只).采用皮下注射蛋氨酸法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干预组同时给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比色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活性氧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动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和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与干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5.01±6.80比16.85±1.64μmol/L,P<0.05;26.71±2.36比16.85±1.64μmol/L,P<0.05).(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较低(311.56±44.28比368.32±38.50U/ml,P<0.05),而活性氧水平较高(2.92±0.19比2.43±0.20U/ml,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前者增高(436.18±12.39比368.32±38.50U/ml,P<0.05),后者无显著差异(2.41±0.23比2.43±0.20U/ml,P>0.05).(3)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少量表达粘附分子和核因子-κB,模型组显著增多而干预组表达亦较少.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此效应可能与其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灯盏细辛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ICAM-1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自发病至入院不超过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灯盏细辛治疗组.A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30ml加入NS 250ml静滴,qd,14d.测定发病24h内及治疗14d后血清sICAM-1和TNF-α的水平.结果 2组在起病24h内血清TNF-α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B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灯盏细辛能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TNF-α表达下调,有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实验性脑梗死的作用.方法 健康家猫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A)组、bFGF治疗(B)组、CbE治疗(C)组和bFGF GbE联合治疗(D)组;采用左侧眼眶入路制作猫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模后即刻、24 h、48 h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制模后1 d、7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制模后7 d对脑组织切片进行光镜和电镜下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D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1.50±8.18)明显低于A组(82.20±8.08)、B组(63.60±6.22)和C组(61.00±6.58)(均P<0.01);光镜下D组神经细胞核轻度皱缩,细胞周围间隙大致正常,神经纤维网疏程度不严重;电镜下D组神经元轻度变性,细胞核无皱缩,核膜完整,线粒体轻度肿胀;脑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较B组和C组明显减轻.结论 bFGF和GbE联合治疗实验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二种药物的单一用药,两药合用具有脑保护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后会引发颅内炎性反应。研究显示,缺血区内大量白细胞(WBC)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并外渗。炎性介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这一过程密切相关,而外周血可溶性ICAM-1(sICAM-1)、VCAM-1(sVCAM-1)主要来源于细胞表面模型ICAM-1、VCAM-1,其血浆水平的增高是内皮细胞和WBC损害或激活的标志。作者观察了38例ACI、33例恢复期脑梗死(remissonstages cerebral infarction,RSCI)患者血浆sICAM-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0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CAM-1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可见ICAM-1的表达水平上调,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水平(P<0.01)。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表达ICAM-1,且神经元表达较明显。结论ICAM-1在人类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表达水平上调,其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白细胞浸润,最终引发炎性反应和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与血清IL-1β、sICAM-1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IL - 1β、sICAM - 1含量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中IL - 1β、sICAM - 1含量。 结果 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 - 1β、sICAM - 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P <0 .0 1;P <0 .0 1,P <0 .0 5 ) ,急性期又较恢复期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 ,两者增高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 ;且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ICAM - 1的水平与IL - 1β的水平呈正相关 (r =0 .6 9,P <0 .0 0 1) ,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sICAM - 1与IL - 1β呈正相关 (r =0 .48,P <0 .0 1)。结论 IL - 1β、ICAM - 1可能参与了脑梗死早期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 ,临床脑梗死I CAM - 1表达上调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IL - 1β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AM-1在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糖尿病及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内ICAM-1的表达、炎性细胞浸润及梗塞大小.结果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受到的缺血损害明显重于正常缺血再灌注大鼠组;糖尿病缺血大鼠脑内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缺血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并增强炎性反应的程度.超负荷血糖条件下ICAM-l可能是加重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