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胶质瘤的光动力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脑胶质瘤约占人颅内肿瘤的45 %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自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ictherapy ,PDT) [1 ] 问世以来 ,人们对PDT治疗脑胶质瘤寄予厚望。为应用PDT治疗脑胶质瘤 ,阐明其作用机制 ,为临床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实验及临床探索 ,这些实验和探索表明PDT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但仍有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解决。一、PDT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研究现状关于PDT的基本原理已有许多综述和资料介绍[1 ,2 ] ,…  相似文献   

2.
詹奇  胡韶山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4):205-208,269,270
目的探讨抗VCAM-1单克隆抗体联合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脑C6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6脑胶质瘤模型,成瘤动物分4组,即PDT+VCAM-1抗体组、PDT组、VCAM-1抗体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VCAM-1表达、凋亡指数、大鼠生存时间、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 PDT组和VCAM-1抗体组均能抑制肿瘤生长,PDT+VCAM-1抗体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PDT组VCAM-1表达增高明显。抗体组VCAM-1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PDT治疗后给予抗VCAM-1单克隆抗体既抑制VCAM-1表达增加,又抑制新血管生成,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生长,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伽玛刀照射后AQP4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伽玛刀照射尾状核头部(100Gy,4mm)制成大鼠脑水肿模型。观察时间点选定于照射后1、3、7、15、30和45d。干湿比重法检测脑含水量,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AQP4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AQP4及其mRNA在软脑膜下星形胶质细胞、脉络膜丛、室管膜及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胞膜上均有表达。照射后,上述部位AQP4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30d达高峰。AQP4 mRNA及AQP4,AQP4与脑含水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伽玛刀照射大鼠尾状核后,可促使特定区域内AQP4及其mRNA表达增加,其意义之一可能在于参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影  刘巍  杨方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3):149-153,202,203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裸鼠原位U87脑胶质瘤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裸鼠颅内种植U87脑胶质瘤细胞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PDT组(ALA300 mg/kg,能量密度80 J/cm2)和联合治疗组(PDT+贝伐珠单抗)。种植后第21天处死动物并取出脑组织。HE染色切片计算肿瘤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VEGF表达,分析肿瘤细胞的增殖和VECF地表达;TUNEL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细胞的凋亡也明显增加;与PDT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作用更为明显。单用PDT并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但联合治疗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PDT的照射可诱导肿瘤周围组织中VEGF的表达增高,此作用可被贝伐珠单抗所抑制。结论 PDT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明显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作用效果优于单用PDT,其作用机制为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及PDT引起的肿瘤局部血管形成,本研究结果为临床联合应用PDT和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光动力疗Ok(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胶质瘤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胶质瘤患者30例,其中颅内胶质瘤28例,恶性畸胎瘤2例。通过PDT治疗和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出院指导使患者接受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恢复。结果30例患者中9例出现皮肤光敏反应,3例SGPT升高,肝肾功能轻微损害,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PDT治疗胶质瘤中认真、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对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光动力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护理经验。方法恶性胶质瘤患者128例,男性69例,女性5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即PDT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58例,仅进行手术治疗。对治疗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护理,并配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未见皮肤光敏反应等其他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45.7%。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60.0%,2年生存率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护理,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光敏反应等并发症,均安全度过脑水肿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探讨布美他尼与PDT联合应用对大鼠C6胶质瘤抑制效应、对血肿瘤屏障的开放作用及对瘤周水肿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中,布美他尼与PDT联合应用对胶质瘤抑制效应及对瘤周水肿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治疗C6脑胶质瘤后,血瘤屏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建立雄性Wistar大鼠脑深部胶质瘤模型60只,2周后随机分成3组: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组(20只)、非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组(20只)、空白对照组(20只)。PDT联合顺铂组:腹腔注射血卟啉单甲醚(HMME,5mg/kg)3.5h后,自大鼠尾静脉注射顺铂1μg/g,30min后行PDT治疗。非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组:除腹腔内未注射HMME外,余相同。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PDT联合顺铂组、非PDT联合顺铂组阳性和对照组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和45%。