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DCs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从稳定到易损的关系.方法 将6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1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为对照组(CTL组,18例).流式细胞4色分析法检测DCs及亚型的比例,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查DCs功能.结果 (1)与CTL组比较,SAP组外周血DCs血白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无显著变化;UAP组DCs比例和数量显著增高;AMI组DCs比例和数量均减少;ACS组DCs比例降低,数量无显著改变.(2)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DCs功能测定:①培养第7天,UAP、ACS、AMI组DCs CD86表达高于CTL、SAP组,ACS、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1).②培养第7天,在DCs数量为2×105/mL时,UAP、ACS、AMI组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高于CTL、SAP组(P<0.01),ACS、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1),AMI组较ACS组有升高趋势.③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液中IL-12、IFN-α浓度比较,UAP、ACS、AMI组显著高于CTL、SAP组;ACS、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1);AMI组高于ACS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DCs数量、比例及功能可一定程度反映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性质斑块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中树突状细胞(DCs)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DCs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 人选病例总共40例,依据临床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稳定心绞痛(SAP)组(1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0例)和正常对照(CTL)组(10例).血管内超声(IVUS)确定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流式细胞4色分析法检测DCs及亚型的比例和数量;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查DCs功能.结果 IVUS确定SAP组患者8例为稳定斑块、2例不稳定斑块,UAP组不稳定斑块7例,稳定斑块2例,破裂斑块1例,而ACS组破裂斑块6例,不稳定斑块3例,稳定斑块1例.不稳定斑块组DCs、mDCs、mDCls的占外周血白细胞比例及绝对数均比稳定斑块组显著增多;破裂斑块组患者的DCs、mDCs、mDCIs、pDCs比例及绝对数均显著减少.体外培养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源性DCs后,测定不同性质斑块冠心病中患者中DCs功能:培养第7天,不稳定斑块组DCCD83表达高于稳定斑块组,破裂斑块组显著高于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CTL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培养第7天,在DCs数量为2×105/ml时,不稳定斑块、破裂斑块组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C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液中IL-12、IFN-α浓度:不稳定斑块组、破裂斑块组IFN-α、IL-12显著高于稳定斑块、CTL组,SAP、CTL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外周血DCs数量、比例及功能可以反应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表面分子HLA -DR、CD1a、CD80 、CD86表达水平及其与DC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 1 0例 ,从其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体外培养扩增DC ,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HLA -DR、CD1a、CD80 、CD86。以健康成人 1 0例作为对照。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HLA -DR、CD1a、CD80 、CD86分别为 :48.63± 6.34,2 7.73±7.1 9,2 1 .0 5± 8.33,1 8.5 8± 5 .5 1 ,明显低于对照组 :83.1 1± 6.46,5 2 .80± 1 1 .70 ,36.1 1± 7.5 5 ,40 .83± 5 .48,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0 1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表面HLA -DR、CD1a、CD80 、CD86表达水平下降 ,并与DC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产后甲状腺炎(PPT)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及状态的观察,探讨DCs与PPT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别检测经培养后来源于PPT患者及正常健康人外周血DCs上CD83、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来源于PPT患者外周血DCs上CD83、CD80、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PPT患者组DCs免疫刺激能力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DCs免疫功能及成熟分化的增加与PPT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大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数量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致伤组,正常对照组只麻醉不致伤,并取外周血1次;致伤组以盲肠结扎穿孔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4、12、24 h活杀动物取标本。分离两组外周血DC,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DC数量,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以及DC诱导的T细胞反应性增殖,并检测各组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结果致伤组DC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致伤组DC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伤后血清IL-1β、IL-6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血症早期大鼠外周血DC数量下降,功能降低,与伤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阻寨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探讨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与其病情的关系。方法 共41例COPD患者进入研究,分别在其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抽静脉血,分离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计数树突状细胞,同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并行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测定进行比较。结果 稳定期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P<0.01),并且病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均有不同程度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免疫功能状况,检测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有助于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指导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人单核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ucleav cells,PBMC),经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recomlfinanthumaninterleukin-4,rhIL-4)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以PBS组作阴性对照,LPS组作阳性对照,将Dc与Dil染料标记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48h及Dc与100μmol/L辛伐他汀和50mg/LDiI染料标记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I。)