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透析采样技术及其相关分离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MD)是以透析原理和神经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化学采样技术,它能实现连续在线监测体内外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的动态变化。1972年美国耶鲁大学Delgado等首次利用脑微透析推挽灌流技术研究恒河猴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实验,开启了微透析技术在神经科学和脑部研究应用领域的大门。自此,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以微透析法(microdialysis,MD)为采样技术的肿瘤化疗药物在体检测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吉西他滨(GEM)为研究对象,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尾静脉注射为给药方式,通过微透析技术进行血管内取样,对血药浓度进行在线、实时、连续监测,求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GEM在大鼠体内血液中的探针回收率为(11.9±2.0)%,经大鼠尾静脉给药后GEM体内过程为二室模型,其消除和分布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实验过程中大鼠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微透析技术可用于活体动物体内GEM浓度的连续监测,提示微透析技术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局部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范珠  潘旭旺 《药学学报》2006,41(10):921-926
微透析技术(mierodialysis,MD)是由早期神经化学实验室中的灌流取样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后逐渐应用于药学领域,并得到快速发展。早期MD主要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进行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研究。但是大鼠的实验模型较匮乏,小鼠基因工程(mice genetic engineering,MGE)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4.
<正>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采样分析技术因其独有的微创伤性和取样的连续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各种生物代谢方面的探索性实验、神经生物化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研究。脑内微透析技术最早是由Bito等[1]于1966年首次提出,近年来已应用于颅脑创伤及神经外科手术过程的监测,它能对局部脑组织细胞间液的生化代谢进行直接、动态地监测,并及时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2]。  相似文献   

5.
微透析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方  丁黎  赵陆华 《药学进展》2004,28(9):409-412
论述微透析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着重介绍微透析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操作步骤、微透析技术用于定量分析及影响回收率的因素以及微透析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相似文献   

6.
微透析是一种活体的取样技术,在皮肤药理学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微透析被用于外用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制剂的透皮吸收、监测皮肤炎症介质、皮肤组织的内分泌、中药经皮代谢等相关研究。近年来,微透析向联用各种分析检测技术的方向发展,如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等。然而,该技术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油水分配系数较大药物的测定、低含量药物的测定、探针植入重现性等问题。文中综述了该技术的原理、优点、缺点及在皮肤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体内外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为进一步的体内微透析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浓度、流速对探针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微透析探针回收率受流速影响较大,基本不受浓度影响,且体内回收率稳定性良好。结论:微透析技术可用于钩藤碱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体内研究钩藤碱探针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透析是一较新的组织间隙液采样技术,近几年来在体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描述了微透析采样的原理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特点,并对其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和组成,对微透析技术用于体内药物分析时的回收率测定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微透析技术用于药学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微透析技术是用于监测细胞外液中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的活体取样技术,但由于微透析样品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无机盐的复杂混合物,往往需要与色谱分离技术联合使用,才能对微透析样品中目标分析物进行测定。目前,微透析与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的联用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的应用,为现代中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本文概述了微透析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微透析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干预下内源性物质的分析、中药药代动力学及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微透析技术在药物靶组织分布和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艳  李范珠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4):2103-2106,2146
