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颅压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 ,伴有眩晕 4例、耳鸣 2例、颈项强直 2例。 9例行腰穿检查 ,脑脊液 (CSF)压力均 <70mmH2 O ,8例患者CSF中红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升高 ,1例患者为血性CSF。治疗以大剂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 ,2例腰穿时行CSF置换 ,均痊愈。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腰穿CSF测压检查可确诊。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8例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头晕、耳鸣为主要表现,部分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27%患者红细胞增多,33%脑脊液蛋白增高,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增厚、强化、硬膜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等表现,给予大量补液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影像学可呈现硬膜增厚强化等特征性改变,治疗以大量补液为主。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改变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有为体位性头痛,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均<70mmH2O.其中7例为血性脑脊液(2例误穿),5例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26例均行头部CT平扫,3例脑室、脑沟、脑池变小,其余均正常.9例行头部MRI检查,5例示硬脑膜增厚,3例硬脑膜窦扩张,1例硬脑膜下积液.结论 认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和影像学改变,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血性脑脊液改变的低颅压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颅内压降低(脑脊液压力〈70mmH2O)而以头痛为突出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头痛多为体位性,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表现为血性脑脊液(CSF)改变的并非少见,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近3年我们收治的26例低颅压综合征巾有7例CSF呈血性改变。现就7例血性CSF改变的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作如下分析,以提高对以血性CSF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低颅压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急性发病12例,慢性发病3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28~56岁。93.33%患者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和呕吐是主要伴随症状。腰穿脑脊液平均压力(41.2±30.85)mmH2O,女性患者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影像学检查和脑池显影均未见明显异常。全部患者均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典型体位性头痛,腰穿脑脊液压力〈60mmH2O为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的主要特点,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脑脊液(CSF) 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0例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直立性头痛,部分病例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头晕、颈强直;脑脊液压力测定,20.4~40.8 mmH2O为8例,41.8~51.0 mmH2O为11例,52.0~68.34 mmH2O为6例,测不出压力5例.CSF红细胞(440~600)×109/L 13例.白细胞(52.02~68.34)×109/L 9例,蛋白400~600 mg/L 8例,压颈实验无阻塞.影像学检查:本组全部行头颅CT检查,正常8例,双额颞硬膜下积液6例,脑室变小、脑组织肿胀9例,8例头颅CT检查正常者行头颅MRI检查,2例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给予大量补液、对症、支持治疗,颅压≤35 mmH2O者予以生理盐水鞘内注射,效果良好.结果 认识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CSF和影像学表现至关重要,本病应警惕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并注意与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鉴别.结论 正确了解SIH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和MRI特点,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人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了12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腰穿结果提示10例病人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O,11例蛋白增高,3例细胞数增高。头MRI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强6例,硬膜下出血2例,硬膜下积液1例,下垂脑2例,垂体增大2例。核素脑池造影1例显示腰骶部脑脊液漏,1例显示核素不能到达大脑半球面。结论 直立性头疼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人最典型的临床症状,硬脑膜弥漫性增强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脑脊液容量减低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人临床及影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眩晕、颈强直;CSF压力均低于60mm H2O,3例患者CSF中有轻中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1例患者为血性CSF;12例行头颅CT检查正常;2例头颅MRI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治疗以大剂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2例腰穿时注入生理盐水治愈。结论 认识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CSF和MRI表现至关重要,因其极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相混淆。  相似文献   

9.
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远低于高颅压综合征,在临床相对少见,SIH具有脑脊液(CSF)压力低、体位性头痛的特点,部份病例CSF异常,为了解CSF的变化,现对26例SIH的CSF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脑膜肥厚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与肥厚性硬膜炎(HP)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有脑膜肥厚的10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与10例肥厚性硬膜炎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和转归等。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CSF改变及影像学改变有相似之处,但SIH的头痛与体位变化有关,CSF压力明显低于正常,影像学上可有硬膜下积液,治疗主要以补液为主,与HP有区别。结论低颅压综合征与肥厚性硬膜炎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上仍有区别,应注意鉴别,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1.
