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栗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和Fas表达及其与复发缓解病程的关系。方法 42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根据其病程分为复发期组20例和缓解期组22例,另外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五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以上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和Fas表达的情况。结果三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的表达无明显差别。复发期MS患者凋亡的CD4^+T淋巴细胞(由AV染色标记)和Fas相关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由AV^+CD95^+/CD4^+标记)明显低于缓解期MS患者和对照组(均P〈0.05)。复发期MS患者和缓解期MS患者凋亡的CD8^+T淋巴细胞(由AV染色标记)和Fas相关的CD8^+T淋巴细胞凋亡(由AV^+CD95^+/CD8^+标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复发期MS患者和缓解期MS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 淋巴细胞的凋亡和Fas的表达与复发缓解型MS患者的发病和病情的加重有关,MS患者对Fas/FasL介导凋亡的抵抗可能参与了MS发病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 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中的表达,分析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ITP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和血小板。以PE标记的CD30 mAb和Cy5标记的CD4、CD8 mAb及FITC标记的Fas、FasL mAb作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儿Th/Tc、Thl/Th2、Tc1/Tc2细胞Fas、FasL表达的变化;以FITC标记的Fas、FasL mAb作单色流武细胞术,分析ITP患儿血小板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儿童相比,ITP患儿Th、Th1、Th2及Tc、Tc1、Tc2细胞Fas、FasL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O.05);同时,111P患儿血小板Fas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而FasL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TP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Fas、FasL表达异常可能与ITP免疫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n=30)和对照者(n=30)外周血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CD3^+CD4^+及CD3^+CD8^+)。结果:ITP患者外周血PAIgG、PAIgM及PAIgA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ITP患者外周血CI)3^+、CD3^+CD4^+亚群明显减低(P〈0.05),CD3^CD8^+亚群明显升高(P〈0.05),而CD3^+CD4^+/CD3^+CD8^+比值显著减低(P〈0.01)。结论:ITP患者PAIg水平显著增高,且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漂移。此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ITP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as及FasL系统在成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 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成年初诊IT P患者及健康成年人外周抗凝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Th/Tc、Th1/Th2、Tc1/Tc2细胞Fas及FasL的表达率、血小板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组Th、Th1、Th2、Tc、Tc1、Tc2细胞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ITP组血小板表面 Fas的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而血小板表面 FasL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TP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表面Fas及FasL表达的异常,可能与ITP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s、FasL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rP)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中的表达状况及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ITP患者及健康人群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和血小板。以PE标记的anti-CRTH2mAb和cy5标记的anti-CD4、CD8mAb及FTTC标记的anti-Fas、FasL mAb做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者Th/Tc、Th1/Th2、Tc1/Tc2细胞Fas、FasL表达的变化;以FITC标记的anti-Fas、FasL mAb作单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者血小板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ITP患者外周血Th、Th1、Th2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Tc、Tc1、Tc2细胞百分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Th、Th1、Th2及Tc、Tc1、Tc2细胞Fas、FasL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111P患者血小板Fas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FasL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T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Fas、FasL表达异常可能与ITP患者免疫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周国忠  罗洪强  董燕媛 《浙江医学》2019,40(11):1162-1164
目的探讨Fas-FasL信号途径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异常凋亡中的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ITP患者32例为ITP组,另择行健康体检者32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组患者(用药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外周血PLT表面Fas的表达,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率、表面Fas配体(FasL)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ITP组患者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ITP组患者CD4+FasL+细胞比率、CD41+Fas+血小板比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均P<0.05),PTL与Treg细胞比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受检者(均P<0.05)。