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病人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症状和心肌供血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怡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怡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1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协定处方怡心汤,4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2组中医证候、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心电图、血清CRP、PAG的变化及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怡心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冠脉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严小大  陈立中 《中医药导报》2007,13(6):19-20,29
目的:观察补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气化瘀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消心痛合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检查明显较对照组治疗效果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使用补气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消心痛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舒宝片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入选206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舒宝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ECG)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外)和血液流变学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舒宝片可有效防治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可能与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及伴随症状、心电图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西药联合通脉汤,对照组32例单用西药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通脉汤配合西药能较好的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观察治疗4周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缓解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汤与常规西药合用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患者,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安全可靠,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李玫 《陕西中医》2007,28(6):653-655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患者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黄芪、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消心痛、卡托普利、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绞痛日平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平均用量、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血脂、心肌酶测定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本方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扩冠、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以及Hcy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气活血解毒汤配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中药配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常规口服西药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中药。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方面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中药配合西药能较好地缓解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说明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每日1剂,连续4周,治疗前后监测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液流变学、心电图及中医证候体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的疗效,初步阐明其疗效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PCI术后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症状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气活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消心痛片、心痛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气活络汤。2组治疗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化瘀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水煎服益气化瘀汤,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改善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方面疗效明显。结论:自拟益气化瘀汤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对于预防血栓形成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服参芪血府逐瘀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症候总疗效,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62.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显著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药和血府逐瘀汤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12月接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8例,所有患者中医分型均为心血瘀阻型,将2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63.16%,P0.05;研究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西药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症患者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将97例冠心病慢性心衰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在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76.1%;且治疗组在体表心电图疗效、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射血分数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刘耀武 《新中医》2019,51(2):76-7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分级、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94.55%、87.27%,对照组为76.36%、70.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除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外,观察组其余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