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疗效中的意义。方法 12例咬肌肥大患者共24侧咬肌,分3~5 点于双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高频超声检测注射前、注射后1~3个月咬肌的厚度。 结果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后,患者的咬肌厚度与注射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注射后,松弛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2.30%,收缩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9.46%。 结论 高频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简便的体外检测咬肌厚度的方法,是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良性咬肌肥大效果的较好的客观指标。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肉毒杆菌毒素A 咬肌肥大  相似文献   

2.
刘红梅  王倩  冯传波 《广东医学》2008,29(8):1356-135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疗效中的意义.方法 12例咬肌肥大患者共24侧咬肌,分3~5点于双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高频超声检测注射前、注射后1-3个月咬肌的厚度.结果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后,患者的咬肌厚度与注射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注射后,松弛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2.30%,收缩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9.46%.结论 高频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简便的体外检测咬肌厚度的方法,是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良性咬肌肥大效果的较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第一批A型肉毒毒素(BTX—A)通过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并作为临床治疗药物以来,国外80年代即开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国内90年代末才开始有使用A型肉毒毒素瘦脸的报道。我院从2007年以来,使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矫治单纯性咬肌肥大,以缩窄下面部轮廓84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远期疗效,观察肌电图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22例(42侧,其中两名患者为单侧肥大)咬肌肥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肌肉内注射治疗。其中20例双侧咬肌肥大患者每侧注射剂量为35~50u不等,1例单侧咬肌肥大男性患者注射剂量为60u,1例单侧咬肌肥大女性患者注射剂量为30u。随访观察注射前后患者咬肌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变化情况和疗效维持时间及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2例患者咬肌肌电图均方根值(RMS)都明显减少(P0.001),并在一个月左右降到最低点,之后逐渐回升,注射后5个月恢复至注射前80%水平。患者随访时间为6-20个月。3例(13.6%)患者表示对治疗效果不满意,5例(22.7%)表示对疗效非常满意,14例(63.6%)表示满意。2例(9.1%)患者注射后半月开始起效,17例(77.3%)患者注射后1月开始起效,1例(4.5%)患者注射后2月开始起效;7例(31.8%)患者注射后1月效果明显,6例(27.3%)患者注射后2月效果明显,6例(27.3%)患者注射后3月效果明显,1例(4.5%)患者注射后5月效果明显;2例(9.1%)患者注射后5月开始失效,1例(4.5%)患者注射后6月开始失效,6例(30.0%)患者注射后7月开始失效,5例(22.7%)患者注射后8月开始失效,6例(27.3%)患者注射后9月开始失效。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肿胀不适或酸痛3例,咀嚼无力或困难3例,恶心、反胃1例,均在注射后1月左右消失,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咬肌肥大的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86.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是单纯性咬肌肥大的最佳治疗方法,肌电图评估能确定再次注射的合适时间,初次注射后维持时间约8-12个月,需重复注射维持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针高频电凝配合肉毒毒素A治疗咬肌肥大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在咬肌注射肉毒毒素A 2 U/kg;B组于咬肌插入数枚电凝针,20 W电凝3 s;C组为A组注射剂量为1 U/kg,联合高频电凝20 W,3 s;D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B组、C组治疗对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做自身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单纯性咬肌肥大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单纯性咬肌肥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观察组连续注射A型肉毒毒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6、8、10、12个月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所有患者咬肌厚度;治疗后12个月调查2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并由两位专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组间咬肌厚度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咬肌厚度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6个月咬肌厚度依次降低,治疗后8、10、12个月咬肌厚度相较于治疗后6个月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咬肌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1、4、6、8、10、12个月咬肌厚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6个月2组间咬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8、10、12个月咬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情况.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适应证及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从而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8例整形外科患者局部注射使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治疗的情况.从年龄分布、性别、诊断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咬肌肥大和除皱病例中使用率高.结论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是安全、有效、方便、有效的治疗手段.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外科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6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面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治疗前后的面肌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的测定。结果:肌电图证实,肉毒毒素注入后,患侧面肌高频群放电位明显减少,注射1个月后疗效达到最高峰,高频群放电位基本消失,症状改善持续约6个月。长期重复治疗组面神经诱发肌电图的CMAP波幅患侧较健侧显著降低,其潜速率患健侧自身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未发现对面神经的传导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护理。方法选择88例四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非肌电引导定位后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从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等方面加强护理和观察。结果 8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皮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患儿进行规范周到的护理有助于提高肉毒毒素注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年女性行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同时结合面下部以及颈部微滴注射,改善面下分面部轮廓,提升下颌缘的同时,预防口角囊袋、木偶纹出现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整形科的咬肌肥大的中年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咬肌注射采用稀释浓度为40 U/ml的A型肉毒毒素分三点注射进入咬肌后,并将稀释浓度为20 U/ml的A型肉毒毒素以1.5 cm为间隔,广泛、微量注射于下面部和颈部真皮层以及真皮下层,单点注射0.6 U。术后患者于1-2个月复诊,复诊时拍摄标准照片,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第三方医生将治疗前后的标准照片进行对比,评价下面部轮廓改善的满意度,以及口角囊袋和木偶纹术前术后的差异性。结果 共纳入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3.2)岁,随访时间1.3月。患者主观满意度90%(18/20),认为口角囊袋及木偶纹均无明显加重。1例不满意者认为治疗时疼痛较明显,不愿再次注射,1例出现颈部淤青,影响美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口角歪斜,吞咽困难,发声困难,面瘫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A型肉毒毒素行咬肌注射并同期进行面下部颈部的微滴注射,在改善面部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 型肉毒毒素在脑出血后下肢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 年3 月-2015 年8 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下肢痉挛患者104 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A 型肉毒毒素)和对照组(酒精),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步行速度及关节活动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 组治疗后MA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10 m 步行时间和 3 m 起- 坐时间低于对照组,步速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肌表面肌电积分值低于对照组,被动 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局部注射A 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出血后下肢肌痉挛患者成效显著, 能够解除下肢肌痉挛,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Masseter hypertrophy is a benign condition with variable causative factors, such as bruxism,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malocclusion and others, but has an unclear etiology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Surgical masseteric resection wa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the asymmetric swellings over the ramus and angle of the mandible on one or both sides,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ally unsuccessful treatments of occlusal adjustment, splint therapy, tranquilizers or other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was the local injection of very small doses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to the masseter. The toxin binds permanently to the motor end plate preventing acetylcholine release causing pre-synaptic neuromuscular blockade, the muscle can be selectively weakened and local paralysis is followed by atrophy of the muscle. Four cases with their follow-up are reported. This technique provided a predictable and conservative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this type of facial asymmetry.  相似文献   

13.
