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关系,方法:分别测定绝经后女性疏松组(n=20),绝经后女性正常组(n=20),中年男性疏松组(n=20),中年男性正常组(n=20),青年男性正常组(n=15)外周血钙(Ca^2 ),磷(P^3-),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各组血清钙,磷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绝经后女性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PICP,ICTP值均升高,中年男性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PICP值降低,ICTP值升高,与青年男性正常组相比,PICP值降低,ICT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升高,但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中年男性骨质疏松随增龄骨形成生化指标降低,骨吸收生化指标增高,PICP和ICT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于鑫  何玲霞  曹刚  刘海洋 《广东医学》2020,41(23):2430-243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骨代谢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106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骨代谢指标及CIMT变化,并分析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骨代谢指标、CIMT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密度(BMD)、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IMT增厚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IGFBP-3与BMD、BGP、PINP呈正相关(P<0.05),与TRACP-5b、CIMT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降低,二者与BMD、BGP、PINP呈正相关,与TRACP-5b、CIMT呈负相关,IGF-1、IGFBP-3可作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对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I型胶原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 (ICTP)、骨钙素(BGP)、钙 (Ca)、磷 (P)等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ICT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 ,PICP/ ICTP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血清 PICP、BGP较对照组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血清 Ca、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 ICTP与病程呈正相关 (r=0 .474,P<0 .0 1) ,血清 PICP与 BGP呈正相关(r=0 .5 89,P<0 .0 1)。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 ,造成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4.
沈莹  陆雷群  高平  陈玲 《海南医学》2014,(24):3624-362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取大于60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7例,根据BMD水平进行分三组,骨量正常组72例、骨量减少组73例和骨质疏松组52例。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尿蛋白定量(U-PRO),测定三组患者的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TP1NP)及25-羟维生素D [25(OH)D]的水平,比较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骨代谢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FBG、PPG、HbAlc、病程及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质疏松组的BGP、β-CTX和TP1NP与骨量正常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与BGP、β-CTX和TP1N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1、-0.244、-0.176, P值分别为〈0.01、〈0.05、〈0.05),与25(OH)D正相关(r=0.325,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骨代谢标志物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联合应用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减少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对76例确诊甲亢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测定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成骨细胞活性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的变化。结果76例甲亢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骨密度及ICTP、PICP、BGP、ALP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较成骨细胞活性指标下降明显,骨密度增加。结论甲亢患者经积极抗甲亢治疗,骨代谢指标下降,骨密度增加,有助于降低甲亢患者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拮抗剂对已出现骨质疏松的稳定期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50例稳定期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使用TNF?α拮抗剂,对照组使用阿仑膦酸钠,在治疗第0、32周进行BMD检测,在治疗第0、16、32周检测骨代谢标志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BMD均升高(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股骨颈的BMD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erum C telopeptide of type?I collagen,CTX)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1 precollagen,PICP)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TNF?α拮抗剂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并骨质疏松可以有效减少骨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骨代谢指标,探讨慢性乙肝患者骨折修复过程和骨代谢状况。方法 用放免法和ELISA法测定乙肝患者骨折后血液中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IP)、I型前胶原羧基肽(PIC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与正常对照组骨折后骨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乙肝患者破骨细胞功能指标ICTP和反映骨形成增殖期的成骨细胞功能指标PICP与对照组间无差异;反映成骨细胞细胞外基质成熟期和基质矿化期活性的指标BAIP和BGP低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骨折修复过程骨代谢正常,但由于肝功能受损营养代谢不良,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吸收异常,导致骨折修复迟缓,成熟障碍和基质矿化不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骨胶原代谢产物浓度与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的相关性,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6例MM患者血清1型胶原代谢产物1型胶原羟基远端交联肽(ICTP)和1型原胶原梭基末端肽(PICP)浓度,前者反映1型胶原的分解代谢率,后者反映其合成代谢率。结果表明,MM患者血清ICTP和PIC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血清ICTP浓度随病程进展和溶骨病灶数增多而升高。血清PICP浓度与病程进展及溶骨病灶多少无明显关系。此外,血清ICTP和PICP浓度与M蛋白类别无关。结果提示血清ICTP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骨代谢的改变。方法:测定妊娠妇女227例和正常未孕妇女50例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结果:妊娠期妇女ICT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ICP稍有降低,PICP/ICT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骨代谢改变特点为骨吸收增加而形成相对不足,随着妊娠期延长骨吸收明显。