共同孵育48h作实验组,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ActivatedCellSorting,FACS)检测DC表型(CDla、CD80、CD86、HLA—DR)的表达,同时镜下观察DC吞噬Ox—LDL的形态变化。结果:经辛伐他汀处理的DC可下调CDla、HLA—DR的表达,抑制DC对Ox—LDI.的吞噬作用。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Dc的免疫活性,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免疫调节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对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介素4的DC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使其分化为成熟DC。DC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与100μmol/L阿托伐他汀和ox-LDL共同孵育48h后,镜下观察DC吞噬ox-LDL的形态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6、HLA-DR)的表达。结果:经阿托伐他汀处理的DC可下调CD1a、HLA-DR的表达,抑制DC对ox-LDL的吞噬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活性,推测是他汀类药物免疫调节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人脐带/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联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a,经2周左右可培养出大量树突状细胞,来自在正常人外周的单个核细胞,经GM-CSF和IL-4作用,8-10天后亦可培养出大量D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分布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及治疗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25例)60例,正常对照组2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评价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与外周血浆MCP-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组m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mDCs实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01);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浆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并且与外周血mDCs比例呈负相关(r=-0.707,P<0.001)。结论 MCP-1可能促进了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DCs向AS斑块病变部位迁徙并介导了斑块局部免疫炎症反应,加剧了AS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s基因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从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扩增出包含Sirts编码区的片段;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时定量PCR及SPSS分析软件来检测冠心病病例组与对照组单个核细胞Sirts基因表达的区别,以及Sirts基因表达与冠心病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1基因的表达(0.75±0.088)明显低于对照组(1.05±0.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Sirt1表达与TC、TG、FPG、LDL、ApoA成明显负相关,与HDL成正相关;Sirt2表达与HDL成正相关;Sirt5、Sirt6、Sirt7表达与FPG成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s基因的低表达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冠脉病变中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和评价血管内超声及冠脉造影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88例诊断为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98处病变)进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对病变的最小血管径、直径狭窄率、病变长度及病变形状进行比较.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冠脉病变分为钙化斑块、硬斑块及软斑块.钙化斑块为斑块的回声比血管管壁外膜回声强并伴有声影,其范围大于90°;硬斑块为斑块的回声与血管管壁外膜回声大致相同,但后方无声影;软斑块为斑块的回声比血管管壁外膜回声弱.结果:冠脉造影示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及病变长度分别为(32.2±8.7)%,(13.2±6.6)mm,明显低于血管内超声结果(41.4±9.6)%,(22.8±8.5)mm,对于钙化、偏心等病变,血管内超声比较敏感.结论:冠脉造影低估了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狭窄冠脉的性状,对冠心病特别是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2 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CABG ,术前心绞痛 (CCS)Ⅰ级 2例 ,Ⅱ级 7例 ,Ⅲ级 13例 ,Ⅳ级 4例。 2 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 ,2例非体外循环下施术。除 1例左乳内动脉 (LIMA)纤细血流不足改用大隐静脉外 ,2 5例采用LIMA与前降支搭桥 ,人均搭桥 3.2支。结果 :2 5例术后随访 6~ 30个月 ,2 4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1例心绞痛Ⅰ~Ⅱ级。低心排术后死亡 1例。结论 :CABG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完全再血管化和围手术期处理是CABG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的数量、表型、功能状态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CCC)形成情况分为CCC形成组(A组,n=22)和无CCC形成组(B组,n=18)。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冠状动脉血单个核细胞,行DC体外培养与扩增,观察DC形态,检测收获细胞总数和DC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与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采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计算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结果:(1)冠状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成功培养出典型DC,两组DC形态上无差异;(2)A组收获细胞数为 (3.95±1.41)×106,B组收获细胞数为(2.76±0.92)×106,A组收获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3)A组DC数为(1.54±0.96)×106,B组DC数为(0.99±0.46)×106,A组DC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4)两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 MFI, CD1a与CD80, CD83, 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及M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A组SI为4.96±2.30,B组SI为2.66±1.04,A组SI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侧支形成患者DC的数量显著增加,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herapies 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Methods A total of 1055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CAD diagnoised by coronary angiograp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amely pure drug