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脱离术后证实存在视网膜下积液的109例(109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常规静滴抗感染药物,局部点复方托吡酰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舒)治疗。治疗组6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0天,个别10天后视网膜下积液仍未吸收者继续药物治疗。2周后视网膜下积液未能全部吸收、视网膜复位不佳者二次手术治疗。结果: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0%,明显好于对照组(75.00%);结论:中药辅助治疗能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术后视力明显改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应用中药颗粒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67例(69只眼),随机分为2组,均予施行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组35例(35只眼)术前术后口服中药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4例(34只眼)采用常规疗法。结果 1.术前视网膜下积液:治疗组明显吸收30只眼,部分吸收4只眼,有效吸收率97.14%;对照组明显吸收20只眼,部分吸收8只眼,有效吸收率82.3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视力:术后28 d时,治疗组术后视力恢复0.1以上者94.29%;对照组术后视力恢复0.1以上者88.23%。结论中药与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配合治疗视网膜脱离较单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99-170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该院行常规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自制排液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变化。手术前后均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眼镜、三面镜、眼B超等检查。全部病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实验组术后口服自制排液汤可促进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视功能的恢复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有促进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缩短视网膜复位时间,加快视力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作用。方法对我院56例5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分为中药组26例26眼,对照组30例30眼,均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局部抗炎;中药组增加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口服。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及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结果在促进视力的恢复程度上,中药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对于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中药组较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P=0.001;术后1个月P=0.001)。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予以口服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更加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疗法对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133例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网复汤辨证组、网复汤组、葛根素组、西药组,记录并比较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时间。结果:(I)网复汤辨证组效果优于其它三组(P〈0.05)。(2)网复汤组疗效优于葛根素组和西药组(P〈0.01)。(3)葛根素与西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网复汤是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促进网膜下液吸收的有效方剂;(2)辨病与辨证结合用药能增强网复汤促进孔裂性网脱术后网膜下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康网灵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波及黄斑部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复位术后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1月至2006年9月,脱离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行视网膜复位术后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处理,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康网灵汤剂,3次/日,30天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及视力检查.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黄斑部OCT、mERG的P1波振幅密度值(nV/deg2)及视力.数据结果 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年龄、病程、视力、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量及P1波振幅密度值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视力提高的眼数、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及残留视网膜下液量减少,明显好于对照组;黄斑部mERG1、2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1、3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环在3、6个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康网灵汤剂能促进残留视网膜下液吸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100只眼行不放水视网膜脱离手术,在年龄、屈光状态与视网膜脱离范围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分为中药治疗组(50只眼)和对照组(50只眼),观察两组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平均时间治疗组14.5天,对照组21.7天;视力增进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3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只眼,行巩膜外加压、冷凝术,并在围手术期应用中药干预;对照组30只眼,只行巩膜外加压合并冷凝术。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术前检查、手术方法和术后护理以及术后追踪随访。结果治疗组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速度、视网膜复位的理想程度、术后玻璃体混浊反应程度、术后视功能恢复速度、程度均较对照组效果好。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中药的干预治疗可以加快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的成功率,提高术后视网膜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最小量的外加压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6例(76眼)均行不放液的最小量视网膜脱离手术,并按术后是否应用中药煎剂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2组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共有68眼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成功率89.5%;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治疗组平均(1.39±0.79)天,对照组(2.53±2.78)天,经t检验,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力改善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最小量的外加压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简单可靠且创伤小,视网膜下液吸收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自拟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采用利水方对32例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力改善情况及对抗激素不良反应的效果。结果视网膜下积液明显吸收,视力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减少。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尤其是伴有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在常规运用激素等西药的同时加用行之有效的中药治疗可以在多方面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凝固术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范金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因破口大、数目多或伴有广泛的视网膜变性区而不得不增加电凝或冷冻的范围,往往因此在凝固术后引起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我院自1979~1994年应用中药网脱1号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  相似文献   

12.