ITP组患者PLT与CD4+FasL+细胞比率、CD41+Fas+血小板比率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Treg细胞比率呈正相关(P<0.05),Treg细胞比率与CD41+Fas+血小板比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高表达Fas可与激活的T细胞表面FasL结合,T细胞可通过Fas-FasL途径直接介导血小板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10与T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SLE患者血清IL-10含量;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 、CD8 T细胞亚群及其Fas、FasL的表达和早期凋亡,并分析其与血清IL-1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并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和血清中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外周血中T细胞CD4 亚群比例下降、CD4 /CD8 的比值降低,CD3 、CD4 、CD8 T细胞Fas、FasL的表达均增高,T细胞尤其是CD4 亚群凋亡增加,以上变化以活动性SLE更为显著;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CD4 /CD8 细胞比值呈负相关,与T细胞FasL表达异常增加和CD4 T细胞亚群凋亡显著增多呈正相关.结论:SLE异常增高的IL-10促使T细胞高表达FasL,诱导CD4 T细胞凋亡,参与了SLE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NF—α和Fas/FasL的表达及骨髓细胞凋亡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CD34^+细胞Fas、FasL的表达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各型MDS惠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浓度和CD34^+细胞Fas、FasL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RA/RAS组的TNF-α浓度和CD34^+细胞Fas^+表达率均明显高于RAEB和RAEB-t组(P〈0.001),而RAEB与RAE-t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115和0.239);RAEB和RAEBt组细胞的CD34^+ FasL^+表达率明显高于RA/RAS组(P值分别为0.001和0.010)。RA/RAS和RAEB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0),而RAE-t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近(P=0.216)。各型MDS患者TNF-α浓度与CD34^+Fas^+表达率呈正相关(r=0.570,P=0.012)。而CD34^+细胞凋亡率与TNF-α浓度或CD34^+Fas^+表达率之间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值分别为0.103和0.091)。结论:MDS患者骨髓细胞的调亡受多因素的调节.TNF-α与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以及机体对其调控的失常参与了MDS骨髓无效造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老年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8例老年人慢性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 )、B淋巴细胞(CD19 )Fas蛋白和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T淋巴细胞的Fas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P<0.01),Fas-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P<0.01);B淋巴细胞的Fas和Fas-L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治疗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患者T淋巴细胞的Fas蛋白表达上调和Fas-L蛋白表达下调,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治疗前老年慢性ITP患者体内Fas/Fas-L途径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异常,经治疗后T淋巴细胞的Fas蛋白表达上调,有助于抗原活化的B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丁型肝炎重型化机制中Fas/FasL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Fas/FasL途径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在丁型肝炎重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兔疫组化双重染色和连续切征技术,检测48例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Fas/FasL表达,以54例乙型肝炎作疾病对照,结果:Fas以肝细胞浆表达与为主,HDAg以核浆型表达为主,两抗原表达及分布有相关性,FasL主要表达在浸润淋巴细胞浆,肝细胞核,与HDAg表达及分布不全一致,丁型肝炎Fas、FasL检  相似文献   

13.
肝癌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触发T淋巴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表面Fas/FasL系统的变化及对其逃避机体免疫监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和PLC/PRF/5Fas和FasL的表达;观察化疗药物争光霉素诱导肝癌细胞FasL表达及FasL表达上调后的肝癌细胞触发淋巴细胞株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HepG2、Hep3B和PLC/PRF/5肝癌细胞株Fas表达均阴性;HepG2 FasL mRNA的表达为阴性,而Hep3B 和PLC/PRF/5FasL mRNA的表达均阳性。经争光霉素(0.6mg/ml)诱导后,上述肝癌细胞Fa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其FasL的表达却增加,与Jurkat细胞混合孵育则触发后发生显性调亡。结论:肝癌细胞可能一方面降低或不表达Fas而对Fas介导的凋亡耐受,另一方面又增强自身FasL的表达以诱发与之接触的T淋巴细胞凋亡,在完成免疫逃避的同时,可对周围的T细胞实施反攻击。  相似文献   

14.
桥本甲状腺炎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在桥本甲状腺炎(HT)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TUNEL法检测HT及非毒性甲状腺肿(NTG)患者各17例甲状腺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l-2和Bax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HT组细胞凋亡百分率(32.5%±12.3%)比NTG组(1.3%±0.7%)显著增高(P<0.01),其甲状腺细胞Fas、FasL、Bcl-2和Bax染色阳性率(88%~9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5%~47%,P<0.01)。HT中凋亡细胞及Fas、FasL和Bax染色强阳性甲状腺细胞多分布于浸润淋巴滤泡附近,Bcl-2染色强阳性细胞则多分布于远离浸润淋巴滤泡的区域。浸润淋巴细胞中Fas,FasL,Bcl-2和Bax染色均较弱。结论 HT中有较高水平的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Bcl-2和Bax在甲状腺细胞中呈特征性分布的高表达,而在浸润淋巴细胞中表达较少,这些改变与甲状腺滤泡萎缩、破坏及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 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了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 结果:1、EM患者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中Fas及FasL的表达均呈周期性改变,增生期呈低水平表达,分泌期表达增高, 两组间同期别比较增生期无显著差异,分泌期EM患者在位内膜的Fas及FasL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异位子宫内膜中的Fas及FasL的表达都呈现低水平或不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可能与Fas及FasL的表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