therapy, percutani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n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groups. Follow up was carried out from March to May in 2001, and the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s) including death, no-leth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Ml) and revascularization were observed. In long-term observation, angina reoccured, and their improvement was evaluated. The short-term period was defined as the duration of 30 days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long term period was defined as the duration from 30 days after discharge.Results In the long-term period, the recurrences of angina both in PCI group and CABG group were lower than pure drug group (PO. 018, 0. 002 respectively). No differences about long-term endpoint event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se three groups ( P > 0. 05). Forty-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EMMPRIN)表达量与斑块特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2015 年 10 月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的69 例患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47 例患者分别纳入SAP 组 和ACS 组,选择同期体检的57 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判断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 性质,采集外周血并测定EMMPRIN 的表达量以及MMP-1、MMP-2、MMP-3、MMP-9、MMP-14 的含 量。结果 SAP 组和ACS 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MMPRIN 的荧光强度以及血清中MMP-1、MMP-2、 MMP-3、MMP-9、MMP-14 的含量高于对照组,SAP 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MMPRIN 的荧光强度以 及血清中MMP-1、MMP-2、MMP-3、MMP-9、MMP-14 的含量高于ACS 组;SAP 组和ACS 组患者斑 块性质越不稳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MMPRIN 的荧光强度以及血清中MMP-1、MMP-2、MMP-3、 MMP-9、MMP-14 的含量越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MMPRIN 的荧光强度与血清中MMP-1、MMP- 2、MMP-3、MMP-9、MMP-14 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EMMPRIN 表达量上调与粥 样斑块性质不稳定、MMPs 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非体外循环CABG的手术效果。方法 103例择期行CABG的CAHD患者分为体外循环CABG组50例和非体外循环CABG组53例,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非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体外循环CABG组(P<0.05,P<0.01);非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搭桥支数、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均显著少于体外循环CABG组(P<0.05,P<0.01);2组患者使用血管类型、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和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次开胸止血、伤口感染延迟愈合、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围术期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和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体外循环CABG组(P<0.05);2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HD患者行CABG是安全可行的,且非体外循环CABG的效果优于体外循环CAB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入选两组共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的CAD患者,其中非心梗组11例,陈旧性心梗组1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需填写心康问卷或量表,并行血生化、运动机能和运动心肺检测(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在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指导下,由治疗师每日定时线上管理患者进行运动。运动方案包含下肢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为坐站运动2次/天,2-3组/次,每组20-30个;有氧训练为快步走1次/天,30-60分钟/次,按需间断休息。训练强度均为无氧阈值对应的心率或自我疲劳感觉分级量表13分。6周干预后,复测基线指标并分析组内变化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复测,未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内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非心梗组和陈旧性心梗组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70.91±14.11 vs 92.00±18.87, P=0.01; 79.18±9.10 vs 95.91±8.64, P<0.01)、冠心病教育问卷(12.36±4.11 vs 15.45±1.57, P=0.02; 13.36±2.98 vs 15.36±1.75, P<0.01)、体力活动阻碍量表得分(50.91±10.12 vs 43.91±6.53, P<0.01; 57.91±10.82 vs 44.18±4.05, P<0.01)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陈旧性心梗组的班杜拉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56.18±7.47 vs 68.91±8.07, P<0.01)显著提高。非心梗组和陈旧性心梗组的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484.32±41.19 vs 508.47±40.97, P<0.01; 471.57±46.38 vs 496.71±47.05, P<0.01)、坐站起立走测试(9.10±0.82 vs 8.59±0.85, P<0.01; 9.14±0.90 vs 8.59±1.16, P=0.04)、5次坐站(10.75±1.06 vs 10.06±0.73, P<0.01;12.46±1.73 vs 11.16±1.35, P<0.01)、30秒坐站(13.27±1.01 vs 13.73±1.01, P=0.05; 12.64±1.12 vs 13.36±1.75, P=0.05)、1分钟坐站测试(26.09±2.12 vs 27.18±2.75, P=0.05;24.27±3.41 vs 25.82±4.00, P<0.01)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非心梗组和陈旧性心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2.69±0.59 vs 1.68±0.50, P<0.01; 2.27±0.45 vs 1.54±0.36, P<0.01)、甘油三酯(2.78±2.17 vs 1.73±1.60, P<0.01;2.21±0.63 vs 1.46±0.42, P<0.01),均有显著下降。CPET结果显示陈旧性心梗组的摄氧量与功率比值(VO2/?WR, 8.44±0.93 vs 9.05±0.77, P<0.01)、每搏摄氧量(VO2/HR, 9.85±1.91 vs 10.65±1.83, P=0.01)、最大代谢当量(METs,4.92±0.74 vs 5.22±0.76, P=0.05),均明显提高;非心梗组无显著变化。结论:6周线上监督运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不仅显著增强非心梗组和陈旧性心梗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两组患者的运动机能与血脂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且该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陈旧性心梗组患者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