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陈成伟 《肝脏》2007,12(4):297-302
当前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其中包括3万种以上的药品和保健品,另有3万余种的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肾脏排出.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因而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病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供人类应用的药品和保健品达3万种以上,另有3万余种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体内排出.  相似文献   

3.
重视药物性肝病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陈成伟 《肝脏》2006,11(5):301-302
当前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其中包括3万种以上药品和保健品,另3万余种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肾脏排出,通常他们生物转化的1相代谢由肝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CYP)进行,将非极性药物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生成极性基团.2相反应为上述生成物与内因性高极性化物质结合,生成水溶性高的物质以利排泄.第3相反应系通过肝细胞毛细胆管膜的转运体将药物代谢产物排泄到胆汁.肝脏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反应脏器,因而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4.
<正>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最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指暴露于药物但无其他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肝脏损伤,是导致肝生化异常的一种常见原因。当前供人类应用的药品和保健品达3万种以上,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肾脏或胆道排出。通常它们生物转化的第1相代谢在肝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作用下进行,将非极性药物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反  相似文献   

5.
物质依赖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大脑疾病。引起依赖的这些物质是能够影响人类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1世纪 ,供人类应用的药品和保健品已达 3万种以上 ,加上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 ,人类正暴露于 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 ,多在肝脏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肾脏或胆汁排出。普通药理学将有活性的药物降低活性或使其完全失活的代谢过程称为解毒 (detoxication)和灭活 (inacti vation)。但机体内药物经代谢反应不仅限于失活 ,很多药物在机体内首先进行代谢性活化 (metabolicacti vation)反应。这些药物前体被激活后多数毒性下降 ,但也有活化后代谢产物毒性增加 ,如这些活化中间体过度生成 ,与细胞成分结合后可引起脏器损伤。一、肝脏的药物代谢(一 )药物代谢的反应形式 机体内药物代谢大致分为两相。第I相反应为非极性 (脂溶性 )药物 ,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 ,生成极性基团 (如 OH、 NH2 、 COOH、 SH)。第Ⅱ相反应为上述生成物与内源性高极性化合物结合 ,生成水溶性高 ,易于排泄的代谢产物。上述药物代谢反应与众多酶系相关 ,图 1列举了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各种重要酶类 ,从图 1中可见细胞色素P4 5 0 (以下称CYP...  相似文献   

7.
已有5万余种化学物质被用作药物、家庭清洁剂、杀虫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消化道是这些物质吸收的重要途径,其绝大多数毒性也表现在消化道。由于职业或日常接触工业品,消化道每天接触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损害,导致该系统潜在或显见的疾病乃至废用(见表)。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化学工业的突飞猛进,已有5万多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环境。面对着与日俱增的大量人工化学物质,迫切需要查明各种化合物的诱变能力,估价其对人类的潜在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因此一门介于遗传学与毒理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遗传毒理学就应运而生了。在这个新领域中,药物的遗传毒理学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由于药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合成药物使用的普遍性,不少国家已把药物诱变性的测定列为药理学研究的一项常规内容。世界  相似文献   

9.
饮食与防癌     
致癌作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当前的认识,至少包括起始作用和促进作用两个阶段。由于人类肿瘤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其中化学物质对环境污染占重要地位。人类生活的环境中,接触的化学物质空前复杂,据研究,致癌的化学物质有多种多  相似文献   

10.
在遗传学中,早在40年代就认识到化学物质诱发突变。60年代后,各种工业毒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大量进入人类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化学物质对人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遗传结构的潜在影响,以及和肿瘤发生、流产、畸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测定环境化学物质的诱变力,估计其对人类的潜在遗传危害,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是遗传学和毒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遗传毒理学或毒理遗传学的主要工作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