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角肌安全无痛注射法.[方法]选择健康人群乙肝疫苗接种40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角肌肌肉注射法,改良组采用提起三角肌肌肉注射法.[结果]两组在肌肉注射操作方法三角肌局部情况比较、两组三角肌肉注射疼痛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起三角肌肌肉注射法较常规肌肉注射法所致局部不良反应率低,相关并发症少,药物利用度高,是可行安全无痛注射法.  相似文献   

2.
殷群芳 《天津护理》2004,12(5):292-292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尤其是在产科是新生儿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由于新生儿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如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容易造成注射性神经损伤。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对897例新生儿采用三角肌肌肉注射法给药,到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喜华 《护理研究》2004,18(3):479-479
临床上给病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时,经常遇到拔出针头后,针眼部位有出血现象,常采用棉棒按压数分钟后方可止血。  相似文献   

4.
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副反应较多,而且较重,使用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用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才能保证达到用药目的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三角肌注射部位的选择和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春 《护理研究》2008,22(3):723-724
[目的]探讨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及不同部位注射对病人痛感的影响。[方法]根据三角肌的形态特点及深部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支、分布特点,评估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将300例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注射的健康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例,分别选择三角肌上、中、下进行肌肉注射,比较3组不同注射部位的疼痛情况。[结果]三角肌上部没有大血管、神经通过,中部临近腋神经和桡神经,有损伤之虑,下部后方有腋神经、桡神经及血管通过。在三角肌上部行肌肉注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中、下部,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角肌上部是安全、方便、可行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轻;下部是危险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重,避免在此注射。  相似文献   

6.
吸附百白破以其价廉、免疫效果肯定得以在免疫门诊广泛接种于适龄儿童。但是由于临床副反应发生率很高(红肿浸润的反应率达到20.7%,中强反应率达到10.0%。特别是已形成的硬结,需要数月才能吸收消散),不仅给接种儿童带来痛苦,还影响后续注射。通过临床实践,防保人员采用上臂三角肌深部肌肉注射,与传统注射方法相比。明显地降低百白破副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晓春 《护理研究》2008,22(8):723-724
[目的]探讨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及不同部位注射对病人痛感的影响.[方法]根据三角肌的形态特点及深部血管、神经的行及分支、分布特点,评估三角肌的安全肌肉注射部位,将300例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注射的健康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例,分别选择三角肌上、中、下进行肌肉注射,比较3组不同注射部位的疼痛情况.[结果]三角肌上部没有大血管、神经通过,中部临近腋神经和桡神经,有损伤之虑,下部后方有腋神经、桡神经及血管通过.在三角肌上部行肌肉注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中、下部.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角肌上部是安全、方便、可行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轻;下部是危险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重,避免在此注射.  相似文献   

8.
肌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致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贞  张慧玲  周缨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33-1233
男 ,1个月 ,孕 1产 1,足月顺产 ,出生体重 3 9kg ,母乳喂养 ,健康。 1个月时体重 4 5kg ,无药物、毒物接触史 ,于 2 0 0 1年8月 11日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兰州某研究所生产 ,批号不详 )后约 3~ 4min出现呼吸困难、暂停 ,皮肤发花 ,即行吸氧 ,人工呼吸 ,无效。急诊来诊 ,患儿面色苍白 ,全身皮肤发花 ,四肢厥冷 ,呼吸浅 ,0~8次 /min ,心跳微弱 ,12~ 2 4次 /min ,血压测不出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立即以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投用肾上腺素、非那根、地塞米松、碳酸氢钠、2∶1液、葡萄糖酸钙等。2 0min后口唇…  相似文献   