Infant botulism.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aspects.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S S Arnon  T F Midura  S A Clay  R M Wood  J Chin 《JAMA》1977,237(18):1946-1951
Clostridium botulinum organisms and toxin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eces of six infants, aged 5 to 20 weeks, who had illnesses clinically consistent with botulism. Five of the infants lived in California and became ill within a six-month period in 1976; one infant became ill in New Jersey in 1975. Three cases were type A botulism, and three were type B. No source of ingested botulinal toxin could be found in any case. However, one infant with type B botulism had ingested a food containing C botulinum type B organisms, and no toxin was found in it. The clinical findings in these cases include constipation, weak sucking and crying ability, pooled oral secretions, cranial nerve deficits, generalized weakness, and, on occasion, sudden apnea. A characteristic electromyographic pattern termed "brief, small, abundant, motor-unit action potentials" (BSAP) was observed. The sources of C botulinum toxin for these six infants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in vivo (gastrointestinal) production following ingestion of C botulinum organisms. Studies are underway to determine the full clinical spectrum, incidence, and potential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this infectious disease newly recognized in infa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 84例眼睑痉挛的病人进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 ,眼睑部位多点注射 ,每点注射 2 5u。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84例病人总有效率为 10 0 % ,经 χ2检验P <0 0 0 1,差异显著 ,证明A型肉毒毒素有明显的疗效。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眼睑痉挛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无副反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去神经咬肌动物模型,观察咬肌变化,为临床外科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性切断咬肌神经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咬肌厚度超声及肌细胞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与正常咬肌相比,离断神经咬肌厚度减小(P<0.05),肌纤维截面积减小(P<0.05),而且切断不同的神经减小的幅度不同;肌纤维类型及肌细胞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 咬肌失神经动物模型有效、可信,有助于咬肌肥大畸形的治疗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和卵磷脂注射溶脂联合应用修改面部轮廓.方法:对32例面部轮廓宽大要求瘦脸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和卵磷脂注射溶脂联合应用治疗,并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良好满意面部减肥瘦脸效果,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卵磷脂注射的方法能提高单独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疗效,在面部轮廓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A型肉毒毒素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因其肌肉化学性去神经支配效应可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特发性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抽动障碍、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和痉挛性脑瘫;因其植物神经系统效应可用于治疗多涎病症和多汗证;因其镇痛效应可用于治疗各种头痛和神经痛,故A型肉毒毒素已逐渐成为神经科领域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郝荣涛  李宗超  陈兴  叶伟 《重庆医学》2017,(36):5086-5089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A型肉毒素(BTX-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初步阐释BTX-A治疗瘢痕及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相关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B T X-A(0.01、0.10、1.00 U/L及10.00 U/L)作用24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及骨架变化,并采用MTT及流式技术检测其增殖、凋亡及周期变化,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 ,探究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及MMP-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BTX-A剂量的升高,其细胞黏附数量及骨架荧光强度逐渐减弱;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且主要阻断在细胞G0/G1期;此外其凋亡也随着BTX-A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强.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BTX-A剂量增大,MMP-1及MMP-2基因及蛋白均呈现高表达,而TGF-β及MMP-9呈现出低表达.结论 BTX-A通过阻断瘢痕细胞G0/G1期抑制其增殖,同时提高MMP-1及MMP-2的表达来减轻瘢痕形成,对瘢痕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A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疗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122例面肌痉挛病人进行面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其疗效进行书信、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9%(172/179),副作用主要为短期上睑下垂,患侧眼流泪,复视;重复注射不能延长面肌痉挛的复发时间;其疗效与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程越长,病情越重,有效时间越短。结论:A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是一种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