PDT联合顺铂组与非PDT联合顺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DT联合顺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非PDT联合顺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顺铂治疗后血瘤屏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gp阳性表达率降低,促进药物通过血瘤屏障,为临床治疗脑胶质瘤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显微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功能区脑胶质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5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经神经导航指引下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然后根据瘤床的结构和形状对瘤腔进行PDT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行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病灶。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行CT、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坏死、水肿带减轻、残留肿瘤体积等变化,并观察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治疗后8周和1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率分别为2.5%、5.0%和7.5%、12.0%。影像学显示治疗组肿瘤坏死,水肿带减轻31例,8例残留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对照组水肿带减轻15例,4例术后残留肿瘤体积无变化。结论神经导航显微手术联合PDT疗法治疗功能区脑胶质瘤,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能使残留肿瘤体积缩小,减少神经功能缺失,在减缓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动力剂量对C6胶质瘤细胞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光动力作用后C6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Ca^2 ]i的变化,探讨钙超载在光动力诱导C6胶质瘤细胞坏死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C6胶质瘤细胞,以不同光动力剂量处理对数生长期的实验组细胞后,应用Fluo-3/AM为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C6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死亡率。结果 光动力作用后C6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明显升高,平均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死亡率随着光动力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 光动力作用后C6细胞钙超载在光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光动力作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光敏剂血啉甲醚(HMME)、竹红菌乙素(HB)所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影响,了解光敏剂种类和浓度与微循环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显微数码相机录像和IMAGE PRO图像处理系统,对52只Wistar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在光动力作用过程中的改变进行实时观测并记录,通过对微血管红细胞流柱宽度、血流速度、血流状态3种指标反映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结果 光动力作用过程中、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红细胞聚集、白细胞贴壁翻滚、附壁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红细胞流径减小,并最终导致血流停滞,管腔闭塞。随光敏剂给药剂量的增加,微循环损伤出现时间提前,损伤程度加重。HMME的剂量为2.5、5、10、15和20mg/kg时,光动力作用后,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分别减少到照光前的51%、29%、19%、0%、0%,血流流速下降,分别为粒线流、粒流、粒摆流、停滞、停滞;HB的剂量为2、4、6和8mg/kg时,光动力作用后,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分别减少到照光前的88%、67%、14%、0%,血流流速分别下降为线粒流、粒流、粒摆流、停滞。血啉甲醚和竹红菌乙素所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微循环的损伤过程无明显差别,较小剂量的HB(8mg/kg)即能引起与较大剂量HMME(15mg/kg)相当的损伤效应。结论光动力作用对微循环的效应是复杂的动态过程,而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其重要环节,并可能引发微循环系统的进一步损伤过程。在光照剂量一定的情况下,该效应对微循环的作用强度与光敏剂给药剂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两种光敏剂所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微循环的作用机制基本一致,而竹红菌乙素所介导的光动力效应比血啉甲醚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60例激光治疗脑肿瘤的总结,对治疗中激光器的选择、术中应用、最佳治疗剂量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事项等都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同时对于不同部位、大小、性质之脑肿瘤激光治疗方式也作了阐述。激光治疗脑肿瘤有操作方便、止血好、不感染、防止术中癌细胞扩散和扩大手术适应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被光激活后对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36只C6脑内胶质瘤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光照组,金丝桃素低、高剂量非光照组,金丝桃素低、高剂量光照组。实验第2周和3周MRI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第3周切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SP法检测瘤组织中VCAM-1和MMP-9。结果(1)MRI检测显示,金丝桃素光照组肿瘤体积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2)高剂量光照组抑瘤率为75.6(;低剂量光照组抑瘤率为51.4(。单纯光照组、金丝桃素非光照组对肿瘤无抑制作用。(3)金丝桃素光照组中VCAM-1和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CAM-1与MMP-9呈正相关(r=0.82)。结论光激活的金丝桃素可能通过抑制VCAM-1和MMP-9,降低肿瘤突破基质屏障的能力,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而制约胶质瘤生长和侵袭。  相似文献   

15.
鼠移植胶质瘤手术加光敏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提高肿瘤手术疗效的方法,通过对昆明小鼠移植的传代G-422胶质瘤,进行手术切除加瘤床光动力学治疗的生存观察。实验研究证实:手术切除加瘤床光动力学治疗组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手术切除组和带瘤自然生存组。说明He-Ne激光作实验光源的光动力学治疗能杀伤切除后残留术野的瘤细胞,导致术后复发率降低和生存期延长,为光动力学疗法用于脑胶质瘤手术的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杀基因治疗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动态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高分辨MRI动态观察携带HSVTK自杀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GCV治疗系统对在体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及MRI表现的演变规律。材料与方法:36只SD大鼠,使用颅内立体定向接种法制作模型。按接种细胞类型分4组:①C6胶质瘤;②C6tk;③C6+C6tk(1∶1);④C6+PA317tk。瘤龄7天后腹腔注射GCV30mg/kg/天,共14天。用1.5TMR机行T1WI、T2WI和增强扫描,1次/1~2周;并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GFAP和S100蛋白)、凋亡和电镜检查。结果:MRI显示①组瘤龄14天时病灶呈圆形长T1长T2信号,明显强化,中心见坏死区,肿瘤平均196mm3,中位存活期16天。②~④组,自然存活期大于180天,14天时病灶平均体积35mm3;28天时肿瘤消失率80%,180天肿瘤消失率93%。结论:1.5TMR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与病理结果高度相关;MRI动态观察可证实HSVTK/GCV系统治疗在体颅内胶质瘤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