9.
上臂三角肌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部位之一,以往患者在接受疫苗及药物治疗时的注射姿势是站立,手臂自然下垂或嘱其手插在腰部的姿势。注射完药物拔针时,先用消毒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患者普遍反应针尖及针梗在注射部位引起刺痛,而且注射完药物后先拔针,再用消毒棉签按压针眼时,药物会随着针眼而流出一部分,这样就使患者的治疗药物及预防药物相对减少。皮下注射药物本来就剂量很小,要求精确,否则会影响疗效。对此,我们再次改进了注射姿势,既减轻了患者的注射部位的疼痛,又不至于使药物随拔针流出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不同注射方法在绒促性素肌肉注射疼痛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肌肉注射绒促性素患者9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肌肉注射法,均运用同一种药物,其剂量、浓度、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具有一致性。比较两组患者对肌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评价、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药物疗效与患者对肌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肌肉注射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肌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常用方式之一,传统一般给臀大肌或三角肌注射。在特殊情况下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已有股四头肌注射的报道及探讨。但尚未推广应用。为探讨股四头肌注射的合理性,笔者对股四头肌注射的定位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三角肌挛缩症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双侧肩关节不对称患儿,其中手术证实8例三角肌挛缩症病例,比较其超声检查及手术结果. 结果超声诊断儿童三角肌挛缩症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100%.超声检查与手术测量挛缩带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三角肌挛缩症的超声影像特点为三角肌肌层内查见增强回声区(7例)或弱回声区(1例). 结论 超声可作为三角肌挛缩症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病人在接受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后第2天至1周出现注射部位(三角肌)不同范围的皮肤发红,皮肤发热,有瘙痒感,个别有触痛及皮肤隆起,但无心慌、胸闷、荨麻疹等全身不适。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支持期肌肉注射黄体酮时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9月生殖中心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患者80例,按常规方法和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左、右侧臀部各肌肉注射黄体酮1次,共肌肉注射10d.比较2种方法注射15 min后药液外溢、局部红肿及疼痛情况.结果 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黄体酮注射液外溢率为3.7%,疼痛率为8.75%,红肿直径≥5 cm为31.2%.常规方法黄体酮注射液的外溢率为15.0%,疼痛率为23.7%,红肿直径≥5 cm为67.5%.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率、局部疼痛、红肿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和常规方法比较,z型肌肉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能减轻黄体酮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红肿、疼痛,减少药液外溢.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大量研究已证实与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相比,劈三角肌入路修复肱骨近端骨折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具体优越性目前尚无定论。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小切口劈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修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0至2014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搜集有关劈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修复肱骨近端骨折的各种对照研究,选择Neer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目测类比评分、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 评分作为 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采用RevMan 5.2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721例患者,发表时间为2010到2014年,其中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文献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相比,劈三角肌入路修复肱骨近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切口长度,提高Neer评分及Constant评分(P〈0.05),但两种手术入路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目测类比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相比,劈三角肌入路修复肱骨近端骨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患者所在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劈三角肌入路。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体育项目,可作为骨折后续治疗的一种选择[1],但未涉及肩的生物力学机理。本文以简化分离体方法分析简化太极拳(简称“太极拳”)运动中,上肢肩盂肱(简称“肩”)关节反力和三角肌力的变化,为上肢骨折后续太极拳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肩生物力学方面的依据。1对象和方法1.1对象30例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健康男生,年龄(24.0±0.9)岁,身高(175.5±4.6)cm,体重(67.0±6.4)kg,上臂长(31.7±1.8)cm,前臂长加手长(43.8±2.7)cm。1.2方法下午1:30至3:00检测,室温20℃。使用关节测角器测出全部受检者操练5min太极拳起势始和8组24个动…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已成功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它是应用最广的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接种人群中约有 1 0 %对现有乙肝疫苗无反应〔1〕。 2 0 0 0 - 2 0 0 1年我们对黑龙江农垦 851 1医院2 0 2名职工进行HBsAg携带率的调查 ,并采用现有乙肝疫苗的最大规格 2 0 μg剂量对 1 88名职工进行接种。目的是观察接种剂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再者 ,作为疫苗生产厂家还要从人群的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来反馈验证疫苗质量及效力。材料与方法1 乙肝疫苗 :重组CHO(中国仓鼠卵巢 )细胞乙肝疫苗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并提供 ,批号2 0 0 …  相似文献   

18.
《疾病监测》1996,11(5):170-173
为探讨农村地区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可行性及具体措施,我们于1993年7月至1994年2月在四川省崇庆县、吉林省安图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进行了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工作显示,在经济条件中下等的农村地区,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地广泛宣传乙肝疫苗接种意义及知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有明显的提高,由宣传前33.4%增至宣传后的84.9%(P<0.01)。同时,我们也感到经济困难在未接种原因分析中仍占有很大比例,提示经济状况在中下水平农村地区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切口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compressionplates,LCP)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峰下三角肌前1/3直切口,应用LCP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术后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患者4~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35例,可8例,差2例(出现肱骨头坏死,但肩关节活动尚可);优良率81.56%。结论:经三角肌切口运用LCP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999年10月6日出生,该儿童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了6岁以前免疫规划的接种。于2006年9月24日下午在地段医院计划免疫门诊接种国家规定的7岁年龄组的麻疹疫苗和白破二联疫苗,在右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了麻疹疫苗0.2ml,同时又在左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了吸附白破二联疫苗HE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302,有效期至20090314)0.5ml。接种前体温正常,精神状况良好,接种后观察15分钟,无异常反应后回家。次日上午7:00患儿自述左胳膊胀痛,活动时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