复明片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明片对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采用视网膜下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动物模型,10~14天后视网膜自动复位。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予西药混合溶液,复明片组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分别于术后1、3周采用TUNEL法观察视网膜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术后1周和术后3周,复明片组视网膜细胞凋亡较相同时间点模型组及西药对照组明显减少,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明片能减少网脱所致视网膜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片对视网膜脱离术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吸收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于术后5天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散结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术后1、3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玻璃体混浊程度、眼底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玻璃体混浊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27只眼,占87.10%;对照组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20只眼,占64.5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视网膜下液吸收平均天数为(3.79±2.36)天,对照组为(5.62±2.18)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月、3月后视力疗效显效率为51.61%和58.06%,对照组治疗1月、3月后视力疗效显效率均为32.26%,治疗3月后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化瘀散结片能显著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利水方在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后应用的疗效。方法:不超过1个象限的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1例72眼,对视网膜脱离区作氩激光光凝2~3圈。激光治疗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健脾利水方治疗2~3周,随诊1年观察两组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结果:对照组36例36眼中13眼治愈,15眼有效,8眼无效。治疗组35例36眼中22眼治愈,13眼有效,1眼无效。加用健脾利水方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激光治疗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是避免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加予健脾利水方治疗可显著提高激光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痰法之中药消朦灵片/方对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简称网脱玻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2组均行网脱玻切术,术后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手术后加用消朦灵片/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视网膜情况。结果:术后12周2组视力情况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12周玻璃体腔混浊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伊〈0.05)。治疗组显效率为67.7%,有效率为29.0%,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显效率为33.4%,有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6.7%。2组比较,显效率及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尸〈0.05)。结论:消朦灵片/方能促进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网脱玻切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减轻玻璃体混浊,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主要靠手术治疗。视网膜下液的潴留,会使视网膜不能贴近脉络膜,使裂孔不能封闭,影响手术的效果。我们应用利水方治疗48例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液潴留的病人,治愈46例。结论:利水方能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微创后入路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简称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加用益气化湿明目中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RRD患者65例(65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2组均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均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益气化湿明目中药汤剂口服3个月。观察并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指数(VFI)值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BCVA、VFI值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BCVA、VFI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治疗组BCVA、VFI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时,治疗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微创后入路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湿明目中药可明显促进RRD患者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苓汤加减辅助治疗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并行视网膜脱离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五苓汤加减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网膜复位以及视力恢复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21例患者吸收时间≤4天(58.33%),对照组8例患者吸收时间≤4天(22.22%),观察组患者吸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术前手动~0.6,术后0.02~0.9;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术前手动~0.5,术后0.02~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间的比较有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间的比较有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优于对照组(22.22%)。结论:临床应用五苓汤加减配合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加快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缩短视网膜复位时间并加快患者视力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32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施行巩膜外冷凝、环扎、外垫压、放液、注气等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前、术中详细检查眼底,寻找所有裂孔及变性区,予以封闭.结果 术后随访1~12个月,32例患者中31例1次手术达到解剖复位,治愈率97.2%,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中放液时引起视网膜下出血1例,视网膜表面出血3例,术后视网膜下液延缓吸收10例,均在术后1周内吸收;术后眼压升高8例,6例经药物治疗,2例经前房穿刺眼压降低;6例气体填充眼出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随气体吸收于2周内消失;术后玻璃体混浊加重15例,经药物治疗13例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由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加重,引起新裂孔,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 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复位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脱离术后中药治疗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开展视网膜脱离术后口服中药配合治疗,共计56例,均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其中青年人占多数,且多伴有屈光不正,病情表现为眼底视网膜脱离,三面镜检查可查及裂孔,局部网膜伴有格子样或霜样变性,玻璃体轻度混浊。2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均为常规巩膜环扎、冷凝及外加压术,其中兼行放液2例,注气3例。 术后每日除局部常规换药外,术后当天即给予中药口服治疗。中药方剂依据其功效不同而自拟方为网脱1号:生地20g,当归15g,枸杞子15g,白术15g,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