微透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在体研究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在靶组织分布和代谢研究,对于阐明药物体内过程、疗效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为新药研发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通过检索分析相关文献,就微透析技术的概况、微透析探针、透析液的分析及微透析技术在药物靶组织分布和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维持性透析(Maintenance dialysis,M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9月间长期透析治疗的4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M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透析年龄、年龄、血磷、钙、钙磷乘积均和MD患者SHPT存在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MD患者出现SHPT症状的可能性更大.维持性透析患者出现SHPT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为年龄,年龄降低1岁,出现SHPT的风险性则增加21%左右.透析年龄增高1年,出现SHPT的风险性则增加54%左右.结论 透析龄和年龄可能是导致MD患者出现SHPT的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脑微透析是一种微创取样技术,具有多位点、实时取样和可在线等优点,在脑部药物监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脑微透析技术为脑部药物浓度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可为新药研发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在脑部给药系统研究中,特别是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中优势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有关脑部微透析技术的特点及发展,介绍了脑微透析技术在药物监测研究中的进展,分别归纳了微透析技术在实验动物和临床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目前在体微透析技术应用于神经药动学研究的实验室及临床结果。方法:检索近10年文献,综述评价。结果:微透析技术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具独特优势。结论:微透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广泛的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头孢拉定微透析体外回收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微透析浓度差法(减量法、增量法)和液质联用技术(LC-MS/MS)测定头孢拉定的体外回收率,并考察流速、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以探讨微透析技术用于头孢拉定体内药动学研究的可行性。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在要求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灵敏可靠。增、减量法测得的回收率无显著性差异。相同条件下,探针体外回收率随流速增大而减小,不受探针周围药物浓度的影响。结论 微透析技术可用于头孢拉定药动学研究,减量法可用于头孢拉定微透析体内回收率和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Wu XJ  Ling JJ  Fu X  Qin ZH  Zhang YF 《药学学报》2011,46(3):333-337
采用以稳定同位素为内标的微透析技术,研究清醒自由活动下大鼠脑局部药动学过程。健康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尼古丁(nicotine)为模型药物,以氘代尼古丁(deuterium labeled nicotine,DL-nicotine)为微透析(microdialysis,MD)的内标物。样品采用LC-MS/MS法检测,同时测定透析液中尼古丁及DL-尼古丁的浓度。数据分析采用DAS2.0软件。经皮给予尼古丁后,大鼠脑局部尼古丁的吸收和分布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中t1/2α为170.31 min,t1/2β为263.30 min,AUC0-∞为2.75×105μg.L-1.min。DL-尼古丁可作为尼古丁的内标物进行探针回收率的校正;稳定同位素内标微透析技术可实现尼古丁在清醒状态大鼠脑局部药动学的研究,为戒烟方法的寻找及尼古丁经皮制剂的药动学-药效学相结合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微透析取样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透析取样技术已发展了 2 0年[1-4 ] ,最初主要用于研究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微透析取样装置由微透析探针及微量注射泵组成 ,微透析探针由一长4 - 10mm的再生纤维透析膜固定在一根微径导液管上组成 ,可除去分子量大于 50ku的分子 ,透析膜前有保护头 ,一般微透析探针的外径为 30 0 μm。微型泵将灌注液泵入探针 ,当灌注液与细胞外液组成完全一致时 ,通过透析膜无水及离子交换 ,只有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泵入或泵出探针所埋入的生理环境。进入膜内腔的溶液为灌注液 ,透出膜内腔的溶液为透析液。由于微透析探针的外径只有 30 0 μm ,取…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微透析技术在皮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日趋深入和广泛。皮肤微透析技术是应用半透膜两侧溶质被动自由弥散的原理,动态地监测真皮组织间液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浓度的新技术。本文就近10年来微透析技术在皮肤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提高微透析探针回收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透析是将灌流取样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的研究物质动态变化的一种新型采样技术,适合于深部组织和重要器官的活体研究。微透析探针的回收率是影响微透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微透析探针对物质的回收率通常较低,需结合灵敏的检测方法才能实现物质的定量分析,因此限制了微透析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及发展。如何提高微透析探针的回收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中提高微透析探针对物质回收率的方法,为探针回收率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微透析采样技术用于Gefitinib体内药动学研究的可行性,为后续探讨Gefitinib肿瘤局部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 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测定Gefitinib体外回收率(RG)及释放率(RL),探讨流速、pH、浓度、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及体内外回收率与释放率的稳定性,建立Gefitinib微透析采样方法。结果: 反透析法测得Gefitinib的RG与RL呈良好一致性,与灌流液pH及探针外液温度存在线性关系,对浓度变化保持恒定,且体内外日内RG与RL稳定性良好。结论:微透析采样技术可以实现Gefitinib体内药物浓度动态监测,研究所得微透析采样参数可为该法进行Gefitinib肿瘤局部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