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复发作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81耳)反复发作2次以上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儿中腺样体肥大39例(60.0%)(12例同时伴有扁桃体炎),伴有鼻-鼻窦炎18例(27.7%),反复上呼吸道感染6例(9.2%),下鼻甲后端肥大1例(1.5%),鼻中隔偏曲1例(1.5%).随访6个月至1年,治愈59例(90.8%),有效5例(7.7%),无效1例(1.5%),总有效率98.5%.结论 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病因主要有腺样体肥大、鼻-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儿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
微波治疗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1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耳部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恰当的治疗反复发作可迁延转化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或胶耳,导致儿童永久性听力下降。笔者于2002年4月开始将我院门诊收治的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微波 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并观察治疗效果,至2006年5月共统计有完整资料的132例(157耳)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2例(157耳)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全部为我科门诊病例,为了方便配合检查与治疗我们选择病例的年龄最小6岁,最大12岁,男性患儿83例,女性患儿49例。病程按中耳炎分类法(≤8周为急性,>8周为慢性)[1]最短3d,… 相似文献
3.
李秀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7):641-64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中耳炎易发人群。儿童中耳炎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特点,而且儿童中耳炎对听力平衡、语言、智力和情感的发育有影响,且与成年后的粘连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密切相关。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耳内的液体未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4.
魏文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8):918-919
<正>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本病儿童较成人多发,是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变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迁延、转化而来,故一旦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应尽早治疗,以免病情拖延引起中耳粘连不易恢复,以致于影响听力[1]。本组资 相似文献
5.
史秀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40(2):142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凡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达3~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小儿发病率较高,是患儿常见疾病,也是导致耳聋原因之一,特别是农村儿童,主诉、症状未能引起父母重视,使病情加重,而引起耳聋后果。现将我科2004—2009年40儿童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诊断和 相似文献
6.
微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儿童发病率为高。以渗出液滞留中耳腔而没有感染表现为主要特征。儿童持续分泌性中耳炎常导致听力损害、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微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腔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此病名称不一,又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临床较多见,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儿童),是儿童最常见的致聋原因,多因儿童咽鼓管的宽、短、平、直的解剖特点,以及局部腺样体增生发育阻塞咽口所致。如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并予以适当的处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若继续发展,可引起中耳粘连、硬化或胆固醇肉芽肿等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听力;若听力损失较重,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尤其是儿童的智力发育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3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3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40例(214)耳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行纤维鼻咽喉镜等检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行鼓膜置管术等综合治疗。结果140例(214)耳SOM患儿中,治愈116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治愈率82.9%。结论针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隘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鼓室积液和传导性耳聋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各种文献经常提到的有中耳负压学说、感染学说、变态反应学说、细胞因子学说、电离辐射损伤学说等,本文回顾性的研究了学者们报道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希望将来能更深入地研究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损害儿童听力的最常见病因。虽然世界各地任何季节都有发生,但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现对71例学龄前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切除。随访43例(74耳),现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腺样体刮除术及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年龄5~12岁的36例(42耳)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不分性别,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予以单纯鼓膜切开术,乙组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后,同时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术后均进行药物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甲组治愈12例(12耳),好转2例(4耳),无效4例(4耳)。乙组治愈17例(20耳),好转1例(2耳),无无效病例。结论:对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手术切除结合鼓膜切开置管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分别采取鼓膜治疗仪加鼻负压置换加药物、中耳穿刺注药综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结果 8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不同症状的患儿应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进行分析,应用中耳穿刺及中耳腔注药方法加咽鼓管吹张、部分需要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方法用内镜常规加用鼓气耳镜常规检查鼓膜,可以准确发现鼓室积液,并应用中耳穿刺及中耳腔注药方法加咽鼓管吹张,对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全麻下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结果 2008~2010年3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取得了安全、快速、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中耳穿刺及中耳腔注药方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63例(85耳)诊断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药物治疗+氦氖激光照射治疗32例(43耳);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31例(42耳).结果 疗程第1周时,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3.5%,对照组显效率为16.7... 相似文献
17.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20例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鼓膜置管术和鼓膜切开术应用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更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被施用鼓膜置管术疗法。对照组被施用鼓膜切开术疗法,术后对比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5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术应用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听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12月到本科就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两组患儿听力测试完成情况及测试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能主动配合检查,完成率为91.67%,耗时相对较短,平均用时(18.72±9.63)min;对照组患儿主动配合检查完成率为62.50%,检测平均耗时(21.50±11.9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确保听力测试的顺利完成及数据的准确性,并明显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希刻劳混悬颗粒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希刻劳混悬颗粒剂20mg/(kg.d),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31例予罗红霉素20mg/(kg.d).每天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都服用沐舒坦和阿赛松0.2mg/(kg.d),tid,并洋骼鼻腔收缩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8.1%(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和6.4%(P<0.05)。结论:希刻劳混悬颗粒剂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指导下切除腺样体及鼓膜切开正负压灌洗后置管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转归影响。方法 33例伴有腺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鼻内窥镜指导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及鼓膜切开正负压灌洗后置管,再辅以药物治疗,观察其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情况。结果 31例患儿听力得到改善,打鼾停止或消失,总有效率93.85%2,例无效于术后6个月行鼓膜激光造孔治疗,以上病例均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无中耳感染及遗留穿孔。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及鼓膜切开正负压灌洗后置管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