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密度,肺功能和骨代谢的变化,探讨COPD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EXA)测定88例男性COPD患者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同时用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C端肽(PIC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尿胶原吡啶并酚(PyD),脱氧胶原吡啶并酚(D-Py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组的BM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TRAP,PyD,D-PyD显著升高(P<0.01),COPD患者骨密度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及一秒率(FEV1/FV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吸入激素患者与未吸入激素患者相比,BMD值无显著变化,但BGP降低(P<0.05),TRAP升高(P<0.05),结论:COPD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COPD患者对骨代谢的影响表现为骨吸收增高,导致骨重量丢失,引起骨质疏松。COPD患者吸入激素治疗组较不吸入激素组骨吸收指标升高,骨生成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在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00名(对照组),分别对2组人员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进行测定,并根据性别和年龄情况对所有患者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BMD:40~60岁以上年龄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和股骨Ward区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数值接近,但50岁组和70岁以上年龄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代谢:观察组的BGP与DPD水平分别为(6.73±3.54)μg/L与(7.59±4.81)nmol/mmo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其骨密度丢失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
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男性Ⅱ型糖尿病 (DM2 )患者骨密度 (BMD)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 5 9例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及3 6例健康男性对照者股骨近端 (Neck、Troch、Ward三角区 )及腰椎 (L2~ 4)正侧位BMD ,血钙 (Ca)、磷 (P)、骨钙素、甲状旁腺素 (PTH )、睾酮 (T)和尿Ca Cr、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 Cr浓度。根据BMD将DM2 患者又分为无骨质疏松组 (DM A1 )和并发骨质疏松组(DM A2 ) ,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 ,餐后血糖、胰岛素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DM2 组L2~ 4及Ward三角区的BMD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L2~ 4侧位BMD下降更明显 (P <0 .0 0 1)。DM2 组的骨钙素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血Ca、P、PTH、T和尿CTX Cr浓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尿Ca Cr比对照组高 2 5 %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13 7)。DM A2 组的体重指数、血T、尿Ca Cr、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DM A1 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骨形成和骨转换率降低而骨密度下降 ,腰椎侧位的骨密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男性患者中体重指数低、血清睾酮浓度低及血糖控制不良者更易并发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43例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3例和正常对照43例,采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尺、桡骨骨密度(BMD),以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清骨钙素(BGP)及晨尿中脱氧吡啶啉(DPD)值。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BMD低于正常对照组,BGP和DPD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及早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进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相娟  王艳珍 《西部医学》2009,21(7):1116-1117,1120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5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54例男性健康体检者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测定耱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结合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4例健康对照组中骨质疏松7例,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3.0%;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17例,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1.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1,X2=5.357)。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且与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小凹蛋白-1(caveolin-1)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2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骨密度T值>1)60例、骨量减少组(-2.5<骨密度T值≤-1)62例、骨质疏松组(骨密度T值≤-2.5)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YR61、caveolin-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病程、β-CTX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血清CYR61、caveolin-1、PINP、BGP、25(O...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代谢、性激素及骨密度(BMD)资料,受检者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BMD低于2.5个标准差(T值)为骨质疏松,据此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骨质疏松(OP)组(n=72)和正常骨密度(NOP)组(n=70),比较两组糖代谢、性激素等各项指标,使用多因素相关方法分析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 OP组与NOP组相比,糖尿病病程、BMI、E2水平均低于NOP组,年龄、FSH、LH高于N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及FSH、LH、E2水平有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与众多因素有关,包括糖尿病病史、高龄及低E2和高FSH、LH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代谢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血胰岛素等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老年代谢综合征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阿托伐他汀组(30例)及空白对照组(30例)。治疗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持续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10wdensitylipoprotein,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骨钙素(boneglaprotein,BGP)及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的CRP、FPG、FINS、TC、LDL-C、TG、BMD较空白对照组低,HDL-C、BGP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的血脂紊乱有明确改善作用,对提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