低颅压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50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恶心、呕吐、眩晕、颈强直、发热,CSF压力低于70mmH2O,15例患者CSF中有轻度一中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2例患者为血性CSF,10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0例患者中有40例行头CT检查正常,10例头颅CT显示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呈不同程度均匀一致缩小。治疗:以大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并给予激素治疗,其中5例鞘内注入生理盐水+氟美松治疗。结论:认识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病因、CSF及影象学表现至关重要,因其极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相混淆。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和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脑脊液(CSF)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SI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CSF压力均<70mmH2O,细胞数增高2例,蛋白增高9例;16例行头颅CT平扫,11例正常,2例脑肿胀,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积液;9例行头颅MRI检查,4例硬脑膜增厚并明显强化,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脑下沉改变.结论 认识SIH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CSF及影像学特征,可提高SIH的确诊率;本病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再综合征(PIH)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脑脊液(CSF)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I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5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CSF压力均小于70mmH2O,细胞数增高2例,蛋白增高9例;13例行头颅CT平扫,9例正常,2例双侧脑室系统缩小,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积液;9例行头颅MRI检查,4例硬脑膜增厚并明显强化,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脑下沉”改变。结论认识PIH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CSF及影像学特征,可提高PIH的确诊率;本病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临床、脑脊液(CSF)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PI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可伴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行走不稳、复视、颈肩部疼痛、颈强直;CSF压力均<70mmH2O,蛋白升高11例,WBC增多9例,RBC增多7例;28例行头颅CT检查,21例正常,3例双侧脑室系统缩小,3例硬膜下积液,1例硬膜下血肿;22例行头颅MRI检查,5例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血肿,8例硬脑膜增厚并弥漫性强化,1例"脑下垂"改变;给予大量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是PIH特征性症状,腰穿CSF及头颅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符合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经补液等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低颅压综合征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体位性头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腰椎穿刺及头部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老年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19例老年人PIH患者,观察其临床特点、脑脊液(CSF)压力、生化、头颅CT及MRI扫描.结果 起立性头痛和呕吐是其显著的特征,CSF压力均<7cmH2O;部分病人脑膜刺激征阳性.CT可见脑室系统、脑池及脑沟变窄、缩小,部分患者可见硬膜下积液;MRI增强示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桥脑扁平、桥池变窄及小脑扁桃体疝.结论 老年人PIH发生率低,容易误诊,了解老年人PIH的临床、CSF、CT及MRI的特异性改变,对正确诊断PIH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8例,女16例;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体位相关性头痛,即座位或站立位时头痛,平卧时减轻或明显缓解;头痛一般位于前额,也可位于后枕部及颞部;头痛性质均为胀痛。24例患者腰穿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均≤60 mmH2O(1 mmH2O=0.0098 kPa)。本组24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发现,21例正常,2例脑肿胀,1例脑肿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发现,10例脑下坠,8例静脉窦扩张(以上矢状窦扩张为主),6例脑室、脑池变小,9例硬膜下积液;4例行增强扫描检查发现,3例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体位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脑脊液压力常≤60 mmH2O。头颅CT、MRI检查可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指自发性颅内压<70mmH2O的情况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此类病症治疗过程中非常棘手,好转后复发率高[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5-01—2011-12住院的15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6例高流量硬脊膜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治的6例高流量硬脊膜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体位性头痛, 头颅磁共振成像均显示硬脑膜强化和脑下坠, 水成像均显示长节段硬脊膜外积液, 经动态造影证实为高流量脑脊液漏, 活动性漏口均位于上胸段。经保守治疗后2例患者头痛缓解, 4例患者仍有残余头痛症状, 经1~2次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后最终头痛缓解。结论依据高流量硬脊膜脑脊液漏所致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典型体位性头痛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和水成像结果诊断并不困难, 但活动性漏口的准确定位需结合动态造影检查, 保守治疗效果差, 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9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发病机制、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9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和脊髓池造影进行分析。结果:S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呕吐的出现率100%。腰穿脑脊液(CSF)压力低于60mmH_2O,严重者为负压,多数CSF蛋白增高。头颅CT脑室狭小,头MRI强化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强,局部脑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为可逆性。2例脊髓池造影发现同位素过早出现于肾和膀胱,在基底池上循环缓慢,均未见CSF外漏。结论:体位性头痛与增强MRI弥漫性硬脑膜强化为SIH的特征性改变,其可逆性可与其他疾病鉴别,CSF吸收过快可能为SIH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