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并脑室出血是一种危重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为保守治疗,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其病死率为81.1%〔1〕。我科利用CT定位早期小骨瓣开窗双侧脑室引流清除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缺氧和血液循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并脑出血30例,...  相似文献   

2.
用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8例,对内侧型脑出轿或破入脑室、脑室出血型应用此法较优,方法简单,并发症较少,病死率5.88%。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相关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2例经手术 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意识、血压、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手术时机及方式、术后并发 症等诸多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中生存101例,死亡41例,病死率为28.9%。结 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意识状态、术前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破入脑室和术后并 发症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告了129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结果。超早期手术17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41.7%,早期手术35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20.00%。血肿破入单侧脑室27例,双侧脑室11例,双侧脑室+Ⅲ,Ⅳ脑室8例,病死率分别为11.11%,63.50%,血肿破入脑室对病人预后有影响。防治多脏器损伤对于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脑室出血是一种危重症,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在26% ̄62.2%,死亡率在42.6% ̄83.3%。我们采用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的治疗方法对30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进行治疗,使死亡率下降至33.3%。存活率77.7%。所有存活病人无再发出血、脑室扩大及感染发生,我们认为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是一种有效、安全、易操作的治疗严重脑室出血的、值得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724例高血压脑出血中有129例并发有消化性道出血,发生率为17.8%与对照组比较,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量大,昏迷率高,破入脑室率高,CT扫描证实,脑移位明显,这些因素能使消化道出血的机会增多,消化道出现病死率为69.0%,对照组为22.2%,差异非常显著,但消化道出血不是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是脑出血的严重性,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的标志,及时留置胃管胃液监测,应用抗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室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重症类型,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我科自1999年11月-2008年12月采取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病人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壳核出血破入脑室的超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宗明 《四川医学》2002,23(1):62-63
目的:探讨高血压壳核出血碱出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2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破入脑室均行超早期(<6小时)开颅血肿清除及脑外引流术。结果:血肿全部清除无再出血,术后短期内意识改善明显,除2例死于脑疝外,其余的解除,3月后ADL分级Ⅰ-Ⅱ级11例,Ⅲ-Ⅳ级14例,Ⅴ级1例,死亡6例(18.7%)。结论:高血压壳核出血破入脑室行超早期手术治疗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室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经头颅CT证实的 476例脑出血中 112例的高血压脑室出血。在不同情况下的病死率加以分析。结果 病死率与出血及其破入脑室的部位 ,脑室铸型 ,脑疝 ,意识障碍及治疗方法有关。结论 高血压脑室出血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尽早了解颅内情况 ,作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0.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自发性脑室出血中出血来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内和脑室壁以及脑室旁区的血管(室管膜下区1.5cm内血肿也属于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原发性是指病理表现而不是指病因不明)的一类脑室出血类型。临床上见到的脑室出血绝大多数是继发性脑室出血,占全部脑室出血的81.1%~92.6%。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周围组织出血破人脑室所致,其中多数是因为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还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外伤等因素。脑出血破人脑室后可随脑脊液循环通路进入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整个脑室系统,严重的形成脑室铸型。  相似文献   

11.
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破入或逆流入脑室内。高血压性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国内文献报道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4.3%~52.5%,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资料统计,外科治疗死亡率为43.8%,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率为49.4%,脑室穿刺CSF引流术死亡率为37.5%。我院自1999年3月~2002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屯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总结了92例脑室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结果 脑室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变化率高;特别是中、重型患者心电图异常变化率达93.33%,并且临床表现严重,病死率达26.67%。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注意脑室出血患者的心脏受损情况,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争取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174例脑出血死亡病人的病理改变,统计了脑出血的病灶分布规律,并初步分析了病人死因及病因.结果:脑出血死亡病人病灶分布:基底节区55.7%,脑叶8.0%,原发脑干11.5%,小脑4.6%,原发脑室出血4.6%,蛛网膜下腔出血5.2%,多部位脑出血10.3%.死亡原因:基底节区小灶出血死于继发脑干出血,继发脑室出血及脑病等原因.小脑出血亦可产生海马钩回病.发病原因:基底节区出血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占89,7%,多灶出血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占77,8%.脑出血死亡病人易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28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及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存活136例,死亡92例,病死率40.35%。结论:高龄、高血压是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主要病因,病死率与年龄、有无高血压病、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有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室出血的脑室外引流治疗.方法 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48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结果 48例患者中有效率83.3%,死亡8例,病死率16.7%.结论 双侧脑室外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的病因。方法分析135例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患者的CT、DSA资料。结果脑叶出血64例,基底节区出血33例,脑室出血29例,小脑出血9例DSA正常55例(占40.7%),异常80例(占59.3%),其中烟雾病43例、动-静脉畸形(AVM)29例、动脉瘤6例、动-静脉瘘2例。8例复发性脑出血中DSA正常5例。结论烟雾病是非高血压性青年出血重要原因.其出血的好发部位是基底节区和脑室;隐匿性血管畸形也是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原因之一;基底节区和脑室出血DSA阳性率比脑叶出血高。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在我国属常见多发危重病,病死率高达35%~52%。丘脑出血占高血压性脑出血10%~30%,仅次于壳核出血。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量的多少及因积血导致的出血后脑积水(PHH)的发生,已被反复证明能独立改写脑出血后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脑室外引流(EVD)作为外科干预手段,通常被认为能减轻脑积水症状,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但也有研究表明EVD对脑出血并发脑积水者意义不大。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本文将1990年4月至2005年5月之间的206例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内外科治疗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Bin 《铁道医学》2001,29(6):414-415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复发性脑出血发病率为11.1%,多见于首次出血后2-4年;高血压为首要危险因素,尤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再出血部位多在原出血部位的占66.7%。对出血量小于40ml以保守治疗为主,大于40ml且病情有进展者应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去骨瓣减压;如破入脑室者可行脑室引流术。结论:正确及时选择治疗方法可降低复发性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报告59例经CT证实的在底节出血继发脑室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本组病死21例,其中发病时有意识障碍者,出血量〉40ml者以及继发侧脑室和三,四脑室出血者,病死率分别为55.9%,62.5%和75.0%。分析认为,有无意识障碍,出血量大小和继发脑出血的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而各种原因所致脑内出血破人脑室系统即为继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出血是一种病情极为凶险及预后不良的疾病,病死率高达50%~80%,尤其是全脑室出血,病死率达100%。近些年来,由于脑室穿刺技术的开展与推广,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本院于2007年9月-2011年9月,先后收治各种脑室出血患者65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与中